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的四月,花事漸了。
顧瑾之和弟弟顧煊之坐在炕上吃桃。她聽著父母說大舅媽的病情,漸漸沒了興趣,將目光投向了窗外。
她今日看到了大舅母,并不是大病,吃對了藥就能好。
錦牖半開,窗下一株櫻花樹開滿了粉色櫻花。風起,艷靡濃香徐徐,滿地的淡粉碎蕊。
夕照慵懶,反映著懸掛錦簾的金色簾勾,金光熠熠。錦簾就柔軟而無聲躺在簾勾彎里,無聲無息。
余暉著,弟弟那雙比秋水更加澄澈的眸子瀅動著光澤,很努力啃著桃子,神態像個小寵物。
顧瑾之很喜歡弟弟。
“……大哥說,大嫂想念瑾姐兒和煊哥兒,這定是托詞。”母親的話題從娘家大嫂身上,轉移到了顧家大伯顧延韜的書信上,“咱們來延陵六年了,大哥從來不寫信,這次為什么要讓咱們帶著孩子回京去看看?”
父親搖頭。
昨日,他們收到了京城大伯顧延韜寫來的書信,讓父母帶著老人孩子回京去,說家里人甚是想念老爺子和顧瑾之一家人。
母親先是不信。
大伯顧延韜沒那么好心。
“你想不想回去?”母親見父親不說話,突然問他。
延陵雖是父親的祖籍,可是父親是生長在京城的人,他前幾年對延陵的飲食都不適應,這幾年才漸漸好些。
京城才是父親的家鄉。
母親是延陵人,她從小在這里長大。能借著服侍老爺子回到故鄉,是最好不過的事。
母親不想回京。
“后年就是春闈,能回去讀書,春闈的時候不用來回奔波,倒也不錯。”父親半晌才說。
他今年三十歲。二十二歲的時候就考中了舉人。只是后來這幾年,他的學業沒有進步,一直無法進學。
后年春闈,父親定是要參加的。
“你不想回去?”父親說完,發現母親沉默著沒有接話。
母親知道了父親的心思,大伯那封信,讓父親想搬回京城的念頭瘋長。她剛剛的問話,只是試探他。等確認了之后,母親就猶豫了。
她當然不想回去。
“沒有。”母親撒謊,“咱們來延陵,是來服侍老爺子的。老爺子不走,咱們是不好走的。我聽老爺子的意思,大概是住慣了江南,不愿意回京的…….”
父親就露出幾分無奈。
“娘,咱們要去哪里?”顧煊之突然問。
他一歲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南下,而后一直在延陵,根本不記得京城。
母親回眸看顧煊之,一臉的溺愛,把他抱到懷里,細細用帕子替他擦手,拭去啃了一手的桃汁。
“京城啊。”母親笑著哄顧煊之,“煊哥兒,你想去京城嗎?”
父親也含笑望著。
顧煊之有點不知所措,他茫然看著父母,轉而問顧瑾之:“七姐,你想回去嗎?”
他把母親給他的問題,拋給了顧瑾之。
顧瑾之在三房是長女,可她有兩個伯父,六個堂兄弟姊妹。論了序齒,她排行第七,所以家里叫她七姑娘,兩個弟弟叫她七姐。
“不想。”顧瑾之說。
她曾經也在京城呆了六年。從出生到蹣跚學步的那六年,說不上多么枯燥,但肯定沒什么有趣的回憶。
回到京城,一家人住在一起,擁擠不說,人來客往事物繁雜,顧瑾之不喜歡。像現在,祖父、父母和弟弟一家人更好,更像后世的家庭結構。
顧瑾之喜歡這樣。
父母聽到她的回答,都笑起來。跟普通父母一樣,顧延臻和宋氏對孩子很寵溺。聽到孩子有趣的回答,他們會很高興。
父親甚至逗趣著問顧瑾之:“為什么不想?京城可比延陵好玩多了。”
京城的繁華,是延陵無法比擬的。
“那是您。”顧瑾之道,“我又不能出門,好玩的也玩不了!”
父親一愣。
母親就哈哈笑起來。
顧煊之也跟著咯咯笑。
父親禁不住,也笑起來。
滿屋子歡愉溫馨。
正說笑著,外間丫鬟進來稟說:洪姨娘帶著九歲的庶弟顧琇之來請安。
銀紅氈簾撩起,穿著藕荷色妝花褙子的洪姨娘牽著顧琇之進來,給父親和母親分別行了禮。
母親還抱著煊哥兒,可臉上那份溫馨的笑,斂去了大半。
她很不喜歡洪姨娘。
洪姨娘原名叫洪蓮,曾經是母親的陪嫁丫鬟,母親最信任她。后來身邊的丫鬟都放了,單單留了洪蓮,準備替她尋個好人家。
可是洪蓮爬上了父親的床。
得知洪蓮懷孕,顧瑾之那年兩歲。她看到母親哭、鬧,不準父親靠近她和瑾之,把父親趕到外院書房去睡,逼著父親非要要把洪蓮賣出去。
父親都答應了,甚至自己去叫了人牙子來。
大伯母和二伯母見他們兩口子胡鬧,就聯袂來勸。
母親不松口。
那段日子鬧得可兇了。
洪蓮被送到了莊子上。
那時候大伯母是想,假如洪蓮生了女兒,就把孩子接過來,把洪蓮打發了。可是洪蓮命好,她生了兒子。
大伯母就不顧母親的哭鬧,把洪蓮母子接回來。
母親也落得個潑辣善妒的惡名,成了那年的笑話。
可是父親從那之后,看都不敢看洪蓮母子一眼,洪蓮母子的命就都捏在母親手里。
再后來,顧瑾之一家人離開了京城。
母親哪里是敗了?
