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再重申一下,更新起點APP后本章說是默認關閉的,需要瀏覽留言的讀者請進入設置界面重新開啟……
“總統,尼米茨將軍的艦隊已抵達了珀斯,麥克阿瑟將軍也回電同意緊急出任總參謀長。”李海擔憂道,“目前的問題是珍珠港處于日軍圍困之下,尼米茨將軍艦隊中的富蘭克林號可在澳大利亞得到徹底修復,但黃蜂號必須進夏威夷海軍造船廠維修,現在艦隊面對聯合艦隊在夏威夷外盤旋的態勢,無法順利入塢,強行沖入的風險太大。”
這種風險是可以預知的,目前連麥克阿瑟的飛機都不敢直接往珍珠港飛,萬一遭到攔截將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杜魯門苦惱地抓著頭發:“那你說怎么辦?”
“圣誕島的丟失或許不可避免,唯一的可行辦法是讓TF48在新西蘭補足燃油和物資,然后繞道新西蘭外海再折向東北方,先向加拉帕戈斯群島方向進發,然后再折向北,去加利福利亞。”特納畫了一條路線,“加拉帕戈斯群島上有我軍陸航,進入該島防空圈和中美洲防空圈就比較安全了,當然繞遠路是不可避免的。”
看著他在地圖上勾勒出的路線,杜魯門苦笑不得,這何止是繞遠路這么簡單,這一繞行程差不多相當于原先的航運線延長了一倍,足有一萬多海里。這支艦隊能頂住么?
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李海解釋道:“艦隊本身可支持1萬海里以上距離的航行,中途還可去加拉帕戈斯群島補充一下,所以續航問題是不用擔心的,唯一的問題是時間。”
“麥克阿瑟將軍也搭乘軍艦回國?”
“這樣比較穩妥。”
“那么,假如一切順利,我需要多久才能見到他們兩人。”
“可能需要78周。”李海盤算了一下,給了一個數字。
“78周?”李海點點頭,“如果您僅僅為見尼米茨和麥克阿瑟兩人,那么至少需要6周,78周我指的是艦隊。”
從珀斯轉場至東海岸并完成富蘭克林號維修:1周;
抵達新西蘭并完成物資補給:5天;
從新西蘭到加拉帕戈斯群島:2830天;
從加拉帕戈斯群島到加利福尼亞:1周 唯一能節省的時間是兩個軍頭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下船并搭乘飛機趕回美國。
“好吧。”杜魯門無可奈何地答應了,心里卻在想,6周以后太平洋和南美局勢不知道會糜爛成什么樣子了。
“等尼米茨將軍的2艘航空母艦歸來并完成修理后,太平洋艦隊力量上就有2艘艦隊航母、2艘戰列艦和14艘護航航母可用。”特納又擺起了算數,“如果在接下去的航空戰中我們能再干掉敵人12艘艦隊航母,12艘護航航母的話,我們就會擁有勢均力敵的機會。同時,在大西洋上我們另外2艘埃塞克斯級和1艘衣阿華級可用。”
說起衣阿華級,特納就感到一陣慶幸,在休伊特帶領運輸艦隊去賽古魯港放下運輸艦隊時,被德國潛艇嚇怕的特納強硬地要求新澤西號立即回本土——反正留在塞古魯港也沒什么用。休伊特當時很不高興,但沒能拗得過特納和李海下達的聯合命令。結果在德軍主力艦隊抵達前,這艘東海岸唯一的戰列艦在4艘驅逐艦保護下沿著巴西海岸線撤退并抵達加勒比海,然后又回到了諾福克。
當然也有人會認為如果新澤西號留在塞古魯港,說不定小羅斯福集群能支撐的時間還要更長,但長不長沒有意義,新澤西號擺在塞古魯港也是死路一條——了不起沖灘當個固定炮臺。
但杜魯門把征詢的目光投向阿諾德時,一貫逆來順受的他這次終于爆發了:“不行,我不同意這么干!現在陸航損失太大,已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最近半個月來在珍珠港損失了近千個機組,在南美丟掉了近千個機組(損失將近2000架飛機),我們所擁有的熟練機組已減少到不足3000個了(剔除戰略空運部分,這還是阿諾德讓大量新手跟隨參與出擊的結果),如果還要打,只能保一個戰場:要么放棄南美支援戰,要么放棄珍珠港航空戰。否則不但飛行員要嘩變,明年你們也別設空軍了,直接把陸航取消了——因為沒人會打仗了。”
這句話一出,代表陸軍的艾森豪威爾和代表海軍的特納都沉默了——現在兩人處境驚人的相似,艾克代理的是馬歇爾的位置,直到麥克阿瑟前來接任,特納代理的是金上將的位置,直到尼米茨來接任。
但下一秒鐘兩人又不約而同地開了口。
“暫時放棄南美。”特納先說了一句。
“暫時放棄太平洋航空戰。”這是艾森豪威爾的意見。
“艾克,太平洋戰場不能放棄啊,再削弱一點,我們就開業擺平聯合艦隊主力了——你可是太平洋戰區副總司令。”特納苦口婆心地勸道,“況且除了夏威夷,我們還有澳新呢!”
