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78章 善罐與惡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地府重臨人間

  一句“民以食為天”,就可見灶神的重要。

  這時,封青巖突然有些明白,為何沒有幾縷香火的灶君廟,卻率先誕生了神位。

  因為,民之所需。

  “民之所需啊……”

  封青巖有些明悟,輕輕感嘆一聲,就朝灶君廟走去。

  “先生,大師傅的私廚在這邊。”李靜愣了一下說道,連忙為封青巖指路。

  “吃飯不急,先進灶君廟看看。”封青巖說道。

  李靜有些不解,一間破廟有什么好看的?當然,她不會多言,先生要做什么自有先生的道理。還有,雖然她是天子殿的七品女官,但是無法看到那規則鎖鏈。

  這座灶君廟,真的有點破,似乎失修很久。

  不過,走進去后,封青巖卻發現,里面打掃得很干凈。而在神廟的大門后,坐著一位老態龍鐘的老人,似乎是神廟的守夜人。

  老人閉著眼睛,似乎睡著般,并不知道有人進來了。

  神廟不小,有數間大小殿,都敬著香燭。

  不過,里面的燈光十分昏暗,顯得有些幽深的樣子,如果夜再深些,可能會嚇到一些膽小的人……

  封青巖瞥了一眼四周,就直接來到正殿。

  正殿供奉著灶君的神像,在神案的香爐上正敬三炷信香,似乎剛剛敬上不久。而信香燃出的煙霧,正飄向那灶君神像,繼而化為一縷粗壯無比的香火。

  香火上升,融入神廟上空的那一條神位規則鎖鏈中,使規則鎖鏈更加凝實了。

  “咦?”

  這時,封青巖有些驚訝,因為這一縷香火無比純粹,可抵別人十縷、甚至數十縷香火。

  而且,它直接融入神位規則鎖鏈中。

  封青巖的目光穿過殿頂,落在那一條神位規則鎖鏈上,心中不禁有些驚訝。因為他突然感覺到,這條剛剛誕生的神位規則鎖鏈,很有可能因為那一縷香火而誕生……

  當然,這并不是說,那一縷香火就能使神位誕生。

  不過,這一縷香火,卻是導火索。

  “是何人?居然有如此能耐?”封青巖有些驚訝起來,因為那人的一縷香火,就直接導致神位的誕生……

  這,絕對不是什么普通人,普通人并沒有這樣的能耐。

  這時,封青巖想起在街頭時,所捕捉到那一縷奇怪氣息,難道并不是灶君的神位所致?

  而是,他的第一感覺是對的?

  封青巖看著那一縷,融入規則鎖鏈中的香火沉思起來,似乎在天地復蘇后,一些人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甚至影響到神靈的誕生……

  而眼前,就是如此。

  “難道,你就是我要尋的人?”

  片刻后,封青巖收回目光說道,打量一下灶君神像,就轉向左側的大殿。

  在左殿里,供奉著一名神侍,它的手里捧著一個陶罐。

  陶罐不小,有一尺高,顯得十分古樸,上面有兩個字“善罐”。而李靜看到后,微微有些驚訝,問道:“先生,這‘善罐’是什么意思?”

  雖然李靜惡補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但是世間的神靈實在太多了,她不可能一一知道。況且,因為時代的發展,灶神并不像古時那樣,家家戶戶都有供奉。

  要不然,這灶君廟也不會如此落魄,連香火都沒有幾縷。

  雖然大家都知道灶神,但是不知道這個“善罐”,也沒有什么奇怪。

  灶神的歷史,十分悠久。

  在兩三千多年前,就百姓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行神和土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

  灶神除了掌管百姓的飲食,賜于生活上的便利外,據說還是天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神官。

  所以,灶神左右隨侍著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能夠隨時將一家人的善惡,記錄保存于罐中。

  待在年終總計之后,再向天帝報告。

  于是,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天帝稟報,一家人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又稱“辭灶”,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

  這時,封青巖大概說了一下灶神的歷史,眼睛微微瞇起來了。

  在這個時候,他不可能把灶神的神位再拱手相讓,畢竟天庭和地府是死敵。而且,灶神是五祀神之一,屬于地之一,地府完全有可能收取過來。

  “原來如此,那么在右殿,則供奉著‘惡罐’?”

  李靜有些驚訝,想不到明明是掌管人間煙火、飲食制作的,卻又成了監察百姓善惡的神靈了。

  似乎,有些狗拿耗子……

  不過,她并沒有多言,畢竟此話有些不敬。

  這時,封青巖看了一眼李靜,沉吟一下就說道:“其實,灶神之職,原是主管人間的飲食制作。但是在后來,又有了監察人間善惡,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職能……”

  “先生,這豈不是本末倒置了?”

  李靜蹙著眉頭,顯得有些不解,既然是灶神,就管理飲食好,卻還要監察人間善惡……

  封青巖沉默不言。

  當然,這只是民間關于灶神的傳說,或許在真實歷史上,并不是如此。畢竟,他發現有不少神靈的職能,都被百姓放大或增加了,就如他曾經任職過的土地神,在民間傳說中還有求子一能力。

  土地神,又不是送子觀音,又如何幫村民求子?

  “迭主陰陽,雖善善惡惡,均在修為;然是是非非,必恭記錄。”

  而在此時,一個低沉的唱腔突兀而起,回蕩在灶君廟里。

  封青巖和李靜聞聲,就朝聲音來源看去,正看到那大門后的老人朝他們走來。

  而那唱腔,正是那老人所發。

  老人雖老,走路都有些巍巍顫顫,但是唱起來卻中氣十足,與他老態龍鐘的形象不符合。

  “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奉庚申日,上奏天帝,終月則算。”老人走來,看著他們說道,“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災殃……”

  這時,老人走到正殿,朝那灶君恭敬拜了拜,就來到左殿看著封青巖說道:“想不到現在的年輕人,還能知道灶君的來歷,倒是不多了……”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