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毓瑛說,“達坂城大捷的詳情,我就不啰嗦了”,一是因為時間有限——外面的雨,已經開始小了——不容也不必詳述;二來呢,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強調關卓凡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萬里之外”,不想用其他的話頭,分薄了親貴們的這個印象,所以一句話就輕輕帶過了,反正,戰役的詳情,遲一點也會公之于眾的。
不過,軍機處里的話,雖然輕描淡寫,但達坂城之役的具體過程,其實還是很有可以說道之處,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傳奇的。
本來,叛匪方面,上自阿古柏、下至白彥虎,都是有自信可以守住托克遜、吐魯番一線的。
這個信心,首先來自于天險。
托克遜在西、吐魯番在東,互為犄角,它們距烏魯木齊的直線距離,其實并不算遠,但是,東西走向的天山山脈,剛剛好橫亙在烏魯木齊和托克遜—吐魯番之間,而托克遜—吐魯番的北面門戶達坂城,正正好扼住了烏魯木齊南下托克遜—吐魯番的天山隘口。
欲攻取托克遜—吐魯番,就先得翻越天山山脈,攻取易守難攻的達坂城,舍此之外,再無他途。
事實上,達坂城不但是托克遜—吐魯番的北向門戶——不從這個門進,就到不了托克遜—吐魯番,同時,也是北疆進入南疆的必經之路,除非你繞道西面的伊犁——問題是,這個時候,伊犁不在朝廷手上。
除了“山險”,達坂城還有“水險”。
達坂城附近有一大片草澤,地勢較低,阿古柏的“大通哈”——宰相愛伊得爾呼里到任達坂城之后,視察周圍地形,忽發奇想,派出大隊人馬,開掘壕溝。將附近的湖水引入澤中,形成了一道寬達數十丈的沼澤,從北、西、東三個方向,圍住了大半個達坂城。
對于這道“超級護城河”。愛伊得爾呼里大為得意,認為小股人馬或能通過,但大隊人馬是不可能通過的,最關鍵的是,無論如何。大炮過不來——朝廷的軍隊,不就是靠了洋炮,才能夠占俺們的便宜嗎?
還有,官軍若真要“強渡”,不說會不會陷在沼澤中不可自拔,就說這個距離——還沒到沼澤中央,就進入了我軍的槍炮的射程,哼,到時候,什么“軒軍”不“軒軍”的。不就是一堆靶子么?
這片沼澤地,實在是真主降福,賜給偉大的“埃米爾”的!
除非官軍有本事把沼澤里的水排干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官軍做到了,那也是猴年馬月的事兒了,再者說了,真排干了,也沒有什么所謂——俺們可以再放水啊!
其次,阿古柏在達坂城—托克遜—吐魯番一線,厚集兵力。實實在在,是把自己的老本兒都拿了出來了。
阿古柏已經認識到,朝廷這次進軍新疆,是來真的。是下定了決心,要規復整個新疆的,如果不能夠利用天山天險,將官軍截住,南疆地勢相對平坦,官軍闖了進來。器械精良,非己所及,這個仗,可就不好打了。
所以,有多大勁兒使多大勁兒,無論如何,要把官軍堵在天山以北!
