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14 順水推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超級電力強國

  除了事故不會有更緊急的事情了。

  因此牛大猛覺得,張逸夫也只能這么處理了。再者說作為廠長當時知道了,自己又能怎樣呢?

  最后聽到是調度員犯傻了,他這一口大氣才喘了回來,張逸夫你可以啊,當著整個考核組的面,在桌子底下唱了出大戲啊!

  雖然是冒險,雖然是先斬后奏,可結果是好的,可張逸夫最后還是上奏了,這終于讓牛大猛舒服了一些,自己廠子撇清責任固然重要,但若是以華北局,以趙文遠丟人為代價的話,這就又要權衡一下了。

  最后平穩解決,無驚無險,好好好。

  牛大猛這會兒才明白,自己真的是不知道比較好。

  達標,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冀北電廠的人們沒有力氣像打了勝仗的士兵一樣搖旗吶喊,唯有平靜地,充滿期待地等待最后的捷報。這三天以來,關于考核組領導的態度已經不脛而走,在錦旗到位之前,領導們依然處于緊張狀態,然而基層的同志們已經開始算計了。

  不是算計,是計算。

  工資待遇連漲三級!這對準備勤勤懇懇一輩子,在電廠踏踏實實退休的同志們可著實是天底下最好的消息,沒這刺激,沒人會真的跟著張逸夫拼命!

  這種時候,依然要拿文天明來說了。

  他是干部身份,大專學歷。190元的工資已經算高的了,如果達標最后成功了,他的工資將直接跳到230元。雖然在未來這從天而降的40元連剪個頭都不夠,但這對于現在的文天明來說絕對是個飛躍,對廠內數千名工人來說更是一輩子的甜頭,直到入土前一刻都可以受益。

  這也就是為什么豐州摘牌的時候,全廠的情緒比國喪日還要凄慘。

  也正是因為有如此的福利待遇,達標的名額才會嚴格控制,畢竟部里的錢雖然是大風刮來的。但每年也只能刮什么多。

  領導一句話,下面抖三抖。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了,尤其是某些時候,領導貌似隨口說的笑話、閑話,也許比開會時正兒八經講的工作安排還要重要。因此在總結會最后秦勇那似有心似無意的話。趙文遠那圓場的話,很快就真的落實了。

  冀北電廠的電腦要分一半出去,給華北局直接管理的其它五個電廠,順水推舟一般,冀北這邊的接頭人必須是張逸夫。

  張逸夫不得不感嘆,領導們的安排總是英明、及時且恰到好處。等待達標考核結果的這段時間由自己來做這個工作,去華北局跑跑,去各大電廠跑跑,剛好可以熟悉環境。熟悉人,完美充實地混過這個過渡期。

  牛大猛更是大筆一揮,批了張科長幾個月的出差。可以說在這個工作完成之前,張逸夫完全不用再坐班了,不管是在家睡覺還是吃喝玩樂,都算在出差的行程中。

  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張逸夫該走了,冀北也不需要他了。我把青春獻給你,你把自由留給我。

  等等。光有自由是不夠的,你還要把文天明也留給我。

  二月底,陽光明媚,寒風已經不那么刺骨,一對冀北電廠出來的小伙子,就這么站在了華北局大院門口。

  即便文天明已經極力打扮了,穿上了僅有的西裝,但他那過于整齊的分頭和舊眼鏡依然無法遮掩那淡淡的鄉土氣息。這倒也無所謂,這個歲數小地方出來的年輕人,就該這樣。倒是張逸夫,即便換上了正裝,依然有股不羈勁兒在身上,怎么都抹不掉。

  進院之前,文天明先是抬起眼鏡,揉了揉眼睛,而后又望向了院內的微波塔,那個金屬氣息十足的高塔雖然沒有中央電視塔那么高聳,卻也是十分高大的建筑了,文天明以前幾乎沒見過這么高大的建筑。

  “逸夫,這里是就是電力部?”文天明處于一種瞻仰狀態。

  也許十幾年后,即便是三線城市都會很發達,但在這會兒,首都給人的沖擊力依然是巨大的,畢竟除了新聞聯播和有限的影視作品外,基本沒什么機會瞻仰到這里。

  “都說了多少次了,這是華北局,不是電力部。”

  “華北局都這么大了,電力部得什么樣?”

  張逸夫無奈之下,往身后45°方向一指。

  在那里,是一個更高建筑物上的微波塔,即便這周圍有很多建筑物,但與那個高塔相比依然如同侏儒。

  “越高級的單位,塔越高啊。”

  “你丫是不是專科畢業的!”張逸夫不得不解釋道,“電力調度必須實時收發數據,無線通信是其中一種方式,這是傳輸微波信號的天線,為了干擾小傳播通暢,肯定得高啊。”

  “哦,我明白了。”文天明天真地點了點頭,“因為華北局只收發華北的信號,所以矮一些,電力部要收發全國的,所以得更高!”

  “……你就當是這樣吧。”張逸夫無奈地搖了搖頭,他要是告訴小文同志以后光纖通信會完全取代微波,高塔漸漸成為備用的裝飾品,怕是他更難理解。他拍了拍單純的文天明囑咐道,“進去以后,你少說多聽,你這種人不是急于表現就能突出的,日子長了自然會閃光。”

  “呵呵。”文天明傻傻一笑,對面前這位與自己年齡相仿的領導處于一種絕對信任的狀態。

  沒有這個人,自己就不可能來到這里。

  張逸夫理了理西裝,在傳達室亮明身份登記后,就此踏入了華北局的辦公樓。

  這雖然是第二次來了,但情景卻完全不同。

  上次是代表電廠送禮,沒有壓力,這次卻是著實為了工作而來,有正事要辦,雖然現在還不是華北局的人,但那只是時間問題。這次進來后的每一句話都將直接決定他人對自己的第一印象,在人際上邁好這第一步,勝過兩年的經營。

  根據之前的溝通成果來看,這次是要找生產處的人交流溝通,然后一同確定各電廠的指標,與暫時分配過去負責培訓的人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