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生的變化,西北并不知道,因為只是在日本最高層和外交部的高官跟駐外的使節身上,西北雖然花費了大力氣,在日本建立了情報網絡,可因為時間較短的原因,這些網絡只是在最底層,比較偏遠的崗位,不可能在內閣之中發展一個情報員,這跟投入沒有關系。關于日本的很多的情報,都是依靠一些端倪和報紙上面公開的消息,分析出來的,這樣牽扯到了國家高層,就不怎么靈光了,當400萬噸的煉鋼爐搬遷,甚至是建設的時候,肯定能夠得到信息,可是在這個時刻,沒有多少人知道日本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
日本的國債,在英國銷售了大半,在美國銷售了剩余的部分,幾乎沒有公開發售,都被軍火有關的公司和大集團收購下來了,當然了,其中的80以上的資金,需要在美國和英國購買軍事物資,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美國,英國自己的生產能力都不足,還有大半放在美國。
甚至美國把日本人的訂單的位置前提,讓出了大概50個師團的軍火,這部分的軍火會在3個月之內運抵日本,到時候日本的新增師團的訓練已經結束,這些師團就可以直接的投入使用。
幸福谷的戰斗告了一個段落,雖然傷亡比較小,可霧峰軍已經失去了持續作戰的能力,再加上日本人退出了霧鋒和南投,隔離帶的出現,霧峰軍的人手少的問題凸顯出來,或許可以在無支持情況下進行游斗,那應該是幾個月之后的事情了。
在戰爭結束之后,關于這一戰,就通過電報秘密發回到了指揮部,一直都關注著這一戰的參謀組一片歡騰,這一戰打贏之后,西北在臺灣就能夠扎根下來,雖然目前的戰斗力不足以反攻。可是東海岸的那個停靠點,每一次1000人左右,只要三四個月的時間,臺灣會擁有超過5000人的大軍。甚至會配齊武器,這樣的話,日本在臺灣的這個師團和其他的武裝力量,不足為慮了。
臺灣之戰暫時告了一個段落,山東戰役還沒有打響。此時已經是進入到了農歷的臘月,年節的臨近,讓整個西北大地上面,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都是一片歡騰的景象,因為1914年的新年,馬上就要到了。
過去的幾年時間之中,由于身后有一根弦,特別是一戰還沒有爆發。所有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這一場戰爭,真正當戰爭來臨的時候,反倒是放松了下來,今年的春節,西北準備大慶一場,以凝聚人民的意志。
從1908年開始,西北保持了高速的發展,已經有6年的時間了,西北借助著六年的時間之中。借助著的一體機的神奇和龐大的投入,創造了一個舉世矚目的奇跡,這個奇跡已經不能夠用每年增長多少,增加多少來形容了。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強大的科研能力,讓西北的發展日新月異的,科技改變一切,知識改變命運,成為了主流。
西北從一開始。在最初財政不寬裕的時代,就著力于投入到教育上面,從小抓起,從小學開始,普及義務教育,掃盲,從1908年進入到學校的孩子們,是幸運的,特別是前三批,幾乎沒有調皮搗蛋的孩子,以前只有地主家的孩子,只有大城市的孩子,才享受教育的權利,在知識分子沒有變成臭老九,沒有被打到的情況之下,在文化人還是受到尊敬的情況之下。
特別是知識在西北的版圖之中,直接跟工資,跟金錢掛鉤的前提之下,學生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面,盡量的減少時間,盡可能的成才,那些七八十,十來歲的孩子,幾乎是拼命來追回曾經失去的時間,在一系列的努力之下的,不少人提前3年,4年畢業,6年的時間之中,最早的那一批學生,早已經進入到了不同的領域之中,真正留在學校之中,還學習和研究的是少數,但是楊元釗卻很清楚,只有這少部分人,才是未來的脊梁。
畢竟,科學家,天賦是一方面,積累也同樣是,第一批之中,那些好容易獲得了這個的機會,全力以赴的投入的,更多的是選擇今早的工作,他們之中,或許有的真正有天賦的,但是缺少了足夠的累積,就讓他們失去了更進一步的能力。
