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3章 河南之變(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852鐵血中華

  李鴻章表面上裝作平靜的聽完了密使的稟報,聽到光復軍接受李鴻章投降的請求之后,他是大大的松了口氣。全文字閱讀光復軍沒有對李鴻章提出任何要求,只是要他穩守洛陽,等待光復軍抵達洛陽之后就老老實實投降。這個情況讓李鴻章感到非常驚慌。

  按照道理,光復軍不可能對李鴻章這么寬容。降將們若是做不出突出貢獻,只是老老實實投降,那下場一般都不會太好。即便是光復軍提出讓李鴻章夾擊湘軍的要求,都比現在更能讓李鴻章感覺安心很多。

  只是投降的事卻不能與部下商量,部下若是知道了此事只怕不會有好結果。李鴻章郁悶的想,難道他堂堂正牌進士,戰略眼光如此刁鉆準確,竟然就毫無價值不成?

  但是李鴻章盡力驅散了心中的不爽與不安,他知道自己沒資格要求更多,李鴻章就知道當光復軍北上的時候,滿清就完蛋了。光復軍在他們的地盤上有報紙,江忠源對光復軍的報紙嗤之以鼻,李鴻章卻是如獲至寶。不管是土改還是發展工業,修建鐵路,建設港口,包括在光復軍對西班牙宣戰,奪回呂宋。報紙上文章的內在的深刻含義,都讓這位能+1臣感到極大的震撼。當然,最大的震動莫過于在署名文章見到左宗棠的名字。

  淮軍當然沒機會去證實此左宗棠就是彼左宗棠,李鴻章卻寧肯相信光復軍肯招納降軍。與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相比,光復軍的報紙所展示的內容無疑是一個正常朝廷所關心的事情。當然,關心庶民百姓的切身利益的確不是滿清的傳統。李鴻章是二甲進士,他老爹李文安乃是三甲進士,當了刑部官員。

  歷史記載,文安居官忠厚正直,以孝友為政,明治獄,盡心職事,政聲卓著。在管理提牢廳時,束吏安囚,嚴禁獄卒虐囚,時例各囚每飯一勺,文安散飯務必滿勺,生熟親嘗之。捐米煮粥,以濟晚間后到之囚。獄中易發疾病,文安制藥備之。夏則贈蒲扇,秋冬各司捐散棉衣,又在各所添置棉被,以備病囚發汗養病。獄無瘐死者。總辦秋審,亦多所平反,人無冤抑,世稱長者。

  有這么一個老爹,李鴻章與豪俠的江忠源不同,與地主階級利益至上的曾國藩也不同。他自幼就接受老爹的教育,懂得該如何忠于政事。政事無外乎“耐煩”二字,光復軍在宣傳為民做事的時候簡直是不厭其煩。江忠源曾經嘲笑過光復軍沽名釣譽,李鴻章嘴上附和,心里面卻大不以為然。有他老爹的言傳身教,李鴻章很清楚政治操作比報紙上所說的繁瑣的多。

  光復軍所展現的無疑是真正的新朝氣象,他們敢面對社會問題,勇于解決社會問題。這等氣派絕非太平天國能比,滿清朝廷也根本比擬不了。例如光復軍建立糧食局之后,向有戶口本的家庭按月低價供應六斤油,光復軍是把這當作重要工作來推行。淮軍對此是視若罔聞,李鴻章看完之后可是被嚇壞了。

  光復軍治下有戶口本的家庭若是有一千萬,一個月就是三千萬斤油,一年就是三億六千萬斤食用油。現在一畝上等田的油菜畝產頂多幾十斤,即便按照完全做不到的畝產百斤計算,光復軍得拿出七百二十萬畝良田種植用于生產菜籽油與花生油的作物。

  滿清有過計算,當下全國五大約五億人口,人均一畝八分地,也就是說全國耕種土地不過九億畝,光復軍就算是占了四成,也不過是三億六千萬畝,上等田與下等田比例大概在一比四,光復軍的上等田畝不過是九千萬畝。拿出百分之八的土地用來種植油料作物,這簡直是就是大笑話。

  李鴻章并不清楚光復軍在南海開疆拓土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食用油供應,21世紀的時候每年中國要從東南亞進口兩千多萬噸的棕櫚油。韋澤希望到1880年左右,中國能夠每年從南海生產出超過1000萬噸的棕櫚油。按照10億人口計算,人均棕櫚油就能達到20斤,加上菜籽油、花生油,以及椰子油的補充,不僅食用油毫無壓力,甚至肥皂等油脂化學產品都能得到基本滿足。

