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一千章 經史并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文魁

  呂祖謙與朱熹一并師從于胡憲,兩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同時呂祖謙也與陸九淵交好。±雜∨志∨蟲±

  儒學上著名的039;鵝湖之會039;,就是呂祖謙一手促成的,

  呂祖謙對于朱熹的學問十分佩服,曾有稱贊朱熹的學問就實入細,殊為可量,大意就是說朱熹的學問深不可測,猶如掃地僧般的存在。

  不過朱熹對于呂祖謙看法卻有保留。

  學生請教朱熹說039;東萊之學039;如何,他說這位老朋友039;于史分外仔細,于經卻不甚理會039;。

  有一次朱熹聽說呂祖謙勸自己弟子看史。

  朱熹就很不高興,說了一番話,大意是我從來不敢勸人看史,也不敢勸人看經,就是論語,孟子也不敢教他看,我都是教他從大學先開始學起。自己這位老朋友整天向自己學生推薦史記,左傳,這容易誤導初學者,讓他們以為孔子與司馬遷一般大小。

  朱熹這話不僅批評呂祖謙,更是闡述了自己理學的精髓。

  先大學,再論語,孟子,四學完了再學五經,最后才看史。

  從淺到深,由細入實,這是理學見功底的地方。

  所以理學主張循序漸進,若有讀人讀史記這樣的,被老師看見了,會直接拿敲腦袋責問,四讀透了嗎?五經讀透了嗎?沒有讀透,你讀什么史?

  就好比現在家長說你一句,功課都沒作完,看什么課外?

  但反過來,儒家對于天子的培養,都是經史兼讀。

  擔任過日講官的林延潮知道,每日日講,一名講官教經,一名講官教史,因為這是帝王之學。

  為什么普通人無法接受這等教育?一來沒人指引,僅看史籍記得人物,地名,故事,不知道他講了什么。二就是容易學壞,很多人忠臣不學,去學奸臣。三就是要將經義糅合進史籍講讀是件很難的事,這不是一般老師能辦到的。民間的老師能通經就不錯了。

  所以朝廷里就認為理學更切乎平民教育,而經世致用則在精英教育。

  這才是理學的初衷所在,也是理學能發揚光大的原因,做不了經世致用的人才,但至少是個好人,普通老百姓如此也就夠了,這是真正的走群眾路線。

  但到了明朝,這一點卻歪了。

  很多讀人只抱于經義,而不知史學,甚至摒棄史學。如趙用賢,季道統這樣的飽學之士,都認為只要讀通四五經就夠了。

  甚至季道統連思辨都拋棄了,理學不是心學,根基在于039;格物致知039;。

  用心學,禪學頓悟的方法,對外卻稱自己是理學,里不里,外不外,兩邊的精髓都沒有得到。

  林延潮的一句譏諷,令季道統很不高興。

  什么我教你啊?沒錯,你林延潮是三元及第,但我好歹也是庶常,你也不能這么看不起人吧。

  季道統道:“還請林學士解釋如何從史籍中思辨?如何不誤入歧途。”

  林延潮道:“好,那么請問季兄讀史記嗎?”

  季道統雖為庶常,但有心于日講官,身為日講官一定要經史兼顧,如此才能講授帝王之學,所以對于史記他是有涉獵的。

  季道統負氣道:“當然讀過。”

  這時候掌院學士張位笑著道:“林學士當年為日講官,每日所講,天子都是贊賞。今日乘著院議之時,大家不妨聽聽林學士如何講史,也算增長見聞。”

  眾人聽了都是點頭,誰不知道林延潮在任日講官時,深得天子賞識。對于一段史料,如何講出經世致用,切乎帝王之學,大家都要學著,以后擔任日講官時候都是用得著的。

  林延潮向張位拱手表示謝過,然后向季道統道:“請季庶常從史記中任意抽選一篇!”

  好大的口氣,任選一篇!

  眾翰林都是心底嘀咕,翰林每次日講時,都是要提前備課,好與天子講史,譬如林延潮這樣隨你抽考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039;藝高人膽大039;。

  季道統也是有幾分拿不住,但心想林三元乃儒學大宗師,理學,心學,事功之學無不涉獵,若從這上面考較怕是難了,那么必須劍走偏鋒。

  季道統想到這里,突然目光一閃,當下道:“那么請林學士講一講留侯世家如何?”

