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寒門狀元

  朱厚照最初的時候一片雄心壯志。

  如同在六月十二那次他親自指揮出兵跟韃靼開戰一樣,都屬于雷聲大雨點小,到最后變成軍中上下一起漫無目的等待。

  朱厚照沒有大吃大喝,簡單對付著吃了一點干糧,便又到城樓上等候,翹首觀望,心中的焦慮逐步加深。

  眾官員和將領已退到樓外等候,只有麗妃、小擰子和張苑這樣的親隨可以留在他身邊聽候命令。

  轉眼午時過去,朱厚照終于忍不住,把張苑叫過來問道:“為何到現在還沒有消息?朕已經等不下去了,不想眼巴巴地待在城樓上曬太陽!朕要領兵出城,只待確認韃靼人的蹤跡,立即殺奔而去。”

  張苑急道:“可是……陛下,到現在都沒有韃子的消息,如此匆忙領兵出塞,是否太過倉促?”

  朱厚照態度異常堅決:“那也不能在這里干等……傳令三軍,隨朕出征,不破韃靼誓不回師!”

  張苑平時對朱厚照言聽計從,不過這次他卻一反常態,“噗通”一聲跪到地上,苦苦哀求道:

  “陛下,請您三思而后行啊……出兵可是關乎我大明社稷安危的大事,如果連韃子蹤影都找不到,那真是危機四伏,吉兇難測,因為韃子可能會有什么陰謀詭計突然殺出來,如同十幾天前的那次戰事。”

  朱厚照本來態度堅決,但在想到六月十二那次失敗后,身體突然僵了一下。

  麗妃也走過來勸諫:“是啊,陛下,臣妾也認為應該先等軍情傳來……胡大人和許將軍都非平庸之輩,就算韃靼人有什么陰謀詭計,他們也必會查出來,陛下要御駕親征也不用急于一時。”

  平時朱厚照咋咋呼呼,行事武斷,但在面對難以抉擇的問題時卻缺乏主見。當身邊兩個親近的人都竭力勸阻,他忽然想到出征后四顧茫然,并不符合兵書“知己知彼”之言,開始遲疑不決。

  “這么等下去,不知要干等到什么時候……上次出兵至少知道韃子營地在哪兒,可現在連敵人丁點兒消息都沒。”

  朱厚照生氣地道,“看看你們做的好事,開戰前連對手基本情報都沒掌握,枉費朕御駕親征!現在感覺,朕就是在陪你們瞎胡鬧……若沈先生在這里,何至于如此?”

  當皇帝提到沈溪,在場眾人心中都升起異樣的感覺。

  麗妃道:“若沈大人在的話,一定能提前做好防備,不過沈大人出征前應該想到過這些,特意留下胡大人和王大人在陛下跟前效力,這些人能力不俗,但到現在都沒調查清楚韃子軍中的情報,可見……”

  雖然言語中,麗妃是在幫張家口堡的官員和將領開脫,但其實主要是為張苑進行無罪辯解。

  對旁人來說或許對情況不是很了解,但麗妃很清楚現在張家口堡周邊情報不暢,有很大原因是因為朱厚照出兵遇挫后下了不出兵的旨意,而張苑把這旨意變本加厲到連派斥候也一再要求不得距離城池太遠,終于導致現在訊息失靈。

  總之出現如今的局面,并非韃靼人迷惑工作做得有多好,也并非胡璉和王守仁等人有多無能,而是決策者不通軍事,皇帝不作為和得勢太監胡亂調遣有關。

  等候仍舊在繼續。

  朱厚照沒有休息,坐在城樓露臺上往遠處看。

  情報源源不斷傳回,但沒有任何關于韃靼動向人的情報,一直到未時過去,朱厚照才重新把官員和將領召集起來,此時他已經無法忍耐這種煎熬,再次提議親自帶兵出城。

  “陛下……”

  陸完上來便總結一番,“以目前情況看,從張家口堡往北一百里,都沒有韃靼人活動的跡象……非但是大股人馬,甚至連營地都遺棄很久,從胡重器反饋的情況看,可能韃靼人在十天前就已撤兵!”

  張苑冷笑不已:“陸侍郎可真會言笑,十天前就撤兵?十天前他們還在跟我大明開戰,而且被我們擊敗了呢!”

