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商旅百姓得知是大儒蔡伯喈在商隊之中,紛紛上前問候,更有不少來求字拜師的。蔡邕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很痛快的送出不少副字。但是想讓蔡邕收為弟子可不是容易事。
在歷史上,蔡邕的弟子都是出了名的人才,王粲、顧雍、阮瑀、路粹皆是蔡邕弟子,就連曹操也曾拜在蔡邕門下學習過。這也是曹操當上丞相后便從匈奴贖回蔡文姬的根本原因。
如今就連南燁也拜在蔡邕門下,可見要做蔡邕的弟子有多不容易。在這些拜師的人里,蔡邕只看上了一個。此人名叫左伯,字子邑,東萊人,不但寫得一手好字,還精通造紙。
蔡邕是當時頂級的書法名家,對于左伯的字倒是沒什么興趣,不過左伯的造紙之法倒是讓蔡邕眼界大開。近兩年蔡邕一直沉迷于印刷術,對于紙張、油墨等物格外敏感,也了解過一些其中門道,可是談論起來卻遠不如左伯透徹。這讓蔡邕一下子就起了愛才之心,將左伯收為弟子。
左伯被蔡邕收入門下自然欣喜異常,拜師之后他才知道蔡邕此行并非搬家那么簡單,主要目的是為了送女兒遠嫁。再一打聽,左伯才知道蔡邕未來的女婿,自己的師兄,正是大名鼎鼎的交州刺史南燁法師。這讓左伯興奮的好幾晚都沒睡著。
商隊一路南行便進入了交州地界。蔡邕、左伯等人以前都從沒到過交州,只是聽說交州是南疆邊陲不毛之地。可是到了交州他們才發現這里與其他郡縣也并無太大不同,甚至更加熱鬧,街上行人如織,商旅往來不斷。每個交州百姓都是熱情洋溢,大街小巷人們議論紛紛的皆是法師新政。
蔡琰深知南燁腦子里有不少奇思妙想,對于這些新政也不奇怪,可她就是愛聽百姓們談論南燁法師。每次聽到百姓稱頌南燁的時候蔡琰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比有人稱贊自己還開心。聽到的議論越多,蔡琰就越想快些見到自己的心上人。
商隊一路行進遠遠的已然可以看到番禺郡的城墻,蔡琰的心情越發緊張起來。在心中不停猜測著南燁到底又有什么變化,會不會又變瘦了?會不會比之前更有威嚴?
蔡琰見到城墻的時候,站在城門口等候多時的南燁自然也看到了正在接近的商隊。他一早就得到消息,知道蔡邕、蔡琰今日會到,于是早早便等在城外迎接。身為交州刺史的南燁出城接人自然不可能只有自己,戲志才、徐晃帶領著兩千精兵擺開儀仗隊并排在城門兩側與南燁一同等候著蔡邕一行的到來。
城中百姓見城門前列起儀仗,南燁法師又親自出迎還以為是天子駕臨,紛紛趕來看熱鬧,這下城門口聚集的人就更多了。
南燁見商隊近了,轉過身來朝著城墻上揮了揮手。城墻上的衛兵見到南燁手勢之后便從城墻上放下一條紅綢制成的條幅來,上書“熱烈歡迎蔡伯喈先生定居交州!”
