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戰場(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鐵十字

  拉攏法國是霍夫曼既定戰略一部分,倒不是說離開法國就玩不轉,而是法國這國家體量太大、地位重要,憑德國的實力很難完全壓制,而且法國問題一天不解決,真正的歐洲聯盟就搞不起來。沒有英國歐洲照樣可以是聯盟,但如果沒有法國,歐盟就真的支離破碎了。

  隨著戰場上節節勝利,他不但要思考結束戰爭的辦法,還要想辦法處理歐盟的問題。歐盟的組織體系、運作邏輯、利益關系他都有辦法解決——穿越前他是生長在歐盟下的一代,對各種優缺點非常清楚。

  最近他一直在琢磨歐盟,試圖造就一個更理想、更全面的主體,雖然整體框架要在戰后達成,但很多事現在就必須布局。他心目中的歐盟與他穿越前的歐盟完全是兩回事:一個是協商一致的圓桌會議,一個是圍繞德國的同心圓結構,后者遠比前者來的有力和堅固。

  今后歐洲聯盟只會有一個領袖,那就是德國。德國不僅為全歐提供核保護傘,還會組建覆蓋全歐、非洲和中東的軍事集團與快速反應部隊。德國主體疆域將包括本土、阿爾薩斯和洛林、盧森堡、捷克及大部分波蘭和丹麥,大致相當于一戰前德國領土加奧匈帝國中的德意志部分,超過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2億(排除波蘭裔),將是歐洲領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排除俄國)。無論面積還是人口,大致是法國、意大利和英國三國總和。只有這個體量和優勢才能保證德國的領導地位。

  在德國之下是二等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

  然后是三等強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羅馬尼亞、匈牙利、葡萄牙和烏克蘭等;

  然后是追隨德國的一干小國,包括斯洛伐克、挪威、瑞典、波羅的海三國、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希臘等等。

  這其中最難解決的是二等強國問題,意大利目前是軸心鐵桿,打仗不行卻很會來事,更關鍵還有個對自己實力完全一無所知而又狂妄自大的領袖,沒有法國加以平衡,將來的歐洲聯盟會有不大不小的麻煩。

  整體上各層次國家之間的經濟實力、人口領土和軍事力量都會被充分考慮,未來要組建的歐洲理事會也絕不會搞一國一票、一致同意的制度,而是要根據影響和能力賦予各國不同的投票權,德國有一票否決權(三分之一以上表決權),大多數議題會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極少數議題(比如吸納新成員國)需要四分之三多數贊同票。

  眾多歐洲小國德國是有辦法對付的,特別是東歐各國,只要俄羅斯的威脅還在,他們就離不開德國,問題在于英、法、意三國力量如何平衡。最麻煩的就是英國,英國不僅與美國有特殊關系,還有眾多殖民地,在霍夫曼看來就是燙手山芋,必須借戰爭契機進行重新布局。

  這次法國提出想收回馬達加斯加,甚至主動表示可派兵,但因該島地位重要而被霍夫曼拒絕,不過他大度地表示法國可從其他地方獲得補償,里賓特洛普就是在該背景下帶著一攬子協議去了巴黎,主要包括:

  1、法國對英宣戰(可不必對美、蘇宣戰),并宣布加入軸心,德國將所有被占法國領土歸還(阿爾薩斯和洛林除外);

  2、法國按德國的技術要求生產裝備,從步槍、飛機、火炮、坦克到軍艦與德國追求統一,德國提供圖紙且不收取任何技術費用;

  3、目前已被軸心占領的前法國殖民地保持現狀不變——包括吉布提、馬達加斯加、法屬印度支那等,但德國同意法國從英國殖民地上獲得補償;

  4、法國資本可投資介入中東油田開發。

  雖然貝當政府暫時沒接受德國給出的方案,但說不動心那是假的,光那些裝備圖紙就夠法國人學:除已拿到的意志輪圖紙外,德國還表示會將g43步槍、4號坦克、云龍改航母圖紙都一并交給法國,還同意在法國建立包括bf219等多種新飛機在內的授權生產線。

  在經濟上,法國不但可以為自己的農牧業產品賣個好價錢,法國金融寡頭還能找到石油開發這個好項目——哪怕英法蜜月時,英國都沒允許法國插手中東油田開采。從這一點來說,德國要與法國和解是真誠的。

  在軍事上,法國也可全面恢復軍事實力,霍夫曼同意法國一旦加入軸心,剩余的法國戰俘立即全部遣返,法軍馬上可擴充到100萬甚至更多,法國海軍也可重建,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承諾法國不用去和美國人或蘇聯人打生打死。

  而法國從英國殖民地獲得補償的條件其實也不算低:

