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五十五章 竟然盜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唐銘

  奇書網www.qsw.so,唐銘!

  今天第一更!

  劉銘華眼神有點復雜地看了看武曌,然后說道:“武兒,你是不是對皇宮、對陛下比較好奇?如果這樣,有時間讓樂兒帶你去皇宮看看啊。你現在和樂兒可是好姐妹,去下皇宮沒什么的。”

  武曌聽到劉銘華這樣說,有點敏銳道:“銘華哥哥,我是不是說錯話了?”

  劉銘華心里一驚然后搖頭道:“你怎么這么說?哎,我們不說這個話題了。武兒,剛才打保皇的時候,你做皇帝的時爽,還是做平民百姓或者保皇派爽?”

  武曌順口道:“當然是做皇帝時候啊!”

  劉銘華一翻白眼道:“果然如此啊!”劉銘華辛辛苦苦折騰這個保皇撲克牌,其實也試一下武曌。現在看來,武則天天生就是喜歡權力,歷史并沒有改變。

  武曌說完,笑了一下,然后又冷靜想了想道:“不對。我剛才感到最爽、最興奮之時,是銘華哥哥做皇帝,我來保護你,那時我整個心里都……不知如何形容,就是那種舍命都要護你的感覺……”武曌說完,眼睛亮亮看著劉銘華。

  劉銘華心里一震,拍了下武曌的頭:“小孩子,不要想太長遠的事情,不要想太大的事情。雖然我不贊成‘女子無才就是德’這話,但女孩子就應該做女孩子的事情。嗯,希望你將來會記住和明白這句話。”

  “哦,武兒終身一定銘記!”武曌不知道劉銘華為什么會和她說這些話。但是她知道劉銘華非常神奇。他說的話一定是有道理的。

  “好了,有點餓了,我們去找點吃的!”劉銘華現在也沒有辦法和武曌說太多。

  到了廚房,劉銘華正看到紫兒上串下跳呢,一口大鍋里面有木頭燒焦的味道。

  劉銘華問道:“怎么回事?”

  紫兒驚道:“啊,公子,是……鍋里支撐木斷了,燒著了……”

  大鍋,要煮東西的時候,要有支撐啊。要不然東西不可能懸在鐵鍋空中吧?現代有各種金屬制品。唐代只能用木質支撐了。

  劉銘華揭開鍋蓋道:“汗,水燒干了,木棍都著火了。嗯,別下冷水。否則就炸鍋了。這樣。我來做一個比較科學的支撐。叫:‘灶具’。”

  這時候,小姌跑過來沒好氣對紫兒說:“死丫頭,說不讓你做飯。你非要搶著表現!你看看就表現成這樣?不過銘華啊,你說的那‘灶具’是何物?哎,你怎么什么都會?”

  劉銘華笑道:“我當然什么都會!吹吹簫、泡泡妞、風流倜儻、竊玉偷香都沒問題!反正除了生孩子不會,別的都會!”

  啊?幾個女孩一片笑聲中,劉銘華拿出了蘇定方之前送過來的一個工具箱。

  工具箱,里面有鐵釘、鐵錘、鋸子、斧子、鑿子、推刨等這一些木工必備家伙。這些在現代不算什么,可是要在大唐制造這些工具,真是非常困難,這已經是軍器監最高的水平了。

  劉銘華先拿出一塊磨刀石,然后把斧子、推刨、鑿子等磨了一下,眾女看著這些東西,都伸伸舌頭,說:“好鋒利!沒想到大唐的冶煉水平這么好。”

  劉銘華拿出一把銼刀一邊磨著鋸齒,一邊說:“這不算鋒利,但是也夠厲害!以前,我拿著剛磨好的推刨刃和一個人開玩笑,他把推刨刃一揚,我下意識用手一擋你們猜怎么著?”

