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島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1617

  孫敬亭怒道:“他們不是自詡文明嗎,怎么能這樣殺人?”

  李平之苦笑道:“就是自詡文明,所以非文明的人在他們眼里就是禽獸,殺之無妨……象我們漢人漢商,他們就是另眼相看的,對漢商,拉攏為主,對漢人也是與土人有別,有一些澎湖漢人被他們強掠幫著修堡,倒是還開工錢,也沒有什么虐待的事情。”

  孫敬亭搖了搖頭,感覺自己的認識快跟不上這些荷蘭夷的思維方式了。

  眾人一一見禮完畢,最終是軍方的人過來,李守信向著孫敬亭打了個敬禮,朗聲道:“末將見過孫大人。”

  “李指揮少禮。”孫敬亭目光溫和的看著李守信,說道:“從大同遠駐海島,經年不曾見到家人,實在是一種折磨啊。我臨行前,特別叫人替李指揮的父母代寫了一封書信,兩位老人家身體都很康健,囑咐你安心在軍務和公事上,莫要惦記他們。”

  李守信先是很恭謹的站著,提到自己父母的時候,臉上還是露出思念的神情來,到最后,他有一些感動,也有一點難過,畢竟和父母團聚沒有多久就被派出來了。而象他這樣的軍人是不可能允許接著家人到這邊來的,而且遠涉重洋,李守信也不放心……臺灣的船也不是不沉的,和記到現在沉過兩艘小型商船,還好沒有人員死傷,小型商船上一般不帶什么人,有小船救難,幸運的就是沉船都是在航線相當密集的地方,坐著小船逃難的船只沒幾天就獲救了。

  “多謝孫大人了。”李守信伸出兩手,孫敬亭的隨員把一封厚厚的書信交給了他。

  孫敬亭笑道:“其實塘報線路開通之后,現在往來書信已經不象以前那樣困難了,只是我知道行軍司的高層人員都刻已自律,不愿意用塘馬傳遞私人書信。”

  李守信也笑道:“家書抵萬金啊,多謝大人了。不是我們不愿,但如果人人都想帶幾封信,怕是塘馬要累死了,只能高層自律一些,免生事端。”

  孫敬亭相當贊賞的點了點頭,和記現在真是欣欣向榮啊,有些事并不是制度規定的,而是大家自覺自愿的行為……

  所有人簇擁著孫敬亭上車,從港口區往基地區走。

  兩旁不少在忙碌的人群,剛剛他們沒有第一時間擠過來,畢竟他們感覺自己不是牌名上的人,但當孫敬亭的馬車經過時,很多在港口區和倉儲區忙碌的人們都擠了過來,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這輛經行的馬車。

  臺灣算是孤懸海外,這是第一次迎來本部的大人物,而且是行軍司高層都相當敬重的大人物,由不得這些島民和移民也感覺新鮮,充滿了好奇心和敬畏之感。

  孫敬亭也是看著兩邊整排整排的房舍,現在他已經知道這里的開辟之難,每一塊磚和每顆木頭都是用血汗得來的,前方的舊十寨區建筑在一條河流之側,都是用簡陋的木頭搭筑起來的,已經相當破敗了,而且木頭被逐漸拆除使用,十寨區很快就要消失,最多留一些建筑當成標本來給后人憑吊……這當然不是行軍司的主張,是張瀚在信里提及的,國人對建筑的保護意識稍有不足,特別是有歷史意義的,要不是張瀚的信,估計這里會被拆成平地。

  倉儲區真的很大,孫敬亭算來估計房舍要過千間,常威與他同坐一車,看到孫敬亭的眼神,常威說道:“原本這一片就是過世的李旦李爺用來儲貨的地方,后來顏思齊他們也建了一些倉庫,等我們來了,貨物更多了,所以又加筑了幾百間庫來儲備貨物和日常用的物品,包括軍需物資。當然實際上暫時用不到這么多倉庫,我們是有意為之。”

  孫敬亭會意,臺灣原本不到萬人的移民,過的極苦,和記這幾年在遼東已經移了四萬余人過來,整個基地加上駐軍有近六萬人了,這個數字是在短時間內加上去的,物資供應也是猛然爆發式的增長,為了保障物資供應,往天津和登萊的船只是不停的,但有時候還會難免會有物資要見底的時候,多建庫房以安人心,這是對的。

  “港口區主要是停泊船只,上貨和下貨,以駐軍,水師官兵,學員,力夫為主。然后是往這邊河口的倉儲區,方便從內陸運東西出來,也方便我們運過去。從倉儲區再往內,沿河兩邊都是工場區了。”

