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大發現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唐銘

  老學者從來沒有碰到這么離奇的事情。最穩定現在他可以說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人,經過什么通道進入古墓的,而且這些人進入地宮的目的仿佛不僅僅是那些奇珍異寶,如果他們是簡單的盜墓賊,就不可能把石門撞爛并且最后將現場打掃干凈?真是不可思議啊!

  劉銘華嘆息一聲喃喃道:“看樣子,真被盜了啊!門都被賊人撞開了,那么房間里面的東西沒有理由不丟失啊!”

  老學者搖頭道:“此刻還不好說,此事大是奇怪!”老學者現在真的是疑竇叢生啊,誰能夠悄無聲息地進入古墓呢?這個地宮里面的奇珍異寶是否還安全無恙?老學者此時感覺一股無形的力量正在向他壓迫而來。

  劉銘華突然眼前一亮說道:“老人家,我聽當地的村民說,原來村子里面有一座古廟,據說古廟里面有一條通道可以進去古墓。說是上面的和尚從這個洞口下去,直接走到古墓里面去上燈?不知道這個傳說是不是真的。但是現在古廟早就沒有了,我們也沒有發現這一條通道。”

  老學者說道:“這可能只是傳說。如此重要的古墓,應該是皇家陵墓,這樣古墓豈會留下什么通道?若是朝代會變那要如何?因此,哪一個君王也不敢冒險啊。我們再看看吧。”老學者覺得傳說畢竟是傳說,沒有一個君王敢開這種玩笑。

  劉銘華仔細觀察著,突然發現頭頂上有一個非常小的洞?他就趕快道:”老人家,你看這是什么?盜墓賊不可能從這個小洞鉆進來吧?除非他們都是孫悟空!”

  老學者抬頭看了看否定道:“不可能!我們現在全部都看了,墓室里面沒有任何一個能夠容納一個人進來的洞被打穿,你現在看到的一個洞非常小。不可能有人進來。但是這個洞是用來干什么的呢?難道是通風的?好像不可能。或者是這個墓雖然是被盜過,但被盜未遂,根據我們觀察好像不可能有人能夠進得來。”

  仔細觀察了上下左右,老學者放心了。現在基本上確定這座古墓沒被盜。不過現在半邊石門問題,包頭巾的問題,就更加撲朔迷離了更加搞不清楚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現代包頭巾確鑿證實,在不久前肯定有人在這個古墓內活動,另外,還有一些人輕而易舉地將那扇巨大的石門撞爛,并偷運出這座看起來與地面隔絕的地宮?

  問題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考古就是不斷出現新問題,不斷地猜測。

  老學者疑惑道:“這個地宮里,天頂和四周的墻壁都被證實沒有通往外部的通道存在,如果說這個地宮還有可能存在通道,那么這個通道最可能是在地宮的地板上。”老學者說完,大家的目光都留在了地面上。可是現在地面上被覆蓋了厚厚的淤泥,這些淤泥下面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想不了那么多了,抓緊時間工作吧。”老學者說完繼續認真工作起來。眾人繼續往前走,快到后室的時候,也就跨進后室的那個石門檻的時候劉銘華踩到一個東西。劉銘華感覺這件東西差點被自己一腳踩壞了。他趕快接起來說:”老人家,這是什么?”

  老學者接過來用水蕩了一下子,這個時候墓里還有點水。這是大家就看到了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用一個金絲焊接起來的立體的一個鳳簪!

老學者高興道:“是一個金簪,有門了!看起來這里面有寶貝。只不過為什么這件寶貝在這里呢?難道真的有人能上天入地盜走這個墓里的寶貝?這件東西是盜墓者遺留下來的?”老學者先是高興,后來又有點擔憂。老學者覺得自從進入這個古墓之后他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總是大起大落!嗯  但是,工作必須要繼續!老學者手里拿著這個金簪有點不敢前進了。地宮里的珍寶終于出現了,從金簪的珍貴程度看來,這個地宮確實如同預測地那樣埋藏著數量眾多的奇珍異寶。但是到底有沒有被盜這始終是一個懸念。老學者要好好思考一下。

  咬咬牙,老學者說繼續向前。眾人再往前走一兩步就能夠看到整個后室的全景了。這個頂部和四面都沒有看見可能容納一個人進來的盜洞。上下左右都沒發現有任何的盜洞或者地道存在,老學者這時候心情再次變得異常復雜。包頭巾,石門和散落在地面的珍寶,這一切聯系起來說明什么呢?如果被盜了,卻沒有發現地道,盜墓賊是如何進出這個古墓的?如果說沒有被盜,包頭巾、石門和散落滿地的珍寶又如何解釋呢?就在這個時候,劉銘華突然看到在地宮深處發出星星點點的光芒。他大聲道:”老人家,這是什么東西發光?”

