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8月10日,英屬印度帝國最發達的商業城市孟買市內,高檔住宅錯落的拉不拉目路19號,一所被綠樹和鮮花環繞的米黃色西洋式三層建筑周圍,這個時候已經是人山人海。
冒著印度8月的烈日聚集于此地的,都是穿著難看的土布衣服和拖鞋的印度阿三在這個時代的印度穿成這樣的并不一定是窮阿三,有不少家里面特別有錢,闊了幾千年的特等婆羅門現在也這樣打扮,因為土布拖鞋象征著非暴力不合作!
今天聚集到拉不拉目路19號周圍的這些身穿印度土布服裝的阿三,當然都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擁護者。而他們聚集到這里的原因是為了坐牢!陪他們的偉大領袖圣雄甘地去坐牢!
圣雄甘地是5月份的時候被印度總督蒙巴頓下令釋放的,當時甘地同意和英國討論“印度自治”問題。
也就是說他承認了伊麗莎白女王為印度女皇,不再高喊“英國滾出去”的口號也不敢喊了,因為德國陸軍元帥哈爾德率領了十幾萬人的德國遠征軍浩浩蕩蕩開來印度了。
那可是傳說中殺人不眨眼的納粹啊!圣雄甘地的那一套對付心慈手軟的英國人還行,對上納粹不是在找死?
而且……圣雄甘地在大牢里面聽聞新上臺的英國女王很兇,人送外號“血腥女王”,在倫敦殘酷鎮壓了英國布爾什維克,殺得血流成河,抓住的英國布爾什維克都拉到白金漢宮廣場上炮決了!
因而甘地和尼赫魯等國大黨領袖決定暫時退縮,先尋求自治,然后再想辦法獨立。
不過到了8月份,情況又發生了改變。
首先,是國大黨搞清楚了“倫敦之亂”的真相,伊麗莎白女王并沒有那么兇,白金漢宮廣場炮決事件根本就是子虛烏有,對英國布爾什維克黨的鎮壓也不算殘酷。
其次,是國大黨發現開進印度的德軍并不是很多,估計還不到10萬人。其中一半還沒有進入次大陸,而是進駐了錫蘭島、安達曼群島、馬爾代夫群島等地。而剩下的真正進入南亞次大陸的德軍看上去也不是很兇,他們軍紀森嚴,對印度地方秋毫無犯,似乎比原來的英軍還講道理。
不過真正促使圣雄甘地和尼赫魯重新舉起斗爭大旗的,還是印度人民共和國的出現!
所謂印度人民共和國,實際上就是蘇聯扶植的,由印度布爾什維克黨為主要執政黨的印度國家。
這個國家名義上是獨立的,是印度人民自己的國家!
它的出現,看上去像是實現了印度人民當家作主的理想!因此對于國民大會黨這個一直以來都在印度的獨立和自由斗爭的黨構成了極大的壓力。
印度國大黨如果仍然奉行和英國合作,那么就會失去印度獨立這面政治正確的大旗。
沒有了這面大旗,甘地什么的,不過就是只會絕食抗議的糟老頭子了。
所以甘地和尼赫魯不得不在43年7月重新高舉起了印度獨立的大旗,宣布在印度全國實行非暴力不合作。
此舉立即招致了英屬印度當局的強烈反對,從8月1日開始,效忠英國的錫克警察就出現在了拉不拉目路19號周圍在印度的政治游戲規則中,這是逮捕圣雄甘地的先兆。
而國大黨也立即展開了具有印度特色的反抗,不是發動武裝起義,也不是安排圣雄甘地逃亡,而是號召支持者陪甘地坐牢!大概是想動員幾萬或是更多的支持者一起去吃英屬印度當局的牢飯,把英國人吃破產了。
所以從8月2日開始,數以萬計的國大黨支持者就聚集到了拉不拉目路19號周圍,還帶著坐牢的行李,隨時準備陪甘地去吃牢飯。
與此同時,孟買、德里、加爾各答等印度大城市也陷入了癱瘓,工人罷課、商人罷市、學生罷課。連英印軍隊中的印度教官兵也出現了騷動,印度“英控區”的形勢又一次陡然緊張起來。
“路德維希,現在印度的情況非常糟糕,就像個大火藥桶,隨時會被引爆。”
正在向赫斯曼報告印度情況的是印度戰線司令官弗朗茨.哈爾德元帥,他是奉命回柏林述職的。8月3日離開德里,4日在孟買參觀了一下人山人海的拉不拉目路,8月5日才抵達柏林郊外的措森。
“能鎮壓下去嗎?”赫斯曼坐在辦公桌后面,一邊翻看著哈爾德帶來的資料一邊發問。他正在看的資料當中有不少亂哄哄的游行抗議場面,還有一些是關于原印度國民軍部隊的種種。
印度國民軍是德國人自己扶植起來的,本來準備派去印度找英國人的麻煩。可是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印度現在成了德國和英國共同的麻煩這些國民軍現在雖然都編入了英印軍,但是卻保留了團級以下的原有建制,并不在英官的控制下,非常危險。
“鎮壓誰?”哈爾德似乎不明白赫斯曼的問題。“是國民軍嗎?”
