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應對(為新書求)
濃厚的云層像毯子一樣整晚籠罩在南京,這座帝國首都的上空,直到清晨仍然沒有散去,在城市附近的紫金山區已經下起了細雨,雨和霧使得這座江畔的城市顯得霧氣迷蒙的,水天交匯在一起,似有一陣仙境之感。
作為中華帝國的首都,經過三年的大興土木之后,已經初步顯現出了作為帝國首都的雛形——那些帶著中國古典建筑風格的樓宇,融匯了現代與古代,恰如同這座城市所象征著的這個帝國一般,古典的中國與現代的中國在這里互相交融著。
此時的南京依如這個國家一般已經甩掉它過去的很多封建的東西,成了亞洲一個最先進同樣也是最西洋化的國家。距離帶著傳統式瓦頂的內城通往下關碼頭的地方,一座座東西合壁的建筑的聳立著,在從下關直至皇宮宮門前的中華大道兩邊一長排新式建筑猶如芝加哥、紐約那樣的完全是西方式的高樓大廈,。
相比于中國式的內城,臨近碼頭的下關,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最西化的商業區,這是因為下關商業區的土地大都是以地塊出讓等形式售出,且對建筑風格沒有任何限制,從而使得購地者可以隨意聘請任何一家建筑行,興建風格各異的建筑,而幾乎無一例外的是,那些企業紛紛選擇了西洋式的建筑,從而令下關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萬國建筑博覽會”。
夏去秋來,在一片霧雨之中,一般白色的郵輪緩緩靠近了下關碼頭,在中國,幾乎所有人都熟悉這艘外形優美的郵輪,這是皇家郵輪“漢威”號,每年夏天的時候,作為首都的南京是長江流域三大“火爐”之一,每至炎夏,帝國中央政府的各部官員們,都會隨同皇帝一同紛紛前往的廬山行宮避暑。而中央政府各部門夏季都來廬山辦公,在蘆林地區營建永久性辦公用房和宿舍。
于某種程度上來說,于官員們而言,這是一種夏日的福利,畢竟隨行者往往是其全家,當秋天到來的時候,他們才會紛紛乘火車或者輪船返回南京,南京這時才會重新恢復首都的功能,而首都功能的真正恢復往往是以“漢威號”抵達下關作為信號。
往年,“漢威號”抵達下關之后,最多半個小時,陛下就會在儀仗隊的迎接與皇后、皇太子以及其它皇家成員一同下船,乘車返回皇宮,但是今天,儀仗隊已經于初秋的霧雨中屹立了近一個小時,陛下的身影依然仍未出現在舷梯邊,以至于迎接陛下的留守官員們,這會也大都顯露出了焦切之色(354章)。
這是怎么回事?
難道船上發生了什么意外?
每個人都將視線投向“漢威號”,盡管噸位超過五千噸的“漢威號”,于郵輪中其噸位并不算大,但在長江上卻是一個龐然大物,在南京有資格隨船返航的只有各部大臣、陸海軍元帥、有公職的公爵和他們的家人,尋常官員,即便是一部次長,也是非召陌入,在某種程度上,“漢威號”同樣也是皇家的行宮。
這是怎么回事?
人們焦切的注視著這艘白色的如天鵝般美麗、優雅的水上行宮,每個人的心中都略帶著一些疑色,甚至若非是船上沒有發出異常的信號,加之護航艦只是靜靜的泊于一旁,且隨船的衛隊仍靜靜的立于舷邊,恐怕早已有人要求登船了,但是人們難免會有些好奇。
到底是怎么回事?船上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當船外的人在那里等待著的時候,在船內,在船內的會議室中,所有人都在沉默著。
而作為帝國皇帝的唐浩然,這個一言九鼎的,甚至沒有憲法制約的唯我獨尊的皇帝,此時只是靜靜的站在那厚厚的地毯上,緩步走動著。
若是以君臣之禮來說,當皇帝走著的時候,大臣們還坐著,那無疑是不符合傳統禮節的,但是三年來,大臣們早就適應了陛下的這種思索方式。
三年!
時間過的可真快啊!
過去的三年發生了什么?
來回走動著的唐浩然,思索著過去三年來,中國發生的變化。
在軍隊刺刀的維護下,新的地稅改革宣告完成,從而使得中央政府在收回地方財權的同時,又進一步擴充了財源——兩年前,僅地稅收入既超過10億元,龐大的地稅收入,令政府擁有充足的資金進行工業以及基建方面的投資,短短三年時間內,政府即便投資興建超過一萬公里鐵路以及超過十五萬公里的硬化公路和大量的大小港口。
而更為重要的漢陽、唐山、馬鞍山等一系列鋼鐵企業的新建或擴建,加之超過三千多個工業項目的進行,使得,現在的中國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工地——兩年后,一但這些企業完成,中國即將將人列強俱樂部中的“小老弟”,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德、英的第四工業強國,而這只是開始,根據相應的計劃,從弘武二年至少十二年,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將投資475億元,用于工業建設,而這一切都是基于經濟統制下的經濟計劃。
東北工業化的成功經驗,使得在完成國家的統一之后,相應的部門立即制定了工商實業統制計劃,從而謀求全國的經濟統制以及工業建設。
十年!
