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五十一章,遠朋班(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855美國大亨

  在路上跋涉了三天之后,光復會的人終于到了黑水為他們準備的訓練營地,開始了緊張的學習生活。

  營地是在原來的荒廢的金礦的基礎上修復出來的。原本的金礦的規模要比現在的學習班大得多,所以學習班自然只是修復了有限的幾座房子,其他的房屋就繼續任由它們處于廢墟狀態了。不過圍墻倒是進行了維修。垮掉地方雖然并沒有重新壘起來,但是,還是在那里拉上了鐵絲網。

  “這樣也基本上就能防止棕熊和狼什么的跑進來了。另外,你們要注意,不要隨便到圍墻外面走動。你們知道,這里過去是金礦,所以防御森嚴。在圍墻外面的兩百米距離內,當初埋設了很多的地雷。后來金礦廢棄后,人員都走光了,但是這些地雷卻留下來了。因為要排除它們,要花不少錢,而且很危險,反正這地方也不會有什么人來了,所以這些地雷就丟在這里了。到現在也有好些年了。不過,麥克唐納的地雷,質量非常好,即使埋在地下好多年了,仍然是非常有殺傷力的。所以,沒事不要亂跑,被地雷炸了,可沒人敢進入雷區去救你們。”

  進入了營地之后,詹姆斯首先給學員們交代了注意事項,然后就帶著這些學員到營地里參觀。

  “這是理論學習教室,這邊是倉庫,那邊就是你們的宿舍了。”詹姆斯將他們帶到了一間大一點的房子前面,這樣介紹道:

  “有關課程,是這樣設置的。每天上午,是科學知識、戰術知識、情報知識、傳播學知識的學習,下午是戰斗技能訓練,晚上是經濟學和社會學知識學習。這里面上午的科目是可以選修的,比如說炸彈的制造和使用,比如說偵查和反偵查,比如說軍事物流學,比如說信息傳播學(造謠技術),等等等等,你們可以自己商量決定那些人學什么。”

  這個課程并不是隨便設置的,首先科學知識和戰術知識的學習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戰斗技能也是一樣,而所謂的社會知識的學習在實際上就是洗腦。安排這個科目的理由是非常的高大上的,那就是:革命不僅僅是軍事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甚至政治問題才是主要的問題,軍事問題只是附屬的問題。所以如果對于世界,對于政治一無所知,那怎么能好好地革命呢?

  那么社會知識到底學習些什么呢?史高治親自給學習的內容定下了基調:自由貿易是百善之首,也是一個國家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和唯一法門。

  “中國有一種古老的哲學,相信一切順其自然,人為的干擾越少越好。這種觀念對我們非常有利。所以,我們在對他們進行培訓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相信,在任何時候,徹底的不加限制的自由經濟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普世準則。我們美國就是靠著這樣的自由經濟才從一個蠻荒大陸成長起來的。”這是史高治做出的指示。

  這種說法自然是騙人的鬼話,別的不說,如果美國真的是依靠徹底的自由經濟發展起來的,那怎么會有南北戰爭呢?南北戰爭不就是因為北方佬想要破壞自由貿易原則嗎?老實說,在南北戰爭中,堅持低關稅的南方才是堅持自由貿易的一方呢。

  不過這里面的道道,就是正宗的美國人都未必明白,更何況從封閉的中國來的那些人了。而且,這些人一方面都普遍缺乏經濟學知識,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中國對于西方的弱勢,都讓他們在面對西方的理論的時候缺乏自信。再加上這些人又都普遍在日本呆過,日本相對于滿清的成功,又往往被他們簡單化成向西方學習的結果。這樣一來,利用和西方文明的優勢地位,忽悠起他們來自然就更容易了。

  再加上時間的安排上有非常有意思,那就是早上學科學和戰術,然后下午進行最消耗體力的軍事技能訓練,到了晚上,人的精力自然就會下降,這個時候,再用這些東西來忽悠他們自然效率就會更高。