  “不會手指頭掉了吧?”幾個女孩問道。

  劉銘華郁悶道:“你以為手指頭是紙糊的?這么容易掉?那個家伙的手只不過全部被割到了骨頭,手指上肉全部裂開,很恐怖!但當時沒有流血。”

  武曌這時道:“銘華哥哥,這木工工具如此危險,你就不要用了好嗎?”

  劉銘華笑道:“放心吧,我是高手,不會有什么危險。”

  劉銘華說完,拿起斧子,找到一塊梧桐樹的樹枝,用斧頭把圓柱形的木頭砍成四方形。然后又把這個四方形木頭用鋸子鋸開。

  劉銘華拿著鋸開的兩半木條,用推刨在把木條搞光滑。

  聽著刨刃接觸木條的聲音,看著木花一絲絲落下,轉瞬間2條木塊就光滑了。

  劉銘華拿來筆和尺子,量好長度,然后把木塊鋸成4塊,接下來用鑿子在兩塊長的木條上搞了兩個洞,把短的木條開榫,這樣短木條就可以插進長木條里面,這樣一個灶具就做好了!

  眾女看到劉銘華變戲法一樣把一塊木頭砍了砍、鋸了下就成了一個精美的灶具,她們都感到很新奇,紛紛上前拿起這個東西看了起來。

  劉銘華道:“看到沒有?這個就叫‘灶具’,大鍋底要填水,然后過上面放上這個灶具,灶具上面放一些食物,這樣水開了就會把飯菜加熱。這個木頭是梧桐,梧桐樹的木頭沒有什么異味,因此不是什么木頭都可以做灶具的。”

  小姌洗刷刷拿著這個灶具道:“呵呵,紫兒,做飯去,試一下這個!”

  “好啊!”紫兒興高采烈忙活去了。

  劉銘華無奈搖搖頭,兩個小丫鬟婉兒和紫兒拼命討好他,劉銘華當然知道。不過,劉銘華現在可沒有心情想這些。

  剛剛吃了飯,程處默和馬周就急忙忙跑了過來。

  馬周道:“銘華,陛下讓我和你一起去處理一座古墓!”

  劉銘華暈道:“什么?古墓?我又不是考古專家!找我干什么?”

  程處默苦著臉道:“銘華,是這樣,我們可能闖禍了。我們打炮眼時,一不小心打穿了一座古墓,可能說皇陵……”

  劉銘華一愣然后說道:“啊,原來這樣所以才連累到我?不過你瞎說什么?真正的皇陵。那多堅固?豈能輕易打穿?反過來說,能輕易打穿的古墓,肯定沒有什么價值,怎么可能是皇陵?你們用得著這樣大驚小怪?”

  程處默苦笑道:“銘華,這……我們打了一個很深的炮眼,裝了很多火藥,然后就……”

  劉銘華目瞪口呆道:“我勒個去,你們恐怕是華夏第一個用火藥盜墓的吧?我發明的火藥,難道是用來盜墓的?”

  馬周道:“走吧銘華,事已至此。既然陛下都說話了。我們必須要去看看啊。嗯,宮里找了一個對古墓特別熟悉的老學者,我們要配合那個老學者處理那座古墓……”

  劉銘華點頭道:“走吧,一些文物見了空氣就會氧化啊!這個年代可沒有恒溫恒濕的室。搞不好出土文物就完蛋了!”

  馬周聞言道:“陛下說銘華無所不通。看來果然不假。”

  劉銘華搖頭道:“略懂而已。那就快走吧!”

  劉銘華等人到了現場,看到很多人在圍觀。原來,有些村民不同意進行搶救性挖掘。

  劉銘華只好親自上前解釋說這座古墓已經損毀。沒有辦法恢復原樣了,必須盡快進行搶救性挖掘,否則里面的陪葬品都會毀于一旦。

  馬周也上前進行勸說,最后大部分的村民都支持了這一次的挖掘。

  經過一系列準備,古墓挖掘工作正式開始。

  雖然上面被炸塌了,但也不能從上面直接進去,還是要從外面一步一步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挖掘,當古墓清理隊好不容易打開墓室門時就傻眼了。

  怎么回事呢?有水!古墓里面的水就像噴泉一樣噴涌而出,這難道是古墓當初設計時的一種保護手段么?要不然,這里地勢較高,為什么有這么多水?