  老學者揉了揉眼睛,看到有一些回光,他感覺是有東西,老學者激動道:“有可能是是金器或者是瓷器。難道數量有這么多?”老學者的心情再次激動起來。他發現兩個棺已經被淤泥基本上包住了,從淤泥里面反射出點點星光。

  老學者上前幾步觀察一下激動地大聲道:“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呀!你們看,白光就是瓷器黃光就是金器啊!這……數量實在是太多了!”老學者這一次才最終松了一口氣。事實證明這座古墓沒有被盜!如果被盜是不可能有這么多的寶貝在里面。

  這一下眾人歡騰了。有古墓清理隊員輕輕撥開淤泥,果然發現淤泥里面都是金銀珠寶!這一下大家伙震驚了!大家的眼睛仿佛被點亮了,因為在經歷了千辛萬苦之后,現在距離夢寐以求的寶藏只有咫尺之遙,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只不過到現在為止,老學者和他的古墓清理隊員們就是沒有弄明白一個問題這個盜墓賊進到墓葬里之后,他應該是對著珠光寶氣的這些陪葬品下手,怎么把好像是滿腔的怒火都撒在了這扇墓門之上?并且不但砸碎了墓門,還把這碎片給運出去了?這有點太不合常理了。難道說這個門本身有什么蹊蹺之處嗎?就算是有,那應該是兩扇門都偷走吧?

  眼看著似乎就已經能夠伸手觸及到……這個時候但是老學者卻下令大家都迅速地撤出墓地。劉銘華他們沒有說什么,只是聽老學者的話迅速地撤離了。

  老學者說道:“棺地面都有石頭,但這是在遠處看見的,到底里面怎么樣,旁邊是不是被打穿了?這個現在還不清楚。還有地宮深處的天頂有一些磚塊發生斷裂,似乎要坍塌下來。如果真的發生坍塌,這個地宮將會瞬間成為一個墳墓。所有為了安全,大家現在還是暫時退出地宮吧。再說,這樣的寶貝,也要宮中之人監察啊。”

  其實劉銘華覺得老學者的選擇是正確的。這里面太多寶貝了,還是要多一些人這樣才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否則的話說不清楚。還有劉銘華感覺就是說進入古墓后有點那個陰森森的那個氣氛,感覺與外面不一樣。

  退出之后,老學者立即對地宮進行了仔細調查。現在誰也不知道這條現代包頭巾為什么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在地宮里,而石門又為什么被撞開并離奇失蹤?但老學者在地宮的前室卻沒有發現任何破壞的痕跡,整個地宮只是在后室頂部出現一小部分的崩塌。而且在這些破裂的墻磚上還看到了一個規則的小孔。

  這是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如果古墓曾經被盜掘,那么一定是兩個結果,第一,盜掘不成功,第二,古墓的頂部被打開,盜賊直接進入地宮。一般情況不會出現這么小的孔洞。這個現象說明什么呢?這個發現使得老學者把這個小孔洞和之前在墓頂上發現的那個盜洞聯系起來。

  劉銘華說是不是他們的人打眼留下的?可是,程處默說這個位置沒有人打眼啊。

  仔細分析后,老學者判斷墓室里看到的這個小孔不是什么炮眼,而是被人直接從地面用鐵鉆手工打穿的!

  經過大家的分析,老學者疑惑道:“盜墓賊難道只是取土查看?”

  現在古墓里面已經證明了有很多寶藏。幾個疑問之一的包頭巾和那一扇石門為什么會不翼而飛?只不過老學者相信如果古墓經過全方位地挖掘和清理之后石門消失的秘密肯定會找出來的。

  這個古墓的發現,實在是太誘人了,必須搞好保護工作。

  很快,夜晚降臨了,保護工作交給程處默和牛見虎,宮中也來了一些禁軍。

  現在大家都知道千年古墓里面有著數不盡的寶藏,而且從陪葬的這些寶藏來說,這座千年古墓級別很高,有可能是皇家陵寢!所以,考古隊對這座千年古墓的保護的級別再一次加強了!

