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此為保底章節。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請不要斷啊啊啊!感謝孤城萬里殤筒子的萬賞紅包,會有加更,謝謝。)
“雁門張文遠在此!何人敢與我一戰?”
胯下爪電飛黃馬,掌中黃龍鉤鐮刀,張遼策馬橫刀,兩軍陣前大聲叫囂。
雁門?
兵馬大元帥羅藝不禁愣一下。
原因何在?
雁門、雁門郡,此地在燕國并州。
就是說——張遼本為燕人?
“背國通敵之人!安敢放肆!待我萬全斬你!”
燕軍之中,一人飛馬而出。
其人姓萬名全,燕國偏將軍,頗富勇力,使得一桿奇形銀鉞。
張遼被吳凡篡改記憶,聞言,大怒:“背國通敵?那也是被你們逼的不過是反對強制征兵,便要將我下入大牢,侮辱與我……多言無益,駕!!!”
雙腿一夾馬腹,張文遠手持黃龍鉤鐮刀,直沖萬全而去。
“喝!”
兩馬交陣,二人交手。
“噗通!”
一顆老大的人頭滾滾落地,鮮血噴濺三尺。
不過一合,張遼便將對方連人帶兵器一起斬斷。
“好!”
隋軍陣中,老王爺高聲叫好。
“咚咚咚……!!!”
戰鼓激昂,響徹曠野。
“必勝!必勝!必勝!”
武將之間的陣前單挑,無疑是最能激發士氣的事情。得勝的隋軍,此時端的是歡欣鼓舞的厲害。
燕軍陣營里,羅藝面色鐵青一片,他心中既是惋惜何以張遼為“燕人”卻成隋軍,又是怒張遼斬殺燕將。
環顧四周,羅藝心中是長長嘆息,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張遼剛剛表現出來的實力,豈是一般人可以相匹敵?
“我來!”
玩世不恭的神槍少保羅成,鮮有的正經,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挽個漂亮的槍花兒,縱馬出陣。
眼見羅成身著華貴的白袍,外罩獸面明光鎧,頭頂鳳翅夜明盔,手中一桿五鉤神飛亮銀槍,英武逼人,威風凜凜的模樣。張文遠謹慎,甩甩手中黃龍鉤鐮刀,一雙眸子變得銳利。
打馬近前,羅成吊著桃花眼打量張遼幾眼,哼哼道:“樣子是不錯,但愿不是個銀樣镴槍頭兒!”
張文遠,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相比之下,羅成才更像銀樣镴槍頭吧?那長相,毀了容都能去當小白臉兒啊有沒有?
“吃我一槍!”
伸手一拽坐下金線白龍駒的鬃毛,羅成沖刺上前。
羅成雖年方十六,但當真勇武不凡,手中五鉤神飛亮銀槍被他舞動的仿佛梨花盛開,朵朵綻放,美輪美奐的同時,殺機凜然!
張遼不敢小覷,黃龍鉤鐮刀,刀出偏鋒,自上而下的刺下去迎接。
“嗆啷!”
刀槍相擊,輕鳴脆響。
“喝!”
二人不約而同的爆發內息,向著對方狂轟濫炸般迅疾出招。
不過是試探性的交手,張遼與羅成便知曉如何根據對手揚長避短。
羅成知道,張遼身上的力氣遠勝于他,單說那桿黃龍鉤鐮刀,足足一百二十八斤重,勢大力沉。
張遼知曉,羅成的速度是他真正要警惕的地方,還有那亮銀槍上的五鉤,一旦兵器被鎖,可就糟啦!
“咚咚咚……!”
戰鼓聲聲。
“必勝!必勝!必勝!”
士卒怒吼。
“砰砰砰!”
陣前二人打作一團,交手已然有二十余招,不分上下。
羅成眼睛一轉,明白再如此僵持下去,只怕自己還未長成的身軀絕非張遼對手,當下虛晃一招,竟是打馬要逃奔。
張文遠心中愕然,料想羅成未敗,其中定然有詐,心中一邊提防,一邊沖將上去。
燕軍陣營中頓時一片嘩然,唯羅藝依舊端坐馬上,聲色不露。
“殺!”
張遼逼近羅成,爆喝一聲,揮刀便斬。
這時——
羅成忽的一偏身、一扭腰,五鉤神飛亮銀槍自下而上的竟回刺張遼。速度之快,聲勢之驚人,直叫張遼寒毛直立!
張遼哪能想到羅成丁大點兒個人,居然能使出如此老辣的回馬槍術?半途收招已然還不及,只好卸掉手中的力道,仰身去躲。
“呲啦!”
槍鋒與盔甲接觸。
“唰!”
張遼自覺左臂肩頭一痛,血花飄漸。
“好!”
這回換成羅藝大聲叫好。
“必勝!必勝!必勝!”
燕軍順勢鼓噪,戰鼓轟鳴。
張遼千防萬防,還是吃了虧,肩頭受傷,不免力道下降,又戰二十余招,漸漸不支。
“文遠!退下!”
關羽恐張遼有失,一聲大喝,沖出陣來。
“成兒!回來!”
眼見關羽出陣,羅藝頓時急切呼喚。
羅成心有不甘,無奈卻不得違抗,棄下張遼,撥馬回陣。
張遼拖刀歸陣,來到靠山王面前,躍下馬來,慚愧道:“在下……給大將軍丟人啦!”
