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四十歲左右,和這時代真正奮戰在一線的探礦工程師一樣,他要攜帶大量設備和行李,要在探礦地區揮汗如雨的勞作,手臂和身軀非常結實。士兵們接受牧師的教育,工程師篤信存在上帝,但是并不信牧師們瞎咧咧。做為少校,賽勒斯史密斯利用了他的職權,坐在船艙外面的椅子上看著每個人都發給的《步兵手冊》小冊子。
對于那幫年輕的軍人,這玩意意義非常非常有限。對于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這本小冊子則是展開了一個世界,軍人的世界。一頁頁的翻看,并且把小冊子里面的內容與軍事訓練對應,讓賽勒斯史密斯感覺非常有意思。
揉了揉鼻梁,賽勒斯史密斯覺得自己的視力已經不如年輕時候。但是他還是對這本小冊子非常感興趣。翻到內頁的第一頁,下面的印刷日期是1891年12月,也就是半年前。賽勒斯史密斯的臉色鄭重起來,他原本在想這樣深入淺出介紹作戰技術的手冊為什么會導致美國的戰敗,從日期上可以確定,匯聚這本小冊子的是美國戰敗經驗。
想到不久前的失敗,賽勒斯史密斯再也無心看下去。他站起身走到了船舷旁邊,眺望著前方的海平線。戰火并沒有燒進馬薩諸塞州,作為馬薩諸塞州的人民,賽勒斯史密斯看到的是無窮無盡的逃難難民。他們講述著中國軍隊的可怕,講述著中國軍隊的恐怖,講述著中國軍隊的殺戮。但是馬薩諸塞州投奔英國后,戰火就戛然而止,仿佛從來沒有燃起過。
意識到了自己的家鄉再次變成了英國的一部分,意識到了自己只是馬薩諸塞人而不是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民。賽勒斯史密斯的愛國心爆發了。他告別了家人,自己和一眾有著同樣想法的老鄉踏上了前往南方美利堅合眾國的道路。
抵達古巴之后,賽勒斯史密斯看到的不是一個悲壯面對末日的美國,而是一個煥然一新的美國。在局面已經開始進入不可謂階段的時候,前總統加菲爾德與戰爭部長小林肯就把一些挑選出來的人才送到了古巴。這些人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萬念俱灰,他們開始為美國續存殫精竭智。
變化是全面的,雖然美國都在仇視與痛罵中國人,但是在古巴的美國政府放棄了美國的傳統,幾乎全盤照抄中國的政策。聯邦制被廢除,州僅僅是名稱還在。原本的聯邦政府是由各州選出來的,現在各州只是個行政單位,各州的州長不是選舉出來的,而是由中央任命。各個行政部門要么是中央部委的下屬單位,要么就是中央部委的派出機構。總之,原本的美國不見了,一個全新的美國誕生。
美國奪取古巴的時候非常輕松,一條窄窄的海峽阻攔不了北美大陸出發的艦隊。為了能夠讓美國活下來,美國必須得有更大的縱深空間。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就是這批尖兵之一。想到自己和這些軍人肩負的使命,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覺得心里面像是壓了一塊大石頭般的沉重,又覺得仿佛有一團火在心里面燃燒般的焦慮與不安。作為技術人員,作為四十歲的男子,賽勒斯史密斯并不是一個前線指揮官,他的少校是針對他的技術能力的評估。古巴島上沒有煤鐵,只有甘蔗天。多吃點糖可以消除饑餓感,不至于餓死人。可是古巴這么一個地方是沒辦法活下去的。之前美國在美洲各國探礦的經歷讓他們獲得了很多初步資料。這些資料此時起了巨大的作用。
對當下局面的思索讓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心情變得很糟,他就和自己年輕求學時代一樣,重新坐回到凳子上,看起了手中的小冊子。知識就是力量!哪怕是得到些紙面上的東西,也能讓人生出得到力量的虛妄感受。
船隊在委內瑞拉省馬拉開波附近的海岸上下船,一看到煉焦爐、煉鐵爐、煉鋼爐噴突出的各種不同顏色的煙霧,賽勒斯史密斯立刻就來了精神。這才是他熟悉的美國。美國就應該是一個工業發達的強大國家,甘蔗田從來都不代表美國精神。
接待這支部隊的有美國委內瑞拉省的當地冶金局,以前這些生產都是私有企業負責,現在戰時,還得白手起家,新的美國中央政府建立起了國有企業體系。冶金部門負責靠雙手建立冶金產業,并且營運這些產業。
部門的人先帶著一眾軍官體系下的技術人員乘船在附近的海域逛了一圈,乘船的時候抓緊時間給這幫技術人員做講解,“要修一條從礦區到海邊的鐵路,還有強化這一帶的深水港。諸位都是探礦專家,就請諸位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確定這一帶的礦藏。”