“印度國大黨!”赫斯曼說,“能不能把甘地和尼赫魯抓起來炮決了?”
炮決是印度特有的殺人方式,就是把人綁在大炮的炮口,然后開炮把人轟爛!最早是莫臥爾王朝的手段,后來又被善于入鄉隨俗的英國殖民者學會了,在1857年到1859年的印度大起義中,英國人就用炮決方式處死了許多印度反抗者。而在1871年到1872年的旁遮普之亂中,又有66名錫克教徒被炮決。
不過在由非暴力活動引發的阿姆利則慘案之后,英國殖民者漸漸變得軟弱,不大敢用炮決這種手段大開殺戒了。而且在阿姆利則慘案之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興起,使得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在印度漸成氣候。而英國統治者也變得愈發軟弱,不敢采取果決的措施進行鎮壓。
而擁有后世史知識的赫斯曼非常清楚,靠妥協退讓是無法維持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同樣也無法維持歐共體在非洲的殖民統治!
殘忍的手段是必須要采取的!
“炮決甘地?”哈爾德看了看赫斯曼,“這恐怕會鬧出更大的亂子……這是英國人的意見。因為甘地擁有不計其數的支持者,他是印度獨立運動溫和派的領袖。英國人認為,這個甘地和他所代表的國民大會黨還是有可能合作的。如果消滅了他們,我們將面對幾億憤怒的印度人!”
幾億憤怒的印度人真的很可怕嗎?
赫斯曼輕蔑地一笑,說:“印度根本沒有幾億可以稱之為人的生物,那里只有最多兩千萬人,剩下的都是不配為人的賤民。”
在印度呆了幾個月的哈爾德已經了解一些印度森嚴的等級了,他點點頭說:“路德維希,你說的也對。兩千萬上等印度人根本沒有把那里的下等人當成人來看待,但是那里的下等人卻被上等人煽動,成為了對抗我們的炮灰。”
“這才是圣雄甘地最厲害的地方!”赫斯曼插話說。
赫斯曼已經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印度問題,而且他本人基本上也是一個“革命專家”了,因此能夠發現一些深層次的東西。
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興起之前,印度雖然也發生過一系列的反抗事件,但是參與的群體并不廣泛,主要是印度的上層。1857年1859年起義的主力是土邦王公和高種姓的土兵(當兵也要有種的),1871年的旁遮普之亂主要是錫克王朝的余孽挑起的。而甘地則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將反抗變成了一場全民運動。
因為“非暴力活動”極大降低了造反的門檻大印度的國情決定了嚴肅認真的造反活動不是人人都可參與的。
在印度做什么事情都要講種的,種不好就只能乖乖受壓迫,世世代代去伺候種好的人,怎么可以去造反?而且正經的暴力造反是要組織軍隊的,要組織軍隊就得有人去當兵。而當兵……那是剎帝利才能干的工作!按照印度教的標準廣大賤民根本就不允許去參加印度造反軍,只能讓種姓達到要求的人去從軍。這才多少人?怎么打得過帝國主義?
另外,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干革命是不能白干的,沒有這樣的道理!革命勝利后必須有獎勵,最起碼也得分田分地改種姓!凡是參加革命的,怎么都得給提到剎帝利吧?
這一場革命鬧下來,印度得多出多少剎帝利?
而且……造反如果可以造出剎帝利種姓,那么大印度還能有寧日嗎?
現在甘地、尼赫魯可以去煽動賤民造大英帝國的反,將來別人就不能“婆羅門、剎帝利寧有種唿”嗎?
所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根源,根本不是甘地同志高風亮節,也不是圣雄甘地太過軟弱,而是大印度的國情決定的。只有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才能把印度各個階層,各個種姓的人們團結起來和英國殖民者搗亂。
如果甘地放棄非暴力拉開架子和帝國主義打,印度社會就必然會大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