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今天第三更,求票票支持啊……
在本位面的時間軸進入共和2783年(西元1942年)3月之后,非洲的大戰愈演愈烈,其精彩程度一時已經蓋過了歐洲本土。
3月12日,在得到本土的軍力補充,以及拉攏到大量土著炮灰之后,美國終于爆發了。
揚基佬原本已經被蘇聯紅軍推到了喀麥隆邊境,但是這一次他們卻給了毛子一個精彩的“禮物”。不及防備的蘇聯紅軍吃了大虧,這一場大戰下來,損失了20多萬紅軍戰士,以及差不多數量的當地土著紅軍。
3月12日,在美國空軍的大力支援下,西約陸軍的中非集群所屬的24個師8個旅(其中16個美國師),突然向面對的蘇聯軍隊的前線防線發起大舉進攻。
這條蘇聯花了幾個月經營的防線,在5小時內就全部被轟平,西約陸軍快速穿越蘇聯防線往前推進——原因是美國空軍轟炸機使用了燃料空氣炸彈,或者叫云爆彈、熱壓彈、云爆彈、氣浪彈,反正就是這種東西。
沒錯,美國佬終于研發出了能夠實用的燃料空氣炸彈,并一舉建功,把紅色毛熊炸懵了。成功的扳回了一局。
其實,燃料空氣炸彈這東西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玩意兒,早在二十世紀之前就有相關理論了,一戰當中就已有人用過,原時空的二戰中,各國也有作過研究,不過效果不佳,因此沒有普及。這其實只是一個思路問題,他們完全找錯了方向。
說老實話,文德嗣能理解他們的失敗,因為他們采取的方法非常奇葩。是把裝有丙烷、乙炔的燃料筒,從空中投下,等燃料筒破裂燃料散出后,再以曳光彈射擊油氣云,希望能將之引爆。簡單來說,他們想用燃燒彈的方法去使用燃料空氣炸彈,這樣效果能好才有鬼了。
沒辦法,點歪科技樹就是這么悲劇。
不過在本位面就不一樣了。有了中國這個技領頭羊的影響,很多東西都比原時空出現得早了,特別是武器,包括但不限于導彈、火箭、破甲彈、復合裝甲、噴氣式飛機等等……燃料空氣炸彈自然也不例外。特別是德國佬在馬奇諾防線的驚天一炸之后,全世界列強都在拼老命的點這個科技樹。
因為這種武器實在太恐怖了,不但威力大,而且還有強大的震撼力。因為這種類云爆彈爆炸的時候,會有巨大的火球與蘑菇云,場景確實非常有沖擊力,特別能打擊士氣。
財大氣粗的美國佬唯恐落后,在燃料空氣炸彈這方面的投入是列強當中最多的,本來這個東西的原理并不復雜,只要找準了路子,以列強們的實力很容易就能做出實用的產品。有了德國使用云爆彈的例子,大家都很容易分析這種東西的機制,于是很快美國的科學家們就拿出了成果,再經過一年多的改進和不斷實驗,終于趕在這個危急關頭派上用場了。
而現在的美國空軍正是在喀麥隆邊境的筑壘地帶使用這種云爆彈,而且是大規模使用。一噸級的gbu-2型燃料空氣炸彈一次就用幾百架轟炸機扔了幾千顆,立刻就把邊境的整個蘇聯防御陣地清出一個幾十公里長的巨大的缺口。
然后三架b-18重型轟炸機(類似原時空的b-29)飛了過來,往沙里河(乍得境內的一條內陸河流)蘇軍防線上的一個軍級指揮部,扔下三顆五噸重的無線電遙控型的gbu-3云爆彈,于是就升起三個高達百余米的火球與蘑菇云,立刻殺死了爆心附近半徑百余米內的一切生物。
這個指揮部是美國經由之前數天的無線電監聽定位得到的,這是一個綜合指揮中心,主管著幾萬蘇聯紅軍和土著紅軍,一旦被毀就會造成前線大片地區的指揮癱瘓。
這種超重型云爆彈的性價比其實并不高,遠遠不如小號的同類,但它們的最大功能就是嚇人,是對敵人的心理打擊。這不,蘇聯這次就中招了,一方面是被這種恐怖景象嚇到了,一方面是指揮部被端,各個部隊群龍無首,根本無法組織有效應對。
十分鐘后大批美國陸軍步兵與裝甲車、戰車就在這種壯觀的景象與高昂的士氣下向前推進。而反過來蘇聯軍隊的士氣則崩潰了,于是整個陣地都開始陷入混亂。不少人拔腿向后便跑,特別是那些剛剛征集起來的土著紅軍,完全恢復了黑蜀黍的做派,直接放羊了。
整個蘇軍防線很快就淹沒在美國陸軍滾滾而來的鋼鐵洪流之中。
