元居有點走神的時候,泰玉的講話已經開始了:
  “我的目標是組成一個由十位天人強者為戰力中堅的專班,集中力量、快速處置‘佑沖星’上的‘石魄’問題,感謝各方支持,目前專班隊伍建構已經基本實現。”
  說著,泰玉便開始逐一介紹“專班”里的幾位天人強者。
  “軍警方面,有我,還有特警行動組弓志誠組長。”
  元居見習祭司對照著剛拿到手不久的資料,開始認人:
  弓志誠是個大高個兒,體態筆直修長,一直穿著警用內甲,給人感覺頗為剽悍,黑發褐眸,不喜不怒,很是沉靜穩重。
  資料顯示,他應該是天人三階。
  泰玉又繼續介紹:“相關方人員,則有‘喜氏財團’的思諾萬先生。”
  思諾萬則是位看上去塊頭很大的肌肉男,感覺上甚至有些笨重,臉面和頭皮刮得都很干凈,也沒什么表情,藍眼珠看上去頗為冷酷。
  這位是天梯四階,比弓志誠高了一階……然而天梯中段的實力,戰力應該提了一整個檔次。
  元居一念未絕,就聽到泰玉在笑:“弓組長和思諾萬先生,你們二位剛打了一架,希望是不打不相識。如果現在還不太能看順眼,提前給我說,我會為你二人解斗。”
  現場的氛圍就變得非常古怪。
  哪怕彼此間有些小矛盾,哪有會場上當面指出來的?
  元居猛翻資料,結合之前聽聞的一些消息,大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兒:
  話說這位光頭的思諾萬先生,是“喜氏財團”紅硅分部經理麻永的貼身保鏢,之前警方針對“聯合實驗室”行動中,因為要請麻永去“協助調查”,思諾萬還和弓志誠有過一場極為高調的“天人戰”,后來是受限于體系壓制,被弓志誠拿下。
  麻永派這位貼身保鏢出來,看似誠意頗足,可考慮到之前的沖突,倒更像搞針對……非善意的那種。
  這點小心思,因為泰玉過于坦誠的說法,暴露出來,當事人怕是不太好受。
  唔,思諾萬保持著冰山保鏢的冷酷范兒,倒也看不出來。
  泰玉更不會在乎,繼續往下介紹:“還有大角艦隊的懷安先生……”
  這是一個天梯二階,看上去沒什么特色,比較低調,不低調也不行。
  接下來就是介紹“萬神殿”到此的四位正式祭祀,并表示感謝。
  這四位祭司中的任何一人,拿到“紅硅星系”或“星環城”的交際場上,都會是最拔尖的那一類。偃辰祭司可能稍微弱勢一些,畢竟沒有在本地耕耘,但現在善隆大祭司就在星門對面,有那位隔空支撐,絕不會遜色到哪去。
  偏偏就是這四位正式祭司,仍然只是處在輔助位置,任由中間的泰玉侃侃而談。
  元居簡單計了個數,之前泰玉講,他的專班預期是由十位天人強者組成,現在只有八個,所以說只能說是基本達成目標。
  除了萬神殿大力支持以外,星環城警方、喜氏財團和大角艦隊都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一位天人……所以泰玉話里含諷帶刺,也不奇怪。
  元居正想著,心頭忽地一跳,卻見泰玉的視線從他這邊劃過去,也劃過偃辰祭司,最后落在他們旁邊,紅發紅眉的法魯爾祭司臉上。
  “我已經與之前負責‘石魄’事件的法魯爾祭司做了交接,現在我就是這次‘處置石魄行動專班’的負責人,本次專班的籌建、行動安排和思路,都是由我一手主導。所以,理所當然的,也是這次行動的最高指揮。
  “我的指揮風格比較軍方,嗯,也比較‘天淵式’,思路則比較技術流,還是那種比較偏門的技術流,又不怎么擅長溝通,所以可能有些命令不太容易解讀。
  “但這也沒關系,聽話、執行就可以了。”
  泰玉的視線又從法魯爾臉上移走,節奏很穩地從各位天人強者臉上逐次劃過,仍保持微笑:
  “我應該說得很明白了,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覺得做不到的,你們自己與所屬一方的上級溝通,讓派個能平替、能聽話的過來。
  “如果做不到,我會用我的方式幫你做到。”
  沒有人喜歡聽這種話,包括元居這種有點兒立場親和的,聽著都刺耳。
  問題是,“萬神殿”幾位正式祭司,無論資歷如何,都沒開口,竟是默認,其他人便不會傻到當這個出頭鳥。
  顯而易見,這里面必然是有“萬神殿”高層,更確切地講,是塞奧首祭的意志作用。
  見沒有刺頭冒出來,泰玉的語氣便緩和了些:“當然我很清楚,這么個臨時團隊,要短時間內捏合成一個整體,跑到地底極端環境去和‘域外種’打生打死,太過理想化。
  “所以,根據我的行動方案,我們前期作業以培養默契為主;后期……如果順利的話,我們也就不需要冒險了。”
  “咦?”元居愕然抬頭,現在大多數人,反應與他差不了多少。
  搭載“專班”大部分成員的艦艇,很順利地穿過“佑沖星”大氣層,卻并未急于降落,而是在這顆星球知名的“邊界”區域上空盤旋。
  元居上次到“紅硅星系”的時候,也慕名到此游覽過,卻是走馬觀花。
  如今重回舊地,從觀景天幕區域投出視線,看蒼茫大地上斑駁扭曲的“傷痕”,在那里流轉切換的風沙、暴雨、電光,乃至于噴發出來的純粹高能風暴,一時也看得很入神。
  哪怕在宇宙空間里,見過更多更激烈、宏闊的天文奇景,可絕大部分時候,也只是旁觀,絕不會考慮摻和其中。
  但這次,他所在的“專班”,卻是肯定要往那片規則扭曲之地的極端環境深處去的。
  像元居這樣,遙看“邊界”,越看越緊張的,大有人在。
  “遺傳種”么,隨著文明發展,可視通萬里,可想落天外,可一旦真身置入實境,方知自身渺小、生存艱難。
  原因無他,天然體量所限。
  元居也聽到有人議論:
  “是錯覺嗎?怎么覺得這回的‘邊界’,比平常狂暴多了?”
  “不是錯覺,‘邊界’噴射的高能風暴,平均殺傷能級大概是四千到五千之間,剛剛測的那一股,已經飆到九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