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她正想著怎樣能體面的再嫁一個男人。
馬曉麗也抿嘴笑著鼓了鼓掌,別看這王寶玉年輕,講起話來特有一套,起碼煽動力很強,難怪,小小年紀就到了農業辦當主任了。
我就這么多,下面自由發言。王寶玉掐滅了煙頭,笑呵呵的道。剛才的一番演講,自己都給自己打了九十分,心里還真有那么幾分的得意。
這是石墩村的地盤,第一個話的,肯定是支書何大壯,然后才能輪到村長朱田力,這是不成文的規矩。
王主任,您在東風村當主任的時候,我們就聽了您的光榮事跡,只恨我們村沒有你這樣的能人。支書何大壯首先道。
呵呵,何支書過獎了。咱們石墩村搞得也很紅火嘛,就從這一間間的磚瓦房上看,也比東風村強得多。王寶玉笑著道。
何大壯擺擺手道:老百姓攢了一輩子的錢就置辦了這磚房了。哪比得上東風村有常年不斷的進項強啊。有錢了,啥房子蓋不出來?
就是,我們村也想搞黑木耳種植,只是苦于沒有技術也沒有銷路,不知道王主任能不能幫一幫我們?村長朱田力一臉恭敬的道,還主動給王寶玉遞上了一支煙。
王寶玉面露思索之色,緩緩開口道:這里的情況應該和東風村不太一樣,東風村的柞樹很多,適宜黑木耳的種植,而這里不但離山較遠,而且山上也都是些樺樹。
何大壯和朱田力臉上都露出了失望之色,朱田力不肯放棄的道:王主任,實在不行,我們也可以到東風村去買一些柞樹段回來,這下面的老百姓都看著東風村眼紅啊!
蔣春林忍不住開口道:哪有那么多柞樹可用啊!再用就該是成材的了,那一立方米木材可是比黑木耳貴多了。
蔣春林的話,還真是提醒了王寶玉,不管怎么,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資源作為代價,看樣子還是改良黑木耳的種植模式。
王寶玉記起農技站站長韓濤跟一個炕上睡覺的時候,曾經提起過,黑木耳還有一種種植的方式,那就是袋裝地栽法,操作簡單,耗材少,也是一種不錯的模式,就是產量稍微差了點。
王寶玉開口道:這個事兒我記著,回去以后跟農技站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搞地栽木耳,如果能行,咱們兩個村子一個快搞。銷路上放心,沒有任何問題,這一點我能保證。
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何大壯和朱田力喜不自勝,在王寶玉的求下,會計將石墩村農業發展情況的材料,一并都拿來給王寶玉看。
王寶玉則認真的翻看著,拿出筆來,不時挑重點記下了些數據,關心的主農民人均收入,以及各種糧食作物的種植規模及收益情況,希望能夠找到農民經濟增長的落腳點。
一邊看,王寶玉還一邊問,大家一邊討論,倒也不顯得沉悶。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王寶玉也大致了解了石墩村的情況,比想象中糟糕的多,人均年收入不過一千多,就這樣,還是柳河鎮發展較好的,其余的村子顯然還不如這里。看樣子,單純的靠種植,是很難發展農業經濟的,必須搞活第三產業,多多創收才行。
眼瞅著到中午了,何大壯起身熱情招呼大家,到家去喝酒,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王寶玉簡單收拾了一下東西,帶著蔣春林和馬曉麗,去往支書家。
王寶玉背著手走在前面,官派十足,蔣春林、馬曉麗緊跟其后,何大壯則在一旁邊帶路,邊比比劃劃的講解著石墩村的風土人情。
我們這為啥叫石墩村?那是因為,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掉下了一塊神石,更巧的是,這塊神石的樣子很像是一個石頭墩子。據村里的老人,這是一塊女媧娘娘補天時用的石頭,由于孩子鬧,一不留神,石頭沒粘住,就掉到了這里。何大壯眉飛色舞的道。
蔣春林不解的問道:還有這事兒呢!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朱田力以為蔣春林不信,解釋道:蔣所長,這可一點都不虛乎。這石頭看上去黑乎乎的,上面到處都是坑坑點點,溝溝壑壑的,有的地方還有個手印呢,可不就是女媧娘娘親手補的神石嘛!咱們普通石頭哪有這個樣子的?
蔣春林聽得瞪大了眼睛,連聲道:神啦!神啦!女媧娘娘到底是神仙,拿石頭當面和!馬曉麗看了蔣春林一眼,不由抿嘴偷笑了下。
王寶玉則是笑瞇瞇的聽著,心里自然清楚,什么女媧補天,手指印,這不過是一個傳而已。
但凡事都還有個根由,平白無故的有塊大石頭,而且還是有些怪異的事物,聽起來也是件稀罕事兒,王寶玉還是來了些興趣,忍不住轉頭問道:何支書,那個天上掉下來的石頭墩子還有嗎?
當然有啊!不俺們石墩村不是徒有虛名了。何大壯頗為自信的道。
那就讓我們參觀一下,可以嗎?王寶玉很客氣的問道,蔣春林忍不住輕輕捅了一下王寶玉,小聲道:肚子都在抗議了,兄弟,咱吃完飯再去看那塊破石頭吧!
王寶玉沒有理,覺得蔣春林除了吃喝,似乎就沒有別的追求了,俗不可耐。這時,支書何大壯和村長朱田力相互對視了一下,傳遞了一個眼神,何大壯有些猶豫的道:王主任,你不知道,那塊石頭,寒氣太重,咱們還是吃飽了飯再去看吧!
王寶玉覺得,這其中一定有些蹊蹺,便堅持著道:何支書,先去看看也無妨,瞧瞧大家的身子骨,都很健壯嘛!
馬曉麗笑著道:我也沒有問題,一起看看也好。王寶玉聽馬曉麗這么,向她投去一個贊許的微笑,懂得領導心思的才是好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