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92章 近乎 完人 王耀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混在抗戰

  貼吧簽到,記錄你在的每一天!

  貼吧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努力,養成看帖留言的好習慣。

  今天,你發言了沒?

  國防部會議室。

  秦衛坐在長桌一側,王耀武則在另一側正襟危座。

  這算是面試了。

  可秦衛從坐下之后就沒有開口,只是那么一直盯著王耀武看。這讓王耀武有些心里發毛。

  “長官……”

  王耀武的心理素質很過硬,可他總覺得秦衛這眼神兒好像能把他整個人都給看透了似的。而這種感覺即便是他面對老蔣、面對何應欽、面對錢大均、薛岳、陳誠等人的時候也沒有過。這讓他在一開始就對秦衛有了一種微微的懼意。不過還好,在他開口之后,秦衛也終于說話了:

  “說真的,當兵能當成你這樣的,我只見過一個。”

  “您過獎了。”王耀武微微低頭,自謙道。

  “應該不算是過獎,”秦衛也沒有翻看面前的文件,“你也不用亂猜我到底把你跟誰做了比較,因為那個人不是中國人。”

  “啊?”王耀武一怔。他剛剛確實是在想秦衛到底是把他在跟誰做比較,中國的將領那么多,秦衛又是赫赫有名的大將,重慶、云貴、兩廣都走過幾圈兒,見過的人肯定不少,他一時也想不到會是誰。可他沒想到秦衛說的居然不是中國人……難不成是日本人?很自然的,王耀武就想到了傳說中被關押在重慶的那些日本被俘將領。

  “也不是日本人。”秦衛仿佛是聽到了王耀武的心聲,又搖了搖頭。

  “……”王耀武選擇了緘默。

  “那人叫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秦衛淡淡道,“是一個美軍上校!”

  “卑職聽說過此人。”王耀武松了口氣,不是比作日本人就好,當然,就算是比成日本人也就那么回事兒。畢竟,撇開雙方的敵對關系,日本人里面還是有一些能打的將領的:“卑職聽說,這位艾森豪威爾上校是美軍觀察團的團長?”

  “對。”秦衛點頭,“是個能人。算得上是大器晚成吧。這一點兒你比他強。……不過我曾經告訴過他,他的資質,完全可以擔任美國總統一職。”

  “……長官您開玩笑了。”王耀武難看地笑了兩聲,咽了口唾沫。這個比喻不好玩兒。至少他就沒心情,也沒那個膽量去展望中國總統的職位……那會死人的。

  “不算開玩笑,你確實有這個資質。”秦衛嘆了口氣。他真的是很看好這個王耀武,在他看來,如果不是老蔣非得跟共產黨拼個你死我活,王耀武說不定真有登臨最高峰的那么一天,而就算無法蒞臨中國權力的最巔峰,坐上何應欽的位子對其而言應該也不算是什么難事,甚至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因為王耀武既會打仗,又會做人。

  王耀武是黃埔三期生,在江西剿共戰爭中崛起。1932年,其所在的32旅奉命參加第四次圍剿,結果被紅軍圍在宜黃。當時新任旅長柏天民準備撤退,蔣介石也批準了,王耀武卻勸說旅長不要撤退。因為紅軍善于打援,善于野戰,與其棄城野戰,不如死守。最后32旅守了宜黃24天,紅軍多次攻城,連續激戰,到底沒能拿下宜黃。說起來,紅軍八路,都是這樣,什么都能做,就是沒法攻城。一直要到解放軍受到老蔣這個“運輸大隊長”的大力接濟之后,解放軍才有了足夠的攻城能力。可在當時能看清這個事實的卻真的沒有多少,而王耀武能看到這一點,也不得不說確實很有洞察力。

  除此之外,王耀武還曾對陣方志敏和尋淮洲。這兩位,方志敏就不用說了,尋淮洲也是得到過朱德、陳毅等人的高度贊許的,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師長,如果能活到最后,一個大將恐怕是跑不了的。可就是這樣兩個紅軍大將,帶著兩個師,在譚家橋對上了王耀武的一個旅,一戰而敗,尋淮洲也戰死了。此后,方志敏部的境遇更加惡化,面對國民黨的重重尾追,環境也日益艱難。方志敏只得率部退回贛東北,結果又在懷玉山地區被圍,最后全軍盡歿。由于叛徒的出賣,方志敏被捕,后來在南昌就義。而整個方志敏部,能逃出生天的,只有粟裕帶的少數殘部。這算是王耀武和粟裕第一次交手,王耀武大勝。

