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42章 欲靜而不止(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852鐵血中華

  “都督,除了密密麻麻的都是炮管,我是完全看不懂其他裝備了。”雷虎從新的裝甲巡洋艦下來,忍不住嘆道。

  最新兩艘5900噸的裝甲巡洋艦集結了中國海軍基本上的所有高精尖端技術,唯一沒有用上的是滲碳表面硬化的鎳鉻合金鋼裝甲。理論上,160毫米的這種裝甲相當于320毫米的鋼熟鐵復合裝甲,或是415毫米的熟鐵裝甲。現階段技術有了,工藝控制還需要兩三年的大量實驗,最新的裝甲巡洋艦只能暫時掛上均質鎳鉻合金鋼裝甲。

  材料學已經是微觀領域,雷虎根本不明白。艦體采用了穹甲,水密艙等結構學技術,雷虎也是看不懂。雷虎能看明白的大概就是前后對稱式布局的4門42倍徑雙聯200炮,以及分部在船舷兩側的6門120炮。

  韋澤沒管雷虎的感嘆,他說道:“再過幾年,我們一萬甚至兩萬噸的軍艦就出來了。那時候海軍就能和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爭鋒。現在的海軍還只是一支近海海軍,沒有大量港口支持,這支海軍就沒辦法發揮出自己的戰斗力。”

  雷虎想說的并不是這個,他問道:“都督,咱們的海軍雖然暫時不行,可我們的騎兵的規模與數量都提高很多。鐵路也馬上要修到新疆。我們是不是和俄國人談談中亞的問題?”

  韋澤搖搖頭,“暫時不用。中國軍隊已經多少年沒出現在中亞了?想把中亞吃下,不是光有了鐵路就行了。我們要爭取到當地人的認同,那就得先在當地出現幾年才行。另外,石達開還沒被消滅,我們先不用急著對中亞正式插旗,對付英國人是當下的關鍵。對付俄國人,我們只用等下去,他們自己就會給咱們機會。”

  一提到“等下去”,雷虎暫時不想再說什么。光復軍的等待從來不是干等傻等,國內熱火朝天的做著各種準備。即便如此,當機會從天而降的時候,軍委總是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做好全面準備,很多仗都是硬上的。若是沒有韋澤在更早時候“莫名其妙”的投資與準備,戰爭打起來之后只會失敗。

  和英國人開戰之前,軍委大部分都想不到即便中國艦炮把英國軍艦上層結構打成了一片火海,英國鐵甲艦照樣穩如泰山,艦體在海戰中從頭扛到尾。中國海軍取勝的原因只是海戰思路上獲得了重大突破,裝甲技術得到了重大進展。除了這兩項之外,中國海軍并沒有碾壓英國海軍的實力。如果戰爭能推遲幾年,估計英國海軍會被中國海軍送進海底。

  韋澤既然讓大家等,那軍委先就忙著自己的事情吧。沒有等太久,俄國人還沒新消息,奧斯曼帝國的大使接到了奧斯曼國內的電報,就來與中國外交部接洽。

  聽完了大使所講的消息,李新把相當繁復的說辭給總結了一下,“貴國的意思是要賒賬買軍火?”

  稍微遲疑了一下,奧斯曼帝國大使表示認同李新的說法,由于國內一直是赤字,奧斯曼的確拿不出真金白銀用來購買軍火。

  李新并沒有生氣或者嘲笑,他坦率的說道:“我回去問一下中央。”

  兩天后,李新給了奧斯曼帝國大使一個回復,“中國愿意租用蘇丹省的土地,奧斯曼帝國用租金償還武器費用吧。”

  “租用蘇丹的土地?”奧斯曼帝國大使呆住了。蘇丹現在名義上還是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這個省份地廣人稀,戰略地位沒有埃及重要,物產更談不上豐富。中國向租用蘇丹省的土地,怎么看都像是有重大陰謀,“請問中國想租用那一片的土地,面積多大,用這片土地干什么?”

  李新拿出一張地圖,在蘇丹省境內的尼羅河附近圈了一下,“我們要在這里種苜蓿。”

  奧斯曼帝國大使被李新的提議給弄懵了,這一帶的土地距離喀土穆有點距離,說起戰略地位,這里大概能稱為不好不壞。說起肥沃程度,那就是中下等。除了荒地之外,大概也沒別的特色了。

  “請問貴國租用這片土地到底是要做什么?”奧斯曼帝國的大使追問道。

  李新很認真的說道:“我剛才已經說了,租這些地種苜蓿。”

  “這塊地多大你知道么?”奧斯曼帝國大使繼續問。

  李新當然知道,他隨便畫了一下,估計就得有200萬畝以上的沿河土地,“只要土地適合,有多大我們租多大。”

  中國最近在歐洲大量“購買土地”的斑斑劣跡讓奧斯曼帝國大使充滿了戒心,他試探著說道:“我們并沒有出賣土地的打算。”

  李新當然知道中國最近的國際形象并不好,可中央的要求就是要租地,他也只能盡力去說服奧斯曼帝國,“我們也沒有入侵奧斯曼帝國的打算,我們真的是想租用蘇丹省的土地種植苜蓿。我們是真的給租金的。”

  看著李新誠懇的面容,奧斯曼帝國大使很想問問李新,當李新代表中國和俄國、法國、荷蘭談土地買賣的時候是不是也露出了這樣的嘴臉。但是這個問題實在是問不出口,奧斯曼帝國的大使說道:“我們還是談軍火買賣的問題吧。”

  李新帶著認真的表情繼續說道:“軍火買賣的問題很簡單,中國不同意賒賬銷售。奧斯曼帝國要么拿現金,要么拿鉻礦來換。關于租地的事情,我們中國是一定要和貴國談判的。”

  大使被李新弄得很煩,他說道:“中國就真的那么缺乏苜蓿么?”

