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往中,有得有失,蘇聯也需要正視法國的利益。雜∑志∑蟲”密特朗總統不準備退讓,這不是什么傳統友誼,什么聯邦德國問題,就可以不談的。法國也有自己的需求,誰都不是國際主義者,法國維持自己在非洲的軍事存在,真是為了造福黑人?
蘇聯需要法國保證葡萄牙不會被顛覆,那法國的保證也不能白白給出去。不但要收斂自己的顛覆力量,還要頂住美國的壓力。犧牲都做了,什么也沒得到,哪有這種事。
謝洛夫和謝爾比茨基對視了一眼,點點頭,聽一聽法國人的意見也無妨。
“作為平衡葡萄牙的蘇聯力量,法國要派出一部分軍事力量進入葡萄牙。”法國總統密特朗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馬上接口道,“僅限于法國海軍在葡萄牙港口的停靠權。”
密特朗知道6地力量深入肯定會被蘇聯反對,于是退一步希望得到蘇聯紅海軍一樣的港口停靠權,皮球又踢到了蘇聯這一邊。海軍軍艦的停靠權看起來沒什么,象征性的意義更大一些,可這件事可大可小,萬一法國包藏禍心,以后會不會利用這一點。
“那法國是不是應該給出一些交換呢?你也知道這項權利,已經體現了蘇聯的巨大信任。”謝爾比茨基不慌不忙的道,“巴黎統籌組織對蘇聯的禁運,說實話我們并不在乎。但是對于東歐國家的影響還是有一些的,法國想要分享國際網絡,難道一點誠意都不想拿,只是讓蘇聯認可么?”
討價還價還在繼續,從歷史感情,談到地理、再談到政治,其實蘇聯和法國是天然盟友,如果戰后法國成為真正的蘇聯體制國家,冷戰根本就不會開始,或者現在已經結束了。又合作又對抗法國和蘇聯在冷戰的關系。這種因素從二戰中就已經開始,戴高樂將軍流亡英國,組建了“自由法國”運動,不過直到戰爭后期,其地位才得到認可。蘇德戰爭開始后,自由法國馬上與蘇聯建立了聯系,還派出了自己的部隊援助蘇聯,那就是著名地“諾曼底”戰斗機團,那幾乎是唯一一支援蘇的盟軍作戰部隊。
法國與蘇聯的態度良好,可以說法國是西方國家之中,與蘇聯關系最好的一個。雙方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經貿關系,政治上的關系也相當不錯。法國雖說加入了北約,但是退出了北約軍事組織,顯然不愿與蘇聯刀兵相見。法國還是唯一一個和蘇聯簽訂經貿合作的國家,甚至蘇聯的電視用的都是法國的塞康制。
“法國是唯一一個暢通無阻在東歐貿易的西歐大國,我們也知道,聯邦德國沒有這種地位,難道蘇聯給予法國的回報還不夠?”謝洛夫不斷強調著蘇聯和法國的傳統友誼。法國的外交重點第一當然是西歐國家,因為法國想要做老大。
第二重要的就是蘇聯,法國需要蘇聯對宿敵德國的壓制,防止德國再次崛起。美國僅僅能排在法國外交重點的第三位,因為美國對聯邦德國采取扶持政策,所以法國才以蘇聯作為外交重點壓制聯邦德國,讓德國長期分裂。
謝洛夫還知道,當蘇聯在絕世天才戈地圖的領導下開始自我崩潰后,包括蘇聯敵人、英法中紛紛給予協助,其中法國因為兩德即將合并,放血支持蘇聯的愿望最強烈。眼前的密特朗總統訪問蘇聯,愿意提供資金讓西方集群動手繼續保存民主德國。
“法國當然是愿意幫助東歐的,我們都是歐洲國家,至于巴黎統籌組織,我們有很多辦法繞過去,這從來不是問題。”密特朗不能廢除這個組織,要知道這不是法國自己的事情,不過一個重要成員想要違反規則,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蘇聯能和法國談的事情還多著呢,比如能源問題,后世的能源戰略根本不新鮮,蘇聯時代能源戰略就是蘇聯拉攏西歐的重要砝碼。歐洲對蘇聯能源有極大的依賴性,進入工業時代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一直是世界能源消費大戶,但它們的能源自給率卻不高。
在自身能源匱乏的情況下,西歐不得不將目光放到全球能源市場,基于歷史、政治和經濟互補性等方面的考慮,與蘇聯的能源貿易是西歐國家優先展的方向。而對東歐經互會國家來說,由于冷戰時期東西方的對峙,東歐的經互會國家只能依靠蘇聯的石油及天然氣的供應,來滿足國內能源消費的需要。同樣出于冷戰的需要,蘇聯通過低于世界石油市場的油價,達到控制東歐經互會國家的目的。
