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先見之明 關卓凡在御前打下的“意大利不如奧地利”的底兒,真是非常及時、非常必要,之后不過數日,就傳來了意大利戰敗的消息,且是陸、海皆敗。
陸路,意大利國王維克多厄曼紐爾,親統大軍十萬,大舉北進,參謀長拉馬爾莫拉將軍為輔。同時,恰利季尼將軍率一支九萬人的偏師,兜了個圈子,意圖攻擊奧軍側翼,來個“鉗形攻勢”。除此之外,意大利還在二線留有三萬人的預備隊。
就是說,意大利對奧地利的這一戰,投入的總兵力為二十二萬——這僅僅是正規軍,尚未計入加里波第率領的民兵。國王維克多厄曼紐爾躊躇滿志,以為這一次必可大張天罰,奧酋定屁滾尿流,自己蓋世英主的歷史地位,一戰而定,千秋萬代而不易。
奧地利倉促之間,組建了七萬八千人的南線部隊,由阿爾布雷希特大公率領,南下迎敵。
二十二萬對七萬八千,看起來真是“強弱懸殊”了。
雙方主力部隊,在庫斯托查地區遭遇,一戰之下,維克多厄曼紐爾親統的十萬大軍,分崩離析,官兵四散奔逃,收攏都收攏不來,竟無再戰之力了。
恰利季尼率領的那支九萬人的“偏師”,行動遲緩,主力部隊已經一敗涂地了,他們還沒有見到奧軍的影子,根本沒起到“分進合擊”的作用。待收到國王陛下慘敗的消息,恰利季尼立即下令:后隊做前隊,撤!
屁滾尿流的那位。自然是維克多厄曼紐爾自己。不過。謝天謝地,奧地利人沒有追上來——奧軍趕著將南線部隊北調,支援吃緊的北線戰場。
這是陸上,海上呢?
意大利海軍傾巢而出,組成了一支龐大的特混艦隊,由佩爾薩諾海軍上將率領,從安科納出海,意圖攻占奧地利設在亞得里亞海利薩島的海軍基地。
其時。奧地利海軍主力,在一百六十五海里之外的波拉港。接到利薩遭到襲擊的消息時,奧海軍上將特格特霍夫還以為意大利人是在玩什么佯攻——天底下哪有在不掌握制海權的情況下就遂行登陸作戰的?
結果沒過多久,就發現意大利人是來真的——我靠,天底下還真有這么逗比的家伙!特格特霍夫趕忙盡起波拉港之兵,來救利薩島。
不過,兩天寶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遺憾的是,意大利海軍并沒有抓住這兩天寶貴的時間。
利薩島的守島部隊十分頑強,島上并沒有大口徑的岸炮,可意大利艦隊轟了兩天。死活就是打不下來。意大利艦隊不但彈藥、燃料消耗嚴重,士氣也低落下來。最糟糕的是,“強大號”鐵甲艦,被奧軍擊傷,失去了作戰能力。
就在這時,特格特霍夫率領的奧地利艦隊趕到了。
從紙面上看,雖然“強大號”負傷,已不堪再戰,但意大利艦隊依舊占有壓倒性的優勢。
包括“強大號”在內,意大利艦隊一共擁有十二艘鐵甲艦。
“強大號”名字好聽,但艦隊中真正牛掰的鐵甲艦,是旗艦“意大利號”和“迪波托加羅號”,這兩艘都是快速艦;還有“鉛錘號”,這一艘,采用了當時最頂尖的設計——“炮塔”,另外還裝上了撞角。“強大號”傷退,并不影響意大利艦隊的整體戰力。
所有的鐵甲艦,都裝有大口徑的“阿姆斯特朗”線膛炮。
鐵甲艦之外,意大利艦隊還有十六條木殼蒸汽戰艦。
匆匆趕到的奧地利艦隊,只有七艘鐵甲艦,且大多比較陳舊。木殼蒸汽戰艦,也只有七艘。
就總火力而言,奧地利艦隊大約還不到意大利艦隊的一半。
“強弱懸殊”,仿佛陸軍了。
戰斗進程和結果呢?
進入利薩海域,特格特霍夫將艦隊編成三個“V”字形的楔形陣,縱向排列。第一個楔形陣,由七艘鐵甲艦組成,旗艦“費迪南德號”打頭;第二個楔形陣,由木殼蒸汽艦組成,打頭的是“凱撒號”;其余的炮艇和小型艦船,編入第三個楔形陣。
意大利艦隊司令佩爾薩諾,見奧地利艦隊向自己沖來,不由大吃一驚——咦,不曉得他為什么會“大吃一驚”?難道他以為,奧地利人永遠不會來救援利薩島,一直由得他不慌不忙,從容施為?