“不行,我首先是陸軍副總參謀長,現在南美局勢比太平洋更危險。你都說了,按照目前這個消耗水平,夏威夷日本人是打不下來的,但南美就不見得了,德國人咄咄逼人,喬治太危險了,哪怕累西腓的克拉克所部也不敢說安全。”艾森豪威爾解釋道,“他們更緊迫、更需要支援!”
“夏威夷本土,巴西不過……”
“巴西還有10多萬陸軍,一旦丟光南美,下一個骨牌就是加勒比,如果德國人把飛機和艦隊甚至火箭都部署到加勒比,今后美利堅還有安全可言么?”
眼看兩人爭吵的聲音越來越高,杜魯門狠狠拍了桌子:“別吵,我給你們提個建議。陸航負責太平洋航空戰,海航負責支援南美陸軍,怎么樣?”
這下輪到兩人苦瓜臉了:好半天杜魯門才弄清楚,東海岸海航好一點的陸基飛行員全被特納抽到艦載機訓練隊里去了,剩下的機組和飛機雖然都不少,但全是簇新的菜鳥,指望他們去南美根本就是癡心妄想,送人頭還差不多。
至于艦載機飛行員,那根本想都不用想,特納死都不會交出來的!
“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杜魯門痛苦地抱著腦袋。
一直沒有開口的李海嘆了口氣:“這樣吧,我給個折中方案:陸航主力以維持南美戰場為主,以太平洋航空戰為輔——每周機組最多不得損失超過100組,海軍另外提供50組,等于一周合計不超過150組,我們繼續維持對日軍油輪的壓力。”
既然李海這么開口,阿諾德、特納、艾森豪威爾都只能點頭應允——雖然不是最滿意,但勉強可以接受。
想到剛才艾森豪威爾提到了火箭,杜魯門心情復雜地問了一嘴:“德國火箭的情況怎么樣?我們火箭的情況怎么樣?”
“這我說不清楚,還得請教卡門教授和其他專家。”
負責美國火箭項目的卡門聽到總統召喚,立即趕來了,不過他的臉上也沒有多少樂觀神色。
“當初我們在倫敦找到了一些火箭殘骸,經過分析,我們認為對方的射程在400500公里之間,從這次巴西火箭的情況來看,射程至少在600800之間,說不定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經過前后兩次對比,我們認為德國在火箭領域有三個進步:
第一,精準度更加提高了,巴西火箭比倫敦火箭的精度提高三分之一以上,具體怎么辦到的我們還沒有完全弄清楚;
第二,推進劑進行了革新,不但更趨于安全,而且還提高了燃燒效率,有利于支持更遠的射程,舊燃料配方我們已完全掌握了,新的燃料配方還在分析之中;
第三,除了竄出大氣層的彈道火箭外,德國人還開發了大氣層內運用的飛行器,整體類似于一架無人駕駛的噴氣機,技術含量很高,而且成本更低。”
“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擁有同樣的東西?”
“可能還要34年。”
馮卡門很不好意思地解釋:“目前我們取得的唯一進展是把戈達德教授在30年代提出的構想和設計變成了現實并重新進行了試驗,試驗完全成功并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不過這已是10年前的技術水平;我們模仿倫敦的德國火箭制造了24枚仿制品,先后進行了19次發射,9次徹底失敗——升空后立即爆炸或在原地爆炸;7次中途失敗——升空后飛行一段時間便因為姿態不穩定爆炸或墜毀;只有3次獲得成功,但最好的一次也只持續了47秒鐘,飛行了大約190公里,最差的一次只有不到130公里。”
英國人其實當初從泰晤士河淤泥里撈出一枚完整的V2火箭,但三大軍頭一致瞞著丘吉爾,更沒轉交給美國人,而是千方百計隱匿下來準備自行仿造。美國人只憑借一些搜集到的殘骸就逆向仿制了樣品,功底很厲害。當然燒的錢不少,3個多億美元都沒怎么見著就燒光了。
聽了卡門的匯報,杜魯門有些失望,但面上沒有流露出來,任何東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科技更是如此——虎式坦克的繳獲早就有了,現在不照樣仿不出來?根據陸軍反映,新開發的M26也好,雜交后取得的M26/SP也好,依然不是德國虎2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