  劉銘華這一次作為警衛人員和程處默一起帶領幾個禁軍戰士陪同考古隊伍一起進行考古挖掘工作。劉銘華必須要下去尋找“文婷”需要的特殊能量。只不過劉銘華認為這種特殊能量不會第一時間就出現,應該是隱藏在某一個神秘的角落里面,所以劉銘華現在也不著急。

  看到老學者患得患失的樣子劉銘華道:“老學者,我覺得這里面好像不可能有絲織品、木制品的文物了,就算有早就被大水長期的浸泡損壞了。當然更不可能有什么古書之類。留在里面的都是金銀或者玉器,這些東西應該是不怕氧化吧?”劉銘華剛才一直在聽考古隊伍在他的文物的氧化問題。

  老學者點頭道:“這里面的好東西絕對不少。是否有害怕氧化的文物現在我們還搞不清楚。但是我們依然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說實話我的心里還是比較擔心的,因為在這之前文物損壞的事情屢有發生。”

  劉銘華好奇道:“難道文物的氧化真的那么厲害?在這之前我只是看過一些資料,沒有親眼看見過。”對于平常人來說,根本沒有機會親眼看到文物氧化以及損壞的這個過程。

  老學者沉痛道:“記得有一次我們在挖開一個明朝藩王的墓葬,然后我們就看到里邊那個氣直冒。那天正好下雪,我們看到里面有一個石頭供桌,石供桌上面擺了五供以外,還有兩個盒子,一個石盒,還有一個就是鑲金的木盒。石頭的盒子還好,但是木頭的盒子就有問題了,這件木頭盒子當時看得很好,可是由于沒有及時地清理和保護,加上空氣已經通了,當我們正式清理它的時候就發現這個盒子已經開始變形了!漆木器類一旦變形就永遠無法挽回了,那盒子已經變形再也無法修復了。我當時真的是很痛心。”

  老學者說到這里搖了搖頭繼續道:“不光是木頭盒子變形了,還有別的東西也在變化。盒子上有一層絲綢,繡了一條龍,刺繡一條龍。絲綢品本來就保存不太好,我們在處理的時候發現盒子上面整個龍都變形了,絲綢變壞了,這么珍貴的一個藝術品基本上就損壞了。所以這個事情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一個陰影。但是按照現在的科學,還是沒有辦法避免損壞,我們只能是盡力而為。”

  這個時候大家伙已經進入了底部,老學者指著前面的淤泥說道:“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現在眼前這個墓里的珍寶也許比很多考古工作者一輩子摸過的文物都多!這只是在淤泥的表面上就得發現這么做的金銀珠寶。誰知道這一層淤泥有多么厚?誰知道這里面到底埋藏著多少寶貝?”

  老學者說完讓大家準備好準備進行正式的挖掘工作。對于這么重要的一次挖掘,老學者的壓力可想而知,老學者是否還會重蹈覆轍碰到一些難以保護的文物呢?這個時候沒有人知道,即便他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他這一次失敗,那么將是老學者一輩子考古生涯中最大的恥辱,因為這次發掘是很多考古工作者一輩子的夢想,也很可能是他們退休前最后經歷的一個大墓!要知道今年的老學者已經多歲了。

  當然老學者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無論多么困難,這次探寶行動的核心也就是搜尋寶藏的工作必須要開始了。

  最后,老學者深呼吸說挖掘工作正式開始!

  不過當考古隊伍準備清理地宮后室,也就是墓主人尸體安放地方以及所有珍寶地方時候,老學者突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墓室正中間應該是棺,但這座古墓不是?一個是正中間一個是偏西墻的。這是為什么呢?如果是雙人葬,那么整個棺不管放幾個人都是要居中的,會處在中間位置而不是有一個靠到墻上去,這很顯然不符合常規啊。

  “怎么會這樣?”其他的考古隊員很顯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就連劉銘華都覺得這有點不可思議。在古代這樣的皇家墓葬應該是有很多規矩的,怎么可能主人的身邊還安葬著另外一個人?還是靠墻?