  古墓清理隊立刻決定排水!只不過,這年頭沒有抽水機,排水速度非常慢。

  這個事情既然是馬周和劉銘華處理,那么他們兩個人就必須要全程跟進了。

  看到排水都搞了好幾天了,馬周就有點著急了。如果這件事情做不好,如何和陛下交代?如果做好了,這當然也是一個政績。

  劉銘華也有點著急,他道:“大哥不要著急,只要這種古墓打開,我帶人進去!我們肯定會盡快把這個事情搞好!”

  馬周搖頭道:“那可不行,據說里面有暗器?”

  劉銘華笑道:“那只是傳說。大哥,必須是我們親自進去,發現的寶貝才是我們的政績啊。要不然,和我們有什么關系?我們這么多天豈不是白辛苦?”

  馬周苦笑道:“那也是……”

  聽到劉銘華要首先進入古墓?負責古墓清理隊的老學者道:“劉公子,莫要著急,還需繼續排水啊。”

  老學者還是比較佩服劉銘華的勇氣。因為他手下幾個人感到此古墓詭異,因此,都不敢首先進入古墓。

  最后,有一個年紀最大的人愿意開路!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反正年紀也是大了吧?后面的年輕人時間還長著呢。

  劉銘華笑道:“老人家,畢竟我負責此事,身先士卒是必然的。不過,為何有這么多水?莫非,這古墓地有暗河?”

  老學者搖頭道:“暗河?不會有!此處多山,山上都是巨石。此古墓積水,應是山上水傾瀉而下所致。”

  劉銘華點頭道:“我想也是。”有時雨太大,山洪暴發,就有可能淹沒下面一些高處。

  接下來,眾人繼續排水。

  三天之后,在封門磚外忙碌的古墓清理隊員突然看到從古墓向外滲水的位置在緩慢下移,這現象意味著封門磚后面的水位已經開始逐漸下降。這證明古墓里面的水快要被排干了。

  只不過到現在人們還是感到很疑惑這些洶涌而出的水究竟從哪里來的呢?老學者觀察現場后分析說由于地宮上面有一些大樹,這些大樹的樹根慢慢地打穿了古墓的頂部進入了地宮,一旦下雨,地面上的雨水就會沿著植物的根系滲透進入地宮,在地宮內逐漸形成積水。

  不過還有人提出了疑問按照這個道理,進入地宮內的水也會繼續往下面的土層滲透而不會停留在地宮之中。那么這些水為什么會大量的停留在地宮里呢?

  后來學者們綜合分析了一下情況:一般的墓室。不管是什么墓室,第一步都要做防潮防水的一個處理,墓室相當于一個聚水的一個盆子一樣,所以上面滲流下來的水都聚集中在墓室里面。但是墓室下面做了防潮處理,水是無法繼續滲透地下的。

  學者們發現這些水滲出來后,沒發現有毒的樣子,眾人心里才平靜一點。

  很多有害或者什么毒素之類的東西,專門搞文物保護的學者現場進行抽樣分析,這些水屬于水基本上是正常的。

  又等了一段時間,水終于排干了!這個時候。地宮積水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應該是打開封門墻的時候了。

  ”老人家,第一個進入古墓的任務對交給我吧。”這時有大膽的古墓清理隊員自告奮勇希望能夠率先進入古墓探個究竟。

  老學者搖頭道:“不行。現在情況不明,要慎重。”這個年輕古墓清理隊員的沖動被老學者制止了。因為他也不知道墓內究竟還有什么怪現象存在。

  老學者看到這個年輕的古墓清理隊員有點郁悶,就嘆息道:“多年前。我們發掘了一座皇家陵墓。經過我們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是想當年古墓清理隊員進入的時候還是非常的恐慌。有人建議就是直接沖進去。不過有一個老學者說不行,這樣太危險。因為傳說里頭可能有暗箭、飛刀,甚至有毒氣。如果這個東西一打開。沖出來了,咱們這些人不都完了嗎?不能這么干。”