  對外的說法,是大明取得上一次對韃靼戰事的勝利,但在場都屬于消息靈通人士,自然知道真相是什么,他們不會附和張苑的說法,以多打少傷亡還遠比敵人大的戰果居然說成“大捷”,在很多人看來非常具有諷刺意味。

  陸完雖然是后來的,但他對情況很了解,并沒有逐條反駁張苑的話,因為他知道捷報是皇帝欽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振奮軍心士氣,此時指責張苑無異是打皇帝的臉,于大局無益。

  陸完道:“正是因為韃靼兵敗,才有可能倉皇撤兵,否則如何解釋百里內沒有韃靼兵馬活動跡象一事?非但如此,如今連韃靼斥候都不見蹤影,好似整個張家口外從來就沒有韃子來過。”

  朱厚照皺眉看著陸完,問道:“陸卿家,你說的這一切可屬實?朕……咳咳,當日出兵雖然得勝,但之后不是報告說韃靼各路人馬持續往宣府方向增兵,準備與我大明決一死戰嗎?”

  陸完先看了旁邊瞪著自己的張苑一眼,再度拱手道:“自上一戰后,城中派往北邊刺探情報的斥候數量急劇減少,微臣聽聞他們只是在城池周邊十多里的地方活動,韃靼增兵的情報從何而來?是誰報告說韃靼勢大……簡直不知所云。”

  張苑一聽便知道陸完是在針對他,聲音頓時提高八度喝問:“陸侍郎,你這話是何意?咱家報告陛下,也是根據軍方奏稟,王大人你說是否如此?”

  到這會兒,張苑自然想到要把責任往王守仁身上推。

  但王守仁不是傻子,心想:“這幾日已經探查到韃靼軍情有變,對方很可能早就撤兵,只是因為無法派出斥候而不能提前得悉,現在張公公的意思,明顯是想讓我當替罪羊。”

  王守仁拱手行禮道:“陛下,自上一戰結束后,微臣所知軍情甚少,至于韃靼集結的戰報是如何而來,微臣并無所知。”

  “你!”

  張苑沒想到關鍵時刻王守仁會反水,怒不可遏,“王大人,你這是推卸責任!”

  “夠了!”

  就在幾名大臣和太監間推諉和互相攻擊時,朱厚照已經忍不住心頭的怒火,爆喝一聲。

  在皇帝開口后,現場重新安靜下來。

  朱厚照滿面慍色:“看看你們,都是朕的股肱,是大明重臣,在軍情上互相推諉扯皮,你們當朕是個昏君,會被你們蒙騙,是嗎?”

  就算很多人沒說,但心里卻在想,難道不是?

  朱厚照氣惱地說道:“既然一百里范圍內沒查到韃子動向,就把偵查網擴大到兩百里,把所有騎兵分散派出去,將口外徹底掃蕩一圈,朕不相信韃子在上一戰結束后會匆忙退兵……既然之前說韃靼可汗都往這邊來了,沒道理會輕易撤走!”

  在場鴉雀無聲,各自都有盤算,顯然朱厚照的軍令只能暫時緩解爭吵。

  王守仁奏請道:“請陛下即刻下旨,命令城里城外的騎兵全部出動,撒網式調查情報。但為防止中韃靼人奸計,建議以百人為一小隊,一旦發現韃靼人以回撤報訊為主,不可力戰!且……距離太遠的話,情報可能要過一天以上時間才能完全傳回!”

  “朕可沒那么多時間等候!”

  朱厚照大手一揮,“就到今晚,今天不把韃靼的情況徹底查清楚,朕不會回去休息,三軍將士也不得解除盔甲,要隨時準備開戰!韃子一向狡詐無比,朕就不信他們這次能插翅飛了!”

  大明在張家口堡以北地區擴大了搜索韃靼兵馬蹤跡的范圍。

  先是五十里,再到一百里,再到二百里,隨著探查距離變大,需要耗費的人力和物力成倍增加,同時消耗時間也是以幾何倍數增加。

  一直到天黑,各處不斷有消息傳來,但最多只是查到韃靼兵馬駐扎過的營地舊址,或者是韃靼部落活動過的痕跡,而越來越多的消息表明,韃靼人撤兵至少已經是五天前發生的事情了。

  朱厚照沒有回避大臣和將領,隨著時間推移,他的臉色逐漸變得漆黑,漸漸地開始沉默不語。

  傳報的人不再經張苑傳遞,而是直接匯報到朱厚照跟前,旁邊大臣終于能聽明白是怎么回事,每次都是張苑問那些傳令兵問題,朱厚照坐在那兒,好似已經怒火中燒,但始終沒有發泄出來。

  “……既然西邊有消息,那就多派人手往西邊去!”

