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章 永不消減的無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惡魔在紐約

  “是的,這就是時時刻刻存在于我們體內,以及身邊,更充斥于整個世界之中的奇異能量,我們稱之為魔能。在最原始、混沌的狀態下,肉眼無法‘看’到,但我們可以感應到。而通過某種我也無法明確表述的奇異過程,我們能夠操縱魔能,使其轉化為各種各樣的外在表現形式,創造神奇而迥異平常的具體效果,并且隨個體的操控方式和程度發生變化。”

  李杰非常仔細地組織語言,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用盡量簡潔明了的措辭把這種本質能量的運轉機理解釋出來,幫助史蒂夫進一步明白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史蒂夫依然聽的非常認真,然后他沉思良久才問道:“到底是什么樣的感覺?你剛才說能夠感應到,那么應該不是看到、聽到或聞到,我不太理解所謂的感應,究竟是一種什么狀態。還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方式,也就是不單單局限于現在我看到的移動物體?”

  “所謂的感應到,當然不是簡單的聽覺或者嗅覺,感知就像無形觸手,比蝙蝠的聲波定位更加立體、生動。打個比方,就像是當你閉上眼睛的時候,雖然失去視線,但仍然能夠清晰明瞭確定,在身前不遠處就有這樣一支鉛筆,并且完全知道它的顏色、尺寸、距離、朝向,比看到和聽到的還要全面細致。至于魔能轉換之后的表現方式——”

  李杰一面說著一面重新把目光投向靜靜漂浮在空中的鉛筆。然后一股猛烈的紅光從鉛筆的末端亮起,迅速躥升至頂端,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之內。這支鉛筆就化為瑣屑灰燼,余煙裊裊地消散在了空氣中。只余下些許焦灼的氣味證明它曾經存在過。

  “這是比較粗淺的表現,但我想已經足以說明問題。通常來說,個體只擅長某些傾向性的魔能轉化。而不同類型的轉化,即便對于我們來說,也同樣復雜,但是小范圍、小幅度的轉換還是能夠做到的。比如點燃那支鉛筆。而真正我自己擅長的轉化,所產生的的效果則與之天差地邊。不可相提并論。那么,你還有什么想要問的嗎?或者說,史蒂夫,你認為這種魔能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人類不僅觀察不到,也無法控制?”

  史蒂夫已經完全呆住了,他距離鉛筆的距離只不過短短幾十公分,盡管聲勢并不浩大,也沒有明顯的火焰,但已經足夠清晰感受到那點光芒亮起瞬間的高溫,甚至現在還依稀熱量散步在空氣之中。

  而這一切,都是在他眼皮底下發生的,如果不是李杰特意提醒他這是個示范。他幾乎要以為是某種魔術了。

  他驀地悚然抬頭,用驚疑不定的眼神四處張望:“布魯斯,你剛才說這種魔能無時無刻充斥在我們周圍。包括現在?”

  “包括現在。但是在沒有經過我們影響與轉化的時候,魔能是完全凝滯的,不會發生任何變化,也不會把其中蘊含的奇異力量主動發揮出來造成影響,所以你不必擔心。”李杰以為他是害怕這種被自己形容的無處不在能量,會導致不可控的結果。隨時爆發出來,所以特意解釋道。

  “那么。按照你所表述的情況,我覺得用可以用熵能這個詞語來概括這種神奇的能量。”但顯然進入學術和研究模式的史蒂夫并沒有害怕的感覺,反倒在皺眉思考許久之后,慢慢變得興奮起來。“熵的概念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提出的,用來表示在動力學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總數,但同時也意味著在一個系統當中的無序情況。任何一種能量在空間中分布的均勻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勻,熵就越大。但是在動力學甚至其他方面,這些能量都是沒有做功的,也就是像你所說的,不會自行發揮任何作用。”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熱和功應該是等價的。但我們都知道,功可以全部轉化為熱,熱產生功卻必須伴隨有熱向冷的耗散。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轉換為有用的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比如,我們能夠把汽油含有的能量轉化成發動機的能量,但是隨之而來也會產生大量的熱能和廢氣。即使科技再發達,也無法將被浪費的能量減小至零。用數字來表述,就是我們不可能用100熱轉化為同樣能級的100功,這個過程中,必定有一部分熱是沒有轉化為功的,這一部分,就是我們所說的‘熵’。”

