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張虎的恐嚇,林延潮覺得背后策劃陷害自己的人,確實蠻卑鄙的。
害自己殿試上拿不到頭甲也就算了,還要讓別人以為自己考前放縱,導致殿試失利,因此身敗名裂,一輩子都翻不過身來,這是要毀掉自己的仕途啊。
而張虎覺得一切盡在掌握,對林延潮道:“林會元,這時你就不要再作其他打算了,也不要怪張相爺和張公子,只怪你才華太高,別人才容不下你。“
“出去了,也不要想去衙門告官,老老實實吃了這虧,你是得罪不起相爺的。“
林延潮一笑道:“若是我不愿呢?“
張虎左右都是笑起。
張虎冷笑道:“別嘴硬了,我看得出你的這手下,練過些功夫,但怎么也抵不住我們這么多人,到時候打起來不好看,傷著就不好了。“
張虎使了個眼色,當下兩名手下上前。待二人走到三步之內,展進陡然上前一個肩沖,即撞翻一人,待另一人還未反應過來時,從腰間抽出刀鞘,一下捅進另一人肚里。
那人彎著腰,癱軟在地。
對方見展進不費吹灰之力就打趴下自己兩個手下,都是色變。
展進拍了拍手道:“幾個地痞而已,比當初殺過的倭寇差多了。這些人沒見過血,沒用!“
看著展進開啟了群嘲技能,林延潮也是蠻無奈,看來自己這個手下就能搞定一切的樣子嘛。
張虎冷笑一聲道:“居然不把相爺府看在眼底,咱們一起上。“
就在張虎說話時,但聽得門口一聲巨響,大門被撞開。
站在門邊的幾名綁匪正要動手,頃刻間被人打翻。
張虎喝罵道:“哪個不長眼。。“
他的話只說了半句,隨即咽下,兩腿不由自主地打起擺子來。
“飛魚服!“
“繡春刀!“
“這是錦衣衛!“
張虎的話里都冒著顫音,其他幾名綁匪也是腿軟,看著十幾個沖進來的人,心道媽的,居然真是錦衣衛。
這時一人走了進來,十幾名錦衣衛一并道:“指揮大人。“
那錦衣衛指揮點了點頭,然后對林延潮道:“會元郎,來遲一步,沒有受傷吧!“
林延潮淡淡笑了笑道:“這倒沒有。“
這名錦衣衛指揮道:“在下張簡修,多虧會元郎,肯以身作餌,否則我也不能將這些兇徒一網打盡。“
林延潮道:“哪里,在不打緊,只是這些人膽敢冒相府的名聲,在外行事,我豈能讓相爺名聲受損呢,請張大人將這幾人抓回去拷問,幕后究竟是誰敗壞相爺的名聲。“
這位張簡修就是張居正的第四子,任錦衣衛指揮。
張簡修聽出林延潮主動向張居正示好的意思,笑道:“林會元放心,我還沒見過在三木之下,哪個活人不會開口的。“
張虎聽了二人一問一答,知自己處境不妙,立即跪下磕頭道:“別,別,不要用刑,我招我什么都招。“
但張簡修卻道:“沒用過大刑的犯人,我是不會聽他們說話的。“
聽完這句話這十幾人都癱軟在地,屎尿齊出。
林延潮想起歷史上錦衣衛的種種手段,不由為張虎等人深切的默哀。
張居正府邸。
此刻大堂上,張居正正聽著張簡修的稟告,而一旁張居敬,張懋修也在旁聽。
“好大的膽子,是誰在幕后指示的?“張居正問道。
張簡修答道:“經用刑得知,是倉院糧廳云南司一位姓胡的官吏指示的。“
張居敬一拍桌子道:“倉院糧廳?這不是通州倉嗎?兄長,此事乃是倉場那幫人干的。“
張懋修道:“是啊,上一次我們打擊了倉場,是因為林延潮那篇漕弊論之事,故而倉場,漕督那邊上百名官吏被查,不少人丟職,讓這些倉場的官吏懷恨在心,報復林延潮,順路還倒打我們一把,讓這黑鍋由我們來背。“
張居敬眼珠一轉道:“這般貪官污吏只是罷了官,還真便宜他們了,兄長,此事不可姑息,倉場那水一向很深,我們可借助此事大作文章,讓幾個人見了血,罷了幾個官,換上我們的人。“
張居正點點頭,對張居敬的話表示贊成。
張居正同意之下,這回夠倉場那幫人喝一壺了。
張懋修拍了拍張簡修的肩膀,笑著道:“四弟,這一次你做得極好,救出了林會元不說,還給我們找到了重辦倉場的口實。“
張簡修笑道:“哪里話,平日還不是爹和三哥你們教導的,不過話說回來,這林延潮也是聰明,換了旁人早就上當了,偏偏他不僅識破了,還派人找到了大哥,遞了話,若非如此,也不能一網打盡。“
“他回到會館上說了此事,還贊是我的救命之恩呢。“
“哦?“張居正捏須問道,“這林延潮還與你說了什么?“
張簡修道:“他說他很敬佩爹的才干,輔國八年,若非你主事,大明哪里有今日四海晏清的氣象。“
這話說的,眾人都是微微一笑。
張居敬問道:“那他是否有流露出投奔相爺麾下的意思?“
張簡修道:“這話我也問了,但是林宗海提及此卻謹慎的很,沒有露一絲口風。“
“您怎么看此人?“
張簡修皺眉琢磨了下道:“外間都說他的文章直追蘇韓,我一介武夫自是看不出他文章多好,但若拋掉文才來看,此人無論說話,辦事都很得體,可以算是一個人才。“
張居敬道:“不錯,我看此人將來也是一個人物啊!相爺,眼下來看,這林延潮已是借著這件事,巧妙而不失顏面地向我們表明態度,他心底至少是傾向我們的,至少將來是不會反對兄長你。“
張懋修問道:“爹,你怎么看,殿試上是否放他一馬?“
張居正聽了道:“此子是真聰明,若是我壓他,且只能壓的一時,怕壓不住一世。“
說到這里,張居正端起茶盅喝了口茶。
眾人都等著張居正最后的決定。
半餉后張居正才道:“不壓他,也不提拔他,若是他在殿試上能寫出堪比蘇軾的文章,那我又何妨作歐陽修,給他出一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