  老學者聽到了一下接著說:“按照地宮的建筑規制,封門墻是正式進入地宮的第一個關口,穿過這堵磚墻,出現在眼前的將會是一條筆直通往地宮大石門的甬道。看現在這個情況,這個古墓有可能非常重要,我們必須重視起來,因為這有可能是重大發現!”

  劉銘華看到老學者說這個古墓有可能是考古界的重大發現?他就不由得一愣!

  什么叫重大發現?這可不是到處都有的,如果真的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古墓,那么對于長安城來說這個意義也是重大的。

  這個事情是馬周負責,馬周說不定因此會取得一個不小的功績,說不定有可能更上一層樓。

  就在這時候,“文婷”突然提示,這個千年古墓里面有“文婷”急需的一種能源!讓劉銘華無論如何也要得到這種能源,有了這種能源之后,“文婷”有可能構筑一條“傳送通道”!

  “傳送通道?這是什么東西?”劉銘華暈了。

  “老人家,你的意思這個古墓有可能是具有重大意義?那我們就快點進去吧!”暈了一陣之后,劉銘華轉頭對老學者說道。既然“文婷”都說這個里面有非常重要的能源,那么劉銘華就知道這個下面應該不是普通的古墓。

  老學者搖頭道:“李公子,這個可不能心急。你要知道,越是重要的古墓,其防盜設施也越厲害。千百年來,傳說中的暗器機關大多數會設計在這個地方。”

  劉銘華暈道:“不會吧?真有?那都有哪些機關暗器呢?”

  老學者道:“當然有。歷史上究竟有什么樣的暗器機關曾經在古墓內被發現呢?經過我們以前地整理,主要有幾種主要方式,分別為:蓄水、機弩、毒氣和積沙。”

  劉銘華好奇道:“老人家,這些方法都有多么厲害?”

  老學者笑道:“有!李公子,你現在還敢第一個沖鋒陷陣么?”

  劉銘華拍了拍胸脯說道:“當然。這怕什么?”劉銘華雖然這樣說,但是他心里還是有點發虛。

  馬周實在忍不住悄悄拉了一下劉銘華。讓他不要沖動。

  老學者笑道:“好,李公子有勇氣。只不過就算有一點暗器也不是傳說中的那樣厲害。但是我們不得不防。你看,我們現在正在挖掘的古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水?難道是巧合?如果不是巧合那就證明這是第一道防線。有了第一道防線那會不會有第二和第三呢?”

  劉銘華揉揉鼻子笑道:“如果暗器,那就是機弩吧?傳說中在重要的墓葬里面會安排很多的機械裝置。當盜墓者進入古墓觸發機關后墓內將萬箭齊發,瞬間將闖入者置于死地。不過我覺得什么暗箭飛刀之類的經過這么多年都應該通通失靈了吧??”

  老學者笑道:“還真嚇不住你?古墓防盜是有的,比如說填沙、填石,機弩甚少。”

  劉銘華松了一口氣說道:“那不就行了?老人家,我還是敢第一個沖鋒陷陣!”劉銘華現在確定了古墓里面不可能有這些暗器膽量就大了起來。

  老學者突然嚴肅道:“暗箭飛刀的機關我并不在意,但是我卻認為毒氣和積沙是有可能在這個古墓里存在的。這個古墓被封閉起來不知道有多少年,在這么多年的過程中,地宮內部的尸體等有很有可能形成有毒氣體,進入地宮呼吸到這樣的氣體同樣也是很危險啊。”

  老學者說完看了看劉銘華覺。劉銘華縮了縮脖子說道:“太恐怖了!”

