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500章了……)
天還沒亮,只東方天際露出一抹魚肚白。
盧元池一骨碌爬起床,穿上衣裳,推門出去。
這是他家,頗為簡陋,只得一間矮房,房外圈一個小院子,水井在院內,井邊搭建著灶臺,用來做飯煮食。只是家貧,已經許久揭不開鍋,那灶火也生不起來。
他為孤兒,父母早喪,州郡被蠻軍占據后他淪為苦力,沒日沒夜地做著沒完沒了的重力活。但與別的苦力不同的是,盧元池自幼讀書識字,一有閑暇,便用樹枝在地上涂鴉,寫的內容五花八門,或一個字,或一個句,寫完就抹掉,然后又寫……
仿佛一寫起來,就能忘卻身上的疲憊勞累,以及挨受皮鞭的疼痛。
他的這個樣子落在別人眼里,便像是個讀傻書的呆子。淪為奴隸,天天餓著肚子,一不小心就會死于非命。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讀什么書,寫什么字?
盧元池卻不管,只做自己。
前些時日,蠻軍被滅了,所有的奴隸都獲得新生,生活一下子有了希望。盧元池聽說州衙招攬人才,他一思量,立刻便去了。幾番考核下來,卻是通過,獲得了培訓的機會。
清早,天氣清涼,盧元池到水井邊打了一桶水,用塊粗布濕了水,往臉上一撲,打個激靈,一下子精神了。
略略收拾了下,抬腿就出去。
“馳哥兒,這么早就去州衙了呀?”
一把響亮的聲音叫道。
“原來是羅大嬸……嗯,是的,上課不能遲到。”
抬頭看見隔壁的羅大嬸,盧元池回答道。羅大嬸身邊還有一個苗條的身影,正是其女兒小娟。有點害羞的樣子,微微躲在母親后面。
“那是,公干不能耽誤……”
羅大嬸笑容可掬。
盧元池道:“如此,我便去了。”
說著,邁開大步前往州衙。
羅大嬸在后面看著,嘆一口氣,一把扯住女兒,恨鐵不成鋼地說道:“我說娟兒,你怎地不懂抓住機會,連話都不敢說。”
那女兒臉色紅撲撲的,一手抓著衣角:“娘,人家怎好意思?”
“這年頭,好男人不好找,錯過就沒了。我可聽說馳哥兒很快就要出去做官了的。到時候,看你怎么辦?”
羅大嬸說道。
“不行,今晚等他回來,你便去他家,若是生米煮成了熟飯,那就好了……”
小娟聽自家母親這般說道,不禁滿臉羞紅起來,只是內心中,竟隱隱有些期盼起來。
孟家的到來比預期中要早一些,也要順利一些。商人本性,善于趨利避害,總會留有后路,選擇去青州之際,本來就預設了退路,當真下了決定,家族上下,立刻全員動起來。
相比于遷移,反而是下決定的過程比較困難。
孟慶巖回去后,把與陳三郎見面說的話原原本本說了,另外,還有他對于州郡情況的見聞等等,事無巨細,毫無保留。
孟家馬上召開家族大會,開始商議大事。
會上,并非所有人都贊同回雍州,出現了不少反對的聲音。他們反對的理由也充分,主要是認為陳三郎靠不住!
陳三郎實在太過于年輕,基業淺薄,投奔過去,如果有什么差錯,那就萬劫不復,整個家族都會遭殃。
孟家家主孟和田想了想,只問了句:“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去處,我們也可以去的。”
諸人登時啞口無言。
選擇雍州,本就是別無選擇。
“既然如此,那就定了。”
孟和田直接拍板。
時間緊迫,遲了,怕是走不了。前天,燕王又派人來催,說軍資緊張,要孟家再出五千擔糧食。糧食不夠的話,可折現給錢。
孟和田聽到,差點要一口鮮血吐出來,如果說開始是慢放血,現在就是要撥皮削骨了。再不走,渣都不剩。
孟家富甲一方,家大業大,人手也多,家中養著不少門客之類,各具才能。不過遷移之事,事關重大,務必保密,門客信不過,主要還是派家生子來做事。
幌子,是籌糧!
對于這個,燕王是喜歡的,糧食和金錢相比,還是糧食更加具有價值和流通性。
而且燕王也沒想到孟家會返回雍州,雍州雖然平定下來了,但一片荒蕪悲涼,死氣沉沉,哪里比得上青州?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后,孟家開始撤離,本來還預備要讓陳三郎方面幫忙,但由于沒有遭遇到什么阻難,非常順利,完全憑借己身力量便完成。等燕王接到情報,孟家主要的人物都已安全跑到雍州州郡去了。而青州境內的孟家店鋪都轉移一空,化整為零,不知去向……
得悉此事,燕王大發雷霆,甚至放言要攻打雍州,追殺孟家。只是經過幕僚軍師們的一番勸說后,他最終放棄了大動干戈的念頭,改為寫了一封措辭嚴厲兇猛的書信,派人送給陳三郎,要他不許收留孟家,否則將會如何如何……
陳三郎接到信后,很認真地看了,然后很認真地扔了。
青州方面,燕王一如往日,舒舒服服地做著自己的藩王……
孟家的到來,如同最后一塊拼圖,彌補了陳三郎班子中的不足。在他的計劃中,農民重要,工匠重要,商人也非常重要,缺乏經商貿易,很多東西便如同一潭死水般,還處于自產自足的落后階段,不利于民生發展。但在這個時代,商業的發展自有規律竅門,需要專業的經驗豐富的人士才能做得好。
過往時候,這方面多是周何之來負責,但他畢竟是正規的讀書人出身,不具備錙銖必較、以及敏銳的商人氣質,小本經營問題不大,當攤子鋪開了,難免力不從心。
何況周何之身為戶房主事,本職事務繁多,實在難以兼顧得來。
于是乎,商業房應運而生,孟家適逢其會,互相契合起來,形成了互補互利的局面。
孟家家主孟和田接受任命狀,成為商業房主事,部門中的執事干事等,多是出身孟家,由孟和田推薦,陳三郎落印。
用人不疑,陳三郎用實際行動要表明了這一點。
用人是一方面,交予商業房的任務可是半點不少,而且都是些難度頗高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