  老學者一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花了?這樣的皇家墓葬怎么會有兩個不協調不在一起的棺?難道這里是一個特殊形式的合葬墓?可是老學者考慮來考慮去也想不出在我們國家哪朝哪代會有這么離奇古怪的合葬方式。

  “老學者,這是合葬嗎?”劉銘華還是好奇地問了出來。

  老學者不敢確定道:“好像不是。也有可能是。但是好像這座古墓在設計的時候就不是合葬的墓室,你看結構都不一樣。這就是一個獨葬墓的典型結構。但是古墓里面又怎么會出現兩個棺呢?你看,那個石質棺就是墓主人,因為這個棺槨就擺在正中間,而正中間位置有限,是沒有辦法擺放多一個棺的。這至少說明在當初設計的時候這不是一個合葬墓。”

  劉銘華點頭道:“是啊。看起來也不像。可是為什么有兩個棺槨?這個可憐兮兮靠著墻邊的棺槨是不是陪葬的?”

  老學者搖頭道:“不會的。我現在覺得靠著墻邊的這個棺應該是后來增加的。”這個時候老學者突然想起剛剛踏入地宮的時候劉銘華撿到的那個金簪。這里面埋葬的會不會有一個女性?這個靠在墻邊的棺會不會是妃子之類的人?

  劉銘華拿著手電到處看來看去,突然道:“那是什么?石碑?墳墓里面會有石碑?那上面應該有文字吧?”

  老學者看了看激動道:“有!肯定有!我這里就看到了!看起來要解開這座古墓的一些神秘現象這一塊石碑非常重要。快點用水沖洗一下……”

  接下來大家伙七手腳將這個石碑沖洗出來,央視攝像機的燈光比較明亮,電視攝像機的鏡頭也對準著這座石碑進行拍攝。上面的字體都是繁體字,很多人看不懂。當然,對于這些字難不倒考古專家老學者。

  老學者輕輕為大家解釋著石碑上的記載,原來這里面飽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有一個朝代的皇帝去世了,皇妃死活要殉葬。但是新上任的皇帝不同意,安慰自己的嫂子千萬要好好活下去。新皇帝是老皇帝的弟弟,一直非常尊重這個大嫂。

  就這樣老皇帝的皇妃才慢慢恢復了情緒繼續生活下去。但是,她一直郁郁寡歡不到十年就去世了。死前她一定要和先皇葬在一起!

  這一下就麻煩了!

  因為先皇特別疼愛這個皇妃,所以故意修了一個單人的墓葬,就是怕自己的這個心愛妃子陪葬。現在怎么辦?這座古墓地宮大石門在皇妃去世的十年之前就已經被牢牢封閉,根本無法進入。但是現在皇妃必須合葬進去!這個問題困擾著當新皇帝。

  為了讓皇妃的遺體進入地宮,人們必須打開地宮的這對石門。但地宮的大門自從把先皇安置進去之后就緊閉起來。用一塊大石條從里面緊緊的壓住兩扇石門的中間。因此,當時的人們是不可能從外面推開這扇用巨大石條頂住地石門的。

  為了將皇妃的遺體送入地宮,當時的人們只能使用巨大的沖擊力來撞爛半邊石門,最終的結果就是石門被撞碎,自來石轟然倒下。所以今天我們只能看到這個地宮剩下的一扇石門。當時為了保持墓內的整潔,新皇帝還讓人一定把那些撞碎的石塊清理出了地宮,這就是現在看不到石門也看不到石門碎片的原因。

  門撞破以后怎么辦呢?不能用一個破門吧?眾人就把石條和那個石門都搬走了,另外換一個漆木門。一個堂堂的皇帝地宮不可能沒有大門,但是由于空間有限,重新打造一扇石門不大可能了,只能有一扇木制的門來代替。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現在的考古隊伍進來的時候,這種木門早已經腐爛消失了。

  看到這里大家都目瞪口呆了!

  這,真的是一個詭異皇陵啊!

  皇家陵寢竟然如此的小?竟然沒有一個安全的門?這個門一半是石頭的一半是木頭的?

  這種情況實在是太詭異了!這些考古隊員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更不用說像現在這樣碰到過!

  老學者愣了好長時間,立刻讓人仔細地在地下找一些木門的碎片。木門有一定的厚度,還有鋪手,鎖,有那么厚的板子……現在部門雖然腐爛了但是應該還有那個泡釘以及門上的構件。接下來大家果然發現了這些東西,這正面當時確實有一扇木門。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就明白為什么會有兩個棺槨了,為什么要如此擺放了!