  老學者又道:“不管如何,我們都要打開這座古墓。開始拆門吧!”

  老學者一聲令下。古墓清理隊也立刻開始行動。他們搭著梯子上去然后開始撬磚。當然這個古墓建筑得非常堅固。古墓清理隊員雖然非常有經驗,但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艱難地取下了第一塊磚!不過有了第一塊,接下來的工作就稍微輕松一點了。

  古墓清理隊員有條不紊,一層層地按照編號往下取磚。拆開上面幾層封門磚后。古墓清理隊員發現墓內一團漆黑。而且明顯感覺到一股陰風向他襲來。古墓清理隊員都有一點發抖。然后他們下來休息了一陣。說一下情況。

  最后經過火種實驗,發現里面好像沒有可燃氣體,古墓清理隊員才放心繼續工作。

  看到這一些。劉銘華比較佩服。沒想到唐朝的考古人員就這么聰明了,就知道用火把實驗古墓里面是否有可燃氣體了?

  慢慢的,封門磚被拆開了,古墓清理隊員很興奮,他們發現整個墓室很完整,應該是沒有被盜?

  現在古墓清理隊員已經不擔心毒氣了,這時候外面空氣已經進來,古墓里面的氣體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對流的空氣不斷讓古墓內的污濁氣體稀釋,此時古墓清理隊員開始加快拆除封門墻的速度。隨著封門磚逐漸地被拆掉,現場人們的心情則越來越激動,仿佛夢想中的奇珍異寶就在咫尺之遙。后面人群的情緒開始騷動起來,大家都想目睹這堵封門墻后究竟有什么東西存在。

  就在這時,封門墻后面的水中飄過來一件物品,這件物品立刻引起了老學者的注意!

  “啊?有這么鮮艷的絲綢?不會吧,這古墓年代甚久啊!”老學者有一點興奮的語無倫次了。絲織物極其容易腐爛,在古墓內非常難以保存,一旦出現就意味著這個墓內的隨葬品保存非常完好。據此推斷,這座地宮內不僅保存了豐富的金銀珠寶等硬質文物,而且很有可能出現記錄文字的紙張或者絲織物,這將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這種情況下,老學者怎么能不興奮?

  “啊?這……太不可思議了!”其他的古墓清理隊員同樣震驚了。這座古墓年代久遠,根據慣例這種墓葬極少會出現絲織物或有機質文物,包括骨骼大致都腐爛。但現在竟然出現絲織物大家能不高興?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這樣寶貴的文物當然不能用手去抓。大家只能蹲下來仔細觀察,也不敢動。

  最后,老學者決定親手托起這個寶貴的文物,然后進行保存。但是老學者覺得不對,疑惑道:“不對,這顏色如此鮮艷,不是古代絲綢啊?”

  大家伙立刻探頭看了起來。發現這布很新?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劉銘華疑惑道:“這……這不是包頭巾嗎?就是村民包頭的那一種?”

  老學者目瞪口呆道:“還真是?可……古墓中為何有現今之物?莫非,此墓被盜了?”

  老學者立刻臉色慘白。巨大的希望立刻變成了巨大的失望。

  古墓清理隊員這個時候也終于發現了這真的是一個包頭巾。大家伙真石化了。興奮點一落千丈!

  完了,有現今包頭巾肯定就有人進去了。大家都感覺萬分的沮喪!現在古墓清理隊員真的是鴉雀無聲。前后不到半個時辰,這些人員仿佛乘坐了一趟過山車,經歷了從天上跌落到地面的感覺。沮喪的心情籠罩了整個現場,難道就此結束?所有的人都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老學者強打精神說道:“繼續!這包頭巾如此新,有可能此墓真被盜了,而且還是最近被盜。但是我們還是要去看個究竟。”

  看到老學者發話了,古墓清理隊員也振作起來繼續開始工作。經過分析得出了一下結論:結論一,先前探望者無意掉入,不過這不可能。之前沒有人進去。結論二,盜賊已經進入后室。這一點是大家最擔心的。不過從外往內看沒有發現被盜跡象。

  老學者這個時候心情異常沉重。也許這個探寶行動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目前進入地宮的唯一道路就是考古人員挖開的這個狹小的通道,但地宮內出現的現代包頭巾卻意味著已經有人早于古墓清理隊員進入地宮內部。令人震驚的是沒有發現任何的痕跡說明有第二條通道進入這個神秘的古墓。誰又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地宮呢?