  第一是烏干達,肯尼亞打完之后,烏干達、贊比亞自然而然就瓜熟蒂落,德國表示會協調法國與比利時的關系,從比占剛果北部劃一片給法國,讓法屬中非和烏干達聯成一片,比利時的損失從贊比亞身上獲得一些補償;

  第二是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那里靠近法屬西非,德國不出兵,但同意法國自由行動;

  第三是南部非洲,霍夫曼打算把羅得西亞(津巴布韋)、博茲瓦納、納米比亞都拿出來競爭,凡配合德國、為戰爭做出貢獻的歐盟國家,無論葡萄牙、比利時、荷蘭、法國、西班牙或意大利,都可在贊比亞(剩余部分)、津巴布韋、博茲瓦納、納米比亞、馬拉維這一大票土地上分一本羹,德國自己不插手,憑法國的實力完全可拿大頭。

  在霍夫曼的思維里,如果英國人識趣點早些投降,南非還可留給英國,如果繼續冥頑不靈,南非也一并處理掉——盡管會有些麻煩。

  “但法國提出想要尼日利亞。”里賓特洛普補了一句,然后他看到元首陷入沉默。

  “貝當的心很大啊。”霍夫曼嘆了口氣,“尼日利亞我不同意,不過可以把黃金海岸(加納)給法國人,我們只要在達荷美(貝寧)上弄一條通道,把多哥、尼日利亞和喀麥隆串起來就行……”

  霍夫曼知道尼日利亞有石油,這對德國很重要,對未來歐盟也很要緊,他不能輕易放出去——石油與原子彈是德國統轄歐盟、立足世界的法寶,法國控制下的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都有石油,如果再控制尼日利亞,將來就有與德國分庭抗禮的底牌,霍夫曼可不想再打一次普法戰爭。

  對德國未來在非洲的利益他圈了兩個位置,一是德屬東非——大致包括吉布提、索馬里、肯尼亞和坦噶尼喀(一戰為德國殖民地),另一塊是德屬西非——大致包括多哥、尼日利亞和喀麥隆,對德國來說,除拿回一戰殖民地外,只多了索馬里、尼日利亞和肯尼亞,從地盤上看起來并不太大。

  不是他不想要殖民地,而是殖民地今后脫離母國是大趨勢,戰后一定會有一波接一波的獨立運動,而美國必定會在其中煽風點火,現在拿到越多,將來包袱就越重,德國在東歐、中東已有了一大票小弟,殖民地遠沒有這么重要。之所以還要組建德屬西非和德屬東非,動機是不一樣的——前者是為了面子,顯示德國已全面復興;后者是為了保住印度洋石油通道的側翼,都不是簡單地為殖民地而殖民地。

  至于讓法國人、意大利人擴大殖民地,霍夫曼的動機也不單純——這兩個國家的精力一旦被拖在殖民地上,就沒有能耐在歐盟事務中找德國的麻煩,畢竟德國沒有靠殖民地過日子的打算。

  “可以再和法國人談談看,我們沒必要著急,但有一點必須提醒貝當,如果英國完全倒了,那么他的條件會變成對美國宣戰。而且,他不想對英宣戰就沒法肅清戴高樂分子的影響,何去何從讓他自己想清楚。”

  “對美?”里賓特洛普一陣苦笑,“如果他有對美的勇氣,就不是現在的貝當了。”

  “我沒開玩笑。等非洲肅清,日本一打印度,大不列顛還剩下什么?南非?——一個孤零零的橋頭堡;加拿大?——一片冰天雪地且在美國邊上;澳新?——遠在太平洋另一端。那時候就不需要法國打英國,如果他還想拿到這么優渥的條件,就必須一起去打美國人。”霍夫曼狠狠地說道,“如果這樣貝當還繼續裝聾作啞,那只能告訴達爾朗,要不他干,要不我們扶植賴伐爾干。”

  里賓特洛普眼珠子一轉:“能把對即將對印度動手的消息告訴他么?”

  “這個……你看著辦,關鍵是要把握好度,挑個合適時間,現在聯合艦隊還沒走,走了之后……”

  里賓特洛普立即心領神會地告辭。

  霍夫曼在辦公室里陷入了沉思,法國人的條件還有點高,但總歸還可以談。要確保最終勝利,光靠眼下手段還不夠,必須要有某些強力的東西,比如——超級炸彈!

  他翻了下日歷,兩天后也就是5月13日是有關超級炸彈的秘密會議,學術負責人海森堡將進行全面匯報,然后項目負責人施佩爾會部署下階段工作,他輕輕敲擊著桌子,思考著該項目后續如何推動為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