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八章 東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悍戚

  “孔明的意思是,先取東萊,再定北海?”

  諸葛亮如小雞啄米般,連連點頭,他沉靜道:“孟彥哥哥,你以為你便是得了四縣,又當如何?

  安丘,淳于、昌安,皆在濰水之陰。

  哥哥你占居四縣,便要跨濰水屯兵,勢必會造成兵力分散。

  縣縣欲顧,而縣縣顧不得……孟彥哥哥莫忘記了,當初你之所以能連戰連勝,是因為你始終把兵力聚集于一處,故而可以集中全力。如果你真的分兵四縣,只怕于哥哥而言,并非好事。”

  “那你的意思是……”

  “哥哥只需占居夷安和高密兩縣,屯駐于濰水與膠水之間。

  進可以去下密,退可以守夷安。東進則取即墨,西退則據三縣……這樣的話,哥哥便可以集中力量,先謀取東萊。而齊郡袁譚,既然曹操讓彭璆做了北海相,便由著他去阻擋袁紹。

  哥哥只需守好濰水,便可若泰山穩固。

  趁此機會,哥哥向東擴張,不需一年,必可奪東萊十三縣。到那時候,哥哥便是不說,彭璆這北海相也做不穩當。最重要的是,哥哥用這一年的時間,足以在青州暫時站穩腳跟……”

  諸葛亮說起來,頭頭是道。

  劉闖坐在席上,屈肘置于案上,沉思不語。

  這孔明,果然如妖!

  這是一個十五歲。好吧,馬上十六歲小孩子能想出的東西嗎?

  怪不得司馬徽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鳳雛,太尼瑪遠了,我估計見不到他。

  但是這個臥龍……

  不管用什么辦法,都要把他留住。

  讓這家伙跑去輔佐劉備的話,日后哪里還有我折騰的余地?

  想到這里,劉闖突然嘿嘿笑了,笑得極為得意。

  諸葛亮則詫異看著劉闖,半晌后輕聲道:“孟彥哥哥。莫不是孔明有什么地方考慮不周,說錯話了嗎?”

  劉闖連忙擺手,“孔明之計,甚得吾心。呵呵。我只是想到得意時,忍不住失聲發笑,與你無關。不過……孔明,我記得你馬上就要十六歲了吧。明天我準備與老大人懇請,讓你留在高密就學。鄭公門下,多俊才,想來你在這邊,必有所得……孔明,你可愿意留在這里?”

  十五歲,正是求學的好年紀。

  劉闖當然想要把諸葛亮帶在身邊。但從長遠看。會毀了臥龍。

  自己有多大本事,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劉闖自己心里清楚。他可以給諸葛亮灌輸一些后世的想法,但是卻沒有能力教導諸葛亮。且不說這能力是否足夠,劉闖的年紀。也就比諸葛亮大三歲而已。這種情況下,他實在不知道該教導諸葛亮什么,倒不如留給鄭玄教導為妙。

  在原有的歷史上,諸葛亮耕讀臥龍崗。求學水鏡山莊。

  劉闖就不信,鄭玄的水平會比司馬徽差嗎?

  而且,他留在自己身邊,也可以有很多機會實踐。最重要的,是可以改變他那事必親躬的毛病。

  歷史上的諸葛亮,在蜀國事必親躬。

  真的是他不知道培養后繼之人?劉闖覺得,未必!

  在諸葛亮之后,有蔣琬費祎,又有向寵這些人才,他還專門去培養姜維,希望為蜀漢留下人才。可這些人,在后來都未能夠挽救蜀漢的命運……是大勢所趨,也是缺乏實踐。劉闖前世在讀三國的時候,曾有過一個小小的猜想。不是諸葛亮不想培育人才,而是他不放心。

  過早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從豫章逃亡襄陽……

  諸葛亮想來有很強烈的危機感,以至于讓他養成了事必親躬的習慣。

  他不是不想培育人才,而是他有些不太敢相信別人,以至于到最后,除了自己,誰也不信。

  劉闖不知道他這種猜想是否正確,但他卻希望,能夠糾正諸葛亮的這個習慣。

  諸葛亮沉吟片刻,輕聲道:“那孟彥哥哥,也來高密嗎?”

