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共產黨大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蘇聯

  這次的慶典算是世界上所有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人一次總的碰面,其中分量最重的來賓就是中國代表團,中國有著龐大的領土面積和海量的人口,在朝鮮和美國人較量過一次之后,大大的讓包括蘇聯在內的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感到震撼,成為蘇聯最重視的來賓是情理之中的,其他東歐兄弟國家也認可中國的地位。》》,

  在出席慶典大會中,中國代表團并發表了講話,“蘇聯人民在四十年前舉行的這個偉大的革命,開始了全世界歷史的新時代。蘇聯的面貌四十年間完全改變了。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等強大的工業國家。全世界公認:蘇聯兩次發射人造衛星的成就,開辟了人類征服自然界的新紀元。蘇聯的道路,十月革命的道路,從根本上說來,是全人類發展的光明大道。中國人所領導的人民革命,從來就是十月革命所開始的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今世界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社會主義的體系。資本主義早已喪失了優勢,社會主義早已變成了不可戰勝的力量。社會主義制度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制度,這是一個不以人們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赫魯曉夫起立帶頭鼓掌,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布爾加寧,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以及整個中央委員會全體起立,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在大廳之中。

  會議一直持續了好幾個小時在完結,中國代表團離開會場回到自己居住的地點。中國代表團的重要領導則被安排在克林姆林宮休息。他們將和赫魯曉夫等人一起。等待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來到莫斯科,參加即將召開的和工人黨國際會議。

  為了表示赫魯曉夫反對個人崇拜,要改掉蘇聯的老子黨作風,最終還采用了中國代表團起草的稿子作為開幕致辭,這算是給了中國方面很大的照顧,也算是對中國支持蘇聯態度的一個回報,因為今年馬林科夫集團的出現已經表明赫魯曉夫在蘇聯的位置并不穩固,這個時候的國際會議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中第二大的國家。對于蘇聯現在政策的支持與否的表態非常重要。

  中國的支持可以讓赫魯曉夫最現在的政策保持信心,同時帶頭表態也可以讓西歐的不會多在去年的匈牙利等等問題上做糾纏。

  從十一月十二日起,各兄弟黨開始協商。在協商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意見都有。為了溝通思想,形成共識,中國方面多次跟赫魯曉夫接觸,交換對宣言草案的意見。說道這次你們能平等對待,把會議的宣言搞好,我很高興。過去說是兄弟黨,不過是說說而已。實際上是父子黨,是貓鼠黨。赫魯曉夫承認。蘇共同兄弟黨的關系不夠正常。

  中國方面的意思是“這種父子關系不是歐洲式的,而是亞洲式的,帶封建性的。這次莫斯科會議,你們改變過去對兄弟黨那種不平等的態度,以平等相待,共同商量問題,這是好的,希望以后能保持這種關系。”

  “中國的同志們說的很好,以前的蘇聯確實對各國的兄弟政黨不夠尊重!”赫魯曉夫說道,“但是從現在開始不同了,去年的很多事情蘇聯并沒有干涉,波蘭和匈牙利的同志們自己也證明了,他們是可以自己解決問題的……”距離蘇聯千里之外的金字塔邊上,正在改善自己焦躁情緒的謝洛夫打了一個噴嚏……

  晚上時間在克林姆林宮赫魯曉夫召開了一個宴會,邀請了已經到達莫斯科的各國的領導人全部參加,波蘭統一工人黨、英國、法國、印度、意大利領導人都參加了這次的宴會,各國的領導人彼此交談,交換各自國家的國情和彼此的處理意見。

  社會主義國家和工人黨代表會議開幕。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越南、民主德國、中國、朝鮮、蒙古、波蘭、羅馬尼亞、蘇聯、捷克斯洛伐克12國黨的代表團出席了會議。

  在會上,中國代表即席發言,著重講為什么中國黨提出以蘇聯為首的道理。說道,“蘇聯為首是中國黨先提出來的,蘇共開始也不贊成。蘇聯同志提出以中國、蘇聯為首,我們黨不贊成。應該以蘇聯為首,并且應該寫在《宣言》里面。所謂為首,就是它可以提議召集國際會議。而蘇聯有四十多年的經驗,是經驗最豐富的。它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最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一旦有事,我們大家還是要靠蘇聯,這是大局。希望大家認識這個大局。”