  因為雖然皇妃的遺體進入了地宮,但接下來的問題卻更令當時的人們苦惱,因為獨葬墓的設計只有一個棺,沒有皇妃棺槨安放的地方,這怎么辦呢?里邊沒位置了,居中設計的是先皇的棺,那皇妃要進去怎么辦呢?沒有辦法只能搭鋪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如果沒有墓碑作為證據,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朝代的先皇地宮曾經在主人死亡十年之后被再度破壞性打開,這時由于皇帝已經去世多年,雖然皇妃靠在墻邊有點委屈,但是無論如何最終還是圓了先皇夫妻團聚的愿望。

  現在,老學者和考古隊伍終于可以長吁一口氣,因為他們最后還是弄清了神秘出現的手套和無緣無故失蹤石門的奧秘。現在,他們心中感到無比地興奮,因為可以肯定地說盜墓賊從來沒有成功地進入這座千年古墓!

  劉銘華疑惑道:“老學者,這個石碑上好像沒有說什么朝代啊?先皇……是指誰?”

  老學者笑道:“這個還真的是搞不清楚。有可能是這個皇帝還注意保密,不敢故意泄露。”

  “那么這樣一個皇帝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寶藏?不可能是整個國庫都給他陪葬了吧?”劉銘華覺得這里面的金銀珠寶數量實在是太多。現在這明亮的燈光之下淤泥里面金光閃閃非常令人震驚。

  老學者搖頭道:“這個就不清楚了。也有這種可能。畢竟在我們國家的南方歷史上沒有什么特別強大和富有的朝代。不管了,先進行清理吧,這里面的寶藏真是令人眼花繚亂。”

  老學者說完立刻組織人進行整理。考古隊伍非常慎重,經過了近千年年的時間,所有文物已經適應了古墓內的條件,而且這個地宮在打開之前被水淹沒,現在老學者面臨的問題不僅要把大量的珍寶從淤泥下取出來,而且要最大限度地保證文物的安全。

  這是最后一個嚴峻的考驗。老學者知道現在不能掉以輕心。很多考古專家由于疏忽就會導致一些珍貴文物的損毀。老學者告訴自己絕對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今天,老學者來到地宮的后室,揭開了一路上所產生的種種疑問,所有的珍寶就在距離他一步之遙厚厚的淤泥之下。這時候,他腦子里充滿了各種想法。幻想著淤泥下璀璨的珍寶所具備,無可估量的文物價值。但他又害怕多年前文物毀壞的噩夢在他翻開那些厚厚的淤泥之后再度發生。

  在這個幽暗的地宮里,仿佛有無數的眼睛在注視著他接下來的一舉一動。這真的是一座神秘的令人興奮和瘋狂的千年古墓!

  劉銘華看到老學者額頭布滿汗水就知道他的壓力很大,這種壓力是可以想象的,畢竟面前的這個寶藏太大了,不管任何人處在老學者這個位置都會感到莫大的壓力。

  老學者心里一直在仔細回憶和整理以前的挖掘經歷,他一直在往前走,他的眼睛看到了淤泥里星星點點的亮光……突然老學者腳踢到了淤泥里奇怪的東西,當他蹲下來用手輕輕觸摸淤泥的時候,不由得大吃一驚!

  劉銘華很奇怪老學者看到了什么?劉銘華低頭一看同樣也是驚呆了!怎么說呢?地下密密麻麻都是寶藏!幾乎每一平方厘米的地方都有!這是什么數量的金銀珠寶?這時候身后的考古隊員同樣驚呆了。

  按照老學者的推算,在這個墓室里面,如果每平方厘米都會有珍寶出現,那么整個這個墓室大概是多平方米,這也就意味著,地下的寶藏應該是不計其數的!這證明這座不知是何朝代的皇帝真是不差錢!不是一般的不差錢啊!

  繼續下去,考古隊員的眼睛逐步被點亮,他們看到那些珍寶伴隨著淤泥,如同瀑布一樣從棺上流淌下來。后來統計:在這墓里,共出土包括金、銀、玉等各類珍寶達到多件!其中有金容器、金帽頂、金法器以及白玉鶻捕鵝等珍寶在此之前從未見過。粗略計算,這些珍寶所使用的金量達到公斤,用銀量達到公斤,用玉量達到公斤,出土的寶石多顆,文物價值無可估量。面對這些,考古隊員一時間手足無措,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珍寶在見到空氣之后,有可能會瞬間發生不可預見的變化。另外,這些財富會為他們招來巨煩。后來劉銘華和禁軍設計了各種預案,最后這批珍寶被完好運走。這座古墓成為建國以來,出土文物僅次于定陵的驚天大墓。