  再之后,抗戰爆發。王耀武更是大放異彩。按照原先的歷史,他在今年年初就應該率領麾下的第74軍在上高一帶與日軍的第33、34師團,及一個混成旅團激戰。此戰,敵軍配備飛機100多架,坦克40余輛,共四萬多人,可最終結果卻是大敗。在王耀武的帶領下,74軍擊斃日軍少將指揮官巖永、大佐聯隊長濱田,殲滅日軍16000余人,擊落敵機1架,繳獲日軍軍馬2800余匹,輜重物資無數,打出了“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而之后,王耀武還會在常德會戰、湘西會戰這兩場大會戰中跟日軍血拼。尤其是湘西會戰,身為中國參戰部隊的總指揮,王耀武率軍打死打傷日軍2萬7千多人,其中打死1萬2498人,還有大約1000人被國軍圍困后失望自殺。此役,國軍共全殲日軍一個旅團還有四個聯隊,重創一個師團,繳獲迫擊炮43門,榴彈炮13門,山炮5門,重機槍48挺,輕機槍240挺,擲彈筒260個,步槍無數,還得到了日軍洋馬1650匹。而國軍方面傷亡卻只有2萬660人,其中陣亡7817人,比日軍傷亡人數的三分之二還少,在整個抗日戰爭中都是極其罕見的。而除此以外,國軍還奪得日軍軍旗90多面,這對極其重視軍旗的日軍而言,打擊更是不可估量。而戰役中俘虜日軍447人,其中還有軍官42人,更是讓包括何應欽等人在內的國軍大佬驚愕不己,因為國軍從未有過如此多的日軍俘虜。而湘西會戰的勝利,更可說是打響了中國戰場對日大反攻的前奏,在王耀武的整個軍事生涯之中,都是極為精彩的一筆。

  王耀武在整個抗日戰爭過程中都表現的極其出彩,因其戰功顯赫彪炳,竟有了“寧遇閻王,莫遇老王”之說。黃埔一期的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都是當時名將,也都是王耀武的學長,卻也成了人們口中映襯王耀武能力的踏腳石,被稱為“三李不如一王”。

  而現在,雖然有了秦衛的攪局,日本人兵力不足,沒有發動上高之戰,但王耀武也先后率軍在南昌會戰、長沙會戰等大型會戰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當然,這些都只是戰功。雖然同期,甚至是更高兩級的黃埔學生里面都沒有幾個能跟王耀武相比的,但在整個抗日戰爭這中,國軍也還是有不少能打能拼的悍將、猛將、智將,沒有王耀武,也還會有李耀武、張耀武什么的躥起。可這些人恐怕都未必能像王耀武這樣在腐敗現象遍地都是的國民政府之中混得如魚得水,卻又自沉幾乎不陷污濁。

  也就是說,王耀武一不貪污,二不受賄,三不喝兵血,四不違軍紀……卻又能跟周圍的人,還有眾多的上司把關系處得好好的。

  這在這個年頭是極為難得的一種才能。在秦衛看來,這也才是能辦實事的人。

  何況,王耀武的立場也很為秦衛所欣賞。

  不說別的,第二次北伐的時候,王耀武所在的部隊奉命向張宗昌、孫傳芳的部隊進攻,戰事順利,北伐軍所向披靡,不久便進抵濟南。可這個時候日本人卻出面庇護張宗昌,出兵干預,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結果蔣介石深怕引發起中日戰爭,雖然手握正規軍20萬人,卻不敢對付不足萬人的日本侵略軍,下令繞道北進。當北伐軍奉命撤離濟南時,王耀武就有意留在城垣配合李延年團死守濟南。他在后來的《自述》里寫道:“我當時十分不愿退出,我曾向上級堅請向日寇反擊,未準,氣憤滿胸膛,忍痛退出濟南。”

  秦衛相信王耀武沒有撒謊。因為他在抗戰之中的戰功就體現了這種堅定的民族情懷。

  而對外如此,對內,王耀武卻又是另一番表現。解放戰爭,濟南戰役的時候,面對部下,他說:“此不同于抗日,不必萌發輕生的念頭”!……自家人打架爭家產,用不著拼上老命。

  可以說,如果不是出身于國民黨,如果國民黨的領袖不是蔣介石,王耀武幾乎有機會成為一個“完人”。

  “作戰勇敢而又不一味的剛強,懂得臨敵機變;善于交際,跟人打關系也是一把好手……就是你偷稅漏稅超過幾百萬,這點兒不太好。”

  “長官——?”王耀武駭了一跳,“我,我……卑職沒漏那么多稅吧?”

  “也就是說,你承認你偷稅漏稅了?”秦衛笑道。

  “有那么一點點兒,可……”王耀武苦著臉。他原本就是工人和店員出身,之所以報考黃埔當兵,就是覺得有了個當兵的身份當掩護,再開店就不會受欺負了。可沒想到參軍之后就不一發不可收拾,混著混著就到了今天。但當兵歸當兵,“本職”不能忘,再者說了,在國民政府這個大染缸里,他一不吃空額,二不喝兵血,三不貪污受賄,不換點兒別的路子掙錢,他怎么跟人打關系?

  “行啦,沒人把你這當回事兒。”秦衛擺擺手,“說說吧,如果你來當這個空降軍的軍長,甚至是司令,你怎么安排張靈甫和胡璉?”

  “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