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四七章 錢,錢,錢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亂清

  錢是有了,不過,雖然說,這筆錢是從銀行直接過付給左宗棠,不必再經北京的戶部或顧委會的手,但借款人不是左宗棠本人,而是朝廷,因此,如何過付,第一筆是多少,第二筆是多少,都要經過朝廷的首肯,這里邊兒,還是大有講究的。

  在確定軍費數目這件事情上,朝廷大員對軍隊統帥,抱有一以貫之的嚴重的不信任,總覺得你在“報花頭”,不論軍隊統帥報一個什么數目出來,都要打你一個折頭,攔腰一刀、砍下一半,也是很常見的。

  這是缺乏數目字管理能力的無奈之舉,朝廷無法確定軍隊統帥提出的預算的合理性,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只好盡量討價還價。

  大多數情況下,朝廷并沒有冤枉軍隊統帥,向軍費預算中“注水”,是很普遍的情形,但這種商人議價般的制定預算的方式,會將雙方逼進一個惡性循環之中:軍隊統帥既知道朝廷一定會打自己的折頭,便向預算中“注”更多的“水”,以求攔腰一刀之后,所余尚敷所需;朝廷呢,既懷疑你“注”了更多的“水”,便砍價砍得更狠了。

  在這種情形下,本該最嚴肅、最認真的軍費預算,變成了一場純粹的嘴巴官司和數字游戲,對此,軍隊統帥的“心法”是:不管數目多少,先把第一筆錢拿到手再說,仗既開打,難道還能半途而廢?想把仗打下去,后續的糧餉,就得照我開出的數目,不然,就上折子,請朝廷“另簡賢能”。

  這套要挾的手段。或多或少,都會不同程度地奏效,可是。也真有“半途而廢”的時候——那是朝廷真拿不出錢來了;更多的時候,是朝廷左支右絀。拆東墻補西墻,前線的軍隊,則吃了上頓等下頓,有錢就開打,沒錢就窩著,拖拖拉拉,本來一年能夠打下來的仗,拖拉到三年、五年。

  關卓凡下定決心。這種惡劣的“故事”,也要從這次西征開始,徹底地扭轉過來。

  對于左宗棠開出的一年五百二十萬兩白銀的預算,關卓凡不但沒有打一兩銀子的折頭,還說,應該留出一定的“冗余度”——這是一個新詞兒,意思說,你要十兩銀子,我給你十二兩,真用不完。你再還給我。

  頓了一頓,補充了一句:第一年,我給季翁六百二十萬兩銀子。

  左季高的眼睛瞪圓了。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我這是上輩子積了多大的德啊?竟然遇到了如此體貼的上司?

  留意,左宗棠一年五百二十萬兩銀子的預算,并不是在北京的時候,一年三百五十萬的預算——那是平定甘肅回亂的預算,新疆的距離更加遙遠,各方面的條件更加艱苦,所費自然就更多。

  關卓凡此舉,并非為收買人心,也不認為多出來的那一百萬兩銀子會打水漂。相反,他認為。這才是最經濟的預算之道。

  作為穿越者,根據歷史資料。關卓凡知道,左宗棠一年五百二十萬兩白銀的預算,并不過分,沒“注”多少的“水”;另外,新疆地理,遙遠殊異,未知之數太多,這個預算,對這些因素的考慮,只著重距離長短的計算,對“未知之數”的考慮,其實并不如何充分,因此,留出百分之二十的“冗余度”,是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泥于舊例,遵照制定軍費預算的“潛規則”,也跟左宗棠討價還價,就算把預算砍了下來——譬如,從五百二十萬兩,砍下來個五十萬兩、一百萬兩,砍到四百七十萬兩,甚至四百二十萬兩,又如何?

  本來,新疆的叛亂,今年年內就能平定,結果因為糧餉不繼,仗打到了明年、后年,就算一年四百二十萬兩,兩年、三年,不是要八百四十萬兩、一千二百六十萬兩?較之六百二十萬兩,孰多?孰少?

  最、最、最重要的是,明年還有明年的事兒——明年,我要和法國人大打出手,可不能北一攤,南一攤,兩線作戰啊!

  就不考慮明年同法國人開片,新疆的戰事,也必須在今年年內奏凱!這是因為,我需要一場“金甌無缺”的輝煌勝利為自己“加持”——今年下半年,很可能會有巨大的政治風波掀起,多一場勝利,多一個籌碼。

  所以,無論如何,今年事,今年畢!