  “呵呵,這個自然。”

  諸葛亮頓時笑了,“既然如此,我自然愿意在鄭公門下求學。”

  第二天一早,劉闖便帶著諸葛亮,與鄭玄請安。

  在聽了劉闖的想法后,鄭玄也連連點頭。

  “孟彥所慮,也的確是有道理。

  此前倒是我考慮不周,貿然占領四縣,的確會使你兵力分散,反而不美。既然你無心安丘三縣,那就依你所言,先在高密和夷安屯駐吧。不過,你今天最好還是去拜訪一下王叔治,畢竟他才是高密令;至于夷安……”

  鄭玄沉吟一下,輕聲道:“夷安長左子邑是個老實人,他與劉政交情不淺,你可以讓子和出面與他說項,想來不會太難。畢竟你現在身無功名,只能暫時借居兩縣,以免落人口實。

  我已聯名幼安根矩等人,劉子正也愿意派人前往許都,與上奏于天子。

  不過,這絕非短期可以促成,畢竟歸宗認祖,還需要許多事情。我會促成朝廷盡快答復,然后與你一個功名,可以安心在此落腳。嗯,在此之前,你千萬記住,盡量不要與彭璆沖突。”

  “小侄明白。”

  鄭玄有些啰嗦,但劉闖聽得出來,他對自己的那份關懷,是發自于內心。

  劉闖心里也非常感動,不過他并未忘記答應諸葛亮的事情。

  與鄭玄一說,鄭玄顯得有些為難。

  他畢竟七十歲了。說實話,精力已不似當年那般充足。

  不過既然劉闖開口,鄭玄也不好推辭。特別是諸葛亮也算世家子弟,他老爹諸葛珪,還有他的叔父諸葛玄,在瑯琊郡也頗有名望,諸葛家也算是大族……鄭玄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孟彥,你舉薦孔明來求學,足見你也是一個好學之人。

  我知你早年流落民間。劉勇恐怕也沒有那個能力教導你,雖有你父親留下的書籍,但想來所學不多。你父當年,文采風流。為天下人所稱贊。你既然歸宗認祖,便不可以弱了你父親的名聲。況且潁川劉氏,素以《春秋》《書》而著稱,你若不能熟讀這些,豈不落了你父威名?”

  劉闖突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世父的意思是……”

  “正好你也要前來高密,就在我門下讀書。”

  “啊?”

  劉闖心里一咯噔,不禁頓感頭大。

  我只是想讓孔明求學,但是沒說我也要來求學啊……

  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前世翻讀鄭玄著作時的那種痛苦。

  鄭玄精通《易》、《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經》等等。更是東漢時期。最為杰出的訓詁學宗師。他治學非常嚴謹,如果真的在他門下讀書……劉闖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此事就這么說定。

  你來高密,便住在我家里。

  孟彥,我知道這或許有些為難你,但你既然身為子奇之子。就必須要繼承他所學,否則的話,必被他人笑話。”

  鄭玄把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劉闖知道。他恐怕是逃脫不了這個命運。

  心里面無比糾結的答應了鄭玄的要求,甚至為日后的生活,感到莫名傷感。

  他這種糾結,若是被那些讀書人知道,少不得又要一番口誅筆伐。這天底下有多少人希望能拜入鄭玄門下而不得,如今鄭玄主動要收他為弟子,他還覺得痛苦,簡直就是罪大惡極!

  當然了,劉闖是不會把這種糾結告訴任何人。

  與鄭玄商議妥當之后,他在當天又去拜會了王修。

  這王修,究竟何許人也?

  三國演義當中,他是袁譚的部屬,青州別駕。

  袁譚死后被梟首,王修不顧曹操的命令,在袁譚尸體旁哭泣。

曹操因而贊嘆說:河北義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則吾安敢正眼覷  此地哉?

