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十一月中,占蟬賊黎大隱突然起事,率部歸附劉闖。
而就在黎大隱歸附之后的第三天,長岑賊風馳率樂浪六縣來投,一時間令樂浪郡沸騰起來。
整個樂浪郡共十八縣,黎大隱起事,占蟬、遂城兩縣便納入劉闖所治。如今風馳有緊跟著歸附,更帶來長岑、列口、海冥、昭明、帶方和提奚六縣。樂浪十八縣中,八縣盡歸劉闖,而且是不費一兵一卒。如此突變,讓所有人感到為之惶恐。在黎大隱風馳二人接連歸附之后,又有含資、屯有相繼起事,整個樂浪郡的局勢,一下子發生變化,其余八縣豪強,也在猶豫不決。
可即便如此,樂浪郡南部已經盡歸劉闖。
司馬懿在返回沓氏之后,旋即建議甘寧兵進南浦,與黎大隱的占蟬海賊合兵一處。
風馳原本還想憑借手中強橫的海上力量和劉闖談判,可見此情景,他就知道大勢已去,爽快答應了司馬懿的條件。
長岑海賊,并入大漢海軍。
風馳手中八十余艘海船,交出七十艘,剩余十余艘可留作商用。
甘寧向劉闖舉薦,風馳為海軍副都督,與周倉并列,同時依舊率部駐守白翎島,不過他手中的海船,卻全部被送往石臼坨進行修繕,而其麾下近萬海賊則被送往沓氏,進行休整和改編。
如此一來,風馳雖依舊在白翎島,但手中海軍已經換成了大漢海軍。
不過作為交換,劉闖會派人奏表朝廷,為風氏請求爵位,同時還可以把風氏子弟送往孤竹城求學。
風氏依舊留在長岑,根基不動。
只不過再想像以前那樣叱詫海上,便不太可能。
相比之下,黎大隱的情況則好一些。
他并不似風馳那樣,在長岑扎根百年家業興旺。
他本就是賤民之子,如今的家業,完全是靠他一出來。
其名下六十余艘海船盡歸黃閣所屬,此后將會以商船的形式存在。而起麾下近八千海賊,只留下三千人,余者也被送往沓氏整編。如此一來,沓氏人口激增至一萬余人,城池規模也隨之擴大,并著手重新修建。按照劉闖制定下來的規矩這一萬余海賊經過整編之后,老弱病殘將全部被淘汰出來,并在沓氏進行開荒屯田。只有青壯和有一技之長,或精于海事者,才會留在軍中。
或調撥海軍或留守廣鹿島。
總之這一次整編之后,劉闖的海上力量非但不會被削弱反而會進一步加強。
對此風馳也好,黎大隱也罷,也都沒有異議……
樂浪郡的巨變,對整個遼東的局勢,產生了深遠意義。
西安平本來就承受著巨大壓力,人心惶惶。伴隨著樂浪郡半數縣城起事公孫康如驚弓之鳥,再無半點抵抗意志。與此同時,西安平遼東軍出現大規模的騷動。建安四年十一月二十四,太史慈率部在距離西安平城西八十里外建起第十四座冰城后整個西安平再也無法堅持。
是夜,西安平遼東軍突然發動兵變。
一校遼東軍突然起事夜襲西安平府衙。
雖然只兩千余人,但是卻引發了整個遼東軍的動蕩。近半數遼東軍在得知消息后,立刻起兵響應,甚至許多西安平的百姓主動協助,也使得公孫康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在西安平,屯駐三萬余兵馬。雖說有高句麗人的資助,但其輜重糧餉主要還是依靠從西安平縣城獲取。
整個西安平,人口不過三萬,卻要擔負起三萬多兵馬的糧餉。
這也使得西安平百姓苦不堪言……以前公孫康淫威甚重,而遼東時局也不甚明朗,所以百姓們只能忍耐。現如今,樂浪郡動蕩,等于斷去公孫康一臂,而遼東郡內,汶縣、安市、候城先后歸附。劉闖派出大將魏延,渡小遼水奪取高句驪縣城后,四蓋馬(今撫順)、望平、遼陽三縣立刻響應,相繼歸附劉闖。玄菟郡五縣,只剩下一個高顯因為距離較遠,所以還沒有做出反應,其余四縣,盡歸劉闖所治。這種情況之下,遼東郡的局勢自然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在十一月中,劉闖命大將龐德兵進高句麗。
龐德效仿太史慈,五十里筑一城,逼近紇升骨城。而此前已逃離高句麗多年的大王子拔奇突然出現,派出長子駁位居出使紇升骨城,勸說紇升骨城守將得來投降。這得來,對漢室素來仰慕。歷史上,此人因勸阻高句麗王不要和魏國曹操為敵,而高句麗王不聽,絕食而死。
駁位居帶著拔奇的書信,來到紇升骨城。
得來在看罷之后,也是猶豫不決。
拔奇在書信中告訴得來:漢家天子已經對高句麗非常不滿,這次派出劉皇叔前來,便是要教訓高句麗。
“駁位居小王,那劉皇叔真的很厲害嗎?”
