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46章 簡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田緣

  何夫人盈盈站起身,走到杜鵑身邊,驚異地問道:“姑娘竟然如此快速就打開了?”

  杜鵑微笑道:“僥幸而已!”

  她是想謙虛些總沒錯,然其他姑娘聽了心里難受萬分,哀怨又嫉妒地看著杜鵑:怎么她們就沒有這個僥幸呢?

  何夫人歡喜萬分,托著已經開啟的盒子上下觀看。

  另兩位夫人也圍上來觀看,越看越贊嘆。

  她們目光在杜鵑臉上直打轉,想問她是如何開啟的,又覺得不合規矩,而且杜鵑未必會愿意告訴她們,到時被她拒絕臉面上可不好看,遂忍住了。

  何夫人強忍激動的心情,招手叫來一個丫鬟,命她捧了這盒子去告訴前面,就說已經有姑娘開啟了一個盒子,要換大的梳妝盒來試。

  那丫鬟忙抱著盒子就去了。

  沈祭酒等人見了大喜,激動地觀看。

  林春有些意外,但也沒太驚訝。

  因為七個盒子中,數這個最容易開啟,只要稍微了解他家的情況,就能做出正確選擇。

  他想的倒容易,別人聽了羞愧死——

  誰沒事想那些彎彎繞?

  他當時本不想把這盒子放進來的,然一來他沒空再另做一個,二來也是有意通融,讓至少有一個人能開啟梳妝盒,證明他不是有意刁難。

  否則的話,得罪京城所有貴女的下場他想也想得出。

  他就算不肯折腰,也不愿做這樣的蠢事。

  那邊,沈祭酒已經把大梳妝盒命人好生送去正房,他則和幾個老者圍著“春夏秋冬”研究去了。

  上房。杜鵑接過侍女送來的梳妝盒,入手沉沉的。

  目光觸及盒面上圖景,便有些眼花繚亂。

  她忙對何夫人蹲身施禮道:“夫人,請允許小女子另擇一間靜室仔細研究此盒。”

  何夫人扶了她一把,笑道:“原該如此。”

  遂領著她去了隔壁套間。

  廳中研究小梳妝盒的少女又換了一批。原先那批如王澄等人則退到一旁苦苦思索,以期望靈光乍現,等再輪到自己的時候一舉開啟。

  杜鵑拿到大梳妝盒,所有人不約而同把目光投向她。

  聽她單獨要一間屋子,一個個都不忿。

  她們很想借機看看這大盒子呢,竟要避開她們。

  然杜鵑要求又很合理。想那小梳妝盒都如此復雜難開,何況大的,正要靜靜思索和計算才對,人多肯定受影響,于是只好看著她跟何夫人走了。

  套間內。杜鵑要了紙筆,然后坐到圓桌邊仔細觀看這個梳妝盒。

  這盒比剛才那小的要大一倍,長寬高皆有一尺,通體金光閃爍,色彩瑰麗,細膩如脂,幽香陣陣,竟是用金絲楠木制作的!

  她深吸一口氣。先凝神細看正上方盒面。

  上面雕的圖是兩座山峰夾著一汪湖泊,左邊山峰被隱去半邊,只顯示正前方山峰全貌。右半邊雕刻的是《道德經》文字。山峰正中沖下一匹瀑布,占據了一半山峰位置。細密的水波紋理,輔以極細微的水紋雕刻,使瀑布生動逼真。

  杜鵑只覺得眼睛一花,仿佛被吸入畫中,順著那瀑布從高處落下。一頭沖入氤氳彌漫的湖中。

  忽然感覺嘴上一涼,似乎觸及水面。

  她不禁嚇了一跳。本能地將上身往后一仰,跟沈祭酒當時動作一樣。

  退開后才發現。原來她不知不覺靠近盒子,嘴唇碰到盒面上,才會有涼潤潤的感覺,心下驚異不已。

  一旁的何夫人見過沈祭酒當時情形,更加驚異。

  杜鵑已經認出這盒面雕得是黃蜂嶺的一處圖景,當日她襲擊昝虛極、后來跟林春逃脫的地方。

  剛才,她覺得自己沖入湖中的一剎那,恍惚看見水下有個女子騎在虎背上潛游,可不驚異?

  她定了定神,心想不能瞎看瞎碰,還是先將全部盒面圖景都看一遍,有個總體印象再做計較。于是轉動盒子,用眼光粗粗瀏覽。

  這一看果然看出些門道:

  盒子背面雕刻的正是泉水村,一派山水田園風光,恬淡之極。頓時她被一股濃濃的溫馨包圍,近日聚集在心頭的憤激和煞氣散去不少。底圖上雕刻的是《道德經》前幾章文字。這雕刻的手法十分高超微妙,一個個細小的字跡仿佛虛懸在圖面上,絲毫沒有破壞原圖的感覺。

  盒子正面即是剛才看的黃蜂嶺的高山湖泊。

  盒子前面雕的則是回雁谷景色。卻抽象了,活化成一幅太極陰陽圖。回雁湖和回雁島是陰魚,陸地樹林是陽魚。文字部分卻不是《道德經》,而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盒子左右兩邊則是回雁谷地形的延伸,左邊是鳳尾山,配的文是李白的《蜀道難》;右邊是另一座山,配的是一首詩。

  杜鵑全部看完,心中并無頭緒。

  其實也不能說沒有一點頭緒,最起碼她看出順序來了:

  盒子背面的泉水村圖景應該是第一幅;

  盒子正面的黃蜂嶺瀑布湖泊是第二幅;

  盒子前面的回雁谷和左右兩邊的山巒共同構成第三幅。

  這理由只有她這個降臨在泉水村,又在黃蜂嶺逃脫禁軍緝拿,然后遁入回雁谷的人才最肯定。

  所以,杜鵑并不覺得喪氣,凝神細細從頭再看。

  第一幅圖極溫馨,展現了一種原生態的生活場景,配著《道德經》文字,正是清靜虛極自然的宇宙濃縮。

  不知不覺,她又轉動盒子將目光移到第二幅圖上。

  然后,她再一次被吸入心神,沉入畫境。

  然后,她果然又看見了騎虎的少女往水下潛去。那方向朝著圖的右下角。而在角落里,另有兩只大雁展翅飛翔。

  雁南飛!