  常威指著一大片建筑群落,介紹道:“那些高高的帶煙囪的是烘房,我們是整年不停的在烘烤木頭,用的是北邊運過來的焦炭,比砍木頭省力省錢,那邊是切木區,要把木頭打造成桅桿,各種艙室部件,甲板,船樓等,那邊是鐵器區,大船一艘要用各種鐵器,光是鐵釘就要過萬枚,去年我們是從軍司那邊訂,今年由于來了大批工匠,我們已經開始自制了,省得千里迢迢的運過來。那邊是搭建區,有水道,船身在水道里打造,從龍骨開始到鋪設甲板,到給船只配好所有帆索,就可以放水入海,當然不是搭好就成,還要涮漆涮油,經過很長時間才是合格的船只,倉促下海撐不了多久的……孝征兄看,那邊是帆索區,每艘大船用的繩子就是從這里編造出來,每船要用大量繩索,還有船帆,需得結實耐用又輕柔,布質的要求很高,一面主帆最少得過萬針腳,費工費時啊。那邊是保養區,舊船在航行過后需得入港區保養,刮苔清洗,不然時間久了也是不成的……”

  孫敬亭靜靜的聽著,常威幾乎是如數家珍,眼前所有一切都是他一手一腳踢騰著建出來的,這是眼前這個年輕后生的驕傲……雖然常威的上位不是依循常理,更多的是張瀚信任他,沒有太多的人認可,不象別的老成的行軍司政事官都是中年人了,經歷了世情險惡與重重磨難才到得高位,不象常威,常令人擔心他是少年幸進,結果看來,其做人未必如中年人那般圓滑,但沖勁和干勁卻也不是那些人能比的,孫敬亭心中暗贊,張文瀾到底識人,這個表兄弟用的沒有差池,不象軍司里暗暗議論的那樣,常威貴介公子,用錢如屠錢,所以到現在臺灣還沒有回報……這是污蔑,回去非殺一殺這股歪風不可。

  “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看到火器局的制造場地,又看到那些黑沉沉的重型火炮時,孫敬亭也是忍不住由衷感慨。

  “臺灣這邊的鑄炮,都是重型火炮,最輕的也是九磅炮,都算是小炮了。現在主要是鑄二十四磅,也在試鑄三十六磅炮乃至更重的火炮。”常威淡然道:“火炮是海戰利器,固然發十炮未必中一炮,然而一旦中一炮,小船立時粉碎,大船也是碎屑崩飛,船身洞穿,打中了桅桿,船舵,等于就獲得了勝利,而一炮至炮,船上人員如被血犁,在火炮面前,任何個人的武勇都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一直在鑄重炮,火炮越重,海戰時發揮的力量就越大。荷人的重炮已經有更重的了,炮彈一人抱著都吃力,一場海戰打下來,人怕是要累的脫力。”

  孫敬亭不停的點頭……在草原上,四磅炮就足夠威力了,近四斤重的炮子在人群中打過去也是犁出一條血路來,當者必死,北虜一聽炮響就嚇的半死,視和記的火炮為神物。后來漸漸多了六磅炮和九磅炮,不過九磅炮就是騎乘炮兵的極限了,十二磅炮重三千五百斤,十幾匹馬拉著也沒辦法跟上部隊的行軍速度……馬力是沒有問題,配件是經不住快速顛簸的折騰的。

  而在臺灣這邊,最小的也是九磅炮,只能當小型岸防火炮用,也給那些小哨船裝上,然后艦炮主炮的最低標準是二十四磅炮,一般都是二十四磅炮配三十六磅炮,一船三四十門火炮,均是三十六磅的重炮,一枚炮彈幾重四十斤,呼嘯而出……可想而知那是何等的威力。

  孫敬亭由衷道:“海戰真是與陸戰完全不同的兩種體系啊,今日始知。”

  常威道:“文瀾哥也說過,海戰其實也要講陸軍的敢于拼刺刀的狠勁,不敢拼,火炮再兇再狠,難道敵人就沒有?難道非要造出比荷蘭人還多的戰艦才敢和他們打?這倒是未必。”

  孫敬亭沉思道:“我臨行之際,文瀾有信給我,說是對海軍戰法的一些思考,回頭給你和水師的將領們看看。”

  “好的。”常威欣然答應,他對張瀚的崇拜是毫無保留的,張瀚有信來,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說……

  “那邊就是學校區,這是成年的水師官兵學堂,福建人和遼民各半,遼民則是用南四衛人為主,原本就是近海的人,會水,會駕船的優先,學員有一千五百人,教官多用葡萄牙人和俄羅斯人,也有少量的法國人,德國人,教官一百一十人,外國人占九成多,咱們自己的教官現在只有寥寥數人,是從原本福建水師那邊請過來的武官,不識字,只能教授經驗。不過,外國教官里也有不少不識字,只教怎么打繩索,怎么升帆降帆,在何時升桅倒桅,或是危機時砍斷桅桿……”

  天才一秒:m.sbi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