駁位居道:“得來大人不知,劉皇叔在中原,便號稱飛熊,乃中原第一猛士。
我未見過劉皇叔,但是卻拜見過他帳下的魏延將軍,也就是如今坐鎮玄菟郡的魏將軍魏文長。此人有萬夫不擋之勇,我曾命十幾個勇士聯手試探,卻被魏將軍打得無還手之力。而且他謀略過人,非常厲害。魏將軍說,似他這樣的人物,在劉皇叔帳下簡直多如過江之鯽……
我原本不信,可是在見過龐德將軍后才知道,魏將軍所言不假。
劉皇叔有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之勇,手下趙云、夏侯蘭、虎癡許褚和太史慈將軍,也都是勇冠三軍。此外,據魏將軍說,劉皇叔的丈人,便是當年有虓虎之稱的并州呂布。如今他就在遼西……同時,在遼西還有張遼、黃忠等將軍,也都是有萬夫不擋之勇。
而劉皇叔帳下,還有一支強大水師。
其主帥甘寧甘興霸,勇武過人,綽號錦帆將軍……
這許多能人都是為劉皇叔效力。更不要說劉皇叔帳下智謀之士多如牛毛,諸葛亮、司馬懿、陳宮、陳群、步騭、陳矯任哪一個拉出來,都能夠獨當一面。
這么多能人,都在為劉皇叔效力,得來大人難道認為,憑我們高句麗彈丸之地,便能夠抵擋嗎?”
得來聽罷之后,直撮牙花子。
“若我獻出紇升骨城,劉皇叔可能保證我的安全?”
“得來大人放心,劉皇叔所恨者,不過是伯固伊夷模之流,對其他人并無意見。
若紇升骨城愿意歸降,劉皇叔答應會一視同仁,并且同意我等歸化大漢,視為漢民……呵呵,到時候得來大人便是漢家大臣,甚至有可能前往中原任職,豈不好過留守在這苦寒之地?
不過,大人要歸降,難免會有人反對。
劉皇叔說,愿降者可享榮華富貴,若與大漢為敵者,便格殺勿論……何去何從,大人三思。”
此時的大漢,勿論文化、科技都立于世界之巔。
中原繁華,也是無數異族為之向往的去處……得來也不例外,心中更是激蕩不已。
做高句麗人有什么好?
若能成為漢民,此生無憾!
在電光火石間,得來便做出了選擇。
當夜,他在府中宴請紇升骨城的高句麗貴族,并提出要歸附漢室的想法。
果不其然,許多人跳出來怒罵得來,而得來更沒有客氣,當下命埋伏在客廳外的刀斧手一擁而上,將一干貴族斬殺于大堂之上。
“我欲歸漢,主意已定。
若愿隨我一同歸漢者,將來大家共享榮華富貴,我也可以為大家向劉皇叔請求,予以重用。誰若是敢擋我的富貴,便是我得來的敵人,便如這些死人……到時候,大家休怪我心狠手辣。”
大堂上,鴉雀無聲。
濃濃的血腥味彌漫在空氣中,令人不寒而栗。
得來旋即命令親信,調動城中兵馬,將那些被斬殺的權貴住所包圍。
他的命令非常簡單,只有一個字:殺!
