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三十八章 瓶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蘇聯

  游擊戰可以說扎根在人民之中,只要人民的反抗之心不斷,游擊戰的土壤就永遠都存在,想要熄滅游擊戰爭的辦法不是沒有,可基本上沒人能夠做到,第一就是消除人民抵抗的心里,這點作為殖民者的法國人想要做到幾乎就不可能。另外一種辦法就比較簡單了,成本也不大,就是將阿爾及利亞人殺光,人都沒了所有抵抗自然消失,可這也不行,現在不是古代了,現代社會有道德和世界咨詢的監督,沒人敢這么干,除非你的祖國國力是個bug,那倒是可以試試。

  法國的處境非常尷尬,國力上法國人不是世界最強,無法做到鐵血鎮壓不讓人干涉。再者當今年代民族主義已經覺醒,阿爾及利亞不遠的地方,就是正在高呼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埃及納賽爾,所以消除阿爾及利亞人抵抗的心,法國人也做不到。

  “和法國人的見面要延后了,現在法國人正在得意洋洋的時候,就算我們去見他們,也不會得到菲利普領事的重視!”錦上添花法國人是不會感謝謝洛夫的,只有雪中送炭才能體現出來蘇聯的價值,“現在我們可以有活干了,看看驕傲的法國人怎么對付游擊隊……”

  這場十月攻勢謝洛夫不用看也知道結果,具體可以分為四個步驟,戰略進攻、乘勝追擊、沒有戰果、偃旗息鼓!和一般情況下的游擊戰爭沒有任何的區別,法國要真是打贏了,倒值得蘇聯好好研究一下了。

  法屬非洲司和中東司保持和阿爾及爾蘇聯情報網的聯系,監測法國軍方的調動,身在埃及的謝洛夫果斷開啟了觀戰模式,倒是準備津津有味的看看。六十萬法軍怎么對付不到六萬人的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

  以埃及為中心的謝洛夫,將從第一總局調出來的力量全部鋪開,南方的蘇丹、西邊的阿爾及利亞和東邊的敘利亞、伊拉克,展開了和美國人在中東的較量,美國力量最強的國家應該是伊拉克,身為巴格達條約組織的核心。英美的影響力不分伯仲,似乎是美國中東封鎖線的中樞,但是在下層民眾的影響力中,英美的形象可以說是相當惡劣,最關鍵的是兩國在伊拉克并沒有大量駐軍,所以一旦出事非常可能反應不過來。

  可以說只要伊拉克王國不像阿爾及利亞那里一樣,有著眾多的外國軍隊駐扎。事情就不算棘手,一次突然襲擊就能撕裂美國的中東防御線。

  現在擺在謝洛夫面前的問題是,三個方向看起來都進展不錯,但是卻缺少一個突破點。只要有一個方向出現了突破,謝洛夫的工作就好做很多了。要是樂觀點設想的話。沒準會形成有利于蘇聯多米諾骨牌效應。

  有點想多了的謝洛夫,展開中東和北非的地圖,拿著鉛筆不知道在哪里落筆。伊拉克么?按照歷史應該是沒錯,畢竟伊拉克王國的統治不穩。可歷史的發展是一回事,謝洛夫過去攙和一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多了一個謝洛夫這個意外因素,在把有利于蘇聯的歷史發展攙和變成不利了怎么辦?

  搖了搖頭把鉛筆從伊拉克那里移開,西邊的阿爾及利亞有六十萬法軍駐扎,也不是可以輕易見效的地方。憑借謝洛夫這幾百號特工上去還不夠給塞牙縫的。

  “柿子還是要撿軟的捏啊!”謝洛夫拿著鉛筆在中東地圖上轉了一圈,最終在南方的蘇丹上重重的打了一個勾,剛剛獨立不久、內部不穩戰爭爆發內戰、條件太差幾乎沒有強大的外國勢力在其中,自然條件不錯,沒有一點不是蘇聯插手的理由。

  準備伸出魔手的謝洛夫毫無羞愧感,蘇丹人這么可憐,與其是餓死還不如讓槍打死!這樣說不定所受的困難還會少一些,“就蘇丹那種求死不能的環境,很難說我插手之后是救的人多還是死的人多……”

  給自己販賣戰爭的行為找了一個非常有實力的借口,謝洛夫的槍口調轉向南,至于阿爾及利亞的事情可以等法國人這次十月攻勢完了之后,謝洛夫在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只要法國人出得起價錢,國際事務上沒有什么是不能出賣的。