  經過協商,各黨達成了一致。參加會議的十二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在《社會主義國家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宣言》上簽了字。《莫斯科宣言》指出,我們時代的主要內容是由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所開始的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在我們的時代里,世界的發展取決于兩個對立的社會制度競賽的進程和結果。

  同日,各國和工人黨代表會議開幕,有六十八個和工人黨的代表團參加了會議。中國代表再次在會上即席講話。說道,“國際形勢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中國有句成語: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我們中國方面認為目前形勢的特點是東風壓倒西風,也就是說,社會主義的力量對于帝國主義的力量占了壓倒的優勢。問題是不能用鋼鐵數量多少來做決定,而是首先由人心的向背來做決定的。歷史從來就是如此。歷史上從來就是弱者戰勝強者。”

  “歷史從來就是弱者戰勝強者?”謝洛夫早在三天前就到了開羅,每天一直在看關于莫斯科大會的報紙。確保自己的思想和純潔的保持一致。目前看來謝洛夫的思想遠遠不到那么偉大的地步。因為知道歷史的謝洛夫明白。冷戰最終還是以鋼鐵來做決定。

  這時候大會其實已經結束了,臨行前,蘇共中央主席團在克里姆林宮葉卡捷琳娜大廳舉行隆重的送別宴會。沒有趕上這次盛會的謝洛夫略有遺憾,這種集結了這么多領導人的場面,可能真的不多見了。

  其實謝洛夫的心情還是不錯的,蘇丹總司令阿布德將軍已經得到了幾乎整個蘇丹北部省份的支持,至于南部的支持么?現在蘇丹還在內戰中,不要計較這么多了。

  阿斯旺軍事基地的伊戈爾上校。已經和阿布德將軍取得聯系,兩人有發展長期友誼的趨勢,在未來一年內伊戈爾上校將負責保證蘇丹武裝的軍備,也許還會派出顧問幫助蘇丹訓練軍隊。

  下午時間謝洛夫接到了第一總局的電報,匆匆掃了兩眼謝洛夫一把將電報撕成廢紙,還爆了兩句臟口,盧卡妮看到情況馬上問道,“將軍,怎么回事?”

  “倫敦的間諜網被軍情六處搗毀了,倫敦大使館有十二個人被驅逐出英國……”臉色非常難看的謝洛夫煩躁的說道。“還有帕紐什金局長因為身體原因被調離了,羅曼副局長進入紅軍情報部門工作!”

  “那現在我們第一總局的局長是誰?”被這個消息震驚的盧卡妮好半天才問道。

  “現在我們的第一總局的局長是原來的第二副局長薩哈托夫斯基同志!”謝洛夫也是有些意外的回答道。薩哈托夫斯基中將。從三十歲的時候就到了內務部工作,在第一總局排名一直在羅曼的下面,主要麥東歐情報網的建設,招募了不少東歐國家的間諜,還是羅馬尼亞國家安全部的顧問,羅馬尼亞內務體系的建立完全是薩哈托夫斯基指導下完成的。

  薩哈托夫斯基中將手下級別最高的線人,是芬蘭農業聯盟中的政治家吉科寧,必須多說一句的是,吉科寧已經在去年當選為芬蘭總統。

  第一總局的巨大變動,讓謝洛夫必須要打探清楚,想明白這點后,謝洛夫再次給門德列夫發報,很快電報發回,里面說道,“因為英國倫敦的情報網絡被搗毀,而且帕紐什金局長的身體似乎出了問題,所以被克格勃主席團解職。而且倫敦情報網絡搗毀的消息,已經被上報到了中央,今天我們的主席從中央主席團回來的臉色十分難看,似乎受到了訓斥……”

  “嗯?”謝洛夫考慮著其中的關系,情報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情報網絡的重視程度因為國家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對待。在克格勃內部,在情報網絡的發展商,英美是放在一個級別上對待的,倫敦情報網的被搗毀毫無疑問是一場重大的失敗,甚至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補全,現在只能期望剩下沒有被發現的特工,仍然能支撐起來打探情報的重任了。

  至于克格勃主席臉色難看,那肯定是因為這件事情被責備了,倫敦情報網是和美國情報網絡一樣有價值的情報網,說實話情報網絡被摧毀不能說克格勃主席的失職,畢竟軍情六處不是傻瓜,這個東西就像是運氣一樣,不能單純的責備克格勃的主席,但是這次中央主席團竟然責備起來克格勃的首腦,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其實實在對克格勃主席發泄不滿,情報網的搗毀只是個借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