也就是兩個“五年經濟統制計劃”完成之后,中國的工業實力甚至可能超過的德國,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工業國家,甚至在某些指數上超過美國。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一個前提,所有的計劃都順利實施。而推進這一過程,并不見得順利,從帝國建元之初的抵抗稅改的民亂,再到全國的緊急狀態,軍隊的刺刀保護著政權不至于被顛覆,隨后,緊急狀態并沒有因為稅改的順利推行而結束。
當然刺刀并非沒有帶來進步——在緊急狀態期間,使得全國所有地區徹底的禁止大量的惡習——吸食大煙、纏足以及不潔等惡習,當然還有就是百姓開始普遍相信法律,正如他們所說道的“軍警是嚴厲的,法官是公平的”,百姓們開始相信法律,相信法律是保護其權益的保障。
也正是這一期間“廢兩改元”的財政改革被推行至全國,為償還到期債務以及進行相應的工業建設,在定都南京后,政府立即宣布成立帝國中央銀行,發行華元,對外實施關金本位,并禁止貨幣與黃金以及外幣的金融市場交易,相關標準由國家定價——以值0.721166克純金為單位作標準海關關部征收單計算,稱“海關金單位”,這同樣也是華元的標準單位。在國內,以法律禁止的流通甚至持有的方式,以紙幣兌換了超過七億兩白銀,
在過去的兩年間,中央銀行持有的充足的貴金屬,支撐了大規模的進口——工業設備的進口,去年,全世界57的機器都是向中國出口,也正因如此,全世界都在注視著中國,注視著中國的工業化。
對于任何關注中國的人都非常清楚,中國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著他們的工業化,而一但其完成工業化之后,其所貯藏著的力量,將是難以估量的,也正因如此,在過去的兩年間,在各國紛紛意識到中國貯藏力量的同時,開始與中國談判簽署新約,改廢舊約,諸如治外法權、租界以及關稅等問題,都在過去的兩年間,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外交上的成功,使得中國能夠真正以一個“強國”的身份屹立在世界舞臺上,但是對于帝國的統治者來說,他們卻非常清楚,這個老舊的而又年青的帝國所面臨著的問題。
就像現在,積聚了兩年的問題終于爆發了。而這個問題對于國家而言,幾乎是致命的,甚至到了唐浩然無法忽視的地步。
“每逢豐年,谷賤傷農,實屬正常之事,歷朝歷代,總難避免……”
作為總理大臣的張之洞在說話的時候,顯得極為平靜,因為無論是在史書上亦或是他為官數十年的經歷中,總是屢見不鮮,也正因如此,他才會覺得的極其平靜。
“總難避免?”
冷哼一聲,唐浩然反問道,除了將近三億畝,準確的來說是2.57億余畝旗地、隱地等“官地”放給數千萬百姓之外,對于農村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唐浩然選擇了忽視,他認為自己還有時間去整治農村問題——可以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時間,通過西伯利亞墾殖以及城市吸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方式,徹底解決農村問題。
但是現在,今年的谷賤傷農卻逼得唐浩然不得選擇面對這個問題,而不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用于工業上。
“我們現在有什么呢?四億人口之中,城市人口不過只有七千萬人,我們的農村還有3.3億人,而這才是真正的,最大的問題!”
話聲微微一頓,唐浩然接著說道。
“谷賤傷農,看似問題不大,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的是,農民之所以賣糧,是為了向朝廷交納地稅以及地租,這也是糧商竭力壓低價格的原因——皇糧國稅,無人敢欠!現在的問題是,朝廷的聲譽正在遭受損害,而奸商們……”
冷哼一聲,唐浩然扭頭問道。
“當初,我們在東北是怎么解決的?”
“陛下,當年在東北采用的是實物征收。”
“現在為什么不能采用實物征收?”
“回陛下,交通,內地的道路建筑遠不及東北,再則東北大都以移民點為主,其新舊移民點交錯,加之鄉間以及城市中新移民食物補助,使得政府需要掌握大量糧食,而在內地受限于交通條件,大規模的實物征收,會帶來運輸、儲存等各方面的問題,根據最初的計劃,如沿用東北的實物征收,將會帶來20的成本損耗,這一損耗無疑是政府不可承受,因此才會改以現金結算……”
“呃……”
原本是政府在甩包袱……明白了緣由的唐浩然沉思片刻,用低沉的話語說道。
“現在的價格是什么?南京城內的米價是7塊3,而鄉下的谷價最低卻只有一塊,兩者懸殊如此之大,諸位臣工覺得合理嗎?”
原本唐浩然并沒有意識倒谷賤傷農的問題,實際上在大臣們的奏折中,也不會提及此事,這完全是報紙上的報道。
“農民,國內有幾億農民,原本,他們應該工業消費的主力,可是現在,因為那些奸商作祟,以至百姓倍受壓榨,難道當真要逼朕實施糧食統制嗎?我看,有這個必要!”
