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有多少人?”
陳乞一共有四個兒子,其中陳恒最長,其次則是陳逆,夷儀城頭,陳逆讓有經驗的老兵冒死去趙氏東線大營偵查一番后,得到了他的回報。
“灶火漫山遍野都是,人數不下三四萬……”
“三四萬……如此說來,趙氏山東各郡的兵卒大半都來了?”
陳逆有些憂慮,夷儀是陳氏苦心經營十年的要塞,而且這里也集中了不少齊軍,與高唐、東阿、平陰互為犄角,只是守城的話,足以與趙軍抗衡。
但對方可是趙氏,若他們的工匠抬來攻城利器,堅城也不一定靠得住啊。
不過對于陳氏而言,這也是一個好消息,既然趙氏東方主力在此,那就不可能西調去打秦、魏,西攻東守的戰略初步實現,齊國只需要耐心下來,慢慢牽制趙軍即可。
“盟邦的軍隊都到齊了么?”
與此同時,衛國北境的馬陵,趙氏東線大營處,被趙無恤任命,全權統領三軍的郵無正坐在行軍凳上,威嚴赫赫地看著眾將點卯。
凳本來是床前,或者上車用的踏具,數年前被趙無恤引入軍中,作為行軍便攜的野外坐器。他軍中的將帥,大多是從行伍里提拔上來的,一群軍漢也不覺得在凳子上箕坐有何不妥之處,便這么沿用下來了。
當然這東西,依然等不了大雅之堂。
郵無正是趙氏資歷最老,戰功最顯赫的將領,他年近六旬,在六卿之戰的關鍵戰役里奇襲范、中行后陣,立下大功。不過也在那一戰里受了傷,戰斗還未結束就伏在弓袋上嘔血不止,自此以后出征便有些力不從心了。加上因趙鞅之死傷心過度,一度臥床不起,趙無恤體諒他,多半讓他掛個高職,賦閑在家。此番又遇大戰,趙無恤在西面坐鎮,東方不能沒有大將,于是郵無正再度出山,統領趙氏盟邦對抗齊人。
中原地區兩大同盟已經全面開戰,各自的調兵遣將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西面的秦魏一路攻勢如潮,打得韓氏無還手之力,東面的齊國卻謹慎地采取了防守,沒有一兵一卒越境進攻趙、魯、衛。
趙氏卻不能扔下齊人不管,畢竟河內河北是趙氏的戰略后陣,不容有失,而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郵無正將大本營設在馬陵,此地位于衛國北部,隔著大河和趙氏的河間郡相望,趙軍和衛軍在此在此集結十分方便,往前數十里便能抵達齊國控制的夷儀。
郵無正以善攻出名,此次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副率領東線大軍拿下夷儀,收復晉國舊土的姿態。
“齊人竊取夷儀十余年,是時候奪回來了!”
對外他是如此宣稱的,這也符合趙無恤刻意透露出來的消息,但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看似有數萬大軍,每日灶火旺盛的馬陵大營,其實只有五千衛軍和不到一萬的河間趙軍,每當開飯的時候,幾乎是一個人點三四堆灶火,讓齊人誤以為這邊的趙軍鋪天蓋地……
其實真正的趙軍主力,正在慢慢向太行山以西調撥,東邊只是虛張聲勢,作為要攻打齊國的姿態,讓齊人不敢輕舉妄動。
與六卿之亂時先東后西的戰略相反,因為這次魯國強盛,基本不用擔心在齊國的進攻下崩潰,而秦、魏反而成了反趙的急先鋒,而且已經攻入晉國河東,若不早早鏟除,恐怕晉國內部的反趙勢力也會聯合起來。
不過,這一戰略光靠河間一個郡的趙軍是演不下去的,必須依靠盟友的們的配合。在郵無正拖住主力的同時,又讓盟友們在其廣闊的邊境不斷騷擾,才能讓齊國人左支右絀。
現在,按照陶丘之盟的精神,衛國趙伊已經派兵來了,雖然不多,但已經是衛國的極限。魯國的冉求率軍駐扎鄆城,與馬陵互為犄角,更有一軍魯卒在盜跖帶領下被調到晉國,幫忙協防主力離開后空虛的河內、鄴城。
至于鄒、莒,還有齊國的流亡軍人,都各有任務,只等北面的燕、中山各自出動的五千人也抵達攻擊地點后,便可以多線出擊,執行讓齊人四境起火的襲擾戰略。
但郵無正已經在馬陵等待數日了,燕國和中山卻遲遲沒有消息,直到這一日,他才知道北方發生了意外:燕國和中山也不知道是抽什么風,兩國的軍隊還未走出國門,就相互打起來了……
“燕國和中山相互攻伐,燕國說中山投靠了齊人,中山則說燕國投靠了齊人,都想要襲擊自己,然后加入連橫對抗趙氏……真是一場蝸牛角上的鬧劇,王孫,你覺得誰說的才是真話?”