老王爺連忙上前扶起,笑道:“文遠一時不查,中了對方的計謀罷!無需如此!無需如此!”
實際上老王爺心中還是頗有感慨的,感慨的是那羅成,不過二八年紀,竟是將回馬槍這等極為考驗火候、時機、馬術等等等等多種要素的招式,運用得如此純熟,簡直嚇人!要知曉,天下間用槍的武人,沒有一萬,那也有八千,能夠使用回馬槍、且使用的那么好的,千里未必有一啊!
卻說二爺出陣,置于兩軍之中,手扶長髯,頭顱微昂,丹鳳眼半開半合,傲然目空,端的是凜凜威風,讓人好生心驚。
刀鋒遙指,關云長大喝道:“河東關云長在此!爾等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縱然未見過關羽出手,可羅藝卻是知曉,此人絕非等閑。因為先前在與楊云飛會面的時候,他就已經從楊云飛對待關羽的態度上看得出,若無幾把刷子,堂堂的隋國靠山王,豈能那般青睞?再說那張文遠,絕對足夠厲害了吧?偏偏關羽一出聲,他就乖乖的回陣……
思忖再三,羅藝手握槍鋒,決定自己出馬!
“大元帥!”,羅藝身旁一人連忙攔住,道:“大元帥病體未愈,萬不可輕身吶!不若……叫少保與燕云十八騎擺陣吧!”
羅藝眼睛一亮,點點頭,大聲朝著關羽喊道:“將軍威武不凡,料想我軍難有匹敵之人。不過!我有一陣,敢請將軍來試!”
說話間。
羅成翻著眼睛再次出陣。
而后。
羅藝背后中軍里,兵馬騷動。
接著。
十八位身著黑鱗甲,臉罩黑面具,手持黑點槍的騎士出陣。
此十八人座下清一水兒的黑馬,背后還插著五根黑色短槍,一張黑色射雕大弓,壺中十八只黑色鳴鏑箭。
“燕云十八騎!”
隋軍陣中,老王爺是怒氣賁然,咬牙切齒。
羅藝曾率領千余騎兵大鬧隋國境內,幾經絞殺而不滅,最終被靠山王堵住,雙方相持大戰。老王爺那一次大敗,萬余兵馬竟不敵羅藝的千余騎兵,此后深以為恥。羅藝同樣不好受,最終只帶領寥寥一百余人回歸燕地。而就在那之后,羅藝每每征戰,都有那一百余人的親隨左右。時間長了,優勝劣汰,只剩下十八員精悍猛士,便被羅藝著造成為一支特殊的小隊,號“燕云十八騎”。
在北地,有關燕云十八騎的傳說很多很多。什么“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利槍,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什么,“高麗人意圖攻打北燕,羅藝率燕云十八騎,伏擊高麗人,一夜便殺三千余人,燕云十八騎窮追不舍,結果兩萬余人全部覆沒,從此以后,高麗人聞風喪膽,再也沒有跨進燕國邊界半步。”……
傳說一向都是夸張的。
可有句話說的好,叫做,盛名之下無虛士!
但見那燕云十八騎出陣時候,三人一組,分成六部。以羅成為中心,呈現出一個“米”字陣型,策馬轉動兩圈兒,將陣型擴大到十丈方圓,肅穆而立,裊無聲息。
“哼!”
“裝神弄鬼!”
關二爺輕蔑的冷哼一聲,坐下赤兔馬一發力,整個人如同跳躍的火焰,快的驚人。
“云長小心!”
老王爺再提醒,已來不及。
“喝!”
一聲暴喝,關二爺身上籠罩著青色的內息,匯聚與青龍偃月刀上,活靈活現的竟是凝華作無角青龍,咆哮不已。
就在今晨,老王爺與關羽試招,起初全力施為尚能占得上風,但重壓下的關二爺在將武藝招式圓轉后,借此時機,竟將內息沖至“凝氣成罡”的地步。如今他的戰斗力,只怕已然超越伍昭……
“起陣!”
羅成嗓音尚且稚嫩,卻并不妨礙他成為這個陣型的核心。因為這個陣型,就是配合羅家槍而打造的!
“嘭嘭嘭……!”
一串兒爆豆子的聲音后,燕云十八騎與羅成全部爆發內息。羅成天資驚人,早已達到“凝氣成罡”,而燕云十八騎在羅藝的傾力打造下,也具是“內息外放”的境界。當下里,那十八道黑色的內息與中間一點白芒,相映成輝。
“斬!!!”
關二爺近前,丹鳳眼保證,青龍偃月刀鋒芒四溢!
“砰!”
“呲啦!”
先后兩道聲音響起。
關羽破開陣型三分,便不得進。
燕云十八騎幾次變換,才堪堪穩住陣型。
羅藝面色一變,心中暗驚:好一把絕世快刀!若非燕云十八騎進退一體,宛如一人,且與成兒結成大陣……焉有命在?
老王爺楊云飛同樣面色一變,眉頭緊蹙,暗自思忖:此陣法下,等同云長一人應對十九人,縱然他萬夫難擋,恐怕依舊很難建功,不如……再派兩個人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