  “直白一點地說——熵就代表著無序和混亂(實質是隨機運動),代表著無效能量。任何粒子的本來常態都是隨機運動,也就是無序運動,如果想要讓讓粒子呈現‘有序化’,即有目的性的運動,必須耗費能量去干涉。所以,能量可以被看作‘有序化’的一種度量。而當一種形式的‘有序化’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有序化’,必然同時伴隨產生額外的某種‘無序化’。一旦能量以‘無序化’的形式存在,就無法再利用了,除非再從外界輸入新的能量,讓無序狀態重新變成有序狀態。但這樣又會產生新的‘無序化’,因此,不可逆熱力過程中熵的微增量總是大于零,這就是‘熵增定律’,也稱為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了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

  “如果我們把熱力學第一(能量守恒)、第二定律運用于宇宙,這一典型的孤立系統,將得到這樣的結論——宇宙能量守恒,宇宙的熵不會減少,最終將不斷增加,直到趨于極限值。在這個過程中,宇宙進一步變化的能力越來越小,一切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生命的等多種多樣的運動逐漸全部轉化為熱運動,最終達到處處溫度相等的熱平衡狀態,這時一切變化都不會發生,宇宙處于死寂的永恒狀態。這就是熱寂(heatdeath)論!但我們一直無法確定熱寂論是否真實,因為人類對于宇宙的理解還遠遠不夠,宇宙是處于不斷膨脹狀態嗎?是不穩定的熱力學模型嗎?如果是!那么熵就不存在理論上的最大值。”

  史蒂夫用一種充滿狂熱的眼神望向李杰:“但是,你們竟然卻可以主動控制這種熵能,把它們轉化為原本不該出現的功!甚至產生超出常理的各種神奇效果!這是怎么做到的?”

  “熵能嗎?”

  李杰同樣被史蒂夫所描繪的這種奇妙狀態所吸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仿佛某些隱藏深處的東西被觸動,令到他喃喃出聲。“繼續說下去。”

  “能量的本質是什么?在物理學中,這還只是一個基本概念。對于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我們有著先天的局限性。量子力學建立以后,人們認識到所有的熵本質上都起源于量子態的退相干(注1)。退相干使無熵的純態變成了有熵混態,從而導致功向熱的轉化。假設物質都是由各種微粒子構成,那么通常所說的熱量,實際上就是對這些微粒運動的劇烈程度的一種宏觀度量。有限溫度下,構成物質的微粒總是在無規律的隨機運動之中,這種運動稱為熱運動。熱運動越劇烈,物體的溫度就越高。熱量之所以能夠從一處傳遞到另一處,是因為劇烈運動的微粒與緩慢運動的微粒接觸的時候,會通過碰撞把運動的能量從劇烈的微粒傳遞緩慢的微粒,因此就表現為熱量從高溫熱源傳遞到低溫熱源。”

  “如果按照標準模型,那么我們可以假定基本粒子是由三種構成——組成物質但不攜帶能量的粒子a,比如組成質子的基本粒子,還有一種攜帶能量的粒子b,各種光、熱或者力,甚至可以假定這種粒子本身就是能量;第三種則是他們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聯系物質粒子和能量粒子的中間介質粒子c。但至于已經是基本粒子的能量b,為什么還會有光、熱、力等種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只能說,這涉及到的已經不僅僅是物理學,甚至包括哲學、邏輯學,是宇宙最終極的問題之一,也許只有上帝才知道了。”

  在經歷了最初的興奮之后,史蒂夫發現越是推論下去,自己所不知道、難以理解的東西就越多,神色也變得低落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