  終于在天徹底黑下來后,有消息說在張家口堡西北方向發現韃靼兵馬活動過的跡象,但最后弄清楚只是韃靼人撤兵的方向,而非是看到韃靼兵馬駐扎的營地。

  張苑終于看到些許希望,趕緊吩咐人去做,但其實不用他下令,前方自然會安排人手順著蛛絲馬跡找尋。

  等傳令兵走后,張苑對朱厚照道:“陛下,您看……韃子在西北方向。”

  朱厚照沒好氣地呵斥:“等查清楚再說!”

  如此又過了兩個時辰,轉眼到了二更天,關于“韃子在西北方”這個情報仍舊只是停留在最初的狀態。

  不過此時,一個吸引人眼球的消息傳來。

  “陛下,有延綏千里急報!”傳令兵幾乎是橫沖直撞過來,說話的聲音粗獷渾厚,氣喘吁吁,一點都沒有面圣時的莊重。

  “你是誰,滾出去!”

  張苑居高臨下看到有人越過侍衛徑直沖到城頭,當即出言喝止。

  因為所有人聚在一起,朱厚照站在人群中央,略微蹙眉,一擺手道:“讓他上來吧。”

  隨即那人十分莽撞地進了城樓并爬上樓梯,很快出現在朱厚照眼前。來人年約四旬,滿身塵土,一身鎧甲有些破破爛爛,卻是個老兵,朱厚照當即問道:“你說什么急報?”

  來人道:“回陛下,小人張老五,乃是延綏信使,三日來換人不換馬千里急報而來……小人自榆林衛城送來急報,三邊總制王大人奏稟,兵部沈尚書所部已于近日抵達延綏鎮北方草原,后方尾隨有韃靼兵馬不下十數萬,正往延綏殺奔而至。決戰在即!”

  此人正是當初由沈溪從泉州帶回來,一直在延綏擔任基層軍官的張老五。

  張老五一番話,讓在場之人皆都驚嘆,所有人此時都只有一個直觀的想法:“哎呀不好,這是中了韃子調虎離山之計。”

  當張老五將后背上的信筒拿下來,準備呈遞朱厚照時,張苑跳了出來,親手將信筒給截住。

  張苑怒喝:“好你個膽大妄為的東西,不但敢在陛下面前來胡言亂語,蠱惑圣聽,還想借機刺殺陛下!來人,將刺客拿下!”

  隨著張苑一聲令下,馬上有侍衛沖上二樓,正要動手時,朱厚照暴喝一聲:“住手!”

  全場靜寂一片。

  在場所有人都看出來,張苑明擺著想按住延綏信使的消息,伺機繼續蒙蔽朱厚照的耳目,但就算能看出來,也沒人敢出來當面指責,在場唯一能懲罰張苑的人,只有皇帝自己。

  朱厚照一擺手:“去查看過,沒問題的話,送到朕面前來。”

  小擰子聞言低頭細步上前,將原本由張苑按住的信筒接過拿在手上,似乎又怕出什么問題,先走到城樓樓梯口,在侍衛的保護下將信筒打開,確定里面的信函沒問題,他又帶著信函折返回來,呈遞到朱厚照面前。

  小擰子道:“陛下,乃是三邊總督王大人的上奏,確定無誤。”

  朱厚照先是惡狠狠地瞪了張苑一眼,然后一把將王瓊的奏疏抓在手上,打開來,一邊看一邊臉色急轉直下。

  在場之人都能感覺到那股壓抑的氛圍,大多數人都在想這一場勞而無功的出兵到底該怎么收場,但似乎又是一個無解的局。皇帝不但沒有如約出兵援救沈溪,反而把各處兵馬抽調到宣府來,從宣府出兵援救沈溪,就算是機動能力最強的騎兵,不眠不休行軍也要十天以上,根本沒有馳援的可能。

  朱厚照很快把奏疏看完,沒解釋奏疏上到底是什么內容,環顧在場之人問道:“你們到現在,都沒有任何沈先生所部的消息?”