  “阿爾及利亞的事情就讓亞歷山大領事多費一下心吧!”謝洛夫讓伊塞莫特妮通知亞歷山大領事館,跟蹤阿爾及利亞的戰爭,自己準備深入一趟蘇丹。

  “將軍,不通知一下開羅大使館么?”伊塞莫特妮覺謝洛夫繞過大使館的行為有些不妥,柔柔的提醒了一下。

  “謝皮洛夫同志畢竟是犯過錯誤的同志,而且歲數已經大了,不知道什么時候就退休了!我們還是體諒一下老人家,不要讓老同志在掛心了!”謝洛夫不為所動的說道,馬林科夫等人現在之所以還在象征性的工作,沒有被一擼到底。完全是因為赫魯曉夫不想給人留下斯大林那種印象,不然反對個人崇拜的赫魯曉夫也是這種套路多尷尬。

  這些人的政治生命早就在中央主席團會議結束之后完結了,就算是赫魯曉夫下臺后,也沒有人為這些人恢復名譽,不論是勃列日涅夫還是謝列平對這些人都是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所以身為克格勃少將的謝洛夫,自然也不會擔心以后。

  交到克格勃總部盧比楊卡廣場十一號的報告,已經得到了回復,克格勃總部的意見中規中矩,身為克格勃人員顛覆滲透那是本職工作,一定會得到肯定。可回復中謝洛夫還是能感覺到總部的意思并不希望他搞得太大,滲透就可以了,不要想著代理人戰爭的事情、

  “難道我就給總部留下了這么個印象么?”謝洛夫想到這暗自搖頭,要是他沒有解決波蘭事件、匈牙利事件,就不會留下這種印象。可知道歷史的謝洛夫不可能讓這兩個事件影響社會主義運動的形象,結果就造成了現在的結果,事情成功平息之后克格勃高層對他的手段頗有微詞。事件成功平息后,人們只會看有多大的后遺癥,不會想到如果不這么干,正常手段能不能平息這么大的事情。

  “背鍋也不是第一次了,就這樣吧!”已經習慣了背鍋的謝洛夫,也不會考慮其他人的看法,事情圓滿解決就行了。對于克格勃總部的意見,他也不會明著去對抗,直接當克格勃總部是在放屁就好了,該怎么辦謝洛夫自己心中有數。

  冷戰時期的非洲,為了爭奪非洲的資源,蘇聯和美國在非洲扶持了數不清的武裝力量,到底有多少根本無法統計,就算是自己扶持的武裝組織被消滅了也沒有關系,只要武器管夠這個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拿著武器殺人的戰士,對于非洲的武裝力量來講,只要一個男人能夠自己走路就可以成為一個戰士了,童子軍什么的司空見慣,沒有人會奇怪。

  從開羅出發到達阿斯旺的謝洛夫,調集了一個連的內務部隊保護自己,隨后開始自己的蘇丹之旅,越過邊界仍然有一段沙漠歷程,索性有著埃及人作為向導的謝洛夫不擔心自己會迷路,只是在開羅剛剛感覺到一絲涼爽沒多久,又因為進入蘇丹開始受不了高溫的考驗,“喝口水吧,你們兩個!我讓你們留在亞歷山大港不要過來,你們有一個人聽我的么?”謝洛夫給自己的兩個女秘書喂水,喋喋不休的說道。

  真不知道這兩個人有什么用,說是兩個人是謝洛夫的秘書,現在看來謝洛夫更像是兩個女人的保姆,幸虧職位保住了自己的臉面,要不然和前世給女神跪舔的屌絲也差不多了。現在唯一的好處就是兩人的多國語言是沒有白學,英語法語是必須的,伊塞莫特妮會東歐語言、盧卡妮會中東語言,謝洛夫學了一點拉丁語,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可以保證他們在地球上不會迷路。

  謝洛夫算是體驗了兩百年前深入非洲的殖民者的感受,頭一次覺的殖民者其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至少這個環境足夠干死部分體弱多病的殖民者了。

  “將軍,我問了一下!埃及向導說我們目前的行程四天時間都能到達蘇丹的首都!現在的路比較順暢,要是一個月之后的雨季來臨可能不這么好走了!”內務部隊領頭的叫魯道夫、謝洛夫剛開始聽到這個名字還以為是德國人,后來一問一點都沒猜錯,這個人就是蘇聯的少數民族伏爾加德意志人,祖先是跟隨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移居到俄國的。

  “你是說,現在還是旱季?”謝洛夫揪著自己的脖領子扇了兩下,仍然驅散不了身上的燥熱,整個身體就像是在蔬菜大棚里面被罩住一樣,現在魯道夫告訴他,現在還是旱季,讓一直生活在溫度和濕度都不高地帶的謝洛夫很想問一句,你開什么玩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