盡管經濟統制依然于國內占據著統治地位,但是相比于東北舊時嚴格的經濟統制,內地無疑是寬松的,除去涉及交通、礦業以及重工業等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方面實施統制外,對于輕紡、消費品制造、糧食等則依然實施市場制,政府不加干預,至多只是指導,但是現在,那引起奸商們一方面哄抬物價,一方面壓低糧價的現實,卻讓唐浩然意識到,現在已經到了他必須采取行動的時候了。
“臣請陛下三思,畢竟……”
“三思……朕三思的時間夠長了……”
冷冷一笑,唐浩然盯著張之洞說道。
“今天會議結束之后,立即給各省營糧食公司發電,要求他們以不低于去年本地糧價8成的價格,放開收購,自此之后,這個八成糧價,就是保護價,每到豐年,糧食公司都可以此作為保護價,敞開收購,還有,各地警察物必需將此保護價告知轄區內民眾,以防其為奸商蒙騙……”
三方兩語間,唐浩然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這是借鑒后世的“保護價”,當然,這并不是完全的糧食統制。
“朕希望大家明白一點,帝國的軟肋在于農村,而農村的根本在于農民,若是農民民心不穩,帝國江山談何穩若泰山?所以,現在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要考慮到把農村穩定下來!”(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一世者,不足謀一時《寤言二遷都建藩議》清代陳澹然英國文化的七個時代神話集過程管理;結果管理 《撤離地球》宇航部門在地球軌道建造星際飛船,歷經將近一個世紀的旅程……。《西游記》倒過來看(笑話)
女媧不在地球制造人,不去補天,……《從海底出擊》……中國農民……遠方的殘酷……日本遣唐使……《普通的法西斯》《新聞調查解密“731”》
《河中巨怪第六季第五集》決不讓自己在不當的時間出現在不當的地點。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是1112年保護野生動物的公益宣傳片。
“沒有生命,就沒有……”《潛規則》吳思《血酬定律》《宮(宅)斗》日本兩次甲午中興李登輝毀掉國民黨與臺灣投行從業者毀掉(美國人跳騎馬舞;美軍騎兵屠殺跳舞的印第安人)……遠方的殘酷……非典埃博拉女媧制造的泥人(左良玉系)用女媧科技升級《健康之路心梗腦缺血腦卒中心臟瓣膜血管瓣膜……》疾病,殺死……吞噬宇宙明末死局易……被蛋卷……易軍戶……士兵與壯丁 痛苦如此持久,像蝸牛充滿耐心地移動;快樂如此短暫,像兔子的尾巴掠過秋天的草原。
明唐鶴征:條編主田為算,……江南地土沃饒,以田為富,故賦役一出于田,賦重而役輕,以輕麗重,且捐妄費,安得不利齊魯土瘠而少產,其富在末,故賦主田而役主戶,賦輕而役重,以輕帶重,田不足供。安得不困[15]
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有明兩稅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銀差……一條鞭法,……是銀力兩差并入于兩稅也。未幾,而里甲之值年者,仍復紛然,其后又安之。謂:‘條鞭,兩稅也,雜役,值年之差也。’豈知其為后出之差乎?使銀差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雜役耶!故條鞭之利于一時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15]
經濟史學家、明清史學家梁方仲:闡述了一條鞭法在中國賦稅制度史上的意義。他指出從古代的田賦制度到現代的田賦制度,是一種結構上的轉變,而一條鞭法就是這個結構性轉變之一大樞紐。
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黃冕堂:一條鞭法不僅僅是役法的改革,而是包括了除工商稅以外的封建王朝的一切科派,如田賦、徭役、土貢方物乃至一切雜派在內的一種新稅章。[3][16]
余用心:一條鞭法的實行,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一條鞭法實行差役貨幣化以后,就為封建國家打開了一條任所欲為地‘加派'銀兩的道路,稅款不斷增加,因而給人民帶來了更大的災難。[17]
美國歷史學家黃仁宇:一條鞭法的失敗還有技術上的原因。中央政府既沒有建立一個區域性的銀庫,也沒有一個通常的采買機構。盡管地方政府的后勤保障能力有所提高,卻仍然不足,還必須由民眾無償應役。稅收解運仍然是由專門的接收部門對應專門的供應部門。一條鞭法簡化了稅收征管但是并未簡化稅務結構,雖然納稅人可以按易知由單上總的稅額繳納稅銀,但在地方政府的賬目上,所有稅目卻一一保留、無法化簡,官方文移更為復雜。但根本的原因是國家沒有足夠的能力在與利益集團的斗爭中推行法律。一條鞭法在設計上并不直接針對大戶,改革并沒有將絕大部分差徭轉移到大土地所有者身上,反而是將其擴展到大多數納稅人身上,包括那些可能只有5畝地的小戶身上,由于一條鞭法使稅收征管權集中于地方政府,通過加收,州縣官可以得到更多可支配收入,這成為他們破壞稅法的重要原因。[10]
《續文獻通考》總結說:大抵歷代立法各有因時制宜之深意,而奉行不善率以病民,吏胥縱其奸,而閭閻受其困,雖復處除之詔屢頒,其及于民者能幾何矣?茍無治人,雖以三代之良法,不足以致治。(《續文獻通考》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