  之后,王修被封為中郎將,演義中再未登場。

  只是劉闖卻沒有把此王修和三國演義里的王修合而為一。

  原因,就是那一句‘河北義士’,令劉闖一直以為,王修是冀州人,所以此王修是青州人氏,劉闖自然沒有和三國演義里的王修聯系在一起。在拜訪王修之后,他發現這個人也是一個才學極其出眾的人物。加之王修曾經游學潁川,所以對劉闖的態度,也顯得非常友善。

  他向劉闖建議,暫時不要渡過濰水,謀取安丘三縣。

  “此三縣土地貧瘠,人口稀少,且盜賊出沒頻繁。

  倒不如讓出三縣,居濰水膠水之間,一來可避免與彭相直接沖突,二來若得機會,向東擴張,取即墨膠東,遠勝三縣。”

  王修的建議,竟然和諸葛亮不謀而合。

  這也讓劉闖對他,不由得高看幾分。

  在和王修商議妥當之后,劉闖又匆忙拜訪了劉政。

  劉政聽聞劉闖的請求,也沒有推辭,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并表示會即刻前往夷安說項。

  親不親,一家人,畢竟都是漢室宗親!

  劉闖在高密停留三日,便匆匆與鄭玄告辭。

  因為,東武傳來消息,黃劭自郁洲山返回,帶來了薛州的信息。

  劉闖聞聽,也是心急如焚。

  薛州的三萬海賊,是他立足北海的重中之重。

  于是他向鄭玄請辭,鄭玄也沒有挽留他,劉闖便讓諸葛亮留下來,帶著飛熊衛,返回東武。

  不過,臨行時鄭玄也提出一個要求。

  “益恩如今也到而立之年。

  此前文舉曾舉他出仕,奈何因袁譚來犯。文舉逃離北海,益恩至今仍是白身。

  孟彥此次返回,就讓他隨你前去,也可以增加些閱歷……反正過些時候,你們還要回來。”

  鄭益恩,名仁,大名鄭仁。

  他是鄭玄的獨子,實際年齡二十八歲,虛歲三十。

  劉闖明白,鄭玄是擔心他手中無人可用。所以讓鄭仁前去幫忙。

  若他真想要鄭仁出仕,只需一句話,恐怕連彭璆也會樂顛顛跑來邀請。鄭玄門下學生不少,可是能夠幫助劉闖的人。并不是太多。鄭玄的學生,大都功成名就,或者是一方豪強出身。

  而劉闖雖然是劉陶之子,但朝廷一日不承認,就一日不得安穩。

  試想這種情況下,那些功成名就者,誰又愿意為劉闖效力?

  鄭玄總不可能為了劉闖,不顧他門下那些弟子的前程。所以思來想去,也只有鄭仁最合適。

  劉闖心里,感激不已。

  只是在這個時候。說什么感激的話。都顯得非常蒼白。

  他當下帶著鄭仁一同前往東武縣,同時心里面也在盤算著,該給鄭仁怎樣一個安排,才不會落了鄭玄的面子。

  為了這件事,劉闖也想了很久。

  回到東武之后。他先是安頓好鄭仁,而后立刻把眾人召集一處。

  “公美,薛州怎說你?”

  黃劭看上去氣色很好,只是膚色顯得比以前黑了不少。

  他笑道:“薛州也沒想到。公子居然會殺回來……我到郁洲山與他相會之后,他也是非常吃驚。

  不過后來公子在徐州連戰連勝,令薛州更是心向往之。

  上月公子大敗瑯琊兵,斬殺蕭建,更使得他下定決心……薛州讓我向公子請示,若郁洲山人登岸,當于何處為好?”

  “不其!”

  劉闖幾乎沒有考慮,便給出答案。

  后世的青島,如今的不其,正是薛州最佳登陸之地。

  當然了,劉闖也可以選擇瑯琊縣作為薛州的登陸地點。

  可是,劉闖必須要顧及到臧霸的想法……三萬海賊登岸,可不是一樁小事。

  臧霸萬一因此而產生誤會,說不定會讓兩人原本并不牢固的同盟關系,在一瞬間破裂。所以,劉闖不能選擇瑯琊縣,那邊只有選擇不其。他如今已經可以進入北海,那么下一步行動,就必須要盡快展開。

  “立刻派人前往介亭,命太史慈率部強渡沽水,奪取不其。”

  “那如果壯武縣出兵阻攔,當如何是好?”