  如果知道了韋澤的野心,只怕李鴻章能嚇的尿褲。即便不知道韋澤的野心,李鴻章仍然知道滿清根本無力與光復軍對抗。

  對于注定滅亡的命運,江忠源選擇了“千萬人吾往矣”的自我陶醉,曾國藩選擇了螳臂當車般的奮戰到底。而李鴻章的選擇很簡單,他要活下去,絕對不給滿清陪葬。

  所以當李鴻章接到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被捻軍徹底擊破,僧格林沁戰死。而湘軍大破捻軍,捻軍余部南竄的消息之后,震驚之余又大感慶幸。滿清朝廷真正相信的不是淮軍,而是僧格林沁所率領的蒙古八旗。僧格林沁是咸豐皇帝的表弟,是滿清朝廷真心信賴的世襲罔替的親王,他曾國藩又是什么人?不過是一介漢臣,一介走狗而已。

  如果是世襲罔替的親王僧格林沁大勝,曾國藩敗亡,朝廷會覺得丟失了一條走狗而惺惺作態。世襲罔替的親王僧格林沁覆滅,朝廷只怕對曾國藩只有殺心了吧。想到自己的老師曾國藩落到如此地步,李鴻章只能長嘆一聲。

  滿清朝廷接到戰報之后的反應與李鴻章想的一模一樣,閱讀奏章的時候滿人官員們都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戰報上寫的清楚,捻軍在8月3日清晨突然對僧格林沁發動了猛攻,張宗禹與任柱率領騎兵猛撲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曾經擊敗過東捻軍的僧格林沁毫不遲疑的發動了反擊,捻軍騎兵全部在猛攻僧格林沁,以步兵為主的部隊則牽制性的進攻湘軍。

  在烈日下進行了一上午的戰斗之后,僧格林沁的兩翼部隊先后潰敗,張宗禹和任柱兩支騎兵部隊包圍了僧格林沁的中軍。僧格林沁親自帶兵大呼酣戰,但是寡不敵眾。中軍八千多騎兵陷入了兩萬捻軍的重圍,最終全軍覆沒。

  三萬湘軍面對兩萬捻軍的猛攻則是完全不同的態勢,捻軍火炮犀利,湘軍則以嚴整的陣勢迎敵。雙方互相炮擊了一上午,到了中午時分捻軍也分三隊猛攻湘軍。湘軍沒有絲毫示弱,分三路迎擊。

  左右兩路捻軍被湘軍打得節節敗退,精銳所在的五千捻軍中軍與六千鮑超的精銳就展開了一場排槍對射的戰斗。雙方的大炮轟鳴,湘軍與捻軍戰士們在子彈與炮彈的橫掃下一排排的倒下。鮑超就在戰線第一排指揮戰斗,殘酷戰斗進行了不到一個時辰,捻軍步兵先崩潰了,鮑超帶兵猛攻,捻軍隨即大敗。不僅出擊的步兵被殺了兩三萬人,連大營都被湘軍給奪走。

  殲滅了僧格林沁的捻軍騎兵看大營丟失,在僧格林沁的大營里面搶掠一番后南下逃竄。清軍僧格林沁與湘軍共付出了兩萬多人的代價,殲滅了近四萬捻軍。那支曾經擁兵近二十萬,肆虐淮河以北四省的捻軍剩下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兵力,一萬多捻軍逃向南邊,短期內不可能再有力量對北方四省造成威脅。

  慘烈的大戰在奏章中寫的清楚,僧格林沁在戰前就與曾國藩達成了約定,各自擊破正面的敵人之后再增援對方。經過了片刻的沉默,朝堂上突然有王爺站出來含淚說道:“曾國藩為何不死?”

  慈禧被這話嚇了一跳,慈安本來皺眉沉思,聽了這話之后滿臉怒容。恭親王奕欣更是滿臉驚愕,他沒想到竟然有人提出這么離譜的說法。

  只是恭親王奕欣可以覺得這說法離譜,但是滿人大臣們可不覺得這有什么離譜的。立刻就有好幾名滿人大臣含淚附和道:“曾國藩為何不死?死的卻是僧王?”

  “湘軍為何沒有護得僧王周全?”

  “曾國藩就是故意陷僧王于不顧,湘軍居心叵測啊!”

  有人帶頭,滿人大臣們紛紛上前跪倒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慈安的臉都被氣白了,她原本還被奏章里面描述的慘烈戰爭所震撼,捻軍與清軍共投入了近十萬兵力在陳州決戰,這一戰雖然不幸折損了親王僧格林沁,卻也讓捻軍大傷元氣。東捻軍現在只剩了零散的小部隊,李鴻章奪回洛陽,僧格林沁與湘軍又擊敗了最強的西捻軍,朝廷終于能夠緩口氣,只要解決掉苗沛霖這個反復小人,清軍就可以在河南與山東建立一條防線,應對南邊的光復軍。

  東太后慈安萬萬沒想到朝廷的滿人大臣們居然在這時候對曾國藩的湘軍發難。只是閉上眼思忖了片刻,慈安卻也想明白了里面的關鍵,朝廷可以信賴的野戰軍只有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現在僧格林沁戰死,朝廷的野戰軍只剩了湘軍與淮軍兩支而已。大清的性命就把握在漢人軍隊手中。失去了僧格林沁的制衡,滿人大臣們此時感受到的可不是打勝仗之后的歡喜,而是發自內心的驚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