官員雖然很客氣,但是那種命令式的口吻讓一眾美國技術人員都很不喜歡。大家也沒人反對,到了這種時候再無意義的計較這個……,實在是沒意思。跑到這里的人所圖的是讓美國能夠存續下去,而不是簡單的自己自顧自的生活。
看完了港口的位置和地形,又簡單的帶著這幫技術人員參觀了鋼鐵企業。環境惡劣不用講,因為這些設備都需要自造,所以遠沒有以前美國工業地區設備的精致。賽勒斯史密斯雖然不喜歡冶金部門官員的態度,認為他們那種好像誰都欠他們二五八萬般的臉很討厭。可這些實實在在的工廠和設備就是這些官員領著人造出來的,光是這份辛苦就令人佩服。
介紹了情況。冶金部門的官員就派人護送這幫技術人員去礦山。此時已經有簡單的鐵路開始鋪設,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他們就先乘坐了小型的火車前行。走了半路上,他見到路邊有黑人在勞動。仔細一看,這幫黑人竟然都帶著腳鐐,旁邊的監工拎著鞭子,看到誰干活不賣力就上去鞭撻。
經過了好幾個勞動場所,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都看到帶著腳鐐的黑人們在干那些重體力勞動,這下工程師心里面可就不高興了。他已經四十幾歲,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如此的大規模勞動背后必然有強大的組織,這個組織很明顯在有意識的強迫黑人勞動。北方人在南北戰爭時期都支持廢奴,認為奴隸制本身就是一種罪惡。賽勒斯史密斯就是其中之一。
從港口到礦山的鐵路已經開始動手,卻遠沒有到修通的時候。很多牲口拉的車子往來于礦山與已經修通的部分。到了煤礦那邊,當地煤炭廳的官員迎接了這幫人。雖然部門不同,那種在艱困環境下被逼出來的一臉不爽卻是如出一轍。
官員不客氣,上來就拿出礦山現在的完成度,帶著不讓人待見的表情向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等人做了講解。接著就是分配任務,然后解散。
賽勒斯史密斯也不想再去怪官員們沒有表現出禮賢下士的態度,能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下堅持住,并且有進展,這本身就已經很了不起。
技術人員要去熟悉情況,等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走上礦區主要礦坑的時候,他就被驚呆了。礦坑邊緣有荷槍實彈的美國軍人在往來巡邏。沿著斜坡走上高處,就能看到這個露天煤礦開挖區的全景。
露天煤礦不采用坑道模式,掘開一塊的地面后,礦工就在里面刨煤,送到傳送帶上。在賽勒斯史密斯眼前,帶著腳鐐的黑人在礦坑里面工作。最高的邊緣有礦區警衛隊,在比較低洼的礦區中心建起了好些瞭望塔,上面也有礦區衛隊。除了這些執行監視以及在危急狀態下實施鎮壓的力量之外,也有拎著皮鞭在礦工中巡邏的白人。
每個黑人礦工每送上一筐煤,有人給他們一個扣在他們破爛衣服上的標志,一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對礦業的了解,這是一種計數工具,用以確定這幫人的工作報酬。但是腳鐐都用上了,大概是不用指望這些黑人還能有什么正常對待。
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沒有看太久就完全看不下去,他調頭就離開了這里。不久前在鋼鐵廠參觀的時候,賽勒斯史密斯記得有鋼鐵廠正在大量生產鐵鏈。鐵鏈的用處很廣,賽勒斯史密斯也沒太注意。現在他回想起來,那些鐵鏈與黑人奴隸的鐐銬是一個規格。在美國已經被消滅的奴隸制不僅沒再次復活,而且還進入到了更加血腥更加殘暴的高度。農業勞動強度比較低,即便是非常苛刻的主人,奴隸好歹能活好幾年的時間。工業生產強度大,傷病多。在工業的鏈條上,一切都只是個螺絲釘。當被定性為消耗品的時候,那種消耗率會更加驚人。
很長的時間才讓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的情緒平復下來。因為有相當的專業知識,賽勒斯史密斯覺得自己能理解美國政府為何要這么做。只是把事情辦到如此地步,賽勒斯史密斯工程師覺得自己真的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