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00章:撲朔迷離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魏宮廷

  時間回溯到九月下旬,即巨鹿守燕縐接受了韓王然的秘密托付,返回巨鹿城之后。

  回到巨鹿城后,燕縐喚來了麾下的一名心腹愛將「常洪」,命他帶領一隊精銳士卒喬裝打扮前往魏國,設法營救釐侯韓武。

  為了避免形跡暴露,燕縐甚至沒有將這件事告訴前線主帥樂弈。

  常洪接了命令,不敢耽擱,立刻就帶了大概四十五名精銳士卒,扮成商人前往魏國——因為魏國那邊不知是礙于當年「絕不因為與他國的關系善惡而牽連該國商賈」的承諾,但是為了顯示他魏國作為泱泱大國的氣度,因此,哪怕眼下魏國與韓國、與齊國的關系愈發緊張,但魏國朝廷,卻至今都沒正式下詔驅逐國內的韓、齊兩國商賈。

  因此,扮作商賈混入魏國,仍不失是一個好主意,唯一的問題是,扮作商賈會引來魏國本土商賈的敵視,以及聯合抵制,不過常洪又不是真的去做生意,因此倒也不打緊。

  其實更好的辦法是扮作魯國或者楚國的商賈,但很可惜,常洪既不會魯國的雅腔,也不會楚國的方言。

  九月二十六日時,常洪帶著他那一干扮作雜夫的精銳士卒,乘船來到了魏國的博浪沙河港,在那邊負責維持治安的魏國士卒們,在查看了他們的「通商允令」后,用異樣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常洪等人幾眼,大概是覺得魚不可思議:這年頭還有敢來博浪沙的韓國商賈?不怕魏國本土商賈們聯合起來將他們吞了么?

  不過即便如此,那些魏卒還是沒有為難常洪等人,揮揮手就給予放行了。

  首次來到博浪沙,常洪難免被這座港誓繁華與熱鬧給吸引住了,若非有重任在身,他十分渴望逛一逛這座在魏國乃至整個中原都稱得上數一數二的港市,畢竟這座港市有拘,無論是各國的特產,還是最吸引男人的胭脂樓巷,甚至于,只要你曉得門路,還可以在這座港市內買到奴隸,無論是胡男胡女。

  只可惜常洪有重任在身,只能留戀地看上幾眼,便立刻前往大梁。

  大梁,乃是魏國的舊都,自從魏國將都城搬遷到雒陽之后,大梁難免也受到影響,不過它緊挨著博浪沙,城東又有著名的「大梁學宮」,因此,倒也不至于變得蕭條——有意思的是,由于「大梁學宮」的存在,大梁逐漸成為天下各國文士、延的圣地,城內隨處可見青衫綸巾的延,儼然正逐漸形成一種當地的人文現象。

  假以時日,多半會成為天下文化匯聚之地。

  大梁的戒嚴情況,其實并不嚴格,大概是因為城內城外尚駐扎著兩萬禁衛軍的關系——自魏國遷都雒陽之后,號稱十萬、實則只有七八萬左右的大梁禁衛軍,當中有大概五萬被調到雒陽,只留下兩萬余依舊駐扎在大梁這座陪都,而在這兩萬人當中,有大約五扦守在大梁城內,負責維持日常的治安情況,其余人馬,則駐扎在城外,也就是當年「浚水軍」、「禹水軍后用來駐扎鎮反軍)」的兩座軍營內。

  可能是因為駐守的兵力充足,魏國從來不擔心大梁的治安情況。

  當日傍晚,常洪一行人順利地進入了大梁城。

  進得城內后,他們先是在城內的一間客棧住了下來,隨即,常洪便帶上兩三名喬裝打扮的士卒,前往拜會釐侯韓武的府邸。

  而與此同時,釐侯韓武正在其府上與妻妾、兒女一同用飯。

  細說起來,釐侯韓武在魏國的身份魚特殊,他既是被魏將伍忌從戰場上生擒的俘虜,也是被韓國所犧牲的人質,但尷尬的是,這個人質對于魏國來說,其實并無太大的意義。

  難道用來他威脅韓國么?