  聽到季道統這么說,眾翰林都是一片嘩然,高明,實在是高明啊。

  留侯是誰?

  張良。

  張良是什么人?道家的人物,如果考較林延潮孔子世家這樣的題目,簡直是送分題,他閉著眼睛都能說出花來,但留侯世家就不一樣了。

  道家與儒學不同,重在一個039;悟039;字,沒有什么循序漸進,每日打磨的辦法。

  好比一個太極圖案,有人從中看出抱陰負陽,相互消長,有人從中看出日月,有人看出兩條魚來,靠自己悟出來的,說明你與道家有緣。若是別人告訴你的,這就到儒學了或是改進版道學。

  見季道統問到留侯世家,眾人都不知林延潮是否有功底時。

  但見林延潮微微笑了笑道:“也好,本學士就選圯上納履的一段。”

  沒讀過史記的,不少人也知道039;圯上納履039;說的是張良在下邳圯上遇到黃石公給他穿鞋的一段。

  季道統目光一凜道:“學生洗耳恭聽。”

  這時候眾翰林露出傾聽的神色。

  當下林延潮講述,張良游至下邳一橋上遇到一位褐衣老者。

  這褐衣老者看見張良后,故意將鞋往橋下一丟,讓張良去撿。

  張良看了很生氣作勢欲打,但看這老者年邁,強忍怒氣去橋下撿鞋(欲毆之。為其老,強忍)。

  張良撿到鞋上橋后,老者又說給我穿上(履我)。

  張良長跪履之,老者大笑,張良殊大驚。

  林延潮講到這里,向季道統問道:“留侯為何大驚?”

  下面的劇情,季道統與眾翰林知道張良跪下給老者穿鞋后,老者將兵法傳授。

  一般人解讀這一段的意思,就是張良德行很好,能給老者穿鞋,如此低三下四,不,是尊敬老人。老者覺得這年輕人人品不錯,于是將兵法傳授給他。

  沒錯,這是人品考驗,所以打不還手,罵不還嘴,才是君子所為。

  或者說張良這人有眼光,提前識出黃石公不是普通人,所以故意先裝孫子,取得他信任后,再得到兵法秘傳。

  季道統想了半天道:“學生不知,還請翰長示下。”

  林延潮見季道統沒有不知而強答點點頭,當下道:“留侯何等人?韓國宰相之子,剛剛在博浪沙刺殺秦王,如此之人,怎么會容忍老者故意之戲弄。”

  眾翰林陷入深思,蕭良友問道:“莫非想看老者待之?”

  林延潮道:“正有此可能。老者擲履戲留侯,履之再戲留侯。留侯先怒而后忍,再忍而厚禮,更非常人所為,留侯想的是什么?”

  眾翰林心想,若將張良想成正常之人,老者先前丟鞋時,是怒然后忍,后來要履我時,面上不怒,反而跪下給他穿鞋,這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心底要報復。

  若老者穿上鞋后,道一句039;老夫方才是戲弄你年輕人的039;,而這時張良將老者鞋脫下,丟至橋下,又是誰戲誰?

  要吊人,一定要出乎意料的吊人。張良不惜下跪給老者穿鞋,將禮數作足,一忍到底,然后吊人。

  林延潮道:“留侯為何大驚,因為數合之中,張良與老者都欲039;驚039;彼此,出乎彼此意料,但張良此刻已是怒極,老者卻大笑置之,說明張良輸了。”