  第二天,被陳光命名為“遠朋班”的革命培訓班的學習就正式開始了。嚴格來說,要完成相關的培訓,沒有一兩年是不太夠的。不過,史高治并沒有真打算把這些人培養得多么出色的打算。所以科目雖然不少,但是學制時間卻相當緊湊。這樣一來,學生們的學習任務自然也就非常重,每天都必須將絕大部分的力量花到接受新的知識,以及運用上面,用來推敲晚上接受的那些洗腦的自由貿易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況且,這些自由貿易的理論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找得出問題的。這么些年來,為了為“自由貿易”張目,克利夫蘭大學洛克菲勒學院的家伙們可都沒閑著。他們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發,對它加以擴展發揚,加入了一大堆的數學模式和各種假說,終于成功的把它弄得讓絕大多數人都看不懂而只能不明覺厲了,而在大多數人都讀不懂經濟學著作了的基礎上,在史高治的指點下,最近,克利夫蘭大學洛克菲勒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哈克又推出了一本非常有質量的,并且能讓大多數對經濟學半懂不懂的人都能讀懂的經濟學著作——《通往奴役之路》。雖然歐洲的一些經濟學家批判這本書“根本就不是經濟學的著作”,不過,這本書還是得到了廣泛的追捧,而哈克教授本人,也因此獲得了“麥克唐納經濟學獎”。

  這樣的東西,自然不是根本就沒有大社會生產實踐的秋瑾等人看得出問題的。再加上光復會的人本身就有反.政.府干涉的傾向,他們最初建立這個團體的時候,對于將來的中國的一個重要設想居然是政府不收稅。

  雖然再到外面見了見世面之后,光復會的人也都承認,政府不用收稅這個自東林黨而來的理想可能是有點想當然了。但是政府應該盡可能少干涉大家的理念還是天然的更容易被他們接受的。于是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光復會的這幫子人在基本上掌握了一些本領的同時,也都成了自由貿易的腦殘粉。

  自由貿易的確是一個好東西,尤其是這種東西表現在法律條文上,絕對都是非常公平的。但是在事實上,這樣的“公平”僅僅只對強者有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受限制的自由貿易自由經濟,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保證強者恒強。

  在后世,禿子政府曾經和阿妹例假簽署過一個條文上非常平等的貿易條約——《種花家與阿妹例假商約》,在那里面規定,兩國實行公平的自由貿易,相互免除一切關稅,給與對方完全的國民待遇,雙方的船只都可以隨意進入對方的領水,雙方的企業也都可以像本國企業一樣在對方的國土里經營。比如開礦呀什么的都不是問題。

  然而,這樣平等的條約,卻被后來的一些人罵成是種花家歷史上最大的最徹底的賣國條約,為什么呢?因為如果真的依照這樣的條約去執行,就等于讓嬰兒和重量級拳王在一個拳臺上公平較量,結果自然是嬰兒全滅,拳王全勝。

  事實上,美國人高喊“自由貿易”也就這些年的事情,在南北戰爭之后相當長的時間里,美國人可是一直堅持高關稅的。直到這些年,美國的經濟規模超過了英國,而且國內出現了市場飽和的種種跡象,美國才開始成為了自由貿易的宣傳者的。奇怪的是,早些年嚷嚷自由貿易的嗓門最大的英國,倒是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調子。

  當然,僅僅只是理念上的洗腦還是遠遠不夠的,最可靠的東西永遠是利益。所以利益的捆綁自然是更為重要的。在歷史上,光復會其實一直看興中會的那幫人不順眼,但相當長的時間里卻只能和他們結盟,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興中會有更多的海外背.景,更能弄到錢。

  而如今史高治既然起了拉攏多個派系的想法,自然也就會有相應的安排。于是就在學習班還在進行的時候,在東京,有陳光牽線,麥克唐納財團的代表拉里就和光復會的另一些人討論起了如何合作做生意的事情。

  中國人對于做外國公司的代言人的買辦印象很差,因為這些假洋鬼子經常會仗著洋人的勢力欺負人。光復會的人大多來自江浙一帶的中小地主,他們對于這些買辦同樣是“深惡而痛疾之”的。突然讓他們去干買辦的事情,一來他們也不太愿意,二來也容易動搖了他們的基本盤。所以讓他們直接做麥克唐納的產品的代理并不是一個好辦法。

  不過,其他的辦法還有的是,那就是通過他們的關系,開辦醫學院和西式醫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