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當下引林延潮入內,領至一個花廳。
這個花廳是林延潮之前來申府時等候的花廳,巨大的青松盆景依舊如故。只是這次多了四名美貌的丫鬟侍奉,以及添了不少字畫和瓷瓶。
字畫出自吳中名家,瓷瓶也是蘇樣。
林延潮欣賞了一會,然后管家就重新來了賠笑道:“狀元郎,老爺議事一時半會還不得空。但老爺傳下話來,說要怎么也要留你在府上與他一并用膳。”
林延潮不由道:“恩師真是日理萬機啊,弟子無妨的,等著就是。”
管家笑著也是坐下,命人上了茶水和點心,然后與林延潮說話作陪。
林延潮得知這管家叫宋九,給申時行當了管家后,以家人自居,別人也叫他申宋九。畢竟申時行不是累世官宦,還沒有家生子這樣的家奴。
這宋九說話風趣,談話間就提起京城里的掌故道:“都說宰相門人七品官,不過狀元郎,那說的不是我,而是張相爺家的游七,還有一位雖不是宰相,也差不多的馮公公,他家里的徐爵。”
“游七,徐爵如何?”
宋九笑著道:“先說這游七,文墨略通,閉門在家作楚濱詞館,士林無不以詩文相贈,通侯緹帥都是他坐上客,出了門游七與臺諫稱兄道弟,見了堂部大臣,也能如你我這般坐著面對面喝茶,對方還得口稱一聲賢弟。”
林延潮笑著道:“我是恩師弟子,宋大哥乃恩師管家,你我乃一家人般,一并喝茶有何不可。”
宋九笑著道:“宋某以后要多仰仗狀元郎才是,至于這徐爵,更了得。百官要想結交馮公公,都要先結交徐爵,你說厲害不厲害。別的不說,你們翰林院陳學士、還有太仆寺少卿于大人,都是徐爵堂上客啊!”
林延潮恍然。才想的陳思育在翰林院里連張懋修的面子也不賣,原來他依仗著馮保啊。
昨日之后,他對陳思育本是印象有改觀的,但聽這宋九這么一說。又跌到谷底。但林延潮轉念一想,自己這純屬假清高,連張居正也是走閹黨路線,靠馮保扳倒高拱的。
宰相家的家奴,與天子身旁的太監。都是距離權利最近的人。
但見宋九道:“當年賈似道加平章軍國,大小之事決于朝政廖瑩中、堂吏翁應龍,可知家奴操權并非幸事。”
聽宋九這一番話,林延潮點了點頭,這個申時行的管家也非一般人。
稍后一名仆人向宋九耳語幾句,宋九笑著到:“閣老得空了,咱們走。“
“有勞了。“
林延潮隨宋九去見申時行。
到了大屋里,隔間外伺候的下人見了林延潮一身青色的官袍都是行禮。
內屋里一個聲音笑著道:“延潮來了。“
林延潮應了一聲。
里面掀簾,林延潮進了里屋,見申時行盤膝坐在炕上。他見了自己笑瞇瞇地指著炕前道:“坐。“
林延潮稱謝一聲就直接,與申時行并坐在炕邊,中間隔了個桌案。
申時行笑著道:“延潮,老夫今日新得了一無錫廚子,不知手藝如何,你我正好一試。“
林延潮笑著道:“學生早聽說無錫廚子善庖,今日要不是恩師,學生不知何日才有這口福了。“
一旁申九笑道:“當年張相爺奉旨歸江陵時,曾言地方州縣所呈,水陸過百品。卻無處下筷,唯到無錫僅得一飽,由此可見吳中美食啊。“
申時行聽了笑罵道:“就你會湊趣,還不去催菜。“
稍后菜端上來。上一次林延潮見過申時行吃飯,菜雖多且精致,但分量卻很少,這一次考慮到兩個人,菜的量稍稍多了一些。
上齊后,申時行說無需拘禮。林延潮也不能當真,就真發開手腳了。席上林延潮只是夾面前的菜。
申時行見此,叫了一名丫鬟進來布菜,申時行說那菜不錯,夾給狀元郎,丫鬟就夾菜。林延潮稱謝一聲,方才夾起。
如此自是避免了林延潮只埋頭吃面前一盤菜。
席上申時行就問林延潮近來在翰林院的近況。
林延潮就說在重修大明會典,然后開始侃侃而談,這也是這一次來主要目的,向申時行匯報自己的工作。
時常找大佬報備,匯報工作,讓他知道你最近干嘛,這是一個好習慣。
翰林院里具體如何修大明會典,林延潮就大概的略說。
林延潮不能說太具體,因為申時行是重修大明會典的副總裁,這樣就有點繞過陳思育,越級匯報的意思。
越級匯報是官場大忌,而申時行沒有問,林延潮又何必說。
所以林延潮就拿重修大明會典時,自己遇到不明白和困惑的地方,向申時行求教,同時也讓知道自己現在在干什么,心底有個數。
請教和匯報并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也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正常互動。
申時行簡簡單單說了兩句,忽是問道:“你覺得陳學士此人如何?“
林延潮一愣,然后道:“光學士他治學嚴謹,乃極嚴苛之人,在他手下弟子獲益良多啊!“
申時行點了點頭,然后道:“聽你這么說,老夫也想起十幾年前剛進翰林院,老夫與余侍郎,還有王太倉一并為三鼎甲,授業于袁師座下的時候。“
林延潮記得申時行所指,這是官場上大家都知道的笑話。
袁師就是以青詞入相的袁煒,當時袁煒為申時行,王錫爵,余有丁三人座師,遇上應酬文字或是天子要用青詞了。袁煒就把三個人叫到自己私宅,叫三人替他草寫。
三人稍稍寫的不滿意,就被袁煒破口大罵。有一次余有丁寫的不好,被袁煒指著鼻子罵說,你這草包,叫什么余有丁,叫余白丁好了,就是往來無白丁的白丁。
有時候三人趕不出來文章,袁煒還把三人反鎖在屋子里不許他們出來,三人都是餓的頭暈眼花,站都站不穩。
申時行提起這一段經歷笑著對林延潮道:“老夫當初與你現在一般,也是以狀元入翰林院,故而老夫當年的體會,想必現在你也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