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四章 戰前的經濟繁榮(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1701年3月16日,交河港,晴。

  信使班輪公司的客貨兩用船已經停在這里好幾天了,為的是等待從熱河那邊運輸來的一批日用品,包括成衣、鞋靴、毛毯、家用器皿等,多達一百多種,但總價值才不過區區數萬圓,其實都是一些很零碎的東西,但又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

  熱河是東岸人的稱呼,葡萄牙人稱之為熱基蒂尼奧尼亞河,是一條發源于團結河地區南部的河流,水量豐沛,比降較大,不是很利于航行,但非常利于發電,當然目前還沒到修水電站這一步。

  按照幾十年前東岸人與葡萄牙人之間的協議,兩國以交河港(塞古魯港)為界。協議簽署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東岸人都遵守著協議,并未如同他們在其他地方所在的那樣,拼了命地越界墾殖,蠶食人家領土。這其中的原因,一言難盡,甚為復雜,但大體上脫不掉整個交河地區較為貧窮,沒有向北擴張的動力,以及時任領導較為保守,政策上不怎么支持這兩大因素。

  不過沒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變的。在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之后,作為帆船時代非洲與東岸的貿易節點,交河港也算是積攢了不少資本了。而且,本地的熱帶農業也在年復一年的經營之下日漸成熟,土地資源被大量開發,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位于交河以北、熱河以南的那片肥沃的土地,并第一次開始了越境墾殖活動。

  葡萄牙人來得要比東岸人早一些,但他們人數較少,在東岸人大舉渡河北上之前,他們只在靠近東岸邊境的地方設立了一座城鎮,即恩納波利斯市(eunapolis)。該市以農業和伐木業為主要經濟來源,同時還駐扎著一小支軍隊,純粹就是一個為了劃分兩國邊境而強行設立的定居點罷了。

  毋庸置疑,這種強行設置的定居點自然不受人們的歡迎了,以至于城市設立十年后,才有了堪堪五百人,幾乎就要維持不住。若不是法王路易十四那個家伙胡來,搞得胡格諾教徒在法蘭西混不下去,不得不出逃海外的話很多人坐船來到了巴西恩納波利斯這種城市的人口根本不可能達到如今的三千,永遠不可能!

  而在恩納波利斯這種強行設置的城市之外,自發形成的定居點和村子卻非常之多。這些村鎮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東岸人與葡萄牙人混居。好吧,說與葡萄牙人混居可能有些不對,事實上是與伊比利亞“新教徒”(非信仰新教的基督徒,特指改信了天主教的猶太人)、法蘭西胡格諾教徒和葡萄牙人混居,前兩者的數量還要更多一些。

  混居百姓的文化融合其實很有意思,凸顯了如今東岸在美洲大陸的強勢。根據交河地區行署派員秘密調查顯示,總計160余個村子和四個大型定居點絕大多數都以漢語為主流用語,原因是他們的經濟活動主要面向南邊的交河、柳陳二縣,不學習漢語簡直就沒法做生意,因此漢語一躍成為了當地最流行的語言。

  混居地帶的四個大型定居點分別是金滿鄉(位于后世圣克魯斯卡布拉里亞小鎮附近,此地有一條略有些淤塞的小港)、輪臺鄉(位于后世阿爾梅納拉小城附近)、弓月鄉(位于后世圣瑪利亞德薩爾托小鎮附近)和伊西鄉(位于后世貝爾蒙蒂小鎮附近,這里同樣有一個只能通航小船的半淤塞港口)。這四個定居點總共居住著超過一萬人,經濟上以農產品的深加工和手工業為主,商品一開始是賣給南邊的交河、柳城二縣,后來隨著在交河港停靠的外國客商發現了這些廉價“金礦”,這些零碎的小商品又慢慢開始走向世界其他地方,給地方經濟帶來了不少好處。

  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個定居點目前都已出現在了東岸人的地圖上,名字也是國家開拓總局的人取的,當地人對其則有另外一套稱呼。不過,看樣子交河地區行署已經打算將其吞并了,未來將納入東岸政府的正式管制之中,金滿、輪臺、弓月、伊西等也將成為正式地名,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毫無疑問。