  李新有點夸張的點點頭,“是的,我們有太多的牲口需要飼養,我們缺乏大量的苜蓿。中國氣候種植苜蓿不是特別合適,而且我們的土地本來也需要種植糧食,人多地少的矛盾是現在中國的最大矛盾。”

  這件事談了兩天,在7月10日,大使發電報給奧斯曼帝國,8月1日,奧斯曼帝國的回復就抵達了南京。讓奧斯曼帝國駐華大使很訝異的是,奧斯曼帝國政府居然同意了中國的租地請求。帝國首相大筆一揮,就圈了400平方公里的尼羅河沿岸荒地給了中國。中國軍艦立刻護送著船隊出發,船隊中的商船運載著給奧斯曼帝國的貨物,還有中國墾荒隊的人員以及第一批的裝備與補給。補給船上則是煤炭等航海物資,中英現在還是停戰階段,中國海軍并不指望在英國控制的港口實施補給。

  “都督,這是不是太冒險了?”軍委實在是沒想到韋澤這么著急,還居然找了如此離譜的理由。去蘇丹種苜蓿,有比這更扯淡的提議么?

  “談起印度洋水文,我們的確數據不夠全面,所以船隊可以開的慢些。”韋澤跟裝傻一樣說道。

  這次連雷虎都有點受不了韋澤這么玩,他很不高興的說道:“都督,你覺得種苜蓿的說法誰會信?”

  韋澤聽完之后問軍委的同志們,“你們誰信種苜蓿的目的?”

  一眾人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想說自己相信。只有一個人早早的舉起了手,那是軍委執掌軍政的副主席王明山。王明山結束了在北方四省的工作,今年才回到軍委。

  “明山……同志,你為什么相信?”雷虎不認為王明山是個拍馬屁的人,王明山更不是一個無節操開玩笑的人,雷虎提問的時候態度也很認真。

  王明山從容答道:“國內真的需要大量的苜蓿。我看了報告,在蘇丹試種的苜蓿一年最少收10次。我在北方種苜蓿,一年頂多收3次。天氣稍微不好,就只能收兩次。蘇丹400平方公里等于咱們2000平方公里的產量,我為什么不信?”

  聽了這義正詞嚴的回答,大家用不爽的表情看著王明山,王明山也用不爽的表情看著大家,然后才繼續說道:“我在北方這幾年也在當地推動過飼養業,牲口吃玉米稈子,吃草也能活,可就是長不快長不壯。我也曾經因為這個錯誤的對待過一些同志,雖然后來我也道歉認錯,給同志們恢復名譽,可沒有好苜蓿,就是沒有好牲口。都督現在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你說我不相信都督,我去相信誰?”

  軍委都知道王明山工作態度認真端正,王明山說的輕描淡寫,其實他是和農業部畜牧局大鬧了一場,官司一路打到韋澤這里。當時幾乎所有人,包括和王明山杠上的畜牧局都認為王明山不會輸。結果韋澤指派的研究組最終認為王明山當時的政策,以及對北方四省畜牧負責人員的處置不對。最后王明山不得不承認錯誤,道歉。這場官司在內部也導致了一場不小的震動。

  現在王明山這么講,軍委成員也不得不相信王明山說的是真心話。于是大家的視線就轉回到韋澤這邊。總參謀長阮希浩說道:“都督,這件事只怕會導致一場全面沖突吧?”

  事情總是越談越清楚,既然苜蓿的意義不容忽視,那軍委成員也再次確定了大家真正擔心的問題。中國把手直接伸到遙遠的紅海,中間隔著印度,英國人若是沒反應才怪了。

  韋澤很明顯對大家現在的態度比較認同,他說道:“曾經有人不讓我們中國在東南亞開采石油,不讓我們在東南亞種植棕櫚。他們現在是什么下場?”

  這話一說,軍委已經大概知道了韋澤的態度。

  而韋澤繼續說道:“誰不讓我們中國通過正常商業手段得到苜蓿,誰不讓我們中國人民能夠吃上更多肉,我們就不會放過誰!忘戰必危,好戰必亡。戰爭如果只是展現我們的強大,戰爭如果只是為了讓人畏懼我們,那是有害的。國家只會越打越弱。只有戰爭切切實實的維護了中國的利益,維護了中國人民的衣食住行,這樣的戰爭才能被人民支持,這樣的戰爭才能讓中國更加強大。對于這種戰爭,我從來不會退讓躲避。”

  軍委有些同志支持韋澤的態度,有些同志對韋澤的理由還是有點不太能接受。而韋澤站起身,居高臨下的看著軍委的同志,他用一種吃貨談道上等肉類時特有專注神情,一字一句的說道:“誰不讓中國人民吃上肉,我們都要和他們斗爭到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