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金積堡之初,出乎意料的順當,尤其是北路軍。
劉松山的底銜不過正二品的總兵,新婚妻子卻獲得一品鎮國夫人的誥封,這在清朝開國以來,幾乎是前所未有之事,真正叫“恩出逾格”。劉松山本人固然“感戴天恩”,他的部下,一班“老湘軍”們,亦人人面上飛金,人人感奮激勵。加上北路軍之前沒有參與董志原的大戰,看著中路軍打得風生水起,一個個早就憋足了氣,要在金積堡一役中,大大爭一番臉面和功勞。
因此,北路軍行軍速度很快,一路上的推進,亦非常順利。
首先是花馬池,一個回匪也沒有,撤得干干凈凈。北路軍一槍未放,就占領了馬化龍的這個大財源。想來,花馬池距金積堡較遠,馬化龍自知無力維持,于是主動撤退了。
花馬池至靈州的路上,一路暢通,沒遇到任何回匪的游騎的襲擾——這種事兒,本來是回匪最愛干的。
接著到了靈州,咦,居然也是一座空城!
靈州不同花馬池,花馬池是一個鹽池,無險可據,靈州卻是城深壘高,打起來,比花馬池難多了。可是,北路軍又一定要打它下來,不然,攻打金積堡的時候,必后路不靖,糧道堪虞。
且靈州距金積堡較近,彼此能夠相互照應,在此,馬化龍不是沒有一戰的能力,就這么放棄了,打的是什么算盤?
北路軍克復靈州之后,馬化龍的使者,帶著馬化龍的親筆信,來到了督辦西北軍務欽差大臣的行轅,干什么呢?
“求撫”。
馬化龍在信上說,他“世受國恩”,從不敢自外于朝廷的,只是“陰差陽錯,三人成虎”。誤會才愈來愈深。今圣朝寬恩厚典,遠邁前代;大帥英明睿智,人中龍鳳,必能體察下走之枉曲。最終干戈化為玉帛。
嗯,花馬池、靈州,可是俺主動放棄的,這個,充分顯示了俺們無意抗拒天兵的誠意啊。
還有。為示效順之誠,俺已經易名為“馬朝清”啦——看,俺的忠心,可昭日月!
希望撫局早日達成,止戈息兵,俺“馬朝清”一族,將永為朝廷西北屏藩,子子孫孫,世世不渝。
看過馬化龍的信,左宗棠大為得意:宵小伎倆。都在本大帥算中!
“單單這‘屏藩’二字,”左宗棠冷笑說道,“馬逆就該死上十遍了!賊子野心,曝露無遺!什么‘子子孫孫,世世不渝’——你也配!”
官軍對馬化龍“求撫”的回應是:不論中路軍、北路軍,都繼續推進。其中,北路軍自靈州出發,直指金積堡東面門戶吳忠堡;同時,派一支奇兵,襲占了永寧洞。
馬化龍這才發現。今日不同往昔,苦肉計毫無效用,非大打出手不可了。
那就打吧。
靈州至吳忠堡,花馬池至靈州。突然冒出無數回匪,北路軍的前路和后路,同時烽煙四起。
靈州至吳忠堡,一路上的回民堡寨,傍堡列隊,開槍放炮。呼殺官軍。安寧堡、同心城的回匪,亦趕來助戰,不斷襲擾官軍,北路軍前進的阻力立即大增。
這也罷了,最要命的是,花馬池至靈州一帶,回匪游騎四出,襲燒官軍輜重,北路軍推進過快,戰線短時間內拉得過長,后路不免空虛,糧道很快便吃不住勁兒了。
不久,更壞的消息傳來了:靈州又失守了!
北路軍絕大部分進軍金積堡,靈州城內只留很少的兵力駐守,回匪趁虛而入,奪回了靈州。
北路軍陷入了腹背受敵的窘境。
金積堡的南邊,中路軍也開始接敵了。
受到北線形勢的鼓舞,馬化龍決定主動出擊,派馬萬春率金積堡回匪一部,前往預望城一帶,阻擊中路官軍。和馬萬春同行的,乃董志原一役中,掩護“輜重家口”先行撤向金積堡的白彥虎,以及陜回中百死余生的有限的青壯。
白彥虎的想法,和馬化龍并不完全一致,但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頭,只好暫時服從了馬化龍的安排。
這種形勢下,官軍調整了部署,北路軍暫緩進軍吳忠堡,部隊一分為二,一部負責守住已落入手中的永寧洞,其余大部回師,再次進攻靈州,務求徹底拔掉這根插在后背上的釘子,再次進軍吳忠堡之時,庶幾無后顧之憂。
可是,有一點,單靠自身的力量,北路軍力有不逮,這就是花馬池至靈州的糧路,如果北路軍再次分兵去保護糧路,進攻靈州的兵力就嫌不足了。
中路軍召開會議,展東祿自告奮勇,派所部騎兵營北上,替北路軍掃清后路。
關卓凡“借兵”給左宗棠的時候,一共兩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再加一個工兵營,并無成建制的騎兵部隊。西北作戰,步、騎、炮相互配合,效果更好,陜西的回匪是關卓凡打平的,這一點,他當然深知。不過,當時關卓凡以為,楚軍、湘軍和陜西當地的馬隊足敷使用,他自個兒呢,又多少有點兒舍不得他的美國馬,就沒有給展東祿配備成建制的騎兵部隊。
但是,在實戰中,軒軍發現,楚軍、湘軍以及陜西當地部隊,能力和效率,明顯比軒軍低一頭,友軍的馬隊,總是不大配合得上軒軍的步、炮,于是,進軍金積堡之前,關卓凡又給展東祿追加了兩個騎兵營。
展東祿自請分友軍之憂,左宗棠不由大慰,立即批準了他的要求和計劃。
軒軍的騎兵,人手一支“馬槍版”斯潘塞連珠槍,回匪游騎,大半還用著土槍和弓箭,根本無力與抗,每次略一接觸,便丟下幾十具尸體,四散而逃。到了后來,回匪一遠遠地見到馬上的藍色身影,便呼嘯遠遁。
北路軍的糧道,很快重新暢通起來。
糧道無虞,北路軍軍心大定,士氣高漲,一鼓作氣,攻下了靈州城。
北路軍再次分兵,一部駐守靈州城,一部繼續回師,和軒軍騎兵相互配合,將花馬池至靈州之間的回匪,一一掃清。至此,北路軍的后路,才算是真正“靖定”了。
北路軍攻打靈州城的時候,中路軍和馬萬春、白彥虎兩支回匪,也正打得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