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章 亂上加亂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亂清

  當天晚上,關卓凡又單獨接見了小栗忠順。

  第二天一早,小栗忠順啟程,返回大阪——德川家茂和幕府的大本營現在都在大阪;板倉勝靜則在第三天,和軒軍的“東進支隊”一起上路,目的地:京都。

  “東進支隊”是臨時組建的,以第四師第十四團為主力,再從第三師第九團抽調出一個白人營,從第十一團抽調出一個黑人營;另外,加上一個騎兵營、一個工兵連和六個炮兵連。

  “東進支隊”走陸路,行山陽道,入畿內,名義上是“護送中國皇帝送給日本天皇的禮物”;實際上,是來給幕府壯膽打氣的。

  之所以說“壯膽打氣”,是因為不到萬不得已,關卓凡并不想直接武力介入京都的皇權之爭,幕府自己能把這個事解決了是最好的。畢竟,這里面有一個“國際觀瞻”的問題;同時,也要盡可能地減少給后世帶來的種種麻煩。

  選擇陸路進軍,一為“陳設兵威”,造成聲勢;二來,進軍的速度可以控制——關卓凡并不想那么快趕到京都。

  “東進支隊”由張勇率領,徐四霖輔佐;關卓凡自己則坐鎮山口城,籌劃準備下一步的行動。“東進支隊”和山口城軒軍本部,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東進支隊”剛剛出發,又一個重磅消息從大阪傳來了:德川家茂薨逝。

  幕府暫時秘不發喪,不過不敢對關貝子隱瞞,在第一時間對山口城方面做了通報。

  德川家茂二次長州征伐之前,就纏綿病榻,咽喉、腸胃、心臟、腿腳,都有嚴重的毛病;強撐著上路,走到大阪,終于一頭栽倒。

  之后戰況陸續傳來,周防大島、小倉口、藝州口、石州口。幕府數路皆敗。連續的精神上的沉重打擊,使得德川家茂的身體不堪負荷,最終徹底地垮了下來。

  中國大軍進抵馬關,長州不戰而退。德川家茂為之一喜,飲食增加,病情似已見好;不久,軒軍在小郡戰役全殲長州藩主力,進占山口城,全局形勢逆轉,德川家茂好像打進了強心針,精神煥發,居然有力氣下床了。

  周圍的人,包括醫生。都以為將軍大人的病情確實開始好轉了。

  然而,這其實不過是在外界的強刺激下的回光返照。冰火幾重天的反復折騰,德川家茂虛弱到極點的身體早已無法承受。“討幕密詔”的出現,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猶如剛剛吹起來的氣球,被輕輕一針。立刻泄氣。

  板倉勝靜和小栗忠順剛剛踏上出使山口城的路,德川家茂的病情就急劇惡化,神智昏迷,水米不進。遷延數日,藥石罔效,終告不治。

德川家茂和長州藩的毛利敬親非常相似,都是性格溫和。御下寬厚,但為臣下和時代所操弄,身不由己,最終在不同的時空中,成為歷史的悲劇人物。冇  在長州藩,俗論黨和正義派動輒大打出手。誰打贏了誰上臺,誰上臺誰推行自己的政策——這些政策常常全然的南轅北轍。對此,藩主始終保持沉默——沒人問他的意見,只有人向他“稟明”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只要是當政的藩士提出來的。毛利敬親原則上都得接受。

  德川家茂的情形也差不多。比如“和宮下嫁”——同和宮一樣,德川家茂也早有婚約,他個人同和宮一樣,也不喜歡這門親事。但這種事情,幕臣們既統一了意見,就不是將軍大人可以反對的了。德川家茂同和宮一樣,被迫解除了原先的婚約,走入“和宮下嫁”這樁政治婚姻的圍城。

  不過,德川家茂的運氣比原時空要好。雖然提前了半年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因為二征長州提前了半年——但臨死的時候,畢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而在原時空,臨死前,躺在床上的德川家茂,兩眼瞪視天花板,用微弱的聲音,留下了最后一句話:“我,到底干成了什么啊?”

