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五十一章 伊共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時代1958

  “我們不需要有任何的動作,古巴人會因為被封鎖主動來求我們。{166書庫無}既然美國人已經對新生的共和國產生了敵意,如果現在的古巴新政府不希望自己的命運和南美數以十萬計的革命者一樣被軍人政府殺害,請求蘇聯幫助是最好的選擇,也是他們唯一的機會。他們一定會主動請求蘇聯的幫助了!”謝洛夫口述完分析后,就讓盧卡妮把整份電報發了出去。隨后長出了一口氣,古巴導彈危機已經開始醞釀了。

  而且在美蘇醞釀古巴導彈危機的時候,一直因為尼赫魯前進政策等待機會的中國肯定會抓住這次的機會。一年多后蘇聯和中國都會面對自己建國以來的一個大選擇題。沒人能想到任何方面都不弱于中國的印度竟然瞬間潰敗,但古巴導彈危機人們都有自己心里的判斷,那就是六十年代的蘇聯和美國相比差了一點火候。

  先把這件事情放下,他來到巴庫還有別的事情,主要是來歡迎一個客人。伊拉克一個分量不輕的委員,翻譯過來的名字好像叫穆罕默德拉希姆,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謝洛夫都沒有聽見過這個名字,基本上可以確定要么是不出名,要么就是后來被處死了。

  有時候想想人其實非常可憐,全世界的思潮中,人們只記得這種思潮的破壞力,卻在為了鎮壓人的各種獨裁者和軍政府唱贊歌。也不過就是讓普通人有了階級的認識,教會了人們有反抗之心而已,卻遭到了各國政府的一致鎮壓。可見階級這個東西根本就不分國界,任何國家的統治者都是一個尿性。

  穆罕默德拉希姆,一九二零年出生在伊拉克的巴士拉,巴士拉早在蘇聯剛剛成立的幾年就已經有小組存在,穆罕默德拉希姆在十四歲的時候見證了伊拉克工人的罷工。不過和很多伊拉克的領導人不同,穆罕默德拉希姆并沒有在莫斯科學習過,并不算是正統從蘇聯學習出來的領導人。

  穆罕默德拉希姆在巴庫的參觀由阿利耶夫安排,蘇聯這種安靜的氛圍和良好的治安對于一些從小在中東地區長大的人來說。是最為讓人羨慕的地方。這就要說到地理優勢了,相比較于跨海才能到達的美國,對于歐亞大陸的革命者來講,蘇聯的情況顯然更容易被他們看見。而蘇聯的經濟建設成績也足夠讓這些處在部落和宗教漩渦中的國家羨慕。

  巴庫規模巨大的煉油設施,氣勢宏偉的建筑和每天八小時的工作制、社會的安定和遍布整個城市的公交系統,隨便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讓穆罕默德拉希姆感到新奇。他沒有去過美國,但到了蘇聯的穆罕默德拉希姆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思維,正好巴庫也是蘇聯的石油重鎮。和盛產石油的伊拉克也有一定的相似,在他的眼里所謂的現代化就應該是這樣。

  克格勃設立在阿塞拜疆的訓練營就在里海邊上,沒有正式的名字,不得不說負責這方面的干部真會挑地方,如果謝洛夫沒有記錯的話,八年前他在阿塞拜疆展開清獄行動,好像這片平靜的海水下面就是其中一處墳場,“難道阿利耶夫是故意選在這里建設的場地?他那時候執行過我的命令!”站在里海邊上的謝洛夫很是自戀的想到,難道自己也被個人崇拜了?

  這座訓練營不大,占地不到五十平方公里。而且也沒有建設的多么完備,連七大特工城的一根毛都趕不上,這里屬于克格勃很多老牌肅反工作者的樂園,這些干部從內務部改組到被打發到格魯烏去養老,最后轉了一圈被謝洛夫找出來來到阿塞拜疆發揮余熱。

  負責訓練營的克格勃上校謝洛夫還見過面,是羅曼中將從格魯烏挑選出來的干部,利雅達上校,五十二歲,出身在格魯吉亞,貝利亞擔任內務部部長的時候受到重用。僅憑借這個出生地點在赫魯曉夫勝利之后就屬于是政治不正確。那怪很快就被調任了。

  一頭花白頭發的利雅達上校穿著十分樸素,冷淡的面容下一雙眼睛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就連在笑的時候令人有些不舒服,仿佛這個人的笑容十分怪異一樣。謝洛夫看來。這位上校同志應該是不怎么有這種表情,所以笑起來才十分詭異。