這一點,即便是楊元釗也無法改變的,一來,西北的用工荒,從來都沒有減少過,從西北建設工業區開始,雖然集中了全國7成以上的人員,基礎的人手不缺,高層次的一直都非常的缺乏,這是無可避免的事實,經過了34年系統的學習,改變了知識結構,然后計入到專業的技工學校之中學習,出來就是最少4級以上技工,而寫這些技工的未來的水平也非常高,大部分可以達到五級,少部分甚至可以達到六七級,甚至8級。
8級是依靠天賦的,可是必要的只是,特別是數學方面的知識也是要有,跟傳統的,憑借著天賦和勤學苦練,依靠手感成為的8技工,通過系統學習,更年輕,更有經驗的這些工人,未來的高度和應用的廣度則會更大。
6年了,后世小學畢業,也該考大學了,6年的時間之中,西北從量變開始,逐步逐步的在醞釀質變,龐大的技工隊伍,完善的再教育的渠道,西北的變化日新月異的。
此時西北政府,正在做著一項調查摸清楚目前西北的底子,在一個更高標準上面,制定未來五年,十年的發展規劃。
工業總量上來說,西北已經足夠了,現在缺乏的是潛移默化的沉淀,所以西北不惜以參加戰爭的危險,向德國輸送了200萬的民工,未來的3年時間之中,每半年會替換一批的,等于是6批1200萬人,甚至會根據可能性,增加這個人數,從最細微的地方,學到德國用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之中,積累下來的工業底蘊,可能西北憑借著楊元釗的后世眼光和一體機,在硬件上面達到了,可是在軟件上面,西北還真的差的很遠,這些在現在未必會顯現出來,但是伴隨著西北繼續高速的發展,這些問題會逐步的擴大,增強,一直到無法解決的程度,
這是最壞的時代,對于參加戰爭的各國而言,也是最好的時代,對于抓住了最后一絲機會,取代了日本的地位,甚至比日本做的更好的中國而言。
當數百萬,經過了強國的工業氣息洗禮,成功的學到了知識回國的工人而言,他們將補充到西北最后一根短板,從德國吸收來工業底蘊,會讓西北未來的路走的更寬廣一些。
進入臘月之后,全是好,6年的發展,西北快速的發展,憑借著豐厚的報酬,西北的工人們,也從之前的赤貧,進入到了高收入的人群之中,高昂的收入,直接給中國培養出了一個階段的市場,3.3億人,每一個人的平均年收入在600以上的情況之下,這是接近2000億的巨大市場,西北只要消化這個市場,都可以得到海量的財富,推動著人員不停的生產。
現在,當量能膨脹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情況之下,西北也必須做好計劃的工作,還是原來一窩蜂的發展,必然會造成相互之間的惡性競爭,其實,在1913年的時候,惡性競爭已經出現了,不過不是特別的嚴重,一些方面產能相對的過剩,相互之間的競爭之下,棉布,紡織業等的價格,降低了10。
紡織業是西北的支柱產業,也是整個中國的支柱產業的,借助著西北先進機器,紡織業的棉腚數目,每年都有一個巨大的增長,投資額度和生產能力也連連上升,不知不覺的,已經超過了總量。
本來,西北應該調整,逐步的減少紡織業,把這部分的產能,釋放在西北之外,以減少本國紡織業的相互競爭,可緊接著,爆發的歐戰,在全行業,全領域之中,幾乎無休無止的產品需求之中,生產力被進一步的打開了。
這個計劃也因為戰爭的關系,從去年推到了今年,雖然推后了快半年的時間,可是統計的數據的深度和廣度,逐步的擴大的。故而進入到臘月之后,別人是歡天喜地,很多家庭在娶媳婦,嫁女兒,可是西北政府,則在不停的開會,戰爭等方面的問題,已經不再考慮的范圍了,哪怕是山東的40萬,臺灣的幾千人,這些對于未來會擴編到600萬的西北而言,不算是什么大的戰爭,先不說山東戰局會不會出現波折,即便出現了波折,也不會影響到整體的大局。
決定西北未來方向,楊元釗創舉的提出的五年計劃,才是根本的。設計到整個西北,以大項目為龍頭,以5年為一個周期,提出的5年計劃,是經過后世研究之后,比較適合大國發展的,涉及到到工業的各種領域,幾乎是包羅萬象。
最終,關于這個計劃,有很多的名字選擇,可是到最后,楊元釗還是力排眾議,決定了一個老套卻淺顯易懂的名字,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