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14年1月15曰,新華港,傾盆大雨。.

  雨季的熱帶是難熬的,連綿不斷的雨水、濕熱的天氣、肆虐的疾病無一不在挑戰著初來乍到的人的忍耐極限。據統計,自從新華夏地區43年10月底進入雨季以來,新華港內患病的人數比平常激增了約兩成。雖然很多人得的都是一些小毛小病,捱一捱也就自愈了,但還是有相當部分的人染上了瘧疾。

  即便東岸人在平安縣以北的丘陵山區內種植了一些金雞納樹,但目前數量還過于稀少,完全不成規模。因此金雞納樹皮粉這種珍貴的藥物產量雖然較以前有了一定的增長,但目前依然無法大量獲得。就現階段來說,新華夏殖民地也只有軍政系統官員、資深士兵、技術人員染上瘧疾后有資格使用藥物治療,普通老百姓得了病后就只能捱著了。

  進入雨季三個月來,已經有六十多人感染瘧疾,大部分都是需要去田間或水邊工作的居民,這些人中死亡者占到了三分之一,但是未死之人的狀況也不容樂觀。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十多人感染痢疾、傷寒等疾病死亡,總之每到雨季,就是新華夏地區疾病大爆發的時刻。

  其實相對而言,新華港這座城市比起歐洲人在加勒比海、非洲、印度以及印尼等地區建立的殖民地城市,從各方面尤其是衛生方面來說要好太多了。首先是城區內干爽整潔,磚石鋪就的硬化路面,以及城區建設伊始就花大代價埋設完畢的地下排水管道,這兩樣無論是在歐洲舊大陸還是在其海外殖民地城市都不多見,甚至就連東岸本土前期規劃的很多城鎮都沒有如此奢侈。

  良好的排水設施使得城區內外的積水大大減少,這就減少了很多蚊蟲孳生的環境,相對而言就減少了人們患病的幾率。其實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此時的巴達維亞和新華港,巴達維亞的城區范圍廣闊,環境復雜,城區內有小河、樹林,很多居民甚至還在里面人工修建魚塘養魚;而新華堡的城周不過才一千幾百米,面積遠遠比不上巴達維亞,城區內全是清一色的磚瓦建筑,除了一些水井和封閉的飲用水處理設施外,便再無任何水面,使得蚊蟲幾乎無孳生場所。這樣一來,也就難怪兩座同處熱帶地區的城市生活環境相差如此之巨大了。

  其次便是人們的衛生習慣。馬達加斯加開拓隊隊長史欽杰從一開始就頒布了命令,嚴禁往街道內潑灑污水、丟棄垃圾,違者將被處以罰款。每天居民們都必須將各種垃圾傾倒到指定場所,然后由專人進行焚燒或填埋。居民們也將定期進行理發與洗澡,城區內的公共澡堂每天都燒著熱騰騰的水,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下工的工人們并不介意在工作之余再去享受一番熱水澡,以去去身體的疲乏。

  這樣一來,新華堡的居民們各類疾病的發病率便降到了最低,與巴達維亞年死亡率17這個令人心悸的恐怖數字完全沒法比。雖然每到雨季還是有大量的人發病、死亡,但處理得一般都很及時,因此死亡率也控制在了可以忍受的范圍內。

  相比新華堡而言,塔城的情況就糟糕多了。這座因煤炭而興起的城市目前城墻建設才剛剛完工,但城內各類設施,城外的炮臺、燈塔、永固碼頭等設施仍然沒有完工,因此目前當地居民們的生活條件還相當惡劣。自然而然地,其居民死亡率也就很高了,為此,前陣子執委會甚至從本土給這邊補充了兩百名法蘭西移民過來,以補充因伐木、采煤、墾荒而造成的大量疾病減員。可以說,原始熱帶地區的每一點建設成就,在這個時代都是由大量尸骨鋪就而成的。

  九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停泊在新華港的碼頭上。這九艘船只都是從本土經須鯨港、河中堡而抵達這里的,分別是最新式的四艘1200噸“飛毛腿”級飛剪運輸船、兩艘帶隔艙與蒸汽換氣扇等設施的專用移民船“短跑冠軍”號與“郵差”號、兩艘1150噸級蒸汽機帆船“踏浪”號與“分水”號,以及一艘新造的護衛炮艦“劍魚”號。