  錢到位了,剩下的就是怎么花的問題了。

  “花錢”——后勤保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環,就是軍糧的采買和運輸。

  用兵西域,比較理想的情況,是一部分軍糧——比例愈高愈好,在當地采買,這樣,可以大幅度的減少運輸的費用。

  這就是本書中提到過的趙充國的法子。前漢宣帝時候,羌人做亂,朝中主流意見,以辛武賢為代表,是仿衛、霍故事,“赍三十日糧,分兵并出”,遂行掃蕩,唯趙充國反對。

  趙充國的策略是:

  一,彼時金城、湟中谷賤,一斛不過八錢,他建議朝廷在當地大肆收購,既可用最低的成本充實己方的軍糧——如果從關內轉運,所費會十數乃至數十倍之多;同時,這一招又絕了羌人的糧路,“羌人不敢動矣”。

  二,屯田,步步為營,一點點向羌人蠶食。

  第二個法子“屯田”,左宗棠一到陜西,尚未進甘,就開始著手實施了。但陜西在回亂中被禍甚慘,大亂之后,恢復元氣為第一要務,屯田的收成,首先要用在本地的軍食和民食上,暫無余力接濟新疆前線;甘肅呢,被禍之慘,不輸陜西,且去年才剛剛靖定,屯田神馬的,緩不濟急。

  至于新疆,絕大部分地盤,眼下都不在自己的手上,至少得等到打下烏魯木齊,進而攻取喀喇沙爾。將北疆最膏腴的那部分拿到手了,才談得上“因糧于當地”。

  所以,趙充國的法子。暫時是行不通的,還是得老老實實從外地采買。然后一斤一斤、一里一里運到前線。

  關卓凡和左宗棠一起,規劃了兩條采買、轉運軍糧的路線。

  第一條,東起歸化、包頭,西至射臺、大巴一帶的蒙地,糧食產量較為充足,在此采買,經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運至巴里坤。各種費用均攤計算,每百斤腳價七兩五千有奇。

  第二條,在寧夏采買,經定遠營、察罕廟、巴尚圖素廟,與第一條路線中的歸化、包頭來的運輸隊會和于巴里坤,每百斤腳價需銀八兩有奇。

  計算下來,只靠這兩條路線,軍糧還有相當缺口,左宗棠在地圖上比來比去,比出了第三條路線來:

  在涼州采買。經甘州、肅州,出嘉峪關,過玉門、安西至哈密、古城。

  可是。這條路線,全長七千余里,細細計算下來,每百斤竟然要腳價十五兩有奇,較之前兩條路線,足足要多花一倍的錢,左宗棠不由大費躊躇。

  正在彷徨無計,關卓凡的建議來了:雖暫不能“因糧于當地”,卻未必不能“因糧于敵”?

  啊?因糧于敵?

  “因糧于敵”。這是一個比較委婉的說法,其實就是大規模搶掠的意思。

  不過。軒親王當然不是這個意思。

  關卓凡的建議是:向俄國商人買糧。

  俄國人是阿古柏最重要的支持者,算是俺們的半個敵人。此所謂“因糧于敵”也。

  這個建議,乍聽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可認真想一想,真是有何不可?

  這個時代,根本沒有什么經濟制裁、貿易禁運之類的概念,再者說了,俄國人只是在背后支持阿古柏,臺面上,中、俄兩國的邦交,是完全正常的,別說買糧了,就是買軍火,俄國人也是舉雙手歡迎的。

  費用呢?

  俄國商人的報價是,若一次性采購一千萬斤,運至新疆昌吉,則每大包——三百三十斤,作價白銀六兩。

  我靠,我靠,這個價格,幾乎還不到咱們自個兒的四分之一啊!

  關卓凡和左宗棠都不禁咂舌:這俄羅斯,真真是一個大糧倉啊!

  關卓凡更由此生出感慨:這個世界,資源分配,實在是太不均勻了,俺們中國,人這么多,可耕地卻這么少,打個仗,幾斤軍糧,絞盡腦汁,七拼八湊,還不夠數,看來,即便不為收復失土,就為了“保證糧食安全”,也得“北窺”一番才行啊。

  這是后話,暫時按下不表。

  “因糧于敵”,就這么確定了下來,當然,第一條路線、第二條路線,照行不誤,你不能把自己的吃飯問題,全部拜托給“敵人”。

  結果,在日后新疆平亂的過程中,就產生了這樣一幅奇景:俄國人一面偷偷的接濟阿古柏軍火,一面大肆向中國賣糧。

  采買的來源、運輸的路線,雖然定了下來,但不等于萬事大吉了,為保證軍糧運輸的高效率,還有許多具體的問題要解決。

  關于運力,左宗棠原本的計劃,是“半官半民”,但關卓凡一力主張,“以民為主,以官為輔”,甚至,“盡可全數仰賴民力”,官府只負責管理和安防。

  這個“民力”,不是抓差,不是勞役,剛好相反,關卓凡強調,一定要“公平交易”,“現銀交易”;官府制定的腳價,一定要有足夠的吸引力——不但要“破除定制”,甚至可以高于市場的平均水平。