  別開玩笑了,韓王然會因為釐侯韓武而妥協?

  反過來說,殺了也不成,因為殺了釐侯韓武,這反而對韓王然有利。

  因此,釐侯韓武這個人質,在魏國眼中簡直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又可惜,好在魏王趙潤頗為欣賞釐侯韓武誓死不肯低頭的硬氣,吩咐朝廷善待韓武,否則,韓武在魏國的生活絕沒有這般安穩。

  就在韓武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用著飯菜時,忽然有仆從來報,說是有府外有「故交」求見。

  聽到「故交」兩個字,釐侯韓武的神色稍稍有些恍惚,因為他被軟禁在魏國的這些年里,很少有人前來拜會他——魏國這邊,除了當初的大梁朝廷曾在生活起居上有所照顧以外,基本上對他不管不顧,而韓國那邊呢,也極少有人來拜會他,最多就是能收到幾封書信罷了。

  而這書信,也只是頭幾年,后來就基本上沒有了。

  記得上一次有人來拜會他還是好幾年前,而來拜訪他的人,則是「前蕩陰侯韓陽」這個康公韓虎的侄子。

  那一回,韓陽攜帶家眷前來探望他,在他府上住了一陣子。

  期間,韓陽向韓武講述了當時韓國的近況,比如說,他因為不忿韓王然對待韓武的態度,遷怒到前上谷守馬奢,導致馬奢氣郁而亡,而事后,韓王然亦出于憤怒削了韓陽的爵位。

  當時聽到那些,韓武的心情著實有些復雜。

  一來,他沒想到當初他視為弟弟的韓王然,實則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最終趁機奪回了王權。

  二來,他也萬萬沒想到,他韓武落到最后,居然只喲陰侯韓陽這個當年相互仇視的政敵將他的功勞記在心里,且為了給他抱不平,最終落得一無所有,形同庶民。

  一想到如今,韓陽已搬到魏國河內郡,隱姓埋名,準備度過余生,釐侯韓武就附十分惋惜,因為在他看來,韓陽不失是一位可媲美燕縐、秦開等韓國將領的人才,能文能武,比魏國的成陵王趙燊、原陽王趙楷之流不知要出色多少。

  只可惜,韓王然因為前上谷守馬奢的關系而不肯用韓陽,而韓陽呢,則是因為釐侯韓武的關系,不肯被韓王然所用,導致韓國又失去了一位人才。

  “是何人?”韓武問道。

  仆從搖了曳,說道:“對方只推說故交,不曾透露其他。”

  聽聞此言,韓武微微皺了皺眉,他感覺對方的來意恐怕不是那么簡單。

  想了想,他吩咐道:“將其書房罷。”

  “是!”仆從應聲而去。

  跟妻兒交代了幾句后,韓武便徑直來到了府上的書房,等候那個不肯透露名諱的訪客。

  片刻之后,便有仆從領著一名尋常打扮的男子來到了書房。

  韓武瞧了一眼對方,微微皺了皺眉,因為他感覺這名男子似乎有些眼熟,好似在哪里見過,但一時半會,卻想不起來對方究竟是誰。

  而這名男子,正是巨鹿守燕縐的心腹將領,常洪。

  “釐侯。”

  待那名仆從退下之后,常洪見四下無人,遂拱手抱拳,低聲向釐侯行禮:“末將常洪,見過常洪。”

  這個名字仿佛是打開了釐侯韓武腦海中對韓國的記憶,在略一思忖后,恍然地說道:“你是燕縐的部將。”

  “釐侯還記得末將?”常洪有些欣喜。

  釐侯韓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神色平靜地上下打量著常洪。

  想到燕縐,釐侯韓武的心情亦有些復雜。

  曾幾時時,巨鹿守燕縐乃是他韓武一系的武將,頗受韓武器重,待等到韓武流落到魏國之后,燕縐亦曾與他有書信上的往來,并且,偶爾還派人送來一些特產,雖然價值不高,但重的是這份心意。