阿古柏派出的第一支援軍,大多在古牧地之役中覆滅,不過,損失雖然不小,可沒有傷筋動骨,他的主力,還在后面,源源不絕。
主力援軍,分為兩批,第一批步兵六千五百、騎兵三千五百,合計一萬人,由他的親信大將玉努斯江率領,先行出發。
這位玉努斯江,就是領著七千浩罕殘兵,進入新疆,幫著阿古柏打平了葉爾羌、和田、庫車,統一了南疆的那一位。
第二批援軍的數字,翻了一番,一共兩萬人。這支兵馬,本來是由阿古柏親統的,可是,南疆新平,人心未附,朝廷大軍入疆之后,更是浮言四起,阿古柏生怕自己離開喀什噶爾大本營之后,后院起火,思來想去,最終決定,由次子海古拉和“大通哈”愛伊得爾呼里領軍,自己和長子伯克胡里,坐鎮喀什噶爾,“指揮機宜”。
加上白彥虎收攏起來的三千殘兵敗將,叛匪在達坂城—托克遜—吐魯番,總兵力達到了三萬三千人,算是非常雄厚了。
古牧地之役,叛匪雖然擁有一萬六千的兵力,也不算少,可是,其中的一半,是妥得璘的降人,不但毫無戰意,白彥虎還得抽出人手,防著這批降人反水,所謂一萬六千的兵力,其實得打個對折。
這三萬三千人就不同了,大部分都是喀什噶爾的兵,戰力如何先不說,至少,不會出現紅廟子一役時的荒唐局面:槍聲一響,掉頭便跑,彼此沖撞,亂作一團。
愛伊得爾呼里、玉努斯江、海古拉、白彥虎四人,如此分工:愛伊得爾呼里駐防達坂城;海古拉駐防托克遜;玉努斯江和白彥虎,駐防吐魯番。
如此這般的布置下來,阿古柏以下,包括白彥虎,都認為,天山防線憑險設防,兵力雄厚,固若金湯,萬無一失。
這個念頭一起,便有恃無恐了。
烏魯木齊那邊兒傳過來的消息,更加叫叛匪的頭目們放下了心。
據說是那個“總理各營營務”的展東祿說的,“瑪納斯之役過后,糧餉不繼,子藥匱乏,士卒疲憊,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達坂城扼南北要沖,恃天山之險,易守難攻,急切難下,只能待秋涼之后,再做打算。”
咦,這番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嘛。
包括最狡猾的白彥虎,都對展東祿的“表態”信以為真——沒有人想的到,這番言論,不過是官軍的“慢敵之計”。
于是,叛匪放心放到了這種程度:居然沒有分出一兵一卒,把守沿途的天山隘口。
第一線的兵力,全部集中在達坂城內;達坂城外,竟然連一個堡寨也沒有。
當然,這個格局,同那片沼澤地不無關系——沼澤地上,如何設置堡寨?如果堡寨再往北設,固然可以避開沼澤地。可是,堡寨的人,如何通過沼澤地,和達坂城聯絡?達坂城又如何通過沼澤地。給堡寨輸送給養子藥呢?
這片自作聰明的沼澤地,能不能擋得住官軍,還不知道,不過,尚未見仗。自己就先把自己給鎖死了,卻是看得見的。
在做了周密的準備,包括對沿途和達坂城周邊的地形、地勢、地貌做了詳細的勘測之后,軒軍步、騎在前,老湘軍次之,軒軍炮兵最后,西征大軍從烏魯木齊出發,翻越天山,逾險南下。
天山天險,如果是隆冬。大雪封山,冰凌凝結,諸形棘手,幾乎是不可逾越的。但是,現在是盛夏,如果行軍戈壁、沙漠,拿文祥轉述關卓凡的話來說,“熱也熱死了,渴也渴死了”,然而。天山的道路,卻恰恰是一年之中,最好走的時候。
且由于叛匪并未分兵把守相關隘口,連探馬都沒有派出來。加上相關道路早已事先探明,向導齊備,西征大軍從從容容地翻過了巍峨險峻的天山,“天險”二字,簡直就是名不副實了。
西征大軍進抵柴窩堡,這個地方。本是達坂城的前哨,然而,官軍的偵騎,早就發現,此地并沒有叛匪的一兵一卒,達坂城本身的防備,亦一如往日,沒有任何特別的動靜,證明叛匪根本不知道西征大軍已經越過天山,就要來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了。
現在,西征大軍要想法子渡過愛伊得爾呼里自鳴得意、以為天塹的那片沼澤地了。
這片沼澤地,在叛匪眼里,是不可逾越的,換了其他的封建軍隊,亦大約仿佛,然而,叛匪不曉得的是,他們面對的軒軍,是一支用近代技術和裝備武裝起來的地地道道的近代化軍隊。
沼澤地的寬度,并不是均勻的,有寬有窄,夜幕降臨,在黑暗的掩護下,軒軍的工兵,尋了幾處最窄的地方,搭起了便橋。
這個便橋,是真正的簡易橋梁,不是浮橋——沼澤地沒法子搭浮橋。
