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淺淺產期在即,林延潮正好乘著這段主考任命未下的日子在家陪他。火然文 但即便身在家中,林延潮也沒閑著。
這燕京時報的創刊版,馬上就要發行。
燕京時報因貼近市井生活,初刊版定以三千份售出,早已被各大書坊預定。這成績實在太好,要知道事功刊售得最好一期,也不過一千兩百份。
眼下林延潮幾個弟子都是聚集在他的府內,言談皆有喜色。
燕京時報的主編盧萬嘉,湯顯祖二人,眉飛色舞,還有郭正域,陶望齡,徐火勃,屈橫江等數人,也是一副我有出力的樣子。
盧萬嘉笑著道:“京師人口百萬余眾,能識文斷字者不下于十余萬,也就是說三十多人就有一人買了我們的燕京時報。”
談及燕京時報,眾人臉上都是笑著。
他們今日將初版先拿給林延潮過目,林延潮若滿意,即可立即發行。
林延潮也是點點頭,翻閱這初刊,燕京時報第一版記錄時政大事。第一版刊題寫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令人一醒的大字。
林延潮對盧萬嘉問道:“這刊題何意?”
盧萬嘉與湯顯祖對視一眼彼此點了點頭。
盧萬嘉道:“此時報乃老師所創,初衷在于‘興以文教,開啟民智’,其意在于讓每個百姓都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字,讓老百姓都能關心國家大事。”
林延潮點頭道:“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句,也因林延潮當初這一言,幾乎成為林學弟子們的座右銘,用以激勵自己讀書礪學。
好比橫渠四句一樣的存在。
他們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來作為第一版的刊題,看來這些弟子還挺能揣摩自己的意思。
林延潮仔細看這一版,其中遠有先元輔張居正致仕的消息,近有梁夢龍辭朝廷命他任吏部尚書之事,這都是朝堂上的大事,另外還有遼東,蒙古的邊事,皆從邸報里摘抄。
這雖與民間報房的邸抄內容雖差不多,但卻貼近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主旨。
對這一版林延潮甚為滿意,再看第二版,第二版是本地以及天下新鮮趣聞,刊題寫得是‘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林延潮笑道:“此句出自蘇軾的《上樞密韓太尉書》,甚好,是何人所題?”
眾人都看向郭正域,郭正域赧然道:“蒙老師過問,是學生所題。”
林延潮道:“這一版說得雖是市井俚趣,百姓茶余飯后閑談之事,但亦可增長見聞,博大家一樂,此刊題恰如其意。”
郭正域拱手道:“謝老師夸贊。”
林延潮向盧萬嘉問道:“此刊中趣聞從何而來?”
盧萬嘉行禮道:“回老師的話,我盧家遷居京師多年,多少有些人脈,下至腳夫,船夫,上至官吏都有結交,幾乎也算京城的地頭蛇。我放出消息,讓他們將這些俚趣之事告訴于我,只要能載于報上,一條可給五十錢。”
林延潮稱贊道:“善。”
接著他又看第三版,第三版是財經民生,刊題為‘經世濟民’。
屈橫江一臉得意地道:“老師,這是我所提,我事功學派主張的通商惠工,反對理學,法家所堅持‘重農抑商’之策,而經世濟民,則將財經民生之事,拔高至經世濟民之用來。”
盧萬嘉道:“我盧家也有不少生意場上的朋友,他們深感寫給商人所看之文甚少,此版正是他們所喜。”
林延潮笑著道:“甚好,經世濟民,合起來就是經濟二字,我看此版名可為經濟。”
聽林延潮這么說,盧萬嘉,郭正域等人都是喜道:“我們方才還在爭執此版名,眼下有老師一句話,這經濟二字再是恰當不過了。”
林延潮笑著點了點頭。
第四版文章八股,詩詞,刊題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這版乃讀書人砥礪學問之處,所以用王安石這句話來激勵讀書人,也是比較恰當。
林延潮看后再看到第五版第六版經學,刊題為‘君所行所言者若明鑒矣,他人之所觀皆由此來’。
林延潮不由眉頭一皺問道:“為何用這一句?”
見林延潮相詢,眾人都是不說話,似有幾分難以啟齒。
郭正域道:“老師容稟,經學乃我時報重中之重,此版我等打算以‘學與道合,人與德合’為刊題,但湯前輩卻表示反對,故而我們折中用了這一句。”
林延潮聞言道:“這是當然,學與道合,人與德合八個字乃事功學派之宗旨,然而經學這一版,乃是百家爭鳴之用,理學,心學,甚至儒學以外之學都可載入,非事功學派一言堂,怎可以‘學與道合,人與德合’為本版刊題呢?”
聽林延潮這句話,屈橫江,郭正域,盧萬嘉等人都是面露慚愧。
郭正域先起身向湯顯祖行禮道:“非恩師一句話,怎知湯前輩之苦心,前幾日言語冒犯,在這里向你賠罪。”
郭正域說完,屈橫江,盧萬嘉都是向湯顯祖道歉。
湯顯祖也是避身道:“不過學術之爭而已,各位的話實不敢當。我主張的知行而一也只是心學一家之言。”
林延潮見此眾弟子知錯能改,與湯顯祖和好,心底十分欣慰。
頓了頓林延潮又道:“不過君所行所言者若明鑒矣,他人之所觀皆由此來這一句,吾覺得欠佳。”
眾弟子們一并道:“我等也以為不妥,懇請老師賜教!”
幾名弟子一并請教。
林延潮略一思索,然后道:“我以為,不如取‘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這一句出自四書里的大學,是個讀書人都知道,眾弟子不覺得有什么出奇之處。
林延潮解釋道:“這一句大家耳熟能詳,但意思非簡單,我創燕京時報,意在學者大儒不覺得淺薄,村夫婦孺也不嫌其高深。每日所知所得皆可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聽林延潮這么說,眾弟子們這才恍然一并道:“老師,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