這一夜,紇升骨城血流成河,近三十個貴族家庭一夜間消失在紇升骨城,更有數千人送命。
這種情況之下,得來的心思已經非常明顯。
眾人紛紛表示愿意隨得來歸漢,整個紇升骨城也隨之重歸平靜。
數日后,龐德兵臨紇升骨城,得來舉城獻降。
紇升骨城的投降,令整個高句麗嘩然……伯固這時候,也慌了手腳,那還顧得上公孫康死活。
劉闖拿下紇升骨城,渡渾江可直抵國內城。
如今天寒地凍,高句麗人也許還能堅持。可一俟春暖花開,冰雪消融,高句麗必將面臨漢軍攻擊。
更不要說,紇升骨城囤積大量糧草。
漢軍若繼續推進,僅憑國內城,恐怕難以阻擋。
公孫康?
這個時候,誰又在乎他的死活!
高句麗王伯固,立刻下旨停止對西安平的資助,并派遣使者前往襄平求和。
失去高句麗的資助,樂浪郡又處于動蕩之中,小小的西安平,早已不堪重負。所以,當西安平嘩變之后,公孫康根本無法抵擋。整個西安平都湮沒在一片喊殺之中,公孫康慌忙命人攜帶錢兩,準備逃離西安平。哪知道他才回到后宅,便聞到一股濃濃的血腥之氣。后宅中,尸橫遍野,公孫康的妻兒以及雜役奴仆,盡數倒在血泊中,長廊之下,可謂血流成河。
一名少堊婦,雙手持劍,渾身是血。
她走出從臥室中走出,手中兩口寶劍上,血跡未干……濃稠的鮮血,順著劍脊滴落在地上。
“王權,你好大膽!”
公孫康看清楚那少堊婦的模樣,不由得失聲叫嚷起來。
這少堊婦,正是王越的孫女,王權。
當初公孫康在西安平找到王越后,便以王權為人質,要挾王越去刺殺劉闖。可他也知道,王越是何等厲害。如果王越回來,絕不會與他善罷甘休,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為王越的孫女婿。
所以,公孫康便強行霸占王權。
只不過他沒想到,這王權竟一直懷恨在心,忍到了現在。
看著王權臉上露出的猙獰之色,公孫康也不禁膽戰心驚,連忙大聲道:“給我殺了這賤婢!”
身后二十多名護衛一擁而上,王權卻毫無懼色,舉雙劍相迎。
她是王越的孫女,雖然早年間王越四處奔波,求取功名,未能將劍術傳授給他的兒子。
可他的兒子,卻從小為王權打基礎。等到王越回來之后,王權的劍術基礎已經穩固,十二歲年紀便達到了養氣的境界。王越回家后,心灰意冷,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在了王權的身上,一身劍術傾囊相授。可以說,王權深得王權劍術的真傳,而且猶擅雙劍,已到了養氣的巔峰。
那一雙寶劍在王權手中,猶若雙龍。
卻見她體態搖曳,若風中擺柳,身姿曼妙動人。
劍光吞吐,劍氣縱橫,來如雷霆,止若江海凝清光……那一雙寶劍,在王權手中好似有了生命,伴隨著她柔美身姿晃動,所過之處,一朵朵血花在空中崩現,在火光照映下妖異至極。
只眨眼功夫,庭院中尸橫遍地。
王權嬌喘不止,看著公孫康咬牙切齒道:“狗賊,還不與我拿命來。”
話音未落,兩道劍光乍起。
公孫康雖然也是武將,但從小嬌生慣養,如何能比得上王權?
庭院外,喊殺聲正在逼近。
公孫康更是心慌意亂,匆忙間舉劍相迎,卻不想一劍落空。劍光閃爍間,一道曼妙身影在他身邊掠過,一抹劍光自公孫康頸間抹過去,就見一蓬鮮血噴灑空中,公孫康瞬間便人頭落地。
“休走了公孫康!”
喊殺聲由遠而近,王權只覺天旋地轉。
從公孫康的妻子開始,到公孫康授首,短短時間,有近百人喪命于王權雙劍之下。
她殺了這么多人,身上也不可避免的受了傷。只是先前憑著心中一口怒氣支撐,才不至于昏厥。
如今公孫康已死,王權再也無法支持。
眼前,只覺火光跳動,王權手中雙劍當啷落在地上,身體隨之一軟,便昏倒在血泊之中……
數十名遼東軍沖進公孫康的后宅,看到眼前這一幕景象,頓時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