  如果有人能進來,那這盜墓賊可太厲害了!

  劉銘華看到現在這情況,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難道這個古墓真的被盜了?要不然怎么解釋那個包頭巾?開玩笑。唐朝村民用的包頭巾怎么可能跑進這個密封的古墓里面?

  不過。劉銘華還是非常相信“文婷”。“文婷”絕對是超高科技系統。這系統肯定不會開這個玩笑。

  老學者看到大家有點垂頭喪氣,就立刻給大家打氣說這個古墓不一定被盜。

  因為看目前這個情況,即使真有盜墓者進入地宮。但由于古墓內注滿了水和污濁的空氣,那么闖入者也不可能再次活著走出去,他們很可能直接在地宮中死于非命。

  如果事實真如同推理那樣,那么古墓內的寶藏應該依然完好無損。得到了這個結論后,老學者越來越興奮,再次激動得滿臉通紅!立刻指揮大家加快進度。

  現在必須要找到事實真相:這個盜墓者最終有沒有走出去?如果有,文物肯定被盜。如果沒有呢?這就是大家急需知道的答案!

  這時,有些年輕古墓清理隊員想立刻進入地宮里看個究竟。到底有沒有盜墓賊死在里面,到底地宮中的奇珍異寶是否已經被盜一空。

  老學者說:“不要著急。不能亂。這樣,你們幾個和劉公子第一批進去,不能全體都進去。”

  劉銘華興奮道:“好!”劉銘華說完給了馬周一個放心眼色,然后就和幾個古墓清理隊員慢慢走進古墓。

  現在到了這個地步了,無論如何需要有人首先進入,對地宮內情況做出一個基本地判斷。

  老學者帶隊,幾個人走了進去。一個腳印壓一個腳印往前走為了解釋疑問也為了看是不是有盜洞造成垮塌的傷害。

  火把燃燒這,大家慢慢前行。

  老學者一邊觀察甬道內磚石結構是否存在危險。進去以后,前室沒有發現什么跡象,沒有垮塌或者堆積的這種東西,也沒有擾亂,就是一層淤泥,靜靜的一點水。很厚的淤泥有些拱凹的,想不出下面是什么。

  劉銘華想了想還是走到了最前面,“文婷”可是需要里面的神秘能量,劉銘華必須首先發現這個神秘的能量。

  突然老學者叫住劉銘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老學者好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閉上眼睛平靜一下心情睜開眼睛之后發現自己剛才并沒有看錯!他震驚道:“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劉銘華回頭看著瞠目結舌的老學者,感到有點奇怪。老學者發現什么?什么情況能讓他如此震驚?

  劉銘華順著老學者目光看了過去,然后劉銘華渾身一震,也呆若木雞!

  劉銘華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墓室里面的門只有一扇!劉銘華就是再不懂也知道古代人的墓室實際上和人的房間一樣,門一定是齊全的!現在看到這個門只有半邊了。應該有兩扇門的地方現在只剩東邊這一扇了?這意味著什么?

  難道是被盜了?但是被盜了最多是把石門打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扇門不翼而飛!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詭異的事情?看到這個不可思議的場景怎么能讓人不目瞪口呆?

  劉銘華愣了一陣之后然后問道:“老人家,這一扇門都不見了,是不是意味著這座古墓被盜了?這肯定是人為啊!一扇門不會憑空消失了吧?”