  張苑知道自己已經無可避免要被朱厚照怪責,當下道:“陛下,都怪韃子狡猾,讓軍中之人以為他們是要以宣府為主戰場,誰知道沈尚書他……還真能完成戰前制定的作戰計劃呢?”

  本來這件事最大的責任人是朱厚照,但作為皇帝當然不會承認這件事跟他有關,朱厚照一拍桌子,怒吼道:

  “若非延綏上奏,朕到現在都不知,韃子只是以少量兵馬牽制宣大、偏關之地朝廷兵馬!區區不到萬人襲擾就天天向朕討要援兵,一個勁兒夸大韃子兵鋒難擋……朕養活你們有何用?!”

  盛怒之下,朱厚照根本不顧儀態,怒氣滿盈卻不知該如何發泄,因為眼前的事情實在是太打擊人,又太過荒誕不羈,韃靼人只是靠一些散兵游勇就把他騙得團團轉,又在他眼皮子底下打了勝仗,韃靼人撤兵后他依然懵然未知,還把各處人馬調集過來要搞什么大決戰。

  “陛下息怒。”

  張苑率先跪下來,其余文官武將也趕忙跪下。

  這會兒終于到了分攤責任的時候,下一步就是要被問罪,每個人雖然都在感慨這件事,但同時也在為自己的遭遇而發愁,就算本身關系不大的,也會想到皇帝會因此而遷怒到很多人身上。

  朱厚照根本不想去看張苑,到現在這個地步他終于知道誰是有能力的,誰又是在渾水摸魚裝大頭,他看著陸完道:“陸卿家,你之前分析韃子有可能撤兵,不幸真被你言中了,不過現在基本確定韃子是在宣府裝腔作勢,他們真正的目的……還是要集結所有兵馬跟沈先生一戰,你看……”

  陸完心想,這會兒終于想起我來了?之前我進言的時候,是誰對我說的話完全不予采信?

  陸完正色道:“陛下,如今各路人馬都無法馳援沈尚書所部,應該優先確保沈尚書能平安返回延綏鎮才是……只要沈尚書這路人馬安然無恙,此戰尚可以從長計議。”

  朱厚照好像聽到什么至理名言一般,一拍大腿道:“正該如此,趕緊派人去通知延綏,讓他們務必要確保沈先生能平安帶兵回延綏,這一仗暫時不忙打,等朕統率人馬抵達延綏后,再開戰也不遲!”

  聽到朱厚照的話,在場很多人不由發出感慨,皇帝完全不懂軍事,到此時仍舊在瞎下命令。

  陸完繼續道:“陛下,以微臣看來,即便沈尚書能平安抵達延綏,今年也不宜再開戰,如今已經馬上到七月,再開戰的話很可能要持續到十月之后,那時西北冰天雪地,將士恐怕無法承受。再者,韃靼此番若追襲沈尚書所部不成,定會撤兵,遠遁大漠深處,今年再想與之主力決戰……又會難上加難。”

  張苑呵斥道:“陸侍郎,你怎么老在陛下面前拆臺?陛下乃真龍天子,想開戰就開戰!”

  “你個狗東西閉嘴,沒聽到是朕讓陸侍郎進言?”朱厚照對太監根本就缺乏尊重,此時他心中氣惱不已,不接受是自己戰略失當,第一個遷怒的對象就是張苑,他開口罵人說話非常難聽,讓張苑聽到后第一感覺是朱厚照想宰了他泄憤。

  朱厚照繼續對陸完道:“這些都是后話,暫時先不論韃子戰略安排如何,不知陸侍郎有何良策,能保證沈先生平安回延綏?”

  陸完神色間顯得非常為難:“臣并不知延綏是如何上奏的。”

  朱厚照這才想起,傳信之人只是當眾把沈溪所部將要抵達延綏的事情說出來,細節完全沒提,當即拿起王瓊的奏疏遞給陸完,言辭懇切道:“陸卿家你先看看,還有王侍郎和王卿家也過來瞧瞧,一同幫朕參謀一下。”

  此時的朱厚照顯得異常無助,即便他是皇帝,也感覺到自己犯下大錯,這會兒把所有希望完全寄托在眼前這些文臣身上,至于武將和太監他一個都不想信任,而麗妃也識相地退到一邊,不出來摻雜意見,以免被皇帝記恨,遭文官彈劾。

  等陸完、王敞和王守仁三人把王瓊的奏報看過,簡單商議后,由陸完跟朱厚照做出最后的總結。

  陸完道:“陛下,以延綏之意,之前從三邊抽調五萬人馬,導致內部防御空虛,此番又是韃靼十數萬大軍壓境,延綏不敢隨便出兵以免得延綏城塞有失而令神州遭劫。所以現如今只能靠沈尚書所部自己的力量……”

  朱厚照先是傻眼,隨即疑惑地問道:“王瓊書信上是這個意思嗎?朕之前怎么沒看到?”