  “感覺怎么樣?有沒有一種回到年輕歲月的感覺?”到了利雅達上校的房間,謝洛夫無視了角落中的伏特加瓶子,自顧自的解開了身上灰色的軍大衣坐了下來。

  “像是這些從小生存環境的就惡劣的伊拉克窮人,具備一定的知識卻一知半解,從黨的角度來講確實很適合成為安全干部。為我們的理想披荊斬棘的消滅敵人。”利雅達對謝洛夫找出來的這批學員還算滿意,這種契卡戰士當然是出身越貧寒越好,最好是苦大仇深。同時還要深刻的相信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正確的。

  “不錯,我們教育的重點不在于讓這批伊拉克的學員多有良知,從斗爭的理念上來講沒有良知最好,這樣才能徹底又毫無保留的把敵人干掉!我們肅反工作者本來就應該具備這種品質,什么時候我們忘記了,自己是怎么從被鎮壓槍斃的時刻到了今天可以實現理想的過程,什么時候我們就距離完蛋不遠了……”謝洛夫一直都和這種老牌的肅反工作者很有共同語言,這是他和其他共青團干部一個明顯的區別。

  現在蘇聯的干部已經到了執政黨需要的標準,他們自然對肅反這種事情沒什么感覺。可除了已經建成的社會主義國家之外,像是中東、南美這種天天躲避追捕的成員,比如要學會怎么才能從被槍斃到消滅對手的轉變。

  所以這些老牌的肅反工作者,必須要把蘇聯已經經歷過的經歷交給這些還處在艱難中的外國同志,革命又不是雙方代表談一下,統治者就乖乖把政權交出來讓你改造社會。蘇聯這種理想主義濃厚的革命者不是沒有,剛建國時期就有這種思潮,認為蘇聯既然是世界工人階級的祖國,自然應該幫助其他國家進行解放,于是出現了紅軍在華沙城下的失敗,最后蘇聯這批想法的領導人都被斯大林槍斃了。

  “第一副主席,能認識到我們價值的年輕人并不多了,很幸運的是你是其中一個!”利雅達上校很是欣慰的說道,一直到現在利雅達都不認為自己當年參與到大清洗當中是個錯誤,他就是認為自己在消滅國家的敵人。

  “我只是正確的認識到了你們的價值,像是中東、東南亞、南美的革命者,每時每刻都有人倒在士兵的槍口下,我們必須認識到敵我不能和平共處,既然對方對我們的同志抱著殺了一了百了的態度,那我只能說,如果非要有人去死的話,還是他們去死吧!”謝洛夫完全是站在自己這邊在考慮問題,既然很多國家的統治者都抱著你信你就死的態度,那謝洛夫的態度也是很明確的,既然你們這些統治者不信,那你們就去死。

  談不上誰更加正義一點,完全就是立場問題,誰贏了誰就是老大。

  就像是伊拉克的局勢一樣,沒有蘇聯的支持伊拉克和背后的支持者就會被逮捕槍斃,憑什么是去死,就不能是其他人被伊拉克消滅么?

  又問了利雅達上校一些學員的課程問題,并且參觀了一下審問課程和解剖課程,臉色發白的謝洛夫在晚上離開了訓練營地。他現在完全相信利雅達上校的話,這批人只要放回伊拉克絕對都是稱職的安全干部。

  阿利耶夫在安排了穆罕默德拉希姆兩天的行程后,謝洛夫終于和這位伊拉克的中央委員見了面,對于人,不管他是哪個國家的都是自己的同志,蘇聯絕對不能利用現有的過國家和美國玩對抗,這太吃虧了,盟國自然是越多越好。

  兩人就在巴庫的石油油井下面就行散步,盧卡妮作為兩人的翻譯,這幾天在巴庫的考察讓穆罕默德拉希姆非常興奮,因為伊拉克也是盛產石油的國家,巴庫的建設在他的眼里已經成了伊拉克的發展道路,而蘇聯的國企模式完全可以把石油獲得的利潤平均分配給全體伊拉克的人民。

  “不知道,穆罕默德拉希姆同志,現在的伊拉克有多少黨員呢?”謝洛夫忽然問道,他知道伊拉克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黨派,伊朗還不到一萬人。埃及也處在納賽爾的打壓之中,目前看來只有內戰中的伊拉克算是比較有發展。

  “我們伊拉克有三十萬員,謝洛夫同志!未來我們會成功的建設成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就像現在的蘇聯一樣!”穆罕默德拉希姆很興奮的說道。

  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么?這個標語謝洛夫倒是看見過,伊拉克的規模似乎有些顯眼了,在這么發展下去可能會遭到某個人類希望國支持的勢力打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