  劉闖眉頭一蹙,“告訴黃珍,命他率部屯駐介亭,監控壯武縣動靜。

  若壯武不動,則相安無事……若壯武敢出兵阻撓,就一并將之滅掉。反正薛州登陸之后,我也要奪取壯武,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步騭聞聽,立刻領命而去。

  而今劉闖在黔陬屯駐兵馬兩千,其中有騎軍六百人。

  不其只是一個小城,根本無險可守,若要奪取不其,易如反掌。倒是壯武縣城,城墻堅厚,若要強攻,只怕會折損許多兵馬。以劉闖現在的力量,奪取壯武,還略顯吃力。但如果壯武出城的話,劉闖卻不會擔心。以太史慈之能,想來對付一縣兵馬,并不是一件困難事情。

  “公子,那咱們何時啟程?”

  “高密方面已經說好,高密令王修在兩道嶺修筑兵營,供我等屯駐。

  至于夷安方面,還要等劉子和的消息,不過這算不得大事,不管夷安左伯是否同意,我誓取夷安。”

  “喏!”

  黃劭突然道:“可是公子,如今徐子明已經開始在東武、瑯琊兩縣著手屯田。

  咱們北上青州,東武縣由誰來領?

  這可是咱們進入北海的踏板,更不可能輕易丟棄,當如何安排?”

  是啊,東武縣交給誰呢?

  劉闖不由得拍了拍額頭,這倒是一個問題。

  步騭呂岱,肯定要帶走,這是劉闖目前,最為得力的謀士。

  黃劭肯定不可能讓他留在東武,這廝擅長陰謀,你讓他出謀劃策坑人可以,治理地方……

  東武縣,必須要有一個能夠鎮得住場面,同時又可以讓劉闖放心的人才成。

  “公美可有人選?”

  黃劭聞聽這話,頓時露出一抹笑意。

  劉闖在進入徐州之后,他就因為聯絡薛州,錯過了好幾次大戰。

  這也讓黃劭暗自有些擔心,會不會因此被劉闖冷落。而今劉闖向他問計,也就說明他在劉闖心目中,依然有不低的地位。這也讓黃劭松了口氣,他想了想,眼珠一轉,頓時計上心來。

  “我有一個人選,卻不知公子能否滿意。”

  “誰?”

  “呵呵,就是這次隨公子前來,康成公之子,鄭仁鄭益恩。”

  “你是說,讓鄭仁留守東武?”

  “公子以為,鄭仁才能如何?”

  劉闖想了想,沉聲道:“益恩大兄得世父教誨,才能自然是有。

  而且據我所知,他不但精通政務,還懂得兵事……誒,公美還別說,你這么一說,我也覺得益恩大兄非常合適。東武縣接下來,主要是以發展為主,戰事不會太多。而他是世父獨子,當年世父在徐州也居住過,所以頗有名望。由他出任東武令,似乎更方便和臧霸交道。”

  黃劭笑道:“若公子擔心兵事,也不難。

  只需將文向調回東武,命他協助益恩公子,不就萬無一失?”

  哪知道,劉闖臉色卻一沉。

  “文向另有安排,不適合留守東武。”

  徐盛,那可是江表虎臣,劉闖是留著要有大用的,怎可能讓他留在東武?

  黃劭想了想,又道:“若文向不合適的話,公子可以命元代留守。

  這樣一來,也可以表明公子對薛州的重視……豈不是一舉兩得?”

  劉闖眼睛不由得一亮,他指著黃劭,嘿嘿笑道:“黃公美,我突然覺得,薛州認識你這家伙,實在是他生平大錯。你這家伙可是憋著心思冒壞水,這哪是對薛州重視,分明是為質子。”

  黃劭先是一驚,可是聽劉闖說完,也忍不住嘿嘿笑了。

  “既然如此,咱們這就準備起來……傳我命令,三天之后,全軍開拔,咱們去青州走一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