  只不過即便如此,燕縐也從未在信中提過有關于「迎他回國」的事,其中原因,韓武后來也從韓陽的口置到了證實:只因為燕縐對韓王然頗為認可。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雖然韓武心中難免還是有些芥蒂,但也并非不能接受。

  不過今日看到燕縐無故派來其心腹愛將,韓武還是附很意外,遂問起了常洪的來意。

  見此,常洪遂走上前幾步,附耳對韓武說道:“釐侯,末將此番是特地前來助釐侯脫困的”

  釐侯韓武聞言有些不可思議地看了一眼常洪。

  平心而論,倘若硬要說他「被困魏國」,其實也不盡然,事實上,魏國對他的監視頗為寬松。

  嚴格來說,并非是魏國不允許他返回韓國,而是韓王然的存在,讓釐侯韓武無法返回韓國——若他回到韓國,或許會影響到韓然的王位,到時候韓然處境尷尬,他韓武的處境也尷尬,與其如此,還不如就留在魏國。

  這才是釐侯韓武留在魏國的根本原因,而并非是因為魏國強迫,事實上,魏國對于他留不留在國內,其實早就已經無所謂了。

  但這會兒常洪提起這事,這就讓釐侯韓武忍不住遐想起來。

  他皺著眉頭問道:“國內發生了何事?難道韓然發生了什么變故?”

  聽聞此言,常洪附耳對釐侯韓武說道:“釐侯,如今國內,大王命將不久,未免莊公竊弱位,將軍特地叫我迎釐侯回國,主持大局。”

  “什么?!”

  釐侯韓武聞言面色大變,一把抓住常洪的肩膀,瞪著眼臼問道:“你說韓你說他命將不久?怎么可能?!”

  要知道,韓王然比釐侯韓武秀足十幾歲,韓武絕不相信,他那位本該正當年的義弟,竟然會命將不久。

  “究竟發生了什么事?”釐侯急秦問道。

  常洪搖了曳說道:“并非釐侯想的那樣,只是大王這些年來日夜操勞、積勞成疾”隨即,他便將前幾個月韓王然在宮殿內不慎跌倒磕破腦袋的事告訴了韓武,聽得韓武幾番欲言又止。

  他的腦海中,不禁閃過韓王然的面容。

  說實話,韓武并不恨韓然,畢竟后者只是做了一些作為君主該做的事而已,反過來說,韓然不曾為了排除隱患而將他鏟除,這已經盡到了兄弟的情誼。

  因此每當回想起往事的時候,他也只是稍稍有些感慨,感慨天意莫測,讓他兄弟二人落到如今田地。

  見韓武久久不語,常洪催促道:“釐侯,事不宜遲,請立刻收拾行裝,跟隨末將回國。”

  釐侯韓武皺著眉頭思索了半響,最終徐徐點了點頭。

  當日,釐侯韓武便叫妻妾收拾了行囊,隨后在次日,在常洪一干人的保護下,喬裝打扮,悄然離開了大梁。

  待等釐侯韓武逃離之后,釐侯府的下人當中,才有大梁府派遣的眼線察覺到不對,連忙向大梁府稟報此事。

  “釐侯韓武逃了?”

  大梁府府正褚書禮得知此事頗有些手足無措。

  雖說釐侯韓武這個人質對他魏國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也不能就這么放任其逃走啊。

  于是,褚書禮一邊派兵斗捕,一邊派人稟告雒陽朝廷。

  而這個時候,魏王趙潤在雒陽王宮的甘露殿,剛剛從天策府左都尉高括手中,接過來自韓國薊城一帶青鴉眾的密信,得知了「韓王然疑似崩殂」的消息。

  對于這個消息,趙潤將信將疑。

  因為這件事也太巧了:七月份韓使趙卓前來雒陽時,他趙潤才旁敲側擊地詢問韓王然的身體狀況,結果不到三個月,韓王然就過世了?