  蠟燭再回到挖掘現場。

  老學者帶領他的考古隊員進入到了地宮當中,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現在珍寶就在自己的面前了,應該是可以喜笑顏開的時候,但是對于老學者而言,這恰恰恐怕是在整個考古工作當中最艱難的時刻,很多的寶藏如何把它們能夠原封不動,安然無恙地運送出去保護起來,這是他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

  在過去一段時間挖掘里,老學者領導的考古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他們幸運地找到古墓,并成功地進入了這個地宮,經歷了一系列波折,最終證實這個墓葬從未被盜,地宮內部結構是安全的。

  今天,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皇家寶藏和絕無僅有的珍貴文物,但這個寶藏大到什么層度,目前暫時未知。所有人都對即將出土的奇珍異寶充滿了期待。

  為了避免文物損壞,領隊老學者只允許少數的人有序進入地宮,仔細搜尋所有的珍寶,發現之后立刻歸類保存。快到棺那個地方,也就是后來判斷為這是王妃的隨葬品的時候,那個金器金簪真是很多。比如那個劉銘華踩到的金絲焊接起來的立體鳳簪。簪頭是一個鏤空的鳳凰站立在一朵飛云之上,飛云之下接著簪尾。整個金鳳簪全長厘米,完全用純金打造,重量達到克。這支金鳳簪的工藝非常精美,鳳凰的身體、翅膀、尾巴用極細的金絲纏繞、層層疊加而成,工序極其繁復,將鳳凰的形象刻劃得細致入微,高貴奢華。最后清理完畢確定有多件金簪,都是橫七豎那么放在這里。金簪在其它考古材料里也看到過,可是沒這么多。

  挖掘繼續進行,當清理完外圍之后,劉銘華和老學者一步步接近棺的中心,前所未有的景象出現在他們眼前。接近棺以后,大家看到那些金銀玉器都是散落的,跟瀑布一樣的看著就流下來一層,嚇死人,真的有這種感覺。

  “不是吧?這么夸張?”劉銘華不知不覺說道。

  老學者用袖子擦擦汗說道:“真是夸張。這一下你們這里出名了!這座古墓一定會吸引來眾多參觀者。”老學者當然知道蔣雯婕為什么要找考古隊以及宮中宦官來。無非就是為了長安城盡快發展而已。

  劉銘華笑笑道:“希望如此。呵呵,繼續挖掘吧,看看到底有多少寶貝。”現在劉銘華已經在開始想如何保護這些珍寶以及如何利用這座古墓了。

  挖掘繼續,文物不斷被清理出來。最奪目的就是金器,體量大數量多,而且相對完整,玉器都散落了。反正現場給人的震撼無與倫比,就連見多識廣的考古隊員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景象。他們從來沒有在一個墓葬里看見過這么多的金器,一時間大家變得手足無措。

  但是很快大家就清醒過來開始凝神靜氣工作。大家先把棺下面清完,最后清棺。這樣一步步來,基本上整個淤泥都被清理出去了,用小泥桶裝著,然后再拿去篩洗,以防有什么漏的。因為很多寶貝就在淤泥里面。

  劉銘華負責協助篩洗工作,實際上這也是考古隊的自我監督,畢竟里面寶藏太多,大家需要一個監督比較好。劉銘華看到一件件寶貝從淤泥里面出來感到非常地驚喜。看第一件東西的話,覺得這個東西很好,然后過一段時間,然后又發現一件,發現這個東西更好,然后再隔一段時間,然后再發現,這就更更好了。反正驚喜不斷啊。

  這期間,宮中宦官同樣興奮!過一段,他們的記者就現場報道一會,有的時候正在忙碌的老學者和考古隊員還有空回答宮中宦官幾個問題。現在大家每個人心情都大好,這個時候采訪的、肯定是非常順利的。

  除了宮中宦官外,考古隊也有專門負責拍照的人。這是必須的!只有拍照之后的地方才會開始清理。照相的時候強光一打,那真是金光閃閃!每當那個時候大家就格外興奮!好像這里就是一個虛擬的尋寶游戲一樣,要不然現實中會有如此多的寶藏嗎?

  清理完表面的淤泥之后,就得到了幾百件金銀玉器,大家都興奮得不得了。老學者笑道:“是不是滿足了?”

  大家都笑了笑。確實滿足了,這個驚喜太大了。

,歡迎訪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