  其時,幕府風雨飄搖,四面楚歌。

  回到本時空。

  德川家茂薨逝后,幕府內部一片混亂。

  德川家茂掛得實在不是時候,本來幕府正要全力對付天皇暴崩、新帝登基這個大變,但現在不得不把精力先放在將軍的繼任人選上面。

  這個本來根本不是問題。德川慶喜是公認的接班人;而且,其勢力深植,早已無可動搖。德川家茂臨終前也留下了“由德川慶喜接任”的遺言。

  但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候,兩個女人跳出來添亂。

  一位是天璋院,即十三代將軍德川家定的“御臺所”。這個女人每次隨著身份變化,就會擁有一個新名字,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篤姬”。

  另一位就是德川家茂的“御臺所”——新寡的和宮親子內親王。

  這對名義上的“婆媳”的關系并不好。天璋院出身薩摩島津家,地道的武家女兒;和宮則天潢貴胄,是最高等級的“公家”。和宮看不慣天璋院的武家做派,天璋院則對和宮身上的濃重的公家氣息異常反感。

  但這兩個女人有個共同的特點:都不喜歡德川慶喜。

  很難說清楚原因在哪兒。也許是一位年長的、強勢的、潛在的將軍繼承者,讓她們一直如芒在背;也許是德川慶喜的西式做派為她們不喜。

  也許是最根本的:德川慶喜接任將軍,她們的影響力會迅速降低,包括對政治的影響力和對“大奧”的影響力。

  “大奧”——將軍的后宮。

  傳統上,“大奧”對將軍的繼承人選,是有相當的發言權的。而天璋院、和宮兩位,都希望選擇一個更加年幼的將軍繼承人。

  兩個寡婦的意愿,并不能真正阻止德川慶喜接任十五代將軍,但卻大大拉長了這個過程。最大的副作用,是使幕府錯過了對付京都變局的最佳時機。

  如何對待新帝,這是最高層才能決定的事情,可現在,“最高層”在哪兒,還不知道呢。于是,內部的亂局,使幕府干看著倒幕派的一系列施為而無法采取相應的動作。

  當時朝廷中主事的兩位,一個是中川宮朝彥親王,一位是關白二條齊敬。這兩位都是佐幕派,二條齊敬是德川慶喜的從兄弟,同時,他還是中川宮朝彥親王的妹夫。按照這兩位的意思,應該等到將軍的繼任人選定下來了,再舉行新帝的踐祚典禮。不然,典禮上沒有征夷大將軍,像個什么樣子?

  但是倒幕派根本不聽他們的。中御門經之急召中山忠能入宮,在他們兩個的主持下,儲君睦仁急吼吼地“柩前即位”。新帝年號定為“明治”,大行皇帝的謚號定為“孝明”,隨即敕告天下。

  這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踐祚典禮”,不但沒有“征夷大將軍”出席,連一根幕府的毛都見不著。

  負責守衛皇宮的是會津藩,可沒有上頭的指示,會津藩藩主、京都守護職松平容保,眼睜睜看著人家行禮如儀,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松平容保向德川慶喜請示該如何應對,但慶喜大人陰沉著臉,什么話也沒說。呃,我總不好自居“征夷大將軍”,跑過去參加典禮吧。這種敏感時期,慶喜大人正在努力“避嫌”呢。

  新帝即位后,一連發出了幾冇道敕命。

  第一道敕命,是任命中山忠能為“太傅”。這是一個新職位,而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設立這個職位后,朝廷名義上的最高職位——“關白”,就被架空了。

  這個任命,正常情況下,是會引起軒然大波的。因為根據德川家康制定的《禁中并公家諸法度》,朝廷對公卿的委任,必須事先征得征夷大將軍的同意。在幕府勢力強大的時候,朝廷的大多數職位,不論高低,都只具象征意義,因此幕府也很少駁回朝廷的任命。但無論如何,任命如此高級別的職位而不事先征得幕府的同意,這是德川幕府建立兩百六十三年來,從未有過之事。

  說得通俗一點,這形同“皇室造幕府的反”。

  但處于混亂狀態之中的幕府,居然對此一聲未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