  等奏疏再送還到朱厚照手上,朱厚照把后面那些疏忽的細節看清楚,本來就是深夜,再加上他之前看到關于沈溪所部即將到延綏的消息后便無心將后面內容看下去,便沒留意王瓊的訴苦。

  顯然王瓊并沒有能力去馳援沈溪,并非只是謝遷不肯派兵這么簡單,在上奏之中,王瓊也就壓根兒沒提謝遷半個字。

  “混賬東西!”

  朱厚照罵道,“王瓊身為三邊總制,理應在有大戰到來時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否則朕安排他在三邊是做什么的?沈先生領兵是要從延綏之地撤回關內,他不派兵馳援,難道指望旁處的人去馳援?”

  王敞出面解釋道:“陛下請息怒,三邊不能出兵,也是因為韃靼來勢洶洶,若因馳援沈尚書而令三邊有失,那關中和中原之地有被韃靼劫掠的風險,且在我兵鋒受損的情況下,要伺機反擊并非易事,戰火可能會牽連到內關,甚至京畿一線。”

  朱厚照道:“這是什么話?你的意思是想說,朕就不管這件事,任由沈先生去送死,朕和三邊都坐視不理?”

  在場沒人愿意出來說話,但顯然陸完和王敞的意思大概便是如此,哪怕是沈溪這路人馬全軍覆沒,也不能讓三邊出狀況,在這些謹慎人眼中,一路人馬的折損并不能影響朝廷大局穩定,從這點上說,陸完和王敞等老臣其實跟謝遷沒什么區別。

  沒人回答,朱厚照便明白這些人的意思,怒吼道:“不行!誰都可以死,哪怕是中原被韃子占了,亦或者是折損千軍萬馬,也不能讓沈先生有事!朕要平草原,除了沈先生能幫到朕之外,就再沒人盡職盡責……看看你們在宣府的表現,昏聵無能之至,朕現在就是要保沈先生,哪怕付出再大的犧牲也值得!”

  朱厚照算是徹底發作了。

  之前只是驚愕和惋惜,甚至還很自責,但現在看到一群沈溪親手提拔和任命的下屬都在推他們的上司去送死,他自然而然忍不住心頭那股邪火。

  陸完帶頭跪地勸諫:“陛下,不可因小失大!”

  “請陛下三思!”

  在場文臣武將不少,連太監和麗妃都跪下行禮勸誡,一時間整個城樓內只有朱厚照一人站在那兒,呼哧呼哧喘著粗氣。

  朱厚照臉色陰沉,這種壓抑陰沉的氣氛讓他大動肝火,卻又不知道說什么來反駁眼前這班人。

  張苑突然開口道:“陛下,就算不馳援沈大人,總該清楚沈大人軍中的情況如何,那干脆就下旨到軍中,讓沈大人只身一人撤回延綏,讓全軍保他一人回延綏鎮,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朱厚照聞言不由看著張苑。

  之前在朱厚照眼中,張苑是個十惡不赦的混蛋,是導致這場戰爭戰略失當的罪魁禍首,不過當他說完這番話之后,朱厚照突然又把張苑看作是有大才之人。

  朱厚照道:“對,就是如此!趕緊派人去傳報延綏,哪怕是延綏不能派兵馳援沈先生的兵馬,也要先保證沈先生能安全歸來,沈先生可是朕平草原的希望,也是我大明能保證西北長治久安的大功臣,誰都可以有事,唯獨他不可以!”

  即便都知道朱厚照胡鬧,但在聽到他這番話后,在場人還是不免咋舌。

  皇帝居然公開下令讓兵馬主帥臨陣脫逃?

  為了保一人而棄三軍,大概這種命令也只有朱厚照能下得出來。

  有人便在想:“即便拼著三軍折損保沈之厚回延綏,他有臉活在這世上?恐怕也是個自裁以謝天下的悲慘下場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