  眾翰林已是深深震撼,史記里短短幾十個字,將一段交鋒說的如此巧妙。之前那等說張良脾氣好,尊敬老人,故而忍耐處下,完全想當然的,誤了多少子弟。

  但偏偏里不會說的明白,而是讓你自己去想,這就是思辨。

  然后林延潮續道,后來老者去而復返,告訴張良五日后天明在此見面。

  張良此刻受了教訓,知道老者是高人,跪著道諾。

  五日后天明,張良到了橋上,老者已經到了。老者生氣說,與老人家約會,你年輕人怎么敢遲到,五日后再來。

  五日后張良等到雞鳴后,到了橋上,看見老者又已經到了。老者看見張良怒道,你怎么又慢了,五日后再來。

  五日后,張良等到第四日夜半即前往,到了橋上后片刻,張良就看見老者,老者喜道當如此。

  這一段故事眾翰林都知道啊,這是強調我們要守時啊,要培養尊敬老人家這么良好品德。

  或者是秘籍不可輕授,費心得到的才會珍惜,這又是一個人品考驗。

  但其實不然,老者之前橋上穿鞋告訴了張良一個039;忍039;字道理,而這一次告訴了一個039;先039;字。

  兵法上爭先的道理,每次張良去都比老者晚,那么要想不比老者晚,爭到先這個字,就必須比老者有更萬全的準備。

  坐在橋上苦等五日是傻逼的做法,要想不晚就要在第四日晚上,第五天的凌晨趕到。

  若是老者第四日半夜趕到,張良也可以說,你不是說了第五天嗎?你第四天來了,不可以怪我哦。

  所以張良第四天夜半來后,無論如何都立于不敗之地。張良到后,過了片刻(少頃),也是就是第五天的凌晨,老者稍晚了張良一會趕到后,見到張良反而大喜。

  因為他知道張良懂得了他的意思,通過了考驗,老者傳授張良太公兵法,太公就是姜子牙。

  所以這就是道家挑選傳人的方法,重在一個039;悟039;字,他不會告訴你辦法,而是自己領悟。

  大部分人解讀留侯世家這一段,往往用品行這個方面去解析,往往就是錯了。黃石公傳授張良兵法,是因為張良有悟性,而非張良是一個好人。

  聽了林延潮講后,眾翰林都不由震撼,什么是史學,如何讀史,為何我們讀的,與林延潮讀的完全就是兩個樣子。

  林延潮為何為日講官,能受天子賞識,正是因為對方讀史錘煉智慧,能夠經世致用啊。

  季道統此刻面色漲紅,半響后方道:“林學士之史學功底,下官實是心服口服。”

  林延潮點點頭笑著道:“客氣了。”

  駁倒了季道統,林延潮目視過眾翰林,現在恐怕再也沒有人會在林延潮面前說出讀史無用的話來吧。

  說到這里,林延潮看向眾人道:“道家重悟,不重傳授。因為道德經第一句話即言,道可道,非常道。講出來的道理,就不是原先的道理。”

  “而佛家是明心見性,傳授越多,點撥越多,越成識見障,知道越多越會覆蓋了本性,所以禪宗推崇是以心傳心。”

  “而唯獨我們儒家不同于佛道,先圣從不虛言。孔圣作易,程朱解釋四,即以直白之語注釋經義。是先賢不知道可道,非常道?并非如此,這是先圣之志,先圣們相信哪怕三尺蒙童,有心向學,循序漸進,人人皆可成圣賢。”

  眾翰林聽了林延潮之言不由正色,說的好啊。

  雖說儒學平日講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從五經到四,從論孟到大學,在到四集注,難度是越來越低,話越來越淺白。

  要不經講解看讀四五經,那要多高的悟性啊。所以儒學通過講解一直在放低門檻,孔子當年三千門徒,咱儒學從來走的都是平民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的路線。

  但因為后人解釋越多,也是別人的道理,對自己反而是識見障,離明039;道039;更遠了。

  因此儒學功夫就在039;思辨039;,王明陽通過格竹子悟出039;致良知039;,中的話說的再有道理,但我不認同就不是我的道理,這是思辨。

  而通過讀史,將自己的道理用在古人的場景,古人身上,以古鑒今,這也是思辨。

  故而經得來的先賢之言,于經義史中思辨,于事功中實踐,這就如同舂米過程。

  眾翰林們聽林延潮從講史至治經,從理學講至事功學,從開始的質疑,到后來的一臉懵逼,到最后的佩服。

  如果說理學取專而精,事功學取博而通,

  理學是先知后行,那么事功學知以識路,行以進步,故而知而后行,行得真知。

  理學固然宏大,但事功之學也實為可觀,確實為儒學一脈,這實在是扭轉很多翰林對事功學派的偏見。

  從南宋以來,事功學派一直主張經史并治,若如此真能產生經世致用的效果。那么這一次會試,加大策問的比重,讓讀人能多一些經世致用之學,又有何不可?

  這一章死了好多腦細胞,寫的慢了,見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