  這些船中,專用移民船“短跑冠軍”號、“郵差”號在最初的設計中本來是不帶蒸汽動力的,不過后來考慮到這兩艘船將要投入的運營航段是從澳洲孤山港到新華夏的新華港,航程漫長,尤其是回程的時候航行在熱帶地區,條件較為惡劣,因此建造的時候又加上了一套62.8馬力的蒸汽機組。該船采用鐵梨木軸套的螺旋槳推進器,正常航速1112節,順風順水時航速能高達1617節左右。如此之高的航速,為了避免船只重心不穩,因此甲板上方只加蓋了一層移民居住的隔艙,使得整條船的運載人數達到了800人。當然,如果不改裝蒸汽動力的話也許能運載更多的人,但這無疑不符合東岸人快速輸送移民的初衷。

  這兩條昂貴的船只幾乎沒法運載什么貨物,從新華港前往澳洲的時候基本是空艙,船艙內除了給煙臺要塞輸送過去的五十名炮手外便再無他人。因此是標標準準的“移民專用船”,且沒有任何武備,執委會一共只建造了兩艘試試水,以后什么時候再開工建造這種奢侈昂貴的船只就只有天知道了。

  這兩條船將與目前已經運行在這條航段上的兩艘笛型運輸船一起運輸移民,每趟能夠輸送移民2500人以上。當然它們并不會與那些航速緩慢的笛型船一起航行,那樣將完全發揮不出它們高航速的優勢。它們將在每年五月初的時候抵達孤山港,裝運移民返回新華堡;而由一艘快速巡洋艦護航的笛型運輸船船隊將在每年五月底時抵達。第一撥船隊在抵達新華堡后稍事休整,然后將在六月下旬再次抵達孤山港接運第二批移民返回;而在八月中旬的時候,第二撥船隊將再次抵達孤山港運走最后一批移民,至此,全年的運輸任務基本結束。

  從中可以看出,目前從新華港到孤山港這條航段,東岸人的船隊一年可以跑兩個來回,運走五千人以上。當然,如果移民數量過多,再多跑一兩個來回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那樣受天氣、海況等因素的影響,航速將變慢,尤其是對依靠純風帆動力航行的笛型運輸船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如果可能的話,東岸人還是愿意在每年的十月中旬之間結束一年的航行任務,然后給水手放假、保養維護船只。

  四艘“飛毛腿”級風帆飛剪運輸船負責的航段是從本土經南非到新華港,航行時間段基本上和前面一致,即南半球的冬春季節,一年同樣可跑兩個來回。這段時間風向利于航行,且南非厄加勒斯角這片夏季時的風暴海域風平浪靜,風險也小。四艘“飛毛腿”級飛剪船一次差不多能運36004000人,不過它們本質上還是貨船,回程時不可能全運移民——事實上在前期也沒那么多人給他們運,它們除了運移民以外,還將裝運一些木材回本土。當然,如果有從蘇伊士港交易來的女奴或牲畜的話,他們回程時可能也會搭載一些。

  最后剩下的一艘護衛炮艦及“踏浪”、“分水”號多功能機帆船將滿載貨物,經澳洲孤山港,前往金山港與前期抵達那里的三艘艦船(一艘護衛炮艦、一艘笛型運輸船、一艘武裝運輸艦)匯合,然后北上前往黑水港,加入黑水臨時派遣艦隊的序列。屆時,黑水艦隊將擁有六艘蒸汽機帆船的龐大規模。其中,視情況可能會將兩艘噸位較小的明輪機帆船放置在澳洲,往返于其兩個港口之間,全年可通航;另外四艘船將在北半球的冬春季節從利尻島鴛泊港啟程前往金山港,一次能運35004000人,同樣一年可跑兩個來回,這便是七八千人。

  一下子多出來這么多船,這需要的水手數量也相當巨大,起碼也要250名水手、3040名蒸汽機維護修理工,以及100名以上的海軍炮手,這個壓力是相當巨大的。為此,本土一面自己加大水手訓練力度,并開設水手進修學校進行大規模培訓,同時也從經過多年觀察、認為相對可靠的馬來水手中挑選了一部分,最后又從新華夏地區的華葡聯合艦隊及當地漁民中抽調了一部分,這才勉強支應過去。

  不過今年的水手缺口糊弄過去了,明年的一時半會兒卻沒法解決。因此,在執委會的計劃中,明年將只有一艘蒸汽機帆船、一艘笛型運輸船下水,也許還會有一艘移民專用船但也只是有一定可能姓。國內三家船廠一邊招募人手、擴充船臺,一面給國內的三艘主力戰列艦進行蒸汽化技改,同時新建第四艘戰列艦“國家意志”號,另外還承接了奧斯曼帝國追加的兩艘快速巡洋艦的訂單,以改善一下財政,將幾年前積欠的本息已達一百余萬元的巨額債務分期還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