她勝了!
過日子,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母親向來不肯委曲求全。
如今的洪姨娘,溫順乖巧,在母親面前畢恭畢敬。倘若不是那么一鬧,何至于如此?
“海棠,再去拿些桃子來給八少爺吃。”母親淡淡吩咐身邊的丫鬟。
顧琇之排行第八。
桃子端了上來,顧煊之也想吃。
顧琇之跟著洪姨娘生活,除了一日三餐,旁的一概沒有。什么新鮮時巧,母親從來不給他們送。
母親對顧瑾之姐弟很寵溺溫和,對洪姨娘母子就苛刻了些。顧瑾之想,她的母親宋盼兒,絕對不是老好人!
看到桃子,顧琇之也眼饞。
顧瑾之卻接了海棠端進來的水晶盤子,不給兩位弟弟。
顧煊之撅嘴。
顧琇之往洪姨娘身后躲。
洪姨娘眼底閃過來痛色。
“……桃子漲胃,吃過了會傷食。”顧瑾之先對煊哥兒說,“你已經吃了一個,不能再吃了。”
然后,她又對顧琇之道,“琇哥兒,你昨兒還嘔吐,我開給你的藥吃了嗎?你原本就胃氣失和,氣逆于上,才吐的。吃了桃子更加不好。你再吃兩劑藥,吃完了我就叫人把桃子送給你。”
顧延臻就看了眼女兒。
他也知道前日顧琇之嘔吐,瑾之開了藥方,吃了藥就好了。
他還以為瑾之是亂碰的。
不成想,她還真的門清啊。
說得頭頭是道呢。
顧琇之卻猶豫著,帶了幾分怯意問:“真的只要再吃兩劑藥?”
瑾之點點頭。
顧琇之就露出一個笑容,純凈不帶雜質。到底只是個九歲的孩子,純真還是有的。
“琇哥兒,還不謝謝七小姐?”洪姨娘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瑾之,忙推顧琇之,讓他給瑾之道謝。
母親憎惡洪姨娘母子,從未間斷;父親對洪姨娘原本就沒有感情,不過是一夜情緣,又害怕母親生氣,對洪姨娘母子冷漠得似陌生人。
顧煊之才七歲,不懂愛恨。
顧瑾之更是淡漠。
只是,她上次看到顧琇之氣色不對,醫者本能問洪姨娘,顧琇之是不是嘔吐。
洪姨娘聽說顧瑾之經常給家里的丫鬟婆子甚至煊哥兒看病,就趁機求瑾之給顧琇之開藥方,要接近顧瑾之。
顧瑾之就開了。
顧琇之的嘔吐原本也不算大事,很快就治好了。
洪姨娘以此為借口,處處想和瑾之親近。
就像現在這樣。
顧琇之很聽洪姨娘的話,對顧瑾之道:“多謝七姐。”
顧瑾之笑笑。
海棠又把桃子端了下去。
母親就對洪姨娘說:“琇哥兒身子不好,你要多費心照料才是。這幾日就不要過來請安。”
洪姨娘恭聲道是。
母親讓他們母子出去。
九歲的顧琇之,跟著洪姨娘的日子久了,有點膽小怯懦。
父親看著,心里不忍,和想母親說,讓母親把琇哥兒接到身邊自己照顧。可想著母親對洪氏母子的憎惡,話又咽了回去。
他不敢提。
洪氏母子一走,母親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
吃了飯,顧瑾之姐弟倆各自回房。
顧瑾之去了祖父的書房,交今日的功課。她最近不僅僅背誦各種醫經,還要讀五經、三史、諸子百家。
俗話說:“秀才學行醫,快刀切咸齏”。通曉經典,才能握住攻醫之鑰,否則若將登高而無云梯,欲渡江而無舟楫。
顧瑾之并不覺得累,這些前世都是學過的。
前世爺爺總說:醫出于儒,非讀書明理,終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變化。
很多的藥方都是古言,經史子集是顧家學醫入門的基本功之一,與內經、難經、金匱要略等等并齊。
所以,這一世的爺爺顧世飛總說她是生而聰穎,天降醫者奇才。
仔細想來,也對。
誰擁有兩世的記憶,不算奇才呢?
交了功課,顧瑾之才回房歇息。
日子安靜過了幾天。
到了四月初十,母親念著大舅母的病,讓身邊的宋媽媽去瞧瞧。
宋媽媽去了,回來對母親說:“奴婢瞧著不太好,大舅太太瘦了一大圈,躺著說話就沒什么力氣。”
母親訝然。
她就知道,大嫂心里那燥熱,用冰來鎮遲早會有事。
換了身衣裳,叮囑顧瑾之和顧煊之的乳娘好好照看顧瑾之姐弟倆,母親帶著宋媽媽,去了大舅母家探病。