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270 艱難的決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裝突擊

出售技術等于授人以漁,而出售成品只是授人以魚,后者肯定會產生遠遠高于前者的利益。叔哈哈  大伙仔細一看才發現發言的老兄是商務部的人,專業搞貿易的,怪不得會這樣說話,果然是三句話不離本行。

  徐世杰想也不想地張口就來:“我們和美、歐兩方都有完整的機械文明技術資料,我們只是比他們走快了一步,擁有的技術只是理念更加先進,更適應實戰的需要,并不是我們擁有壓倒‘性’的技術優勢,出售成品戰艦確實可以,但是對方得到戰艦之后,馬上就能看懂我們的設計理念,接下來不管是仿制還是拆解都沒有技術上的問題,到時候誰還來買咱們的東西?與其為了那一點點利益而機關算盡,倒不如把過時的技術免費提供給他們,不規則把我們得到的情報加上猜測,添油加醋地泄‘露’出去,你們說,他們接到消息之后會怎么辦?”

  眾人面面相覷,一個聲音說:“盡快發展軍事力量,或者干脆像俄國人一樣跑得越遠越好。”

  “沒錯,如果情況確實與我們的猜測一致,這兩種可能的幾率最大。”徐世杰說。

  “美、歐有沒有可能全面倒向外星人?”不知道誰擔憂地問道。

  “有!”徐世杰實話實說,“但是可能‘性’不高。”

  人類畢竟是個自由平等觀念深入人心的文明,除了本國政fu之外。誰也不希望自己腦袋頂上再多出一個胡作非為的主子。

  附庸這東西可不止共和國一家知道。

  “我們是不是選擇一下提供給他們的技術?比如盡量提供生物學方面的技術,這樣既可以避免美、歐兩方和我們爭奪資源,又能增強他們的軍事力量。而且生物戰艦的戰斗力如何我們大家都清楚,在我方仍然使用科技戰艦的情況下,我們的艦隊將占有壓倒‘性’的優勢。”一號實驗室的負責人建議道。

  “可以考慮。”徐世杰說,“不過我們也正在考慮開發無人宜居星上的有機資源,建立大規模的生物戰艦部隊。”

  這個念頭是葉飛通報了易琪的想法后才產生的。

  給生物戰艦配上相應的武器裝備,戰斗力雖說仍不能與科技戰艦相提并論,可通過催化方式成長起來的生物戰艦生長周期短。又不需要滿世界尋找重元素,以之作為主力艦隊使用肯定是不行。但可以充當主力艦隊的有力補充。

  哪怕當敢死隊也行啊。

  ‘交’通部長突然說道:“只是增加美、歐的軍事力量還不夠,我們必須考慮是不是向他們提供傳送‘門’,不然光有龐大的艦隊有什么用?龜爬一樣的速度,等他們趕到地方的時候。戰斗都結束幾十年了。我認為,最起碼應該以‘交’通部為核心,建立一套全面的傳送‘交’通體系,最好分為內外兩套系統,內部使用的可以通到基地星,但是外部使用的就只能在太陽系和美、歐兩方的行星之間運行,至于戰略調動使用的傳送‘門’……這方面徐部長才是專家,我就不獻丑了。”

  “有道理!”徐世杰贊道,“我們不僅要考慮傳送‘門’的問題。還要適當考慮晶體引擎是否可以提供給他們……晶體引擎一直以來就是我們的戰略資源,這可真是個艱難的決定啊。”

  “是不是只把重力引擎提供給他們……”

  徐世杰搖搖頭:“速度太慢了,如果他們的速度不能與我們的艦隊一致。就很難形成戰略層面的配合。”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個問題。”商務部長用繞口令一樣的句式說,“晶體引擎的關鍵是傳送晶體,傳送晶體才是真正的戰略資源,我們只要牢牢地把傳送晶體掌握在手里不就行了?”

  “好主意!”徐世杰馬上把這個建議也記了下來。

  與會者你一言我一語,又圍繞著各方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一番討論。在徐世杰進行總結發言之后,進行了一次全體人員參與的不記名投票表決。

  最終。表決以微弱優勢通過了軍方的提案,即日起開始實施增強美、歐軍事力量的計劃。

  會議結束后,外‘交’部‘門’第一個行動起來,開始與美、歐兩方聯系,結果不出所料,二者都希望得到中方提供的技術,卻同時對中方提供的情報表示懷疑。

  懷疑就懷疑去吧,等外星人打到他們家‘門’口,他們想不打都不行,只要美、歐兩方奮起抵抗,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為中方分擔壓力。

  反正徐世杰也沒指望美、歐兩方能成為日后抗擊外星文明的主力軍,達到把他們拉下水的目標就好。

  幾天之后,一號實驗室提供了一份新型生物戰艦資料。

  這份設計資料分成兩部分,一半是軍方生物戰艦的新構思,另一半兒是簡化的外貿版本。

  新型生物戰艦不再以大型宇宙生物為藍本,而是采用了長度不足三公里的小型宇宙生物為基礎,優化了宇宙生物的內部結構,使其中空的內部能夠攜帶一定數量的磁能導彈。

  至于軍方是否向美歐出售磁能導彈一號實驗室的技術人員根本就管不著。

  也算是錯有錯著,軍方還真打算出售磁能導彈的理念——注意是理念而非技術。

  小型化磁力引擎的技術軍方是不會泄‘露’的,只會告訴美、歐兩方,加裝了超光速引擎的導彈威力不凡。

  美、歐兩方同樣擁有超光速引擎技術,無法將超光速引擎的體積縮減到共和國掌握的程度,了不起直接用大號的磁能導彈就是了。

  除此之外,實驗室還根據徐世杰的建議為這種宇宙生物設計了附加裝甲和外部武器系統,完整版的新型生物戰艦長度剛剛超過三公里,勉強達到中型戰艦的‘門’檻。

  兩個方案的武器系統沒有任何區別,真正的差異在于生物戰艦內部的控制系統。

  外貿版的生物戰艦內部沒有任何控制體系,只是由一號實驗室提供了一份機械信號與神經信號的接駁技術范本,美、歐兩方可以根據其中的內容自行設計控制系統。q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