與此同時,美國隨軍記者紛紛將這一壯麗的場景拍成照片,甚至有帶著電視攝影車的,將其拍成紀錄片。隨后這個新聞與影像就在國內大肆播放以吸引眼球,提升士氣,并且很快就往全世界發表了。
還不只如此,其后十天內,西約空軍繼續使用云爆彈,只要是遇到第三國際的軍隊聚集地,人少的地方就扔幾十顆小的,人多的地方則就扔顆大的。務求獲得最大的破壞力,以及讓那些個超級大蘑菇被更多的人看見。
并且后幾天的使用力度還要大的多,原因是美國佬把針對日本的那批重轟炸機隊調了回來,改為轟炸中非戰線。而其結果就是,第三國際聯軍前面幾個月的辛苦成果灰飛煙滅,他們搶到的地盤在短短十天內被一掃而空,外加付出四十多萬人的巨大傷亡。
這次戰役被稱為“乍得湖戰役”,美國佬自己稱為“乍得湖大捷”。這一戰確實扭轉了美國在非洲的被動局面,不但遏制了蘇聯紅軍的進攻勢頭,也讓英美陣營的官兵士氣大振。
“呵呵,真是想不到美國佬居然搞出能用的燃料空氣炸彈了……”看到美軍大捷的情報,文德嗣也有些無語。
“文總,他們的燃料空氣炸彈不過是剛剛能算第一代,而我們的已經是第三代了。”辛杰不以為然的說道。
第一代與第二代云爆彈均須實施兩次式引爆,也就是第一次先引燃高爆藥,并將裝填之燃料散布至空氣中,使其形成油氣云;第二次則待油氣云形成后引爆,產生爆震波、超壓及高溫之殺傷效能。因此在第一、二次引爆時會造成時間差,容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導致武器系統可靠度低,也不適宜在高速狀態下使用,而限制其使用之范圍。
特別是第二次引爆裝置,對于精確度和整體環境配合的要求甚高,如引爆油氣云之濃度、點火高度、點火起爆延遲時間等之控制,風速、空氣濕度等大氣環境中氣象條件的配合,以及油氣云與空氣混合不均勻等等,均將使爆炸能量相對降低。
此外第一、二代云爆彈投射時,均須使用減速傘來減低投擲速度,以利燃料與空氣之混合,故第一、二代云爆彈最大特征即為具有減速傘裝置。此一裝置不僅增加云爆彈本身之重量與體積,更限制了彈頭與載具之酬載率。
第三代云爆彈與第一、二代云爆彈最大不同,乃在于其僅需一次引爆即可完成,不僅簡化武器構造,降低制造生產成本,亦加大運用效果,對武器性能、戰場存活率及戰術運用彈性,均獲得重大進步與改善。
所以被美國人津津樂道的云爆彈,在中隊看來并不怎么樣。
在一戰期間,文德嗣就組織武器研究部門開始搞燃料空氣炸彈。而中國搞這個東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拿來炸人的,雖然這也很好用。而是用來清理毒氣,沒錯,中國的燃料空氣炸彈最初的開發目的,就是用來作為清理毒氣攻擊場的工具。
這倒不是說文德嗣打算大用毒氣。有了燃料空氣炸彈以后,先放毒氣再用這東西去清理純屬脫褲子放屁,直接扔燃料空氣炸彈炸死敵人就好了。問題在于,他必須考慮敵人施放毒氣之后的處理方式。
因為在一戰期間,列強們都毫無下限的大肆使用毒氣彈了,互相憋著勁的亂扔,連現在的德國首相小胡子,都差點兒被英國佬的毒氣彈掛掉。所以如何防止毒氣彈,以及在毒氣中作戰,就成為中國的重點研究對象。經過中國技術人員的實驗,大家發現,用云爆彈來掃除毒氣,真的是好棒好棒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引爆后大范圍的高溫高壓,再加上后來燃燒過后的短時間無氧環境,這一顆下去,爆炸范圍內的毒氣立刻就會被燒的干干凈凈。如果使用多量的燃料空氣炸彈,幾分鐘內就可以在毒氣攻擊場中清理出一大片范圍,作為部隊出擊的通道。并且它的優勢是可以無視毒氣種類,幾乎沒有毒氣能在這種高溫高壓之下不被分解的。這遠比單一針對性適用的解毒劑、中和劑方便的多。
所以,中國開發這種武器的前提和其他國家是不一樣的,云爆彈在中國首先是作為“毒氣克星”而存在,用它們來攻堅只是個副產品。所以在中隊的序列中,這種武器首先配備的是防化兵和戰斗工兵,而不是一線戰斗兵種。
(啟蒙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