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423章 每日一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儒道至圣

  所有的官員望著方運,目光變幻不定。

  他們都有相同的念頭,方運的真實目的絕對不可能是尊禮復古。

  就如同,方運之前真正的目的也不可能是為了趕走姜河川和李文鷹。

  那些支持方運的官員還在猜測方運的真實意圖,但是,那些反對或中立的官員,卻已經得出結論。

  方運要想擴大權力,自然要找一個有效的切入點來罷免一些官員,現如今看來,禮教將會成為方運排除異己的主要手段。

  但是,在方運沒有正式出手之前,誰也不好反對。

  畢竟,景國有禮殿,人族有儒家,方運只要嚴格按照儒家的標準去做事,眾人就很難展開反擊。

  更何況……

  許多官員望向方運身后的禮殿大學士。

  誰也不清楚禮殿到底給了方運多大的支持,即便是左相,也沒有得到圣院任何一個殿閣如此明確的支持。

  方運掃視眾臣,道:“與蠻族大戰之后,景國百廢待興,我們萬眾一心獲取的勝利果實,萬萬不可被篡奪。為了穩固景國上下,為了讓景國能更加安定繁榮,為了應對接下來的妖界入侵,本相號召,從今日起,景國官員從自己做起,開始每日一禮的尊禮復古。待每個官員都能遵守禮教,我們再進行第二步,將禮教向全民推廣。”

  眾官立刻琢磨“每日一禮”這個新詞語。

  方運看向監察院掌院御史,問:“何大人,監察院監察本官言行,若有官員違禮,諸位御史是否會參奏?”

  監察院掌院御史何鳴祥正色道:“人族重禮法,若官員違禮犯法,我監察院自當參奏。”

  何鳴祥只說禮法,不說禮教。

  方運點點頭,并不在意何鳴祥的文字游戲,當場望向右相曹德安與輔相楊旭文,道:“曹大人,楊大人,本相欲命監察院在未來一段時間主要檢舉官員違禮言行,并列入考評,兩位閣老是否反對?”

  曹德安立刻道:“尊禮乃是讀書人首要之事,本官附議。”

  方運又盯著輔相楊旭文看。

  方運不主管監察院,若強行發令,監察院可以陽奉陰違,甚至有權抗令。但是,若內閣達成共識,擬出圣旨加蓋玉璽,監察院若敢不作為,方運便可有借口拿下監察院的御史。

  畢竟,景國名義上還是內閣與國君共同治理天下,反對內閣統一的決議,那便是反對整個景國。

  楊旭文沉默數息,道:“老夫不會反對此事,只不過此事是否還需再容商議?”

  方運點點頭,道:“既然楊大人不反對此事,那內閣三相已經達成一致。至于楊大人擔憂的細節,事后內閣可再議,還會勞煩楊大人。”

  楊旭文愣了一下,微微皺眉,但沒有說什么。

  一些支持皇室的官員暗道壞了,方運太過奸詐,他知道楊旭文絕對不會在這種時候站出來反對,所以問楊旭文是否反對,而不是問是否同意。這就導致方運掌握主動,順勢統一內閣的意志。

  畢竟方運不是左相,乃是四境大儒,是虛圣,關鍵為景國為人族立下大功,楊旭文這人又極為愛惜羽毛,至少目前不可能冒著得罪那么多人和勢力的風險,在這種小事上反對方運。而且,方運還給他留了情面,這件事不會將他排除在外,以后他還有權參與。

  方運望向垂簾,道:“內閣諸相已經達成一致,今日便可草擬詔書,請君上示下。”

  垂簾之后,景君沒有立即回答。

  但是,眾官已經明白,太后基本不可能反對,因為方運占據了大義的名頭,一旦太后反對,那便等于否定整個內閣,之后方運與曹德安必然聯手發力,用內閣的方式對抗皇室,偏偏輔相楊旭文已經同意,他不好再反對方運與曹德安。

  眾官甚至懷疑,方運背后一定有一個品級極高的老官僚在出謀劃策,否則方運再天縱奇才,也不可能如此快便掌握朝堂斗爭之法。

  畢竟,內閣的斗爭手段和縣令的斗爭手段完全不同。

  許多人看向右相曹德安,懷疑他已經變成方運的影子幕僚,心中暗嘆,這意味著曹德安已經拋棄右相的獨立性,徹底倒向方運。

  這也意味著,即便是現在的方運,其權力也已經接近柳山的顛峰時期,只差將一些衙門的主管變成他的人。

  他們卻不知道,方運很早就深刻認識到什么是集體意志什么是大局觀,擔任左相后自然而然會運用這種手段,與曹德安毫無關系。

  過了數百息,景君的聲音才從簾幕后傳來。

  “此事不可一蹴而就,待內閣擬出詔書,朕再決定不遲。”

  眾官聽后松了口氣,看來太后也深諳斗爭之法,知道沒辦法直接拒絕方運,那就暫時拖延一段時間,若是有轉機更好,若是沒有轉機只能同意,也遠遠勝過當場同意。

  景君以后決定,也代表太后和皇室在向方運傳達皇室并非軟弱可欺。

  方運點頭道:“那微臣命文書房擬旨,明天等消息。”

  一些官員皺起眉頭,方運這話看似平平,實則是下達了限期警告,略顯霸道。隨后,他們反倒放心,這意味著方運做事的手段不會像柳山那么陰毒,很多事都會擺在臺面上。

  吏部尚書盛博源冷哼一聲,道:“方相年少成名,氣血方剛,說話做事應考慮朝堂上下。”

  “本相知道了。”方運道。

  幾個御史猶豫數息,終究沒有參奏方運,畢竟方運沒有直接命令太后國君明天給出結果,實在不算把柄。

  退朝之后,眾官回到各自的官署。

  左相閣的文書房忙碌起來,開始草擬兩份詔書,一份實行每日一禮,一份是命令監察院檢舉官員的違禮行為,并列入考評。

  至于監察院的正堂之中,則陷入激烈的討論。

  監察院乃是開國太祖將都察院改制而成,第一主官乃是掌院御史,其次才是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再之后便是各道御史。

  景國開國伊始,每州分兩道,京城一道,后給六部各開一道,其余衙門合成一道,屢有增減。

  目前,密州、江州、象州、燕州、東云州和京城共十一道,加七道,監察院共有十八道,每道各有一位御史。

  除卻兩位道御史在外,監察院的二十一位御史盡聚一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