  老學者愣了好久之后搖頭道:“哎,此刻還不敢斷定。但,我是第一次看到此種情況。要知此種巨型石門甚重,就算有盜墓賊進來,也不能將一扇巨大石門砸碎啊。”

  老學者說完再次搖了搖頭。按照規矩,這一對石門應該是完全閉合的,誰會打開這道石門呢?而且搞得一扇石門不翼而飛?

  不僅如此。老學者自從進入地宮的那一刻起。他的腦海里就異常緊張,疑問就一個接著一個。他熟知各時代皇家陵墓,但他發現面前的這座古墓和他以往的經驗完全不同。現在老學者有一點頭疼了。

  “繼續前進!進去看看。我不相信一扇巨大石門會不翼而飛!”老學者咬了咬牙說道。

  “好的!”劉銘華拿著手電筒,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老學者緊跟著劉銘華的步伐。

  當他們兩個慢慢走過這道只有一扇石門的大門之后。他的眼睛再次看到了一個難以置信的現象!這一扇石門真的是不翼而飛了!地上只有薄薄的一層淤泥。連一點碎石頭都沒有!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劉銘華張口結舌道:“老……老人家,這個墓室不可能只有一扇石門吧?這真是太奇怪了。”

  老學者苦笑一下說道:“怎會只有一扇門?這巨大石門在設計時就是考慮到盜墓者。通常情況下,兩扇巨大的石門關閉之后。石門后面會有一塊巨大的自來石頂住。因此,石門一旦關閉,人力就很難打開了。所以,歷代盜墓者都是鉆洞直接進入墓室盜墓,而不是選擇打開墓室的石門!”

  劉銘華聽完老學者的解釋道:“明白了。看來大石門真很管用,那些盜墓賊只能變老鼠了。”

  老學者抬頭看了看又說:“你看,原來設計的時候是有石門的。因為這里有鐵臼。這裝置就是把這個石門套住的。但是現在這個鐵臼斷了,只剩下半茬了。”

  劉銘華抬頭看了看說道:“還真是,這么巨大的鐵臼都斷掉了,這需要有多么大的力量?莫非是一群人進入了古墓?要不然怎么解釋?”

  老學者沉思一會說道:“確實需非常巨大之力量!據目前所知來看,只有一種解釋了這石門是被撞破的!你看,從崩裂的鐵臼可以推測失蹤的石門曾經被強力撞擊,這力非常大,不僅撞爛石門,而且還撞崩了這厚厚的鐵臼!”

  劉銘華傻傻道:“真是難以想象,撞爛這個石門需要多大的力量?怕要有幾十個人吧?”

  老學者道:“更令人驚奇的是石門被撞破已成事實,可地上卻沒有任何碎石痕跡?這如何解釋?莫非,石門被撞破之后,撞破石門之人不但離開了此古墓,還把散落在地上的碎石全部清理干凈?這簡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啊!莫非盜墓者是君子?”

  劉銘華說道:“就算是君子,也不能清理得如此干凈吧?我踩了下,地下沒有發現一塊石頭。”劉銘華說完就繼續觀察起來。總會找出一點蛛絲馬跡吧?

  老學者突然道:“看到沒有?地面上有一坑,這原來是放自來石的地方。此刻,我們也沒有發現自來石?那這自來石肯定是撞爛拉走了!自來石啊,那是多么重多么堅固的大石?要撞破這扇石門和后面的自來石,須有大力從甬道內向石門猛烈撞擊!可在封門墻依然完好之情況下,何人能夠從天而降進入這個甬道,最終擊破石門進入地宮呢?”

  老學者提出這個問題,也是劉銘華所疑惑的。按照目前觀察,并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有另外一個通道可以進入這里。但是如果人數少了怎么可能撞壞石門?

  老學者現在有點發懵。一連串的疑問考驗著老學者先是大水,排了幾天幾夜。然后是來歷不明的包頭巾。現在古墓石門離奇失蹤……最后老學者意識到這個地宮非常可能已經被人洗劫了。但是盜墓賊是如何進入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