趙無恤不客氣地將兩國陳述的理由扔到案幾上,轉頭對王孫勝詢問道。
王孫勝在攻克虎牢后,在趙氏內的仕途終于開始順暢起來,逐漸升到了軍將副手的位置,他也曾隨孫武學過兵法,故深知虛實之道,便應聲道:”都真,也都假。“
“此言何意。”
“燕人與中山均是被迫服從趙氏的,自從上卿陸續將小宗分到衛、鄒取代卿族執政,引發了一些諸侯的不安,燕國和中山也不例外,齊國陳氏為了擺脫被趙氏困死的局面,無所不用其極,既然能游說秦、魏,也一定與燕、中山打過招呼,引誘他們加入連橫。”
“但燕國、中山均有自知之明,燕國居于北鄙苦寒之地,遠離諸侯紛爭,可代地的騎兵十天便能抵達其都城,他們不敢叛趙。至于中山,被趙氏和燕國四面包圍,貿然反趙,就會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他們也不敢叛趙。同時兩國又相互提防,一旦有風吹草動就認為是敵國要圖謀自己,于是就反過來一口咬定對方先動手,如此便有了借口討伐,這才有了今日的鬧劇。”
王孫勝分析的在理,趙無恤現在勒令其停手也沒什么用,只能讓燕、中山在那自我消耗一陣,等戰后再收拾他們。
可如此一來,他本來只打算讓五花八門的盟邦軍隊幫自己拖住齊人的意圖,就無法完美實現,至少齊國的北境是沒有危險了。
如今的局勢,對趙氏已經有幾分不利,首先是宋國那邊遣使來致歉,說是執政樂溷歸國途中不知是水土不服還是吃錯了東西,突然染病,南子也身體不適無法出面理政。一時間宋國的權力開始出現空白,國內不穩,無法發兵支援趙氏。
這就意味著,鄭國從宋的牽制中蘇醒過來,開始進攻韓氏和趙氏,展現出他們驚人的作戰能力。
對此,趙無恤已經迅速派醫者去宋國,這時候樂氏家主千萬不能倒下。同時,他也不得不在河內留下部分軍隊,以防鄭國人鋌而走險,渡河北上。
其次,燕、中山的相互攻伐給整個合縱同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少了兩支生力軍,便打破了東線的既定計劃。河間郡的兵卒調去牽制齊人,東陽郡和代郡的兵力也有部分西調,這兩頭瘋狗相互撕咬,趙無恤暫時是控制不住了。
最后,是最迫在眉睫的,秦國和魏氏一路高歌猛進,他們已經占領了許多韓氏的河東城邑,進駐各城,從河西調過來的人數也越來越多,下一步,大概就是圍攻新絳了。
一時間,晉國內部的反趙勢力已經蠢蠢欲動起來,知、范、中行的余黨們,他們從陰暗的角落里涌出,散發對趙無恤的不滿,傳播恐慌和不安。
在這種情形下,趙無恤毅然做出了決定。
“無論如何,西線之戰決定了勝負走向,不容動搖。”
用示形的辦法欺騙敵人,誘使其暴露企圖,而自己不露形跡,使敵人捉摸不定,就能夠做到自己兵力集中而使敵人兵力分散;我軍兵力集中于一處,敵人兵力分散于十處,我就能以十倍于敵的兵力打擊敵人,造成我眾而敵寡的有利態勢,便能做到以眾擊寡……
這是孫子兵法中的“虛實”,真正的戰略大師,打的都是以多欺少的仗,趙無恤這次也不例外,對外張揚的是要同時對東西作戰,一起消滅齊秦,實際上,太行以東的軍隊在結束春耕后就盡數西調,從太行山的各個隘口來到山西,為趙無恤的西線總攻做準備。
不過現在,是做出些許應變的時候了,趙無恤點了王孫勝名。
“汝立刻帥三千人前往溫縣,與柳下跖所帥的魯軍匯合。汝等以萬五千人之眾,從孟津渡河,借道成周,攻入伊洛之地,消滅鄭人西征之師,解除韓氏之圍,隨后進入桃林之塞,等待下一步命令!”
王孫勝知道這是又一次立下大功的機會,領命而去。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鄭國人肯定想不到,在河東情況如此緊急的時候,還有一支趙軍會從成周殺過來。
而更讓他心動的,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后的下一步計劃。
據他所知,趙氏在引誘秦、魏主力進入河東后,已經調遣布置了近十萬大軍招待他們,此外,代郡的騎兵也在一月份時悄然南下,在塞外繞了個圈子后,已經抵達上郡,秦魏聯軍的脊背后方……
如孫子所言,既然戰局處處都發生意外,那趙無恤也打算讓敵人好好意外一番。
不過意外仍未停止,就在王孫勝奉命南下后不久,另一個楚國人石乞也匆匆趕來,他強行按捺下心中的喜悅,擺出了嚴肅臉,在趙無恤耳邊說了如此這般。
“知道了。”趙無恤面上表情無太大變化,繼續與家臣們商量完戰略后,才回身對自己的羽林侍衛眉間赤,輕描淡寫地說道:“調撥羽林衛,包圍銅鞮宮!”
ps:等會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