  譬如,原先的定制,甘肅等地轉運軍糧,每百里每百斤給腳價銀二錢,關卓凡以為,這個價格太低了,不利于激發“民力”的積極性,乃拍板做出如下修訂:“關內轉解糧餉、軍裝、軍火,腳價,無論雇傭車駝騾馬,酌定百斤百里給銀四錢;關外,百斤百里,給銀五錢。”

  就是說,整整翻了一番有多。

  另外,關卓凡和左宗棠達成如下共識:“欲籌軍食,先籌民食,乃為不竭之源。”甚至,“大約官與民交涉之件,總須官肯吃虧,但不可太虧耳。”

  總而言之一句話,要對老百姓好。

  關卓凡之所以主張“以民為主,以官為輔”,甚至,“盡可全數仰賴民力”,是因為,彼時政府對于西北的管理和控制的力度,遠遠不能和二十一世紀相提并論,自然也就欠奉足夠的組織和動員的能力,如果“官辦”運輸,一定是低效率的,一定會扯西征大軍的后腿。

  另外,若“官辦”運輸,必然會有官吏在其中借機生利,壓榨百姓,西北剛剛平定下來,這么瞎折騰,不排除再生變亂,后院起火。

  所以,關卓凡寧肯將之盡數扔給“市場”,只要價錢給足了,還怕沒有人愿意干活?還怕干不好活?

  還有,這筆錢,通過勞務支出的形式,到了老百姓的手里,對大亂之后的甘肅、新疆的社會經濟的恢復,也大有助益。

  另外,如果是“官辦”,“定制”就沒那么容易“破除”了,不然,主事者難免中飽之譏。“仰賴民力”就不同了,價錢不夠,人家不愛干,不理直氣壯的提價怎么成?且明碼標價,這些錢,沒人可以說落到了俺自己的腰包里去。

  總之,關卓凡的思路,就是加大資金投入的密集度,以換取更高的作戰和后勤的效率,以期更快的結束戰爭,減少戰爭的總體成本,并為自己撈取更多的政治資本。

  關于轉運,左宗棠提出,“易長運為短運”,即,軍糧不是由采買地一氣運到巴里坤、古城等前線目的地,而是在中途的肅州、玉門、安西、馬蓮井、哈密等地,分別設立倉廒,用接力的方式,一站一站,“數起數卸”,最終運抵目的地。

  這個方案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軍糧運輸的安全,不過,因為起卸次數多了,腳價錢自然增多,另外,倉廒附近,要設立相應的配套設施,如開廠店、打井、積草儲薪,以備人員、馱馬打尖歇息,并更換運輸工具,這些,也是要花不少錢的。

  本來,因為額外增加了預算,左宗棠并沒有足夠的把握,這個方案可以在“上頭”那兒順利通過,但關卓凡沒有任何猶豫,立即予以批準。除了運輸安全之外,即便單純從成本上考量,也未必就不劃算——腳價費用確實增加了,但是軍糧在運輸過程中的耗損,卻大大減少了,一出一入,總的算下來,說不定還賺了呢。

  這一系列措施實施下來,左宗棠在給關卓凡的函電中,欣喜的說道:“馱戶聞風踵至,奮勇爭先,風沙不阻,寒酷不避,運道暢通,絡繹不絕,軍食無憂矣!”

  入疆之前,關卓凡和左宗棠還做了一件事:裁軍。

  北疆的古城、巴里坤、哈密,以及甘肅靠近新疆的高臺等地,本就駐有官軍,數量還不少,但是,這些軍隊,因為長期無功,士氣低迷,紀律渙散,戰斗力低下,關卓凡的意見是,季翁并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一一整訓,其中實在不中用的,索性就大刀闊斧的裁掉算了——這樣,還可以節省出一大筆的糧餉。

  這些地方的駐軍減少了,怕不怕影響入疆后作戰的兵力?

  不怕。

  關卓凡和左宗棠本就有共識,用兵西北尤其是新疆,兵力上,貴精不貴多,兵力適度,在新疆的特殊地理環境下,才會“指揮如意”,還有,后勤的壓力也要小一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