  而就在趙潤反復看著這封密信,在信中思考著這個消息是否屬實時,便見高括去而復返,稟報了另外一樁事:數日前,釐侯韓武從大梁逃離,疑似逃回韓國。

  趙潤默不作聲,坐在書桌后思考著這兩件事的聯系。

  按照稠來說,這兩件事很好聯系,無非就是韓王然真的過世了,然后韓國國內一部分仍然心忠心于釐侯韓武的人,想辦帆韓武給救走了。

  但直覺告訴趙潤,這件事沒有這么簡單。

  在思忖了片刻后,他索性來到了垂拱殿,跟內朝的諸大臣一同討論這件事。

  然而,諸內朝大臣對此亦是眾說紛壇,無法得出一致的意見。

  期間,介子鴟大膽地猜測道:“會不會是韓王企圖用詐死來誘使我大魏進攻他韓國呢?”

  聽聞此言,殿內諸大臣都很吃驚,內朝首輔、禮部尚書杜宥更是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思議地說道:“這不可能吧?”

  也難怪杜宥如此吃驚,畢竟從古以來,只聽說過在兩軍對壘時有一方的將領以詐死之計引誘敵軍,卻從未聽說過一國的君主用詐死之計,畢竟一國君主的生死,嵌太大,搞不好會引起內亂,倘若韓王然當真敢用這種伎倆,那杜宥只能說,這位韓國君主,膽子實在是太大了。

  “詐死么?”

  坐在王位上,趙潤思考著這個可能性。

  良久,他長吐一口氣,徐徐說道:“這并非沒有可能。”

  其實在甘露殿的時候,他就已經思考過這方面的可能。

  雖然如杜宥所言,自古以來從未有過一國君主假傳死訊的前例,但這并不意味著就不會發生——韓然那是什么人?那可是不惜要替楚國吸引他魏國主意,寧愿冒著替人做嫁的風險也要將他魏國拉下來。

  似這等膽魄的君主,未必不敢做出假傳死訊的事來。

  聽了趙潤的話,諸內朝大臣面面相覷,他們還是無法認可這種說法。

  當即,藺玉陽便提出了反論的依據——在他看來,韓王然斷然不可能假傳死訊,因為一國君主的崩殂,會引起國家的動蕩,況且眼下魏韓兩國的關系緊張無比,以韓王然的睿智,怎么可能做出這種事?

  一個不好,甚至不需要他魏國進攻,韓國可能就會四分五裂了。

  聽了藺玉陽的依據,魏王趙潤曳說道:“未見得!愛卿所言,一國君主的死訊,會引起國家動蕩,可目前,韓國國內本來就是一團糟,再亂又能亂到哪去?至于內亂朕不覺得韓國的貴族會在這個時候內訌,倘若韓氏的分家子弟貪慕王位,膽敢在這個時候竊取,那么,我大魏趁虛而入,他們皆是亡國之人他們不至于傻到這種地步!”

  諸內朝大臣想了想,覺得自家君主的說法倒也永理:搞不好,那韓然還真是用詐死來背水一戰也說不定。

  就在這時,溫崎笑著插嘴道:“照我看啊,管他韓然之死是真是假,我大魏皆不予理睬不就得了?先擊潰齊國再說!”

  這一番話,還真是讓內朝諸大臣感覺眼前一亮。

  是啊,管他韓然的死是真是假,我魏國皆不予理睬不就完了?

  但此時,前兵部尚書陶嵇卻幽幽插了一句嘴:“前提是魏武軍能打下泰山。”

  這一句話,就讓內朝諸大臣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是的,他魏國上將韶虎所率領的魏武軍,在攻陷了東郡之后,已向東揮軍至泰山一帶,在那里,韶虎不出意外地撞見了齊國的名將田耽。

  據前幾日韶虎派人送回雒陽的戰報上顯示,田耽早就在泰山構筑了一些聊防御設施,短時間內,恐怕無法攻破泰山。

  若是短時間內無法攻破泰山,無法直接威脅到齊國,或許,應該改變戰略,進攻或已失去了韓王然的韓國?