軒軍工兵搭的便橋,是在美國亞特蘭大的時候,在謝爾曼的工兵的指導下,練熟了的手藝。
科目的名字很啰嗦,叫做“在泥濘、多水洼甚至淺池塘的地段鋪出可供部隊包括炮車通行的路面”:迅速測量、判斷水深,將長短不一的木樁打入水底,將露出水面的木樁截齊,上面鋪上木板——緊急情況下,簡單修剪過的樹干也可以,如果目標路面寬度不大,只需十幾分鐘,部隊包括炮兵即可通過。
沼澤地自然要比“泥濘、多水洼甚至淺池塘的地段”復雜些、麻煩些,不過,達坂城的這個“沼澤地”,是一個“人工”的沼澤地,水下的地面,比較堅硬,淤積有限,對于軒軍的工兵來說,不過是“泥濘、多水洼甚至淺池塘的地段”的一個“放大版”,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三條便橋,迅速搭建了起來,軒軍和老湘軍,連同大炮,在夜幕的掩映下,在達坂城叛匪眼皮子底下,從從容容、輕輕松松地渡過了這條“天塹”。
由始至終,達坂城城頭的叛匪,懵然不知。
展東祿在奏折中說,“是夜初鼓,銜枚疾走。乘賊不覺,徑趨達坂,期以五鼓會集城下,立合鎖圍,杜賊竄逸”,這個計劃,完美的實現了。
官軍一渡過沼澤地,立即挖掘壕溝,修筑工事,官軍干的熱火朝天,城頭上的叛匪,有人隱約聽到了“異聲”,但打死也想不到,大隊官軍已經進抵城下,所以,沒有一個人,包括聽到“異聲”的人,爬起來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兒。
天亮了,達坂城的叛匪目瞪口呆:幾條縱橫交錯的塹壕,將大半個達坂城圍了起來,塹壕之中,人影隱約,寒光閃爍。
真主!是我還在做夢,還是……真的被包圍了?!
怎么可能?官軍是從天而降,還是……遁地而來?
不管是從天而降,還是遁地而來,反正——咬了咬舌頭,哎喲,疼!不是做夢!
叛匪大呼小叫,槍炮齊發,城頭上,硝煙彌漫,亂糟糟的一大片。
這一輪射擊,沒給官軍造成任何損失,官軍都躲在塹壕內,安安靜靜的,等待著攻擊命令的下達。
攻擊命令并沒有那么快下達,官軍現在要做的事情有兩件:第一,耐心地延長塹壕,布置兵力,完成對整個達坂城的包圍;第二,修筑炮臺——達坂城周邊地勢較城池本身為低,炮臺必須有足夠的高度,才能獲得最佳的射角。
展東祿命令,各軍密切注視守敵動向,防止敵軍突圍;同時,密切留意托克遜—吐魯番方向,準備阻擊叛匪的援軍。
他的判斷非常準確。當天,托克遜的海古拉,便派出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馬隊,前來增援達坂城,軒軍騎兵營半路截擊,托克遜的援軍大潰,丟下了兩百多具尸體,狼狽逃回了托克遜,軒軍的騎兵,追到托克遜城下,在射程之外,耀武揚威一番,呼嘯而去。
官軍“從天而降”,對叛匪的心理沖擊實在太大,加上得知援軍斷絕,達坂城的守軍,還沒有和官軍正式見仗,便失去了堅守的信心,愛伊得爾呼里和部下商議之后,決定連夜突圍南逃。
這個消息,被從城中逃出的維吾爾人報告給了官軍,展東祿立即命令,各軍“夜間列燧照耀,光如白晝”,同時嚴密盯防,叛匪剛剛冒出頭來,便被打了回去,愛伊得爾呼里夜晚突圍的企圖,化為泡影了。
次日,炮臺建成,攻擊開始。
軒軍的克虜伯大炮,怒吼連連,先將城中叛匪的炮臺,一一摧毀,接著,又將達坂城的城墻,炸塌了好幾處。
展東祿正想下達總攻的命令,達坂城內,突然傳出一聲巨響,接著一聲又是一聲,連綿不斷,一時間山崩地裂,烈焰沖天。
原來,一顆炮彈正正擊中了叛匪的彈藥庫,引發了大規模的殉爆。
彼時風大,火勢迅速蔓延開來,城中一片混亂。
官軍乘勢發起攻擊,毫不費力的便突入城中,輕輕松松的攻克了這座叛匪自以為“固若金湯”的達坂城。
是役,官軍傷亡總計不過一百一十六人,戰果則有:斃敵三千五百余人,俘獲的數字于此仿佛,其中包括“洪福汗國”的“大通哈”愛伊得爾呼里、以及八名“胖色提”——五百人長。
繳獲有:馬匹一千三百余匹,洋槍二千五百余支,拿破侖炮一門。
達坂城既克,叛匪失去了賴以阻止官軍南下的天險,托克遜、吐魯番,旦夕可下了。
(四千二百字大章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