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1章 所以此身由我,不由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青玄道主

  一住09.,為您提供精彩閱讀。

  沈煉入極樂凈土的時間并不長,可是在無間呆著,僅以感覺而論,若說有億萬年,那也是不為過。可他現在神清氣朗,絲毫沒有歲月沉淀的痕跡,整個人充滿朝氣。

  那自然是跟菩提樹有關。

  若是旁人見證沈煉在極樂世界的經歷,或許會有疑惑,從頭到尾,沈煉都沒有見過菩提樹,他此刻的變化如何跟菩提樹有關。

  這一點唯有沈煉自己明白。

  佛經里有一句話說的很清楚,“如來說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其實道德經里同樣有類似的話:名可名,非常名。

  這話聽來云里霧里,究其實質,其實不過是抹去事物外在的迷亂,得悉本質而已。

  因為人見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總離不開色相,可除卻色相之外,其中本質究竟為何,那便是大羅境,都難以說明白。

  故而曾有人說“菩提本無樹”,那自然是深悉大道本源,才能說出這番話來。

  沈煉正是真正理解了這個道理,故而他見到了菩提。

  亦理解了道主的一種特征,那就是眾生相。佛陀說眾生皆有真如,可要是菩提道主說,那就是眾生皆是菩提。

  菩提和真如都可以說是萬物的本質,亦可以說是真正的道。如同星辰周行諸天,蘋果會掉在地上,都是大道的本質體現。

  若是哪一天沈煉成了道主,也大可以說一句眾生皆是沈煉。

  正因如此,沈煉更加體會到道主的混芒難測,此前力拔功德碑的欣喜,倒也被沖淡許多。當然他更得感謝墜入無間的經歷,若非無間那樣特殊的環境,將所有外在的迷亂,包括道法神通加諸的知見障都抹去,沈煉恐怕沒那么容易證悟。

  正因如此,沈煉此刻思維的清晰,遠超過去任何時候,被毀掉的三大元神,正憑借殘留的根須,不停生長,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復舊觀。

  按理說沈煉該當找個地方,慢慢閉關,感悟天道,待得功行圓滿再出來,自然而然就真正無敵了。但他不能那樣做,只因為人在世間,總有避不開的天災人禍。

  除非超脫,否則必然會有牽扯世間的因果,讓人不得清凈。

  故而沈煉明白了,道主的超脫既有無奈的一面,也有必然的一面。

  只是道主超脫后,又到了何處,永恒自在后,究竟有什么體會,那絕非他現在可以理解的。

  他還在世間,仍舊要行世間法,做世間事。

  沈煉很快踏足天庭,信步悠然。若說玄都天界和過去天皇、天帝的天界有什么不同,無非是差了一些歲月的厚重,至于仙道的威嚴,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人才確然不如天皇、天帝時代鼎盛。

  玄都師承太上,骨子里亦是無情無義之輩,所以天宮寂寞森冷,讓人一進來,就忘卻過去情懷,如草木無情。可是若論天規,又要比天帝時期寬松,這一點源自太上無為的思想。

  總的來說,此時的天庭有好有壞,對于世間仙佛神圣,卻也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玄都雖然有些孤高,終歸不是暴虐之輩,能修成今時今日的境界,更非機緣巧合。沈煉緩步間,對自己這位勉強能入眼的對手,做出了一個較為公正的評價。

  天宮重重森嚴的戒備,在沈煉眼中就如紙糊,一捅就破。沈煉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存在,比當初猴子大鬧天宮還要霸道。

  直到八景宮的路上,根本無一合之敵。

  他剛剛輕輕吹一口氣,數十萬天兵就給散去了。

  那是玄都以撒豆成兵的法門制造的天兵,用以壯天庭的威嚴,用來對付太乙真仙,倒也足夠了,在沈煉眼里,的確遠遠不夠瞧。

  現今落在沈煉眼中的,便是八景宮。

  八景宮周圍都是空曠的云禁,落在這里,多多少少顯得有些孤零零,當然也可以用遺世獨立來形容。

  不過對于締造八景宮的太上而言,好話和壞話,對他都無所謂。

  當初太上造八景宮時,大約也只是想弄個休憩的地方,別無深意。沈煉要進八景宮,卻要比進極樂凈土難一點。

  這不是說太上比阿彌陀厲害,只是兩位無上超脫者之間的不同決定的。

  阿彌陀是大開方便之門,太上卻是老死不相往來。

  兩家意韻的差別,自然就在隨手所造之物上體現。

  八景宮里,玉鼎對楊戩道:“這里到底是太上的道場,宮門一閉,他沈煉要想輕易闖進來,可不是簡單的事,我們只需挨到玄都歸來即可。”

  楊戩望了師尊的神色,看出他依舊不太自信,心道:“既然有玄都師伯的三清化身,又緊閉了道宮,難不成這也不能擋住沈煉一會。”

  自太古以來,道主的威嚴深深植入三教子弟的內心。當初三宵何等強橫,還抵不過師祖一根手指,后來的多寶道人,更是佛陀的一個前身,終歸還是被太上一個蒲團裹走,世間所謂的無上仙尊,歸根到底,在道主眼中,未必就比螻蟻要強。

  故而天地間更有一句話,暗自流傳——道主之下,皆是螻蟻。

  八景宮既然是太上締造,留有太上道禁,不說能對沈煉造成傷害,擋一擋,應該是沒問題。楊戩和玉鼎到了里面,一開始確實心定許多,可是現在楊戩也跟師尊一樣,慢慢冒出隱憂。

  然后他聽見了嘩嘩的水聲,很快嘩嘩聲就變成了轟隆的聲音。

  八景宮竟然也搖晃起來,供奉在大殿上的兩盞神秘燈火,都開始忽明忽暗。

  玉鼎和楊戩更聽到了悠長的道歌,不被轟隆水響掩蓋。

  “卷卻詩書上釣船,身披蓑笠執魚竿。棹向碧波深處去,幾重灘。不是從前為釣者,蓋緣時世掩良賢。所以此身由我,不由天。”

  玄音入內,似銘刻在大道法則之上,難以忘懷。

  直到最后一句“所以此身由我,不由天”,描摹出“沈煉乘著一葉孤舟,遨游苦海之上,悠游自得,任憑風波如何酷烈,總是安然”的畫面,如潮而來,教楊戩心神震動。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