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九八章 大宋軍事世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宋王

  有了韓絳的保護,相對來說,林昭安全了許多。

  李復圭、王雱、呂惠卿等人本是想在中途出手,殺人滅口的,但是難度無疑增加了許多。

  本來負責押送的是慶州軍,他們在途中完全可以動手腳,可惜因為韓絳的到來,全部換成了禁軍將士和陜西路宣撫使的親衛押送護。

  最完美的方式滅口方式是讓林昭畏罪自殺,現在鐵定是做不到了,只能另外想辦法。

  比如……

  方法不是沒有,只是需要調整策略而已!

  韓絳押著林昭離開了慶州,向東南進入渭水谷底,然后一路東行就能直接到達汴京。

  一路上,韓絳的心情頗為沉重。

  在慶州,他看到了許多所謂的證據,雖然未必絕對真實,但至少目前而言,對林昭很是不利。

  林昭的罪名是否成立不僅僅是一個青年俊杰和一個武將世家的命運,也與他韓宣撫聯系在了一起。

  韓宣撫現在最為關心的無疑就是那兩千匹馬!首先一個,到底是子虛烏有,還是確實存在?是有人蓄意捏造倒還罷了,如果存在,戰馬到底去了哪里呢?

  清澗城種家?韓絳輕輕搖頭,從種師道和張載口中得知,并非這么一回事?那么戰馬究竟去了哪里呢?

  私自購買戰馬,招兵買馬的前奏啊!這是要做什么?問題的嚴重性不言而喻!

  這不僅是林昭有罪抑或無罪的關鍵,說不定還會影響到自己,韓絳心里難免有些憂慮。

  這事應該怎么說呢?是被林昭騙了嗎?似乎也說不上!但在不經意間,與林昭有了許多的共同利益!

  遠遠地瞧見囚車里的林昭,韓絳無奈一笑,自言自語道:“小子,千萬要挺過去!”

  于公于私,于人于己,韓絳都希望如此!

  林昭從來也沒有遭遇過“階下囚”的滋味。這種屈辱與卑微讓他很是難受,很憤怒。最初的時候,他也曾經怨天尤人,甚至是破口大罵。

  可是真正冷靜下來以后,才發現這些毫無用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浪費口舌和心力,說不定還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

  所以林昭逐漸的冷靜下來。整個人也變得更加的沉默,更多是在思考。

  他想起了很多的至理名言,屈辱不要緊,重要的是知恥而后勇。

  這一次的經歷讓他懂得了很多,讓他明白了在穿越者古代并非很牛逼,并非一帆風順。平步青云。主角光環也不過如此,三災八難終究還是要來的。

  也許之前一切都太順利了,讓他有些飄飄然,讓他過于自信或者自負。這一次無疑是個很好的磨礪,使得林昭更加成熟,更加有毅力。

  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是自我安慰,卻也是一句至理名言。林昭相信,只要熬過去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同時他也真切地感受到一些東西,比如權力,比如古代官場的生存法則。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定是要經歷一些磨難的。只要撐過去,前途又是一片光明。

  林昭堅信一點。只要自己回到汴京,脫罪活命的幾率會大很多,這一點上他還是有把握的。

  大難不死必有后福,相信自己一定會得到很多的。

  林昭相對很自信,有些許憑恃。但是他不會想到,又更多意料不到的人,為了救他正在參與進來。正在努力奔走!

  種家的發跡是從大儒種放開始的!

  但特別的是,種家沒有在學術方面繼續傳承,反而在軍功方面多有建樹,并且成為大宋軍中的一面旗幟。

  種放之侄種世衡是西軍中有名的將領。早在慶歷年間是范仲淹的重要助手,不斷受到提拔和重用,一時間名震西北。他修筑清澗城,巧妙計策除去了西夏李元昊的心腹大將野利旺榮、遇乞兄弟。是當時與狄青齊名的將領,是大宋西軍最為響亮的兩塊金字招牌。

  更是因此締造了清澗城種家軍,正式成為北宋名將世家的行列。

  種世衡有八子,都是西軍之中響當當的漢子。其中種諤乃是其中翹楚,官至鄜延經略安撫副使,是當前種家的代表人物。

  最近一段時間,種家的日子不好過,麻煩事似乎一件接一件。

  先是四哥種詠莫名其妙地被李復圭下獄,據說是因為不聽從節制命令,擅自出名所致。種家雖然相信種詠的人品,但是在戰場上偶然犯錯誤也是有可能的,故而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也不好貿然如何營救。

  因為是駐守邊疆的武將世家,這方面需要更加小心。否則容易被人指責是維護親眷,無法無天等等!朝堂上已經因為慶州案起了風波,爭論不休,種家必須要自己保持克制,帝王猜忌這東西,必須要小心應對著,否則會非常危險。

  種家滿門忠烈,對于聲譽和尊嚴自然格外在乎,故而更為謹慎。寄希望于朝廷能夠查明真相,如果種詠是被冤枉的,也好還一個清白。如果當真是種詠的過失,種家也不會因此而袒護他。

