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楊廣行宮,兩儀殿。
楊廣看著手里的一份塘報,面帶微笑,抬起頭,笑著對恭立在面前的王世充說道:“王愛卿啊,總算河北的好消息不斷,先是楊義臣消滅了那個大匪首張金稱,緊接著又趁著高雞泊的賊首高士達,偷襲我軍郭旬部隊之后驕狂無備,與敵決戰,詐敗后突然反擊,大破敵軍,斬首三萬多級,陣斬高士達,現在河北南部的賊人,在高士達和張金稱兩大匪首相繼伏誅之后,可謂徹底平定了。”
王世充微微一笑,拱手道:“微臣祝賀陛下,有楊將軍這樣的忠臣猛將,足以掃平天下了。”
楊廣的心情很好,順手抓起一塊葡萄味的冰塊,丟進了嘴里,這是歷陽郡丞趙元楷想出來的高招,把葡萄酒做成冰塊,放到嘴里就是葡萄味的了,比干巴巴的冰塊有味道多了,靠了這個小發明,加上其他獻上的美食佳肴,他直接從郡丞升成了郡守。
楊廣笑著一指身后的那塊古色古香的青銅屏風,說道:“王愛卿啊,你這青銅屏風是從哪里找來的?這種值錢的西周古董,現在可是很少見啊。”
王世充笑道:“兵荒馬亂的,有些亂兵為了籌集軍資糧餉,就到處挖掘古墓,這屏風還是微臣上次打敗格謙部隊的時候,從他軍營中繳獲的,微臣才疏學淺,不知道這東西是真是假,這回去東都的時候,特意招募了這方面的鑒寶大師,確認了這是西周古董之后,才敢獻給陛下的。”
楊廣滿意地點了點頭:“哪位鑒寶大師啊?”
王世充說道:“是中原大儒孔穎達,此人學富五車,名重海內,因為中原戰亂,避居東都,正好被微臣遇到,聘為師長,每天聽其教誨,而這屏風,就是找他鑒定的。”
楊廣的眉頭皺了皺:“朕好像記得,這個孔穎達以前跟逆賊楊玄感有什么瓜葛吧,怎么還沒有給治罪?”
王世充正色道:“陛下,微臣特意查過了卷宗,那還是大業四年的時候,陛下在東都開講經大會,各路宿儒輪流上臺論道,這孔穎達技壓群雄,奪得頭籌,卻被對手所忌恨,想要派殺手刺殺,楊玄感當時是聽到了風聲,把孔穎達接入府中庇護了一陣,過了半年左右孔穎達就離開了楚國公府,回山隱居了,上回楊玄感作亂,孔穎達并未附逆,甚至是拒絕了楊逆的延請。”
楊廣勾了勾嘴角,看向了站在一邊的虞世基,說道:“虞侍郎,是這樣嗎?怎么這跟你說的不太一樣啊。”
虞世基為了排擠同為大文豪的孔穎達入朝為官,以前編了謊言說孔穎達隨楊玄感作亂,這回給王世充當眾揭穿,面紅耳赤,只能囁嚅著說道:“也許,也許是微臣聽到的消息有誤,等微臣再去核實好了。”
楊廣擺了擺手,說道:“罷了,現在天下盜賊未平,孔穎達這樣的文人墨客,并不是朕急需的,王愛卿,你就暫且留著此人好了,等到天下太平的時候,朕也許會見他。到時候若是覺得此人可用,你可要割愛啊。”
王世充恭聲道:“微臣的一切都是陛下所賜,您無論想從微臣這里要什么,微臣敢不從命?!”
楊廣哈哈一笑,點了點頭:“王愛卿這話朕愛聽,好了,你的這個青銅屏風朕很滿意,虞侍郎,擬旨,即日起升王愛卿為江都通守,行郡守與郡丞之職,遷為右武衛大將軍,節制兩淮所有軍事,虎牙郎將以下,各自行任免,不必向朝廷上奏折!”
王世充心中竊喜,臉上卻現出一副驚訝的表情,連連擺手道:“陛下,微臣,微臣未立大功,當不起這樣的要職啊,還請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楊廣的臉色一沉:“怎么,你要朕說出去的話再收回嗎?”
王世充連忙惶恐地跪了下來:“陛下,微臣不敢,只是,只是微臣出身低賤,這樣的要職,恐怕會惹人嫉妒的。”
楊廣擺了擺手,沉聲道:“好了,不要再說了,朕給你這個官職,也是深思熟慮的,現在天下紛亂,各地的戰事不斷,要不是這回楊義臣連破兩股賊軍,朕都不知道河北有這么多反賊,虞侍郎,平日里你總是說河北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好,怎么這張金稱,高士達都有近十萬賊寇,難道他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虞世基汗流滿面,也跟著一下子跪了下來,說道:“陛下,微臣只是見到各路的軍報塘報,并不敢隱瞞,為何河北多出如此叛軍,微臣實不知啊!”
楊廣的臉色一沉:“當真不知?”
虞世基是知道楊廣不喜歡聽壞消息,所以從來報喜不報憂,河北的求救文書一向是堆積如山,跟雪片一樣,他卻從不向楊廣匯報,若不是楊義臣這回的軍報實在是大戰,他無法壓下外,只怕楊廣現在還蒙在鼓里,覺得天下太平無事呢。
虞世基汗流頰背,連聲道:“微臣當真不知,請陛下明察!”
王世充本來心里也一直很糾結,這楊義臣打了如此大勝仗,河北南部算是給他平定了,張金稱已死,竇建德又是生死不知,自己多年來在河北的布局,有全部失手的可能,加上之前的山東徐蓋也已經反水,這兩處漸漸地有給平定的趨勢,如果讓楊義臣帶兵南下,進入中原,瓦崗軍和李密就危險了,一旦中原平定,天下沒準還真的能漸漸地平息戰亂,自己就再無機會了。
雖然這虞世基事事聽從封倫,可謂自己的死敵,但這一回,如果救了他,他一定會陷害楊義臣,先解決眼前的危險,再考慮以后的事情,這是王世充一向的準則。
在這一瞬間,王世充打定了主意,正色道:“陛下,虞侍郎所言,應是實情,各地郡守,為了諱敗揚勝,多半是不會說有多少賊寇的,最多只會說正在剿滅賊寇,情況在好轉之中,只請朝廷調兵調糧之類。這回微臣出去巡視一趟,就深有體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