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煉站起身來,顧采薇卻已經別過頭去,等沈煉上岸之后,身上憑空多了羽衣,這是袖里乾坤的道術,算不得稀奇。
穿戴整齊后,周身有絲絲黑煙,隨風而逝,那是幽河河水蒸發的景狀,又叫做魂煙。
按肉身真實年紀他已經三十出頭,可面貌和當初才入青玄時,沒有太多區別,青眉秀顏,如凡間還未及冠的少年人般。
山中不知歲月,不知春秋,沈煉幾乎未曾變過。
顧采薇也未曾變過,可沈煉卻嗅到了衰朽的氣息,即使身具世間無敵的道訣,如果不能突破境界,陽壽一盡,依然會成為冢中枯骨。
只是沈煉自己連太虛神策都沒入門,更不能對顧采薇有什么幫助。
入門尚且如此艱難,抱丹之難,可想而知。
可自己選擇的路,怨不得誰。
何況他才受了十五年枯燥而已,期間也并非沒有別的進步。
陳劍眉可是在還丹門口,徘徊了四十年,那種煎熬,便是如今的沈煉都難以體會,要知道沈煉還有上清靈寶自然鎖心定神真解可以修煉,他甚至有種感覺,此法若是修煉到極高層次,即使肉身枯死,他也可能以別的生命形式,繼續長存世間,只是他或許會因此失去什么。
每當他深入觀想時,都會覺得自己忘卻了悲喜,只存下了無言的寂寞還有孤獨。
等他抽身而出時,又會對那種狀態充滿排斥,可是八氣入體,帶來的魔障,也需要煉神之法來應對。
似乎他陷入一種前后矛盾的局面,唯有突破太虛神策,得以入門,方才可以解決。
況且若是如今他去改修別的功法,更是無稽之談。
道途之上,艱難險阻又何止這些,今日畏懼后退,明日還會因其他的困難止步,等到老來,卻是一無所獲,唯有等死。
沈煉清楚認知到自己的矛盾復雜,亦沒有輕言放棄,從他立志求道的時候,他就知道修行絕不會那么容易。
今日的情狀▼dǐng▼點▼小▼說,.2→3.o⌒
,甚至比他最差的打算,還要好上許多。
顧采薇已經正面相對沈煉,起初張若虛令她代師收徒,其實她只是因為對張若虛的尊敬而答應下來。
可是沈煉確實有過人的地方,非是僅僅因為他的天資,更因為沈煉和世上絕大多數修行者都有些不同。
修行者大都抱著與天爭命的意思,只爭朝夕,很少浪費時間在別人身上。
況且他們這些未入還丹的修士,大都琢磨著如何突破目前自身的瓶頸,除非必要,都不會浪費時間指點別人。
即使指點,大都懷有目的性,更會看對方資質高低,潛力如何。
如沈煉這般,只要不是他在閉關,或者有特別要緊的事,別人詢問修行的疑難,都會耐心提出自己的看法,卻又盡量不帶主觀色彩,僅僅闡發下思路。
無論同門中修為高的,還是低的,大都不近不遠的相處,也只有幾個相熟的,才會多親近一點,亦僅此而已。
從未見沈煉因誰修為低,便不假辭色,或者敷衍了事。
這方面顧采薇從沈煉身上,看到了張若虛的影子。
張若虛不是青玄歷來最強的掌教,亦非最天資縱橫的掌教,卻一定是最好的掌教。
其實若不是張若虛受了嚴重到不可痊愈的傷勢,怕是已經破妄而出了,因為他的心境沒有任何問題。
沈煉輕聲道:“師姐在想什么?”
顧采薇啞然,隨后道:“沒什么,我是替掌教來傳話給你。”
沈煉點了點頭,道:“掌教可是好久沒關心我了,這次是有何事情?”
“我當初太虛神策能入門,跟有師祖和師父為我打下了基礎還是有些關系,你雖然天資比我更好,卻沒這待遇,可惜我到底在太虛神策上,見識不夠,有些東西也說不透徹,掌教修為深湛,雖然沒練過太虛神策,可萬法相通,我將太虛神策講與他聽,亦告知了我修行以來的體悟,他雖然無法直接對你做出突破的指點,卻讓我你,‘且下山去,若是沒有還丹就不要歸山門’。”
掌教要沈煉沒有還丹,就別歸山,確實令顧采薇有些難以理解。
當初陳劍眉境界不曾突破,想要下山磨練,都被張若虛阻止。
枯守青玄四十年,終于云開月明。
而沈煉同樣困在瓶頸,想要以靜去躁,掌教卻反其道而行之,令他再入紅塵。
情形仿佛,卻做法不同。
沈煉沉吟道:“掌教都未見我,如何知我現在情形,又如何知道他所言是否有謬。“
顧采薇道:“掌教早料到你會如此問,他讓我告訴你,你之難,在自性耳,非在其他,他還說,你要是不愿走,就讓我動手,將你打發去。”
說到最后,顧采薇莞爾一笑,等沈煉入化之后,她若還沒還丹,可難教訓這個小師弟了,她還真想看到沈煉反抗,好好給小師弟一個難忘的體驗。
當然沈煉早就知道顧采薇溫婉外在下,其本質未泯的惡趣味,自然不會給顧采薇這機會。
不疾不徐道:“那我就謹遵掌教法旨了。”
沈煉身無長物,那把檀木劍亦隨身以袖里乾坤之術裝著,更無須收拾行禮。
他只是辭別顧采薇,沒有再去見掌教張若虛。
這是他第二次下山了,和第一次不同,因為他也不知道何時能回來,更或許一輩子都回不來。
人之一生,本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沈煉說不上有多少不舍,可是真出了青玄,卻覺得茫茫天地,依然還是青玄最好啊,了無紛爭,洞天福地!
拋開這些散亂的念頭,沈煉便想到了沈家,也許該回去看一看了,那畢竟是跟他肉身,有著割不斷的關系。
十六年已過,雖非滄海桑田,于人間紅塵,亦是足以生出巨大的變化。
只是最大的變化,莫過于這大魏朝已經改朝換代,姓了周。
這方世界,廣大無邊,沈煉在青玄之中看到一段記載,曾有練氣士,隨便選了一個方向,駕馭法器,飛了一百年,最后竟而老死在路上,都沒探索到此方世界的盡頭在何處。
大魏朝所在便是一塊縱橫幾十萬里的大洲,其也只是占據了其中一部分。
此洲青玄的記載中,稱呼為元洲,身處其間的人,大都一輩子都沒到過別的大陸。
也唯有仙家人物,方有神通手段,跨越這般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