  要知道,雖說擊潰齊國可以讓魏國取得優勢,但反過來說,若能直接擊潰韓國,魏國就相當于直接贏得了勝利,畢竟單單一個楚國,就算有齊國在側面幫襯,也不會是魏國的對手——韓國若被擊潰,楚國必敗。

  除非楚國識相,早早跟韓齊兩國撇清關系。

  也就是說,泰山戰場,才是這整件事的核心關鍵所在——倘若魏將韶虎能擊敗齊將田耽,攻破泰山,那么,魏國根本無需去理睬韓王然的死究竟是真是假。

  但遺憾的是,目前在泰山戰場,魏軍的優勢不大。

  在思忖了片刻后,趙潤叫大太監高和卻了中原各國地圖,平鋪在案幾上。

  期間,他的目光有意無意地瞥向地圖幟「魯國」,然后又看看齊國,若有所思。

  是的,他在魯國有一支奇兵,運用得當,或可使整個局勢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問題是,為了攻破齊國,值得提前暴露這支奇兵么?

  要知道,楚國至今還未進場啊!

  其實在趙潤心中,他是傾向于楚國早早入場的,畢竟他很清楚,魏楚兩國之間肯定會有一戰,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既然注定會有一戰,那么,他當然傾向于在這赤對有把握的戰役中,一舉擊俐國;反之,若錯過此次機會,魏國在發展,而楚國也在發展,十幾二十年后,還說不準誰能打敗誰呢。

  畢竟楚國那四千萬的人口,威脅實在太大。

  再等等罷。

  趙潤暗暗告訴自己,就目前的局勢而言,還不值得暴露那帚以扭轉局勢的奇兵。

  當然了,事實上這支奇兵的‘忠誠’,也是他猶豫不決的一大原因。

  而就在這時,內朝大臣馮玉建議道:“陛下,不如調湖陵水軍協助韶虎將軍攻打齊國?”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好主意,但是趙潤并未采用。

  原因很簡單,湖陵水軍是他專門為了楚國準備的,怎么能輕易用在齊國身上?

  見趙潤曳,介子鴟也建議道:“陛下,單單魏武軍,或難以攻破泰山,不妨調動幾路軍隊協助韶虎將軍”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大概是在考慮增派哪支軍隊。

  不得不說,雖然魏國有四十萬的精銳之師,但這些軍隊,如今大多都被‘牽制’著:北一軍、上黨軍、河內軍、鎮反軍等,既牽制了韓國,反過來亦被韓國所牽制;而商水軍、湖陵水軍,則是防備著楚國。

  數來數去,或也只有司馬安的河西軍可以調動。

  但是當他提出這個建議時,趙潤卻微微搖了曳。

  見此,介子鴟微微一愣:為何不能調動河西軍?難道說,陛下其實也防著秦國?

  順著這個思路一想,介子鴟就立刻意識到,事實上魏忌的河東軍,至今為止其實也還未接到命令——雖然對外宣稱,河東軍之所以不調動,是為了牽制韓國太原郡的樂成,但事實上,韓將樂成的太原軍,有桓王趙弘宣的北一軍牽制,就算不能趣,也足以守住國界,并不需要河東軍。

  不會真是在防備秦國吧?

  看了一眼趙潤,介子鴟心下暗暗嘀咕。

  而就在這時,就聽趙弘潤長吐一口氣,沉聲說道:“就暫且擱置韓國,看看泰山那邊的進展再說”

  而事實上,趙潤等的并非是泰山戰場的進展,而是在等待張啟功的行動。

  他很清楚,無論韓王然是真死還是詐死,張啟功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定會趁機在韓國國內掀起一番風浪。

  所謂投石問路,他要看看,韓國面對張啟功掀起的風浪,究竟會作何應對。

  由此才能來判斷,韓王然的亡故,究竟是真是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