正是知道西歐在能源上的脆弱性,蘇聯的全球攻勢就是在石油資源和礦產資源的集中地區全力進攻,達到目的之后逼迫西歐就范,親蘇或者中立,把冷戰變成蘇聯加西歐,或者蘇聯和美國單獨對抗的狀態。目前只有一個沙特阿拉伯是絆腳石,蘇聯的長遠規劃即將完成。
基本上法國和蘇聯還是由很多合作的地方,尤其是在能源這件事上。正式會談之后,法國總統密特朗以及法國、社會黨的高層,設下晚宴招待蘇聯代表團。
有些事情只能私下場合溝通,更何況現在只是萌芽階段,比如蘇聯和法國的核武器互相不對準對方,到底是一時起意,還是真的準備商量一下。從秘密渠道溝通,總沒有兩國高層真正的溝通來的確實。
法國對蘇聯的中程導彈猶如芒刺在背,巴不得中導條約快點簽署,至于蘇聯的戰略核武器,反正是打美國的,法國有自己的核打擊力量,足以自保,至于來聯邦德國會不會受到威脅,這關法國聲明事,受威脅更好。
謝洛夫沒有把話說死,只是說目前里根對蘇聯的敵視,中導條約不容易達成,而且蘇聯的導彈數量是美國的兩倍,似乎比較吃虧,應該受到補償云云。
在面對阻擋蘇聯坦克大軍的中程導彈時候,謝洛夫比誰都巴不得趕緊廢除,可他不能表現出來,可以告訴法國人蘇聯有這個意愿,但是蘇聯太吃虧了等等。
“一旦撤除中程導彈,歐洲才能降臨真正的和平。”法國總統密特朗似乎非常感同身受,實際上他在想著如何為法國某得利益,中導條約對法國的好處非常大,如果成功廢除,只要法國和蘇聯宣布互相不用核武器指著對方,法國就完全解除了安全枷鎖。
國際政治上這將是法國的勝利,國內將是密特朗的個人勝利。密特朗不想做一個政客,他想要做一個政治家,但后者的標準往往很高。塑造法國的安全環境,則有可能讓密特朗達成目的,在法國歷史留下名字。
美國的利益是不是受損,那是里根關心的事情,密特朗作為法國總統,只關心法國的事情。其實他已經知道了蘇聯的某些底線,比如在中程導彈不銷毀之前,不要談互相不對準地方這種事。這樣更好,法國怎么說也是西方世界的一員,太公開的和蘇聯眉來眼去,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法國的基本戰略利益,第一是防止英國搞亂法國組織的西歐力量,第二是壓制聯邦德國,這都需要蘇聯的幫助,而不是美國。所以法國和蘇聯和睦的時間,遠遠比和美國多。
第二天,法國總統密特朗宣布,經過法國揮自己獨特影響力,勸說蘇聯認真考慮當前的歐洲以及世界局勢,成功讓蘇聯放棄了讓葡萄牙進入華約的企圖。
作為交換,法國將保證保護葡萄牙安定的社會環境,在葡萄牙的認可下,法國海軍將定期維護葡萄牙海域的安全,同時法國會對東歐國家進行一些技術性投資。
“最絕望的時候,不要忘記,法國人還可以幫助我們。”這話好像是一戰時期某個帝俄貴族說的,總書記不得不承認,這話說得真特么有道理。
有了法國的表態,這次的葡萄牙抗議風波才算真正的過去,蘇聯糾集了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同時讓葡萄牙轉移一些產業。可最后完成絕殺的是同為北約國家的法國,法國的保證讓里根策動的抗議浪潮徹底失敗。
因為法國對葡萄牙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因為拉丁文化圈法國是最強的國家,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都有很好的榜眼作用。相反丹麥、瑞典、這些國家都是在德國的影響中。
法國這次幫助蘇聯是決定性的,直接挫敗了里根搞事的能力,沒有法國的配合,美國不會再葡萄牙成功,法國和蘇聯的合力,不是美國一個國家可以抵擋的。
“法國人知道不知道到底誰是敵人?”聽到法國的保證之后,里根就知道這次的拉鋸戰美國又失敗了,決定性的因素就是法國站在了蘇聯一邊。他不知道密特朗還準備在坑美國一次。
“沒想到我還要回國救火!”資深救火隊員謝洛夫總書記馬不停蹄的回國調解矛盾。
看無防盜章節的,請用搜索引擎搜索關鍵詞(),各種任你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