  一飛飛到回雁谷!

  杜鵑退出目光,心情有些激動。

  騎虎的少女和大雁,定睛細看是看不出的。

  這是一種暗雕手法,借用金絲紋理和浮光點點匯聚成圖案。若盯著細看。只能看見明面上雕刻的光點和紋理;需目光漫無焦距,以心神沉入其中,才能發現端倪。

  再看第三幅圖,發現分別在太極圖陰陽魚的魚眼位置也用暗雕手法雕了兩只大雁。

  這兩只雁混在回雁湖和森林上空上下翻飛的鳥兒當中,很不易察覺。

  杜鵑飛快在紙上記下這些,暗自分析。

  然想來想去。依然覺得心中如一團亂麻:泉水村、黃蜂嶺、回雁谷,騎虎的少女、南飛的大雁,再加上《道德經》和太極圖,還有《桃花源記》等,怎么串起來?

  她禁不住在心中抱怨:“春兒你還不滿二十。整這么復雜的東西出來干嘛?你弄出來別人開不了不要緊,連我也開不了,你有什么意思?”

  想到這忽然一激靈:

  對呀,林春不可能弄太復雜的。

  這盒子別人可以開不了,她必須要打開!

  想到這,她不再看盒子,也不再揣摩復雜的圖文深意,只將這三幅圖串聯起來想。再聯系她和林春的關系、他們之間的過往和將來。

  這一坐就是兩個時辰,她完全忘記了身外事。

  外面可熱鬧了。

  這次蘭桂會,可說是最無趣的。也是最有趣的。

  無趣,指的是武比很快決出頭名,絲毫懸念沒有;而文比也因為林春弄了這一出,導致很多項目都草草收場。

  有趣,是指少女們被林春激起憤慨之心,但凡有些才學和傲氣的。也無心其他項目的比試了,都聚集到正房這邊來。發誓要解開梳妝盒。

  這一來,好些技藝一般的趁機奪了女紅、廚藝等項的頭名。

  王澄等人根本無所謂——得了頭名又怎樣?

  那梳妝盒打不開也枉然。

  像她這樣的家世人品。根本不需要蘭桂會名次來增添光彩,她更在意打開林春制作的梳妝盒,那才是真本領。

  少女們忙了半天,依然沒有人繼杜鵑之后打開小盒。

  大家因此同仇敵愾起來,也不單獨研究了,三五個好友聚集一處共同討論。

  各人都不藏私,將各自的理解說出,湊在一處,希望能給某人啟發,出現奇跡。

  而沈祭酒每隔半個時辰就派人來問何夫人,杜鵑可開啟了大梳妝盒。

  何夫人為不打擾杜鵑,走出去告訴說,雖未開啟,但看情形好似深得其中滋味,已經坐了兩個時辰沒動了。

  這消息更刺激了少女們,頹喪之余,再次問起杜鵑來歷。

  張均宜便說她問過了,說是趙家親戚。

  這等于沒說。

  大家恨不能派人去把趙家姐妹拖來問個清楚明白。

  再說杜鵑,約莫半個時辰后終于有了進展,總結了三點:

  一,這三幅圖展現了原本溫馨簡樸的鄉村生活受到外界沖擊,然后衍生一系列事件,回雁谷是他們理想的未來。

  二,《道德經》從理論上解析這個變化過程,預示未來。

  三、是她和林春的感情線,暗中貫穿了三幅圖。

  至于《桃花源記》什么的,應該是迷惑人的,僅僅給圖配上相應的文字而已。

  想罷,她又從頭再細看三幅圖。

  盯著第一幅圖看了半響,她忍不住低呼“我靠!”

  這是受刺激大了,才脫口而出,因為她發現第一幅圖也有暗雕,竟然還是英文“whereare誘李墩!”

  她心臟不住抽搐:“春兒你還能再弄復雜點嗎?”

  復雜?

  不,肯定不會復雜,應該很簡單!

  若復雜了,這盒子就無法開了!

  她可以肯定,林春做的這個盒子是給她的。

  那她就一定要能打開。

  若是太復雜,萬一她想岔了怎辦?

  所以,不管這圖、這文字、這暗雕寓意什么,最后結果必定是很簡單的。

  簡單?簡單!

  她盯著“李墩”二字出神。

  李墩,是她來到這個世界的原因和目的,是連接前世和今生的紐帶,是她心心念念的愛人,是她無法抹煞的過往,她生活在泉水村,心里卻一直掛著他。

  這第一幅圖開啟的關鍵字就是“李墩”!

  杜鵑深吸一口氣,再分析下一步。

  最后兩天了,親們檢查下倉庫,看還有粉紅么……感謝所有讀者的支持。(

  (明智屋中文沒有,更新及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