  當然了,種家不能完全無動于衷,思來想去便派出了侄子種師道前往。目的是去打探消息,同時也想辦法策應一下幫助種詠。種師道是種家的晚輩,由他前往,別人即便是知道了,也不好指責什么。更為重要的是,種師道是種家下一代最出色的年輕人,年輕有為,能力出眾,種諤等人也有意著意培養,這也是個很好的歷練機會。

  種諤的想法很好,種師道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前往慶州不久之后就找到了負責查案的大理寺少卿林昭,一起在西北查證。

  本來是好事,可是不久之后噩耗傳來,種家竟然成了通敵叛國的幫兇了。

  隨后皇帝的圣旨便來了,種家幾乎所有的重要將領全被停職了,幾乎全部被禁足在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進一步的處罰。從程序上而言,種詠的結局也就是整個種家的結局了。

  這無疑是個晴天霹靂。種家驟然間有些尷尬,有些著急了。不僅有損名譽,同時也非常的危險。

  一旦罪名落實,種家可就要遭遇重大災難了。

  “彝叔到底做了些什么?”這是種諤最為好奇的問題,也是最為擔憂的所在。侄子的人品他自然是相信的,可是他到底太年輕,會不會上當受騙。受人蒙蔽?抑或者是做出了什么沖動,出格的舉動?他和大理寺少卿林昭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

  目前得知的情況,種師道目前是屬于被通緝狀況,說明他沒有被官府抓到了。可是他人到底在哪里?是遭遇了什么不測?還是流浪在外?

  種家的長輩們難免擔心不已!

  好在這樣的擔心并未持續很長時間,沒過多久,種師道竟然回到了清澗城!不過方式和過程都有些不怎么光彩!

  見到種師道的那一刻。種諤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沉聲問道:“彝叔,你還好吧?”

  “伯父放心,一切還好!”種師道最近一段時間東躲西藏,一路逃亡,日子著實過的艱苦。不過總算是熬過來了,順利回到了清澗城。

  “慶州到底發生何事?”種諤沉聲詢問。

  “是李復圭。都是他冤枉好人,制造冤假案。林昭是冤枉的,四伯父也是冤枉的……”種師道這才將自己和林昭在荔原堡和大順城的見聞一一道來!

  “原來如此!”種諤聽著聽著,逐漸的怒火升騰,到最后直接是怒不可遏!

  冤枉兄長,以及前去查案的林少卿是一方面,這已經很可惡的。最讓種諤不能接受的是,大順城那一千多將士的死亡。

  種師道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前后的情況一印證,完全是可以預料的。

  同樣作為邊軍將領的種諤,自然知道駐守邊疆的士兵是多么不容易。在經歷了西夏大軍連番的攻擊之后,這些邊軍將士能夠僥幸活下來已經不容易了。

  到最后還要成為李復圭爭權奪利,掩蓋犯罪事實的炮灰,就這么被殘忍的殺害了,李復圭的做法當真是人神共憤。天理難容。

  他是個瘋子,李復圭已經瘋了!

  “你是說,你逃出來是林少卿提前的安排?”種諤對這一點似乎非常感興趣。

  “是的!”想起那日的事情,種師道仍然有些心有余悸。

  種諤不禁連連點頭。雖然和這位林少卿素未謀面,但實際上已經相當的佩服和贊賞。

  年紀輕輕,便有這樣的眼光和前瞻性,著實不簡單。若非他有先見之明,只怕侄子已經成為刀下亡魂或者階下囚了。

  唯有侄子順利逃出來,才能將大順城的消息帶出來,才有營救的機會,扭轉局面的關鍵就在此處。

  種師道稟報道:“伯父,我已經去長安見過老師了,并請求宣撫使韓絳出面保護林少卿,他暫時不會有性命之憂的。接下來的事情該怎么辦?請伯父指點!”

  種師道有些茫然了,他到底太過年輕,缺乏經驗,同時又顧及到家族利益,故而不敢輕舉妄動,才回來特意請示伯父種諤。

  事已至此,種諤又能如何選擇呢?

  慶州之事已經不只是關乎到種詠和林昭,更是關乎到整個種家的利益,甚至是生死存亡。

  “放心好了,我們種家不會那么輕易被打倒的!”種諤輕嘆一聲道:“單憑你的一面之詞是不行的,必須要另外想辦法,是時候該讓某些人知道,我們種家的力量不可小覷!”

  有伯父這句話,種師道多少算是放心了。同時也忍不住驚嘆,難不成種家的力量很強大,很厲害嗎?

  清澗城再往北便是府州了,也就是后世的府/谷。

  府州和清澗城都在西北邊境線上,再往西不遠便是西夏了。是抵御西夏大軍的前沿陣地,大宋朝立國百年來,一批有一批的好兒郎在這里熱血奮戰。

  因此也產生了不少的名將,以及名將世家,清澗城有種家,府州的折家軍歷史更為悠久。實力更加不可小覷。

  府州折家世居云中,乃是當地大族!