  1698年初的時候,塞爾吉尼奧曾經奉命考察過恩納波利斯市。那座城市以加工衣物而聞名,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從東岸那里進口的機械式縫紉機。他們不生產布匹,直接在市面上采購船運而來的東岸棉布,然后將其加工成各種衣物、被服等紡織品,出售到交河地區數縣。因為成本低廉、交貨迅速,且質量也還算可以,因此搞得交河本地的縫紉企業很是頭大。拼成本拼不過人家,質量也高得有限,怎么整?現在已經有人提出限制縫紉機和棉布出口到這些“化外之地”了,所幸沒成為現實,然后又有人提出建一堵墻,但也沒能成為現實。

  塞爾吉尼奧在恩納波利斯市停留期間和當地人談了談,發現當地沒有成規模的大企業,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著。他們白天務農,晚上或農閑時拼命加工衣物,根本不把自己的空閑時間計入勞動成本之內,因此產品極具競爭力。

  與之類似的還有其他幾座城鎮的以加工銅管、鉛管、馬蹄鐵甚至是制作干糧的手工業者。這類人的收入其實相當不錯,至少比純粹種地的農民要強很多。他們是大機器工業的重要補充,也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東岸工商部的不完全統計,東岸全國的五金業(金、銀、銅、鐵、錫的加工)手工匠人的總數已經突破十二萬人,平均年收入超過一百四十圓,比工人、農民和軍人都要高。是不是很神奇?大工業時代的手工業者竟然還能生活得如魚得水,成了中產階級里的中上層,是商品的重要消費者。

  五金業者之外,還有鞍匠、鞋匠、鐘表匠、篾匠、木匠、泥瓦匠、成衣匠、面包師等等,這個名單可以無限加長。從1690年以來,這些匠人的數目一直在經歷著非常快速的上升,平均每年的增速都在67的樣子,高于人口增速,這似乎從另一個角度顯示著東岸經濟的持續繁榮。

  其實吧,如果我們從人性角度來考慮,就會發現一切都很正常了。人們一開始總是先充當工資勞動者,待有一定技能或本錢后,就會試圖充當獨立勞動者。世界并不總是一成不變的,人們總是習慣從一個階級轉移到另一個階級。像細木匠,往往只需手頭有個幾十圓的資金就可以開始經營,熏魚、腌肉制造者所需資本更少,燈具、玩具、甜品之類的也大差不離。這些人如果能成功找到業務,然后就會試圖雇幾個人充當幫手如果找不到業務做,不用擔心,他們還可以重回工資勞動者行列而當這些幫手學到了技術或積累了資本、關系后,這些人就會試圖離開作坊,成為一名獨立勞動者。

  華夏東岸共和國的手工業者的數量,或許就是在這樣一種循環中飛速壯大的,最終成為了工業人口中一個雖然無法準確統治,但一定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這里有一點必須說明一下,即這樣的增長方式其實非常依賴于經濟的良性發展。經濟繁榮了,規模不斷擴大,人民可用于消費的資金不斷增多,才能催生出這樣的場景。相反,如果經濟一路下行,市場逐年萎縮,手工業匠人的數量肯定不會增加,說不定還會不斷減少,因為他們無法通過自己的手藝取得讓人滿意的收入,于是只能轉行或進工廠充當拿工資的產業工人了。

  萬幸,如今東岸就處于這么一種經濟繁榮的良性軌道,市場需求十分旺盛,匠人的數量與日俱增。尤其是獨立勞動者數量最多的五金制品行業,隨著蒸汽輪船的大行其道,人數一而再再而三地爆發式增長。在十幾年以前,一個分包裝釘船板的高級工匠師傅手底下可能就一兩個人,但如今,一個攬下了分包項目的老師傅往往和四五個人一起分錢,且工作強度也比以往大了許多,經常是一條船搞完了(自己負責的那部分)就串場去另外一條船,忙得不可開交,但臉上卻往往帶著疲憊卻滿足的笑容。原因無他,業務多,開工足,收入高啊!

  塞爾吉尼奧對比過圣薩爾瓦多和東岸城市的手工業匠人,發現其收入偏低,而且數量幾乎沒怎么增長,且工資勞動者和獨立勞動者涇渭分明,甚少有流動。這似乎說明了葡屬巴西經濟的停滯和缺乏活力,但比起戰火連天的舊大陸而言,似乎已經非常不錯了,不是么?

東岸的經濟,此時真的是這個世界上獨一份呢,已經繁榮到讓人感覺耀眼的地步。等打完必然爆發的那一仗之后,真不知道他們會發展到什么地步!2k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