這副橫幅一放下,兩千出迎的士卒便將手中提前準備好的鮮花舉了起來,一邊揮動一邊齊聲吶喊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蔡邕哪里會想到南燁搞出如此陣仗,看來女兒蔡琰一眼之后搖頭笑道:“也不知光華這是搞什么名堂?何苦為了老夫如此勞民傷財。”
蔡琰從蔡邕眼角的笑紋就能看的出來,父親嘴上抱怨,心里卻是非常開心。于是笑道:“光華所作所為皆有用意,就算只是為了迎接爹爹也是出于敬意,爹爹就不要怪他了。”
蔡邕笑道:“我兒還沒過門,便要幫著光華說話了?”他的幾位弟子之中就數南燁的名聲最大,官位最高。見到南燁身居高位還能如此尊敬自己這個掛名的老師,蔡邕當然開心。
蔡琰紅著臉道:“爹爹又來取笑女兒。”說罷便不再理蔡邕,眼睛看向了站在眾人之前的南燁。
南燁今日穿了一身大紅吉服,立于人群之中顯得格外醒目。蔡琰感覺南燁又瘦了一些,不過并不是瘦弱,而是精壯,筆直的站在眾人之前就如同一棵不倒的青松,讓人感覺分外挺拔。
蔡琰只看了一眼,便發現南燁也正盯著自己,那目光之中就像燃燒著一團火,帶著濃濃的情意。只是和南燁對視了一眼,蔡琰便又低下頭來,仿佛被南燁火熱的目光灼傷了一樣,再也不好意思與他對視。
南燁見蔡琰低頭不敢與自己對視嘿嘿一笑。今日的蔡琰雖依舊戴著面紗,可是身上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素服,而是穿了一身淡藍色的齊胸襦裙。南燁原以為一襲白衣的蔡琰最為出塵俏麗,沒想到換了一套衣服也還如天仙下凡一般令人心動。
眼看隊伍臨近,南燁向前緊走兩步來到蔡邕面前躬身施禮道:“先生遠來交州,學生有失遠迎,還請先生恕罪。”說罷他抬了一下頭,朝著蔡邕身后的蔡琰眨了眨眼,算是無聲的問候。
蔡琰紅著臉微笑著看了南燁一眼,就當和他打了招呼。蔡邕卻似乎沒注意到二人的小動作扶起南燁道:“光華如今已是一州刺史,理應以國事為重,便是如此出迎都是不該,下次切莫如此。”
南燁聽話的點頭道:“學生明白!先生旅途勞頓,還請先生和諸位隨我進城休息。”
今日南燁擺出這么大排場,不光是要給蔡邕、蔡琰一個驚喜,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全城乃至全交州、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蔡邕定居交州的消息。蔡邕是文壇領袖,若是他定居交州的消息傳出去,天下還有哪個讀書人敢說交州是不通文教的蠻夷之地?若是戰亂一起,肯定會有更多的讀書人選擇來交州定居,這人才不就自動送上門來了嗎?蔡邕就是交州宣傳的活啊!
進城之后蔡邕一行人便發現這城中街道干凈整潔,行人井然有序,繁華熱鬧堪比洛陽。眾人紛紛感嘆南燁法師治政有方。
南燁早就給蔡邕準備好了庭院,就連新的印刷廠都建好了,就等蔡邕一到好與蔡琰完婚。所以他很快安頓好了眾人行囊,又給蔡邕一行接風洗塵。席間南燁數次想找蔡琰一訴衷腸,無奈人多眼雜,又有蔡邕盯著,兩個人只好眉目傳情一番,以解思念之苦。
蔡邕又不是瞎子,自然注意到南燁與女兒眉來眼去。待酒席宴后,南燁剛想找蔡琰單獨聊聊便被蔡邕叫住道:“光華若是真心便不急在今日,明日再來納采吧。可有一點,這贊文要你自己寫才行。老夫倒要看看你這字有沒有長進。”
南燁最近也惡補了一番漢代婚禮習俗,知道蔡邕所說的納采是婚儀六禮之一。這是蔡邕暗示自己同意了這樁婚事,南燁心中自然歡喜。可是一想到自己的作詩水平和那手爛字,南燁又開始撓頭,看來要取蔡琰還要先過了蔡邕這關,破了他的難題才行。
看了一眼面帶紅暈格外動人的蔡琰,南燁一咬牙,一跺腳便告辭回去準備了。只要能將心靈貌美的蔡琰娶到手,就是蔡邕讓自己上刀山、下油鍋,自己也認了。
次日一早南燁就命戲志才充當媒人拉著幾車禮物去向蔡邕提親了。這納采的禮物也并非越貴重越好,而是要有寓意,其中雁、羊、玄纁布帛更是必不可少。
蔡邕對戲志才所帶的禮物到沒多大興趣,直接拿起了贊文來,這讓戲志才心里一顫。原先這篇贊文是戲志才代筆的,直到今天早晨南燁才換了一份自己寫的給戲志才。戲志才深知南燁的水平,也不知這文、這字能否入得了大文豪蔡邕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