  折家并非是漢人,而是黨項(或鮮卑)折蘭王的后裔。到了唐朝,折氏的領袖折宗本,在唐末的戰亂中崛起,被任命為振武軍緣河五鎮都知兵馬使。之后他的兒子折嗣倫,孫子折從阮都在府州為官。乃是鎮守一方的將領。

  在經歷五代十國這個動蕩的戰亂時期,府州實際上一直在折家的掌控之中,儼然是割據西北的一方諸侯。折家軍也有些私兵的性質,使得折家在西北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

  實際上,與西夏的前身定難五州李氏家族沒有什么差別。只是李家的占領的土地更廣,實力更為強大。又遇到了李繼遷、李元昊這等實力強悍的首領,所以才敢于與宋朝叫板,繼而單獨立國。

  也是運氣好,西夏趕上了好時候,向西北之地夸張了許多,形成了今日強大的西夏國。

  單純這個角度而言,府州折家似乎也是可以的。

  但是他們與人家定難五州李氏有著很大區別。至少在地利這方面就差的遠了。

  府州在黃河邊上,東邊就是河東地區,是大宋朝控制的要地。北邊則是強大的遼國,還有一個麟州。南邊是大宋朝的關中之地,西北則是李氏家族的定難五州。

  府州壓根就沒有擴張的可能,僅憑一州之地如何成事?正是因此決定了府州的地位和未來走向。

  宋太祖趙匡建國之后,對于這些西北的軍閥采取的都是懷柔拉攏的態度。

  當時府州折家家主折德扆還曾入汴京朝見趙匡,折家表示尊奉大宋朝。為了保證有人能夠節制定難五州李家。并且抵御北方的遼國和依舊茍延殘喘的北漢,宋太祖趙匡答應,折家對府州卻保有很大自主權。

  府州就相當于是個國中之國的小諸侯,折家的掌控權依舊很大。也正是從此開始,就奠定了折家相對特殊的了地位。

  開國百年以來,府州軍權完全是掌握在折家手中,基本上是世襲的。對此大宋皇帝一直默許。因為他們都知道府州的地理條件,折家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而起折家和西夏黨項拓跋氏是世仇,彼此征伐數百年,不可能合作。也就不會輕易反叛。加之折家一直忠心耿耿,很注意自己的行為,宋朝對于府州的掌控也頗為嚴密,故而一直默許了這樣的狀況存在。

  相比之下,清澗城種家則是范仲淹時代才崛起的,手下的兵馬完全是大宋官軍,自主權并不高。根本無法與底蘊更加深厚,牢牢掌控府州的折家相比。不管是實力還是影響,都是如此!

  在楊家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情況下,種家和折家無疑是大宋朝最炙手可熱的軍事世家,在西軍中的力量與影響都是別人不可比擬的。而折家可以說是當前大宋朝第一軍事世家!

  現在府州折家家主是折克行,是折德扆的第五代孫,年紀在三四十歲,官居府州知州。

  最近一段時間,折克行的日子也不好過。

  他接管折家的時間并不是很長,是接替叔父折繼世的位置。這種并非是父系嫡子的傳承難免就會有點問題。

  折家內部多少就有人不滿,折克行想要穩固自己的地位著實費了一番力氣。

  按理說這種事情,有自己的親兄弟或者同宗同房的人幫忙是最好不過的。偏巧折克行的父親就他這么一個嫡子,幾個庶子年紀都很幼小,不過妹妹倒是有許多。

  折家男兒英勇豪邁,女兒也是巾幗不讓須眉。幾個妹子都給他了很大的幫助,其中以七姑娘折文芯為最。

  故而當初折文芯以辛文哲的身份出現,自稱家族內部斗爭倒也并非是說假話!

  好不容易穩定了折家內部,卻又出了一樁麻煩事。

  本來該從環慶路牧場撥付的兩千匹戰馬被李復圭給截留了。

  按理說,此事只要上報給樞密院,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奈何折家當時正好欠了李復圭一個人情,而且還牽涉到了折家內部的一些事情。

  錯過了最好時機,也就無法與李復圭爭論了。折家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缺少了兩千匹戰馬,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直接會影響到折家軍的戰斗力,萬一要是與西夏軍發生沖突,可是要吃大虧的。折家損失人馬不說,還沒有向朝廷交待。而且樞密院每年都會查驗統計戰馬狀況,府州的情況終究是紙包不住火。

  無奈之下,小妹折文芯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從吐蕃購買戰馬!

  這種事邊軍將領們都做過,因為缺乏馬匹,所以大宋朝廷對此一直是睜只眼閉只眼。只是很少有這么大規模的,折克行也是沒辦法,只能讓小妹去試一試。

  只是萬萬沒想到,嘗試的結果讓人有些意外!

  兩千匹戰馬買到了,已經運送回來府州。可是小妹折文芯還沒回來,就在折克行焦急等待的時候,另外一則重大消息隨即傳到了府州!(。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