“大吃一驚”的,不止佩爾薩諾一個人。木殼艦分隊的指揮阿爾比尼,干脆拒絕參加對奧地利艦隊的海戰,理由竟然是:俺們太累啦。再者說了,木殼艦對鐵甲艦,那不是白給嗎?
顧不得處置臨戰抗命的木殼艦分隊,匆匆忙忙地,佩爾薩諾將十一艘鐵甲艦編成一列縱隊,向奧地利艦隊前方沖去。手忙腳亂之下,最新式的“鉛錘號”居然沒有進入縱隊,而是和縱隊并行。佩爾薩諾一看,算了,將錯就錯,俺過“鉛錘號”去,把指揮艦由“意大利號”改成“鉛錘號”好了。
這是一個不可理喻的變動——也許佩爾薩諾覺得,處在戰斗隊形之外的“鉛錘號”,會更加安全些?
這個更動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
其一,混亂之中,艦隊的大部分戰艦,都不曉得旗艦已經變成了“鉛錘號”,對“鉛錘號”打出的旗語,一頭霧水,不曉得該不該接受?
其二,本來,“意大利號”排縱隊之第四位,這么停下來一折騰,縱隊前面的三艘戰艦,和“意大利號”之間,出現了一個大大的缺口。
特格特霍夫何等樣人,豈能放過這個天賜良機?立即指揮艦隊,穿過這個大缺口,將整支意大利艦隊,一分為二。
意大利艦隊陣形大亂,雙方混戰起來。
這個情形,和前文提到的,英國和法國打的特拉法加海戰,頗為相似。特拉法加海戰中,英國艦隊統帥納爾遜,亦是將法國艦隊一分為二,使其頭尾不能相顧,最終取得了特拉法加海戰的勝利,底定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
兩場海戰的結果,也頗為相似。
意大利艦隊的旗艦“意大利號”,被奧地利艦隊的旗艦“費迪南德號”盯得死死的,終于,“費迪南德號”找到機會,一頭攔腰撞上了“意大利號”,大沖角深深插入“意大利號”的體內,洶涌的海水灌入“意大利號”船艙,“意大利號”連同艦上的四百名官兵,一起緩緩沉沒了。
嗯,看來,佩爾薩諾還是有先見之明的:“鉛錘號”就是比“意大利號”安全呀。
意艦隊另一艘鐵甲艦“角斗場號”,被奧艦炮火擊中,起火爆炸,徹底失去了戰斗力。
意大利人終于吃不住勁兒了,打出白旗,退出了戰場。
特格特霍夫沒有追擊,一來,騎士精神使然;二來,即便意大利艦隊先后損失了三艘鐵甲艦,實力仍然在奧地利艦隊之上。
意大利陸上、海上,都輸得如此干凈利落,叫萬里之外的中國君臣,朝堂之上,一個個面面相覷。
“唉,你還真是有先見之明!”慈禧皺著眉頭,“這個意大利,兵多器利,可怎么就這么不中用呢?”
對御姐口中的“先見之明”,關卓凡可不敢回什么“謝太后獎諭”,沉吟了一下,說道:“回太后,意大利剛剛勉強統一,兵雖多,卻大多是沒有練過的,說是‘烏合之眾’,也不過分。陸軍如此,海軍亦然。”
頓了一頓,又說道:“帶兵的……也好不到哪里去。譬如那個佩爾薩諾,官位雖高,卻只指揮過炮艇一類的小船小艦,更沒有打過什么大仗。指揮鐵甲艦這般大艦,打利薩海戰這般大仗,他是第一次,多少……有些趕鴨子上架了。”
“兵果然是要練!”慈禧微微提高了聲量,“我曉得,軒軍七天之中,就要練六天的兵,從早練到晚,這就很好!”
關卓凡沒想到,御姐話鋒一轉,就轉到了自己身上,趕忙躬身答道:“謝太后獎諭!”
“對了,”慈禧說,“奧地利海軍排的那個‘雁行陣’,是不是……就是咱們在天津演武時排的那個‘雁行陣’啊?”
“回太后,正是。”
“哎喲!”慈禧的語氣變得興奮起來,“關卓凡,你還真是有先見之明啊!”
“太后獎諭,臣……惶